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國歌,請起立!」印度愛國政策再增衝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喀拉拉邦(Kerala)國際電影節,12人在播放國歌時未起立,遭警方逮捕。」

清奈(Chennai)8名大學生,在電影院播放國歌時坐著,遭20人圍毆。」

「喀拉拉邦一位作家疑似對國歌不敬,被收押。」

 

這些全是12月在印度各地發生的國歌風波。印度最高法院宣稱,對國旗與國歌致敬,將會讓印度人擁有愛國情操與國家主義情懷,因此在去年11月30日裁定,印度全國的電影院都必須在放映電影之前播放國歌,同時在螢幕上放映印度國旗,而所有在場的觀眾也必須要起立致敬。

 

類似這樣的規定,過去在台灣也曾存在,而現在在印度,這項規定所帶來的,並非團結同心的愛國情懷,反而是印度社會中的衝突與攻擊。愛國成了一把利刃,劃得印度皮開肉綻,所謂愛國的界定變得狹隘而淺薄,而被視為不愛國者,則人人皆可攻之,而這場由國歌而掀起的一道傷口,對比印度國歌裡一再高喊著的「勝利」,只見諷刺。

 

「萬民心靈的主宰者,勝利全歸於您,
全印度命運的施主——
旁遮普、信德、古吉拉特、馬拉塔,
達羅毗荼、奧里薩、孟加拉,
溫迪亞、喜馬拉雅、亞穆納河、恆河,
潺潺流水交織著樂聲。
它們為你唱起讚歌,
它們只尋求你的恩澤,
頌揚歡唱你的勝利。
萬民心靈護佑者,勝利全歸於您,
全印度命運的施主——
勝利耶、勝利耶、勝利耶,
勝利、勝利、勝利、勝利耶!」

 

這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最著名的詩人泰戈爾親自譜曲的詩歌《人民的意志》(Jana Gana Mana),在印度頒布憲法前夕被選為印度的國歌。從去年11月30日起,它除了會一再地縈繞在印度電影院中,接受觀眾起身立正、挺直腰桿、扯嗓跟唱的尊敬之外,更不允許任何的「褻瀆」。

 

「在喀拉拉的一個學校裡,有44個學生分別以喀拉拉的44條已經乾枯的河流為名。學校裡的老師從不拒絕學生的要求,包括要求去廁所小便。每一天的下午四點,他們都必須要為了國歌起立。不過因為小便對我來說,要比任何『人民的意志』來得更加重要,所以我也是那個最不守規矩的學生。」這段敘述,來自南印喀拉拉邦的作家查瓦拉(Kamal C Chavara)2015年出版的作品,查瓦拉將其張貼在臉書上諷刺最高法院的裁定,卻招來了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青年軍的不滿,指控查瓦拉有嘲弄國歌之嫌,而查瓦拉也在12月18日被警方依叛國罪拘留

 

raw-image

遭到拘留的作家查瓦拉。 Photo source: The Indian Express

 

一則臉書貼文就能被冠上叛國罪這麼大的罪名,隨便套上個嘲弄、不敬、不當的嫌疑,就有可能被警方「依法」拘捕。是依什麼法?就依一條在英國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叛國罪。這條法律過往被英國人作為打壓印度人的工具,現在則成了印度人欺負印度人的利劍,多麼諷刺?更可笑的是,象徵著印度獨立的印度國歌,竟成了揮動這把利劍的藉口,威權並未被打倒,專制的獨裁者只是被傳承和沿襲。

 

尊重國歌與國旗在印度並非新鮮事,印度的憲法也早在1976年,添上了國民尊重國旗與國歌的義務。然而所謂「尊重」,並不是一種具體、特定的行為方式或規範,不過印度最高法院在去年11月底所做出裁決,卻使得憲法中的愛國精神「降格」成了愛國行為,應該發自內在的尊崇心轉為外在統一的機械化動作,「只有這樣做才是愛國。」為什麼?

 

印度最高法院不僅要求所有電影院必須在放映電影前,在螢幕上顯示國旗、播放國歌、所有人必須起立、電影院必須關閉出入口以防止干擾,甚至還規定,國歌歌詞不應被印刷或陳列在不良的物件上、禁止在綜藝節目上播出,更不能簡略、改編或作為商業之用。

 

印度最高法院採用「不良」這樣的模糊字眼,究竟是賦予誰操弄的空間?又會被什麼人拿來做為鬥爭工具?更遑論是與世無爭的小老百姓,連忙裡偷閒看個電影,都可能莫名其妙背上不愛國乃至叛國的污名,在生活中還得時刻檢視自己是否有「不良」舉動,污辱了國歌和國旗。馬桶是不良嗎?地板是不良嗎?磁磚是不良嗎?公仔、模型、貼紙是不良嗎?牆壁是不良嗎?噴漆塗鴉是不良嗎?而所謂不能作為商業用途,藝人與歌手演唱算嗎?大型的節慶演出播放國歌算嗎?

