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思考荼毒中】

【正向思考荼毒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早上醒來,發現睡過頭,急急忙忙換好衣服出門上班,結果又遇到塞車,好不容易到了公司,卻被主管在開會時臭罵一頓,而且平常給力的同事,竟然今天成了豬隊友,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回到家後,又看到家裡的人沒經過自己的同意,把自己的東西丟了。

      這一天下來,真的很不順,心中已經幹字連連,整個人都快要火力全開了,想跟朋友抱怨一下,大吐苦水一番,沒想到對方不但沒有陪著一起同仇敵愾,反而這樣跟你說:「你不要這樣想,至少你……,往正面想……,你要保持正面積極,這樣才不會……。」然後一直要你保持正能量,往正面想,還告訴你,你是幸運的,這世上還有很多人比你不幸,不要抱怨囉!你現在的處境,雖然比上不足,至少比下有餘嘛~

      明明情緒已經很低囉,周圍的人卻還要我們保持正面積極,只要有抱怨、心情差、想憤怒、會難過,都不被允許,最後我們只好順應別人的話,默默告訴自己說,我很幸運,我很幸福,我要感恩!

      但是,真實的狀況卻是,不管是抱怨也好、憤怒也罷、傷心難過也是,並沒有離開,只是被我們硬生生阻斷,讓自己失去了情緒的感受力,但是也失去了生活的動力。

      怎麼會這樣呢?不是要正面積極嗎?所以只要有「負面」反應、「負面」情緒、「負面」思考,通通都要丟掉,一定要正向、要積極,這樣生活才會快樂幸福啊!

raw-image

      不!不是這樣的,這次所長要介紹這本書《哇!人生超讚der!(才怪):高人氣心理師的9堂課,拯救你遠離有毒正能量,找回面對現實的勇氣(Toxic Positivity: Keeping It Real in a World Obsessed with Being Happy)》,作者惠特妮‧古德曼(Whitney Goodman),譯者邱思華,就是要來告訴我們,有時候往好處想,對我們來說,反而是一種「毒」,正在毒害我們的心,只會讓我們更煩而已。

      從佛洛伊德北北創建了心理分析之後,心理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領域,隨著生活越來越富足,多數人的生活越來越穩定後,就越來越重視生活的品質,與身心的平衡。於是,心理學的慢慢從治療疾病的領域,轉向為如何讓生活更幸福。因此,「正向心理學」開始發展起來。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主要研究「什麼使人生最值得度過」,著重在個人和社會福祉,並且聚焦在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的個人特徵和積極的制度……,目的是希望提高生活品質。

      正向思考,本來是告訴我們,面對生活中的事,我們不要過度糾結於負面的想法。所以正向思考是要我們,透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創造不同的觀點。但是,當我們過度強調正向思考時,就會變成有毒正向,反過來壓逼我們的情緒了。

raw-image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所長就發現到自己也曾經用「有毒正向」來處理自己的問題,回應別人的情緒。

      幾年前,所長曾經配了一副新的眼鏡。去拿新眼鏡後,等到晚上洗完澡,想拿出新眼鏡戴時,竟然怎麼找都找不到時,最糟糕的是所長的記憶卻像斷片一樣,對整個過程一點印象也沒有。那時候,心裡明明很沮喪,也很懊惱,甚至是很生氣,可是那時候卻刻意壓抑這股情緒,不斷這樣對自己說說:「幸好掉的只是一副眼鏡,不然損失更大,真是幸運,應該要感恩才是。」

      當時的覺得自己好像只能這樣做,不然要怎麼辦,難道大鬧眼鏡行?新眼鏡都已經不見了,只能這樣自我安慰了。

      在那個時候,不管發生任何事鳥事,所長都會非常正面地解讀,有個主管曾對自己說:「你真的好樂觀喔!」現在想想,整個人都忍不住冒冷汗!因為,在樂觀正面的背後,所長不只哭不出來,也無法看到別人哭。因為哭,讓自己感到很無用。

raw-image

      所以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所長一直盤點,自己有哪些反應和語言,就是「有毒正向」的經典表現。這一盤點下來,哇哩咧!還真不少。像是,所長就常常說:你應該心懷感恩、至少事情沒有……、往好處想啊、你這樣還好……,作者在書上所列舉跟有毒正向有關的話與行為,所長幾乎都做過了。

      現在再回頭想想,為什麼那時候會那樣做呢?

      其實很大的原因是沒辦法接受自己不夠好,也沒辦法接受自己做不到,更沒辦法允許自己有脆弱的一面。所以,一定要無時無刻都表現自己很好,很棒,可是最後就慢慢變成不想洗澡,不想出門,不想見人,沒有生活動力了。 

      雖然,所長現在還是會說一些正面積極的話,也常常會寫一寫雞湯文,但是遇到狀態不好時,也會報復性地滑平板、看影片、追劇,一點都不想動彈,但是沒關係喔,這就是我,不會天天開心,遇到令自己不爽的事情時,也會靠腰幾句喔。

      現在是否正被「有毒正向」逼迫呢?來看看這本書,看完之後,我們會對有毒正向有更多的覺察,讓自己可以走出「正向思考」的泥淖,找回自己的生活步調與生命主導權。

******

#書寫療癒
#人類圖
「我們與壓力的距離」
課程聚焦:

「人類圖」壓力中心的認識,自由書寫的療癒。

歡迎報名:https://forms.gle/MPmbswFnJRWaigUZ9

avatar-img
寧閱療癒工作坊
21會員
311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寧閱療癒工作坊 的其他內容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5/5人生4千個禮拜
《宙的暖心料理》是一本以料理為媒介,透過主角宙的生命故事,探索食物如何成為支撐生命的力量。故事以五道料理為主線,從宙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如何以食物與他人連結、面對人生挑戰。食物不僅能滿足生理需求,也能喚起深藏的記憶與內心力量,提供情感支持。透過宙的視角,展現了食物作為陪伴與安慰的媒介。
這本《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給孩子的30封未來信》的作者姜聲花透過寫信向孩子傳達愛與生活智慧,分享如何面對悲傷、追求幸福、享受平凡的日常。作為高齡母親,她因健康的警示而下定決心,寫下所有想對孩子說的話,希望孩子在她不在的日子裡依然能勇敢且快樂地活著,既安慰心靈又帶來力量。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5/5人生4千個禮拜
《宙的暖心料理》是一本以料理為媒介,透過主角宙的生命故事,探索食物如何成為支撐生命的力量。故事以五道料理為主線,從宙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如何以食物與他人連結、面對人生挑戰。食物不僅能滿足生理需求,也能喚起深藏的記憶與內心力量,提供情感支持。透過宙的視角,展現了食物作為陪伴與安慰的媒介。
這本《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給孩子的30封未來信》的作者姜聲花透過寫信向孩子傳達愛與生活智慧,分享如何面對悲傷、追求幸福、享受平凡的日常。作為高齡母親,她因健康的警示而下定決心,寫下所有想對孩子說的話,希望孩子在她不在的日子裡依然能勇敢且快樂地活著,既安慰心靈又帶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