青樹

青樹

5 位追蹤者
諮商相關科系畢業,但不相信助人只有諮商。 走跳在文學、文化與諮商之間, 期待迸發人生更多樣的可能性。
5會員
6內容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終於,我收到當時錄下的影片了。影片不長,觀看的過程卻很驚喜。原來不知不覺我已經做到當時的期待,那時的提醒也好切中我現在的需求。我也想起當時記下的筆記,心想也許此時此刻回顧會產生新的意義。令人意外的是,儘管我與受訪者的人生境遇不盡相同,許多體悟卻是相互輝映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想像的特權應該是:能讓所到之處的紅燈變綠燈,或是到排隊名店時老闆直接招呼你點餐,不用理會長長人龍。當我們說一個人耍特權時,他應該是很明顯做出他人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他不使用這些權力,就不會說他在耍特權。但是真的要明確做出什麼,才表示他有特權嗎?有時特權是很隱微的。
Thumbnail
其實兩方都是受傷的人,但展現出來的往往是攻擊與防衛,試著用自己的經驗與知識去控制對方。我覺得比起互相指責,更好的思考方向會是:如果女性主義團體真的曾經關注甚至爭取男性權益,為什麼能見度低?是什麼社會文化的脈絡讓這個議題不容易被看見?
Thumbnail
最近我也跟學生討論博恩被性侵事件,剛好看到你這篇,很有共感。
收到信件時,比起欣然答應,更令我驚訝的是那些,拒絕但是提供其他學習資源的信件。原來被拒絕並不一定是真正的失敗,那可能是指向另外一條道路。
Thumbnail
任何可能的想法都可以是機會問題在於有沒有去嘗試實踐即使結果與原目的不相符合走過的路也不會白費也能搜集相關情報真的很珍貴謝謝分享!
  但停下來想想,這半年即使沒有留下什麼,損失也還在可接受範圍。況且,不可能沒有留下些什麼的。不如將這半年當作一場人生的實驗,看看自己將如何與不確定共處,迸發什麼新的可能。   接下來我將不定期紀錄這半年與不確定共處的生活,和大家分享在這難得的半年我體驗並領會了什麼。
Thumbnail
從高二到現在,除了前輩的肯定,寫作的樂趣也是支撐我堅持下去的動力。儘管有時會卡關,但每一次修稿都讓作品內容更直指內心,讓文字表現更精準深刻。我喜愛修稿時那些近乎心流的時刻,也驚艷於文字的多變與美麗。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