 

隨便舉幾個例子便可發現,一片赤誠的愛國情操,全都可以輕易地被扭曲為不愛國的表現,叛國的帽子誰都能讓你戴上。而當愛國淪為例行公事,尊敬淪為膚淺表象,國歌淪為鬥爭工具,國旗淪為威權象徵,印度大張旗鼓的國家榮光,也不過是令人害怕的黑暗恐懼。

 

國歌風波並未止歇,印度最敏感、也最具有國家認同爭議的查謨與克什米爾(Jammu and Kasjmir)地區,因為反對黨們在1月2日的預算議會中,不滿該地區從去年七月以來發生嚴重暴動,造成嚴重的死傷與衝突至今仍未穩定,在議期中播放國歌時高呼抗議口號,被執政黨印度人民黨指控污辱國歌。執政黨除了要求道歉外,更要印度最大的反對黨國大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表達對於黨員不尊重國歌的立場。

 

去年七月掀起的克什米爾暴動,以及更早之前印度最高學府尼赫魯大學 (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學生們討論喀什米爾自治議題以及處決恐怖分子的司法透明性,被扣上「叛國」、「反國家」、「煽動叛亂」的罪名,就已經燒起一把國家主義的大火。誰是印度人?誰是國家主義者?現在最高法院對於尊重國旗與國歌的裁決,又更是火上加油。

 

這波愛國巨浪席捲印度,誰都逃不過那宛若顯微鏡一般的細微檢驗,印度最高法院對於國歌與國旗的最新裁定,彷彿是在提高印度人的「愛國良率」,被貼上不愛國標籤的人,就如同生產線上的劣質品應該被回收、修補或丟棄,唯有標準化、可量化、可見的愛國言論和舉止,才能列入「愛國KPI」績效表裡,誰才是愛國第一名?

 

過度沸騰高漲的愛國主義,不僅加劇社會內部的衝突與不安,對外也容易產生不必要的摩擦與衝突,特別是國與國之間的政治與外交互動,本就是相互妥協的過程,非理性的國家主義,只會朝向極端的方向前進,變得過度敏感、激動而無法溝通。而激起這種激進國家主義的政府與領導人,自己也陷入了同樣的風險之中,上得了舞台並不一定下得了台階,印度應該慎之,任何國家都應該慎之。

 

 

延伸閱讀:

川普時代下種族衝突的借鏡:莫迪領導下的印度教國族主義

印度包容性不高?《三個傻瓜》的主角為何「想離開印度」

 


