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術史上的雕塑天才,黃土水是第一人。 這男人身上有各式各樣的第一,台灣留日學習美術第一人,也是東京美術學校(後改制為東京藝大)的第一個台籍學生,更是第一位入選帝展的台籍藝術家。可惜操勞過度,36歲就英年早逝,否則與陳澄波同年出生的他,應該能產出更多精采的作品才是。 出生於萬華艋舺的他,因父親去世,與母親投靠大稻埕二哥處。二哥為木匠,大稻埕街上又有許多佛具雕刻店,黃土水耳濡目染,開始對雕刻產生興趣。就讀公學校畢業時,因為畢業展覽會上展出了他的木雕《李鐵拐》,校長看了大為讚賞他的才華,於是推薦他以總督府保送名額前往東京美術學校就讀。 1918年他完成了《山童吹笛》,1920年,這件作品入選第二屆帝國美術院展覽會,這是台灣藝術家首次入選帝展,黃土水著重於表現原住民的強壯體態,以鼻吹笛的部落文明特色,顯然頗能引動殖民者對邊陲文化的想像。但撇除殖民者觀賞「野生動物」的微妙心態,黃土水這件作品令人聯想起羅丹雕塑的流動感,山童柔軟的肌肉線條、似笑非笑的嘴角、整體動態的協調性,都讓人驚嘆。此時黃土水在東京美術學校學習現代雕塑才三年而已,可見他學習用功之深,進步之神速。 黃土水《山童吹笛》,1918 ,石膏像 。原作下落不明。Source: 台灣美術圖像與解釋 1919年黃土水完成了《甘露水》,這件大理石雕塑於1921年入選第三屆帝展(沒錯,他連續入選了第二、三、四、五屆的帝展,這男人太強啦)。《甘露水》很明顯脫胎自西方經典的神話主題──《維納斯的誕生》,但是細看,創作者表現的卻是亞洲的年輕女體,玲瓏小巧的乳房、豐厚的臀部和稍短的腿部比例,臉龐自然向上仰起,彷彿迎接第一道晨光與露水。 《維納斯的誕生》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中世紀藝術服務的對象是基督宗教,為了避免敬拜偶像之嫌,同時又必須考慮到多數信徒是文盲,早期基督教藝術盡可能削弱人體美感,更不可能歌頌肉體表情,於是聖經故事與聖徒都被描繪成超凡出世、不具溫度的樣貌。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重新回頭探索人的可能,將希臘羅馬時期對人類的自信與愛放回作品之中。例如喬托在《哀悼基督》這幅壁畫裡,就把小天使和信徒畫得超級醜哭,這種訴求同理共鳴的煽情手法,在之前是不被認可的。希臘羅馬神話主題也在文藝復興時期回歸畫壇,讓神話複雜的隱喻與鮮嫩肉體呼應當時社會、經濟、政治的全新變革。 喬托《哀悼基督》(The Mourning of Christ),1305- 1308;濕壁畫,200 x 185 cm,存於義大利斯克羅威尼禮拜堂。 維納斯的誕生傳說非常特別,神話故事中,大地女神蓋亞與丈夫天空之神烏拉諾斯不合(因為天地尚未分開,所以這是一樁沒有喘息空間只有無盡嘿咻的婚姻失敗案例),於是蓋亞與小兒子農神克羅諾斯密謀,由克羅諾斯拿大鐮刀把老爸的陽具砍掉,烏拉諾斯痛得逃走,於是天地分開,烏拉諾斯被閹割的陽具帶著鮮血精液變成一大團泡沫掉進大海裡,經日月精華孕育而成大蚌殼,沖到陸地上,一打開,搭啦~~~裡面就是美麗的維納斯女神啦。 