封面圖片: Jpoonnolly @ en.wikipedia  CC BY-SA 3.0

編輯:宅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印度尤的沙龍
42會員
35內容數
<p>「國際新聞」這四個字,一向給人嚴肅而沉重的感覺,也因此讓人敬而遠之,但我自己一直很喜歡國際新聞的原因,在於其中的互動趣味,不只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有印度國內的大小事件,而我也希望能夠將這樣的「趣味性」帶給大家,用比較輕鬆、詼諧甚至脫口秀的方式,說國際新聞,說這塊南亞次大陸的故事,說印度的那些大小事兒。</p>
印度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7/06/28
<p>印度很清楚自己的政經實力還不是與中國相等的對手,但印度對於自己正在崛起的政經實力也相當有意識,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到忽視;至少,要打亂中國的國際佈局,印度還是綽綽有餘。</p>
Thumbnail
2017/06/28
<p>印度很清楚自己的政經實力還不是與中國相等的對手,但印度對於自己正在崛起的政經實力也相當有意識,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到忽視;至少,要打亂中國的國際佈局,印度還是綽綽有餘。</p>
Thumbnail
2017/05/31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Thumbnail
2017/05/31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Thumbnail
2017/04/21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Thumbnail
2017/04/21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Sakal Ban這首詩歌是十三至十四世紀,蒙兀兒時期的蘇菲音樂家・胡斯羅Amir Khusrao所作。這篇文章介紹了這首曲子的背景、北印度古典音樂風格以及不同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文章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首音樂作品,也與臺灣詩作鄭愁予的錯誤對話,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春天旋律」。
Thumbnail
Sakal Ban這首詩歌是十三至十四世紀,蒙兀兒時期的蘇菲音樂家・胡斯羅Amir Khusrao所作。這篇文章介紹了這首曲子的背景、北印度古典音樂風格以及不同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文章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首音樂作品,也與臺灣詩作鄭愁予的錯誤對話,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春天旋律」。
Thumbnail
這首歌的MV實在是把這個世界呈現得太美,把我美哭了。 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是美的,端看它呈現的角度,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是美的,端看你的視角。 Coldplay在2016年和Davinci、碧昂絲合作發出的單曲Hymn for the Weekend,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在各個不知名的地方
Thumbnail
這首歌的MV實在是把這個世界呈現得太美,把我美哭了。 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是美的,端看它呈現的角度,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是美的,端看你的視角。 Coldplay在2016年和Davinci、碧昂絲合作發出的單曲Hymn for the Weekend,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在各個不知名的地方
Thumbnail
《印度之歌》從一開始落日的鏡頭就吸引我,再來是畫外音。全片都是以這種方式進行,像是讀詩,又像是聽旁觀者說故事,也像是劇中角色為自己配音。畫面跟聲音看似無關,不過某些時刻又能夠搭配,越想要理解,越無法看清……。
Thumbnail
《印度之歌》從一開始落日的鏡頭就吸引我,再來是畫外音。全片都是以這種方式進行,像是讀詩,又像是聽旁觀者說故事,也像是劇中角色為自己配音。畫面跟聲音看似無關,不過某些時刻又能夠搭配,越想要理解,越無法看清……。
Thumbnail
我身邊的人,突然間不分男女老少,都知道「卡農」了,大概就是在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盛極之時。 電影中,女主角坐在鋼琴前,優美的琴聲,自指尖輕輕流出。那畫面,說多美就有多美。 大家口中的「卡農」,正確來說應是《約翰·帕海貝爾卡農》(Pachelbel's Canon)
Thumbnail
我身邊的人,突然間不分男女老少,都知道「卡農」了,大概就是在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盛極之時。 電影中,女主角坐在鋼琴前,優美的琴聲,自指尖輕輕流出。那畫面,說多美就有多美。 大家口中的「卡農」,正確來說應是《約翰·帕海貝爾卡農》(Pachelbel's Canon)
Thumbnail
每一句也帶著回音,是姜濤的禱告?是神在我們心內的說話?也許只是世人冷漠得不把這些說話都聽入耳內,姜濤像是對著一個個沒有反應的木頭人,所有說話也沒有被接收,不偏不倚地反射回自己的跟前……
Thumbnail
每一句也帶著回音,是姜濤的禱告?是神在我們心內的說話?也許只是世人冷漠得不把這些說話都聽入耳內,姜濤像是對著一個個沒有反應的木頭人,所有說話也沒有被接收,不偏不倚地反射回自己的跟前……
Thumbnail
姜濤第十首歌曲《作品的說話》是一首反戰的歌曲,旨意回應俄烏戰爭。《作品的說話》借不同年代寄望和平的藝術作品,而創作的作品。MV片尾列出攝於1945年廣島原爆後的經典黑白照、John Lennon反戰名曲《Imagine》、《安妮日記》,柏林圍牆遺址和英國設計師Gerald Holtom的反核標誌。
Thumbnail
姜濤第十首歌曲《作品的說話》是一首反戰的歌曲,旨意回應俄烏戰爭。《作品的說話》借不同年代寄望和平的藝術作品,而創作的作品。MV片尾列出攝於1945年廣島原爆後的經典黑白照、John Lennon反戰名曲《Imagine》、《安妮日記》,柏林圍牆遺址和英國設計師Gerald Holtom的反核標誌。
Thumbnail
圖片來源:Zee Music 睡在我心底 Soja Zara 歌詞涵義 2021年2月同學們在大稻埕多處取景的結業呈現: Mori bansi bajaiyaa 悠揚的笛聲響起了 Nandlala kanhaiya 是南德的兒子克里希那吹奏的樂音嗎 (x3) Mohe mohe aise nah
Thumbnail
圖片來源:Zee Music 睡在我心底 Soja Zara 歌詞涵義 2021年2月同學們在大稻埕多處取景的結業呈現: Mori bansi bajaiyaa 悠揚的笛聲響起了 Nandlala kanhaiya 是南德的兒子克里希那吹奏的樂音嗎 (x3) Mohe mohe aise nah
Thumbnail
這首歌無疑是對軍國主義的最大嘲諷與消解,它召喚的,僅僅只是「軍中同袍們共同的艱苦回憶」而已,關於戰爭、軍事與戰鬥意識,充其量是外顯的表象,對於經歷過那些荒謬歲月的退役士兵而言,個人身體的私密疼痛,往往遠大於國仇家恨的士氣凝聚。如此一來,高昂意志的軍歌,充其量,也只不過是軍旅生涯中的一筆荒謬註腳罷了。
Thumbnail
這首歌無疑是對軍國主義的最大嘲諷與消解,它召喚的,僅僅只是「軍中同袍們共同的艱苦回憶」而已,關於戰爭、軍事與戰鬥意識,充其量是外顯的表象,對於經歷過那些荒謬歲月的退役士兵而言,個人身體的私密疼痛,往往遠大於國仇家恨的士氣凝聚。如此一來,高昂意志的軍歌,充其量,也只不過是軍旅生涯中的一筆荒謬註腳罷了。
Thumbnail
如果我們盡可能的保持理性中立,不去討論台灣人因為各種理由跑去鄰國官方頻道慶祝該國國慶有什麼問題——單就音樂本身去討論,〈我的祖國〉也是一首滿難聽的歌的。對於一個曾於二十多年前住在中國兩年的人來說,這二十多年來中國的「樣板戲」、「樣板歌」完全沒有一點進步,也是叫人不敢置信。
Thumbnail
如果我們盡可能的保持理性中立,不去討論台灣人因為各種理由跑去鄰國官方頻道慶祝該國國慶有什麼問題——單就音樂本身去討論,〈我的祖國〉也是一首滿難聽的歌的。對於一個曾於二十多年前住在中國兩年的人來說,這二十多年來中國的「樣板戲」、「樣板歌」完全沒有一點進步,也是叫人不敢置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