波提且利《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1485;蛋彩、畫布,174 x 279 cm,藏於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 維納斯的出生充滿了反叛與革新的脈絡,她不僅是神話中上下兩代的衝突結果,也是自然界生殖慾望的化身。希臘羅馬神話中定位她為愛與美之女神,愛與美是從衝突、革命與慾望中迸發出來的力量。 而黃土水這件大理石雕塑不僅表現出新生的無畏氣勢,他採用的亞洲模特兒使這位女神脫去了希臘羅馬神話的面孔,而遁入日本神話,也就是俏皮的「蛤仔精」(並不是田螺姑娘謝謝)(請不用上扇子舞)。這個傳說活色生香:年輕的漁人捕獲了巨大的蛤蜊,捨不得殺就放生了,之後蛤蜊化身成漂亮姑娘來當漁人的老婆,溫柔賢淑煮出來的味增湯宇宙無敵爆炸好喝(編:我們什麼時候教學味增湯?),漁人因為太好奇老婆怎麼煮出這麼好喝的味增湯,於是偷看老婆做飯,結果發現老婆在味增湯裡,尿、尿。這個故事太18禁了讀者不相信就自己點進去看蛤女房,日本神話真的是很糟糕欸。 更糟糕的是後來,作品的名稱還從「蛤仔精」改成「甘露水」。(黃土水你真的是很糟糕)(其實是筆者思想太糟糕)(編:我覺得完全沒有問題……咦?我更糟糕?) 黃土水《甘露水》,1919;大理石雕,原藏於台灣省議會,目前佚失。Source: 視覺素養學習網 啊啊啊啊啊你們這些超狂的前輩藝術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黃土水完成這件作品才24歲,米開朗基羅完成《聖殤》也是24歲而已啊你們這些天才實在讓人太嫉恨了。 說《甘露水》是開啟台灣雕塑文藝復興的重要指標,一點也不為過。雖然這件作品在日本誕生、展出,但是對創作者來說,她象徵的不僅是思想與知識的開放,也象徵了藝術家是如何透過創作掙脫殖民地身分的重重禁錮,與西方經典連線,讓內在的情感渴望具現化,讓藝術家的靈魂自由舒展、發光,同時也達到了寫實雕塑的美學標準。很可惜的是這件作品目前是下落不明的,真希望《甘露水》有一日能重新與台灣人相見啊。 1927年,為了故鄉艋舺龍山寺製作的《釋迦出山》,則是黃土水在東方美學與西方雕塑語彙中跳出的絕妙舞姿。釋迦出山的動態,是垂直的「上」與「下」,雕像衣衫的線條向下垂落、表情低眉垂目,是內斂收聚的「下」,而「上」的力量則來自雕像正中的合掌之姿,向上升起的堅毅手掌,彷彿要撐起整個世界的苦難。一上一下形成視覺衝擊,這點也頗近似羅丹的雕塑語言,在動與靜之間,捕捉最緊繃的頓點。 身為艋舺人,黃土水對這件作品的委託自然極為重視,他從佛教經典中採取了釋迦出山的那一刻,悉達多王子不再是王子,但也不再是那個困惑於人間苦痛的思考者,而是覺悟者。當釋迦佛陀頓悟後,他決定出山,將自己還諸紅塵,將佛理傳予世界。出山的動作,懷著最大的悲憫,與對世界的愛。這是否也表現了黃土水對於自身使命的期許呢? 黃土水《釋迦出山》, 1927;銅,111 x 34 x 36 cm。Source: 視覺素養學習網 《釋迦出山》原作為櫻木雕刻,毀於1945年台北大空襲中,後由倖存之石膏原模進行翻鑄,分別典藏於台灣省立美術館(現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艋舺龍山寺、台南開元寺、黃土水家屬。 黃土水的確對於故鄉有所期許,他在《東洋》雜誌上發表的〈出生於台灣〉一文中,寫著:「台灣是充滿了天賜之美的地上樂土。一旦鄉人們張開眼睛,自由地發揮年輕人的意氣的時刻來臨時,毫無疑問地必然會在此地產生偉大的藝術家。……期待藝術上的『福爾摩沙』時代來臨。」 正因如此,黃土水有意識地在作品中強調台灣特色。他最終的大型淺浮雕作品《南國》(又名《水牛群像》),描繪日本所沒有的水牛,浮雕最難表現的景深,在黃土水的作品中一層層推展:近景是赤裸的騎牛少年,第二層是畫面中心的光溜小童與小牛深情對望,右方兩牛交疊,共用一條脊線,巧妙融匯了共形的技巧,再推一層,戴著斗笠的放牛童張望著前方,最後用芭蕉葉的曲線統一作品的韻律感。整體作品表現田園牧歌式的美好,張力聚集在小牛與牧童眼神交會的那一刻,將台灣農村人與牛的深厚情感,凝結成像。 黃土水 《水牛群像》(原名《南國》),1930;石膏淺浮雕,220 x 520 cm。Photo source: 陳東元網站 原作目前典藏於台北中山堂。1983年,文建會翻鑄二件銅鑄複製作,現分別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及國立臺灣美術館。而翻鑄用的玻璃纖維原模,則致贈高雄市立美術館,在二樓迴廊常態展覽(引自維基百科)。 黃土水是屬於那種徹底燃燒生命的藝術家。在日本留學時,他三餐多以番薯粥裹腹,一點時間也不願意浪費,也因為如此,當他全力製作《水牛群像》的時候,並沒有好好注意每天肚子痛的問題,使慢性盲腸炎終究惡化,最後因腹膜炎逝世於東京。與諸多天才一樣,得年36歲。 生命易逝,然而黃土水的志向早在〈出生在台灣〉中寫明了:「人類要能永劫不死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精神上的不朽,如孔子、釋迦、基督、但丁、米開蘭基羅、拉斐爾等人,他們在肉體已消失千百年後的今天,卻能保持精神上的不死……創作的快樂實非外人所能理解……請一起踏上藝術之道,到此法喜之境來吧!」 黃土水的作品彷彿豐潤的南方露水,有山,有河,有土,有海的氣味,自然而然將西方寫實技巧與東方的神話底蘊相結合,如何形容這樣的天生氣質?啊,就用經典台菜螺肉蒜來表現吧! 螺肉蒜食譜 (感謝婆婆示範,這我也不會做!) 食譜材料 進口螺肉罐頭 蒜苗一支 瘦肉適量 乾魷魚一尾 食譜步驟 1. 將乾魷魚泡水,泡發後切片,刻花(就是把魷魚片上面刻上牛排的菱格紋,手殘者免)。 2.將蒜苗切段、瘦肉切成肉絲。 3.起油鍋,先把肉絲炒香。 4.然後把魷魚片丟下去一起炒香,可以看到魷魚片捲起來了變得美美der。 5.把螺肉罐頭打開,整罐倒下去,加入適量的水煮滾,然後把蒜苗也丟下去。試試味道,不夠甜加糖,不夠鹹加鹽(我怎麼覺得自己一直在說廢話)。 6.上桌。您說說,這是不是一道簡單得渾然天成卻好吃得不可思議的菜呢?裡面有海味,有山珍,有草還有貝殼,但是我猜黃土水很節省,應該捨不得吃吧?唉,藝術家很辛苦,要對自己好一點啊(開啤酒)。 其他台菜食譜: 米粉炒——日本人的鹽月桃甫也愛這一味 白斬雞(佐墨西哥莎莎醬)——赤裸坦誠一如芙烈達.卡蘿 鳳梨苦瓜雞——台灣美術史上最令人惋惜的殘篇陳澄波 生炒花枝——思念台灣的灣生畫家立石鐵臣 鹹蛋炒苦瓜——苦澀回甘的東方馬蒂斯,常玉 紅燒牛肉湯麵——為二二八留下藝術見證的黃榮燦 編輯:宅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