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吃馬鈴薯的人──梵谷</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有位畫家看到的色彩和別人不同,其他畫家會說他是瘋子。」
——文生.梵谷

你對天才的想像是甚麼?

當你隔壁就住了這樣一個紅髮男人,相貌醜陋,眼神怪異,沒有經濟能力,把老爸活活氣死,生活都靠弟弟在接濟,他講起話來盡是些你聽不懂的長篇大論,到處跟蹤他喜歡的正妹,貿然上門就對表妹求婚,心情不爽就把耳朵割下來裝在盒子裡送給相熟的中年酒店小姐。

raw-image

梵谷自畫像。

你可能會希望他被預防性羈押。最好搬走,關進精神病院鎖起來,別讓這種怪人出沒在居家附近。

但是也是這樣的男人,用最真誠的筆觸,用最平凡的構圖,毫不修飾底描寫出農民的日常晚餐,他們用身體勞動換來的馬鈴薯,僅僅簡單用鹽水烹煮過就上桌,沒有奶油,沒有麵包,用寒傖的盤子和叉子吃飯,男人與女人的容貌是粗糙的,而這樣黝暗的畫面比起達文西名作〈最後的晚餐〉,同等神聖,毫不遜色。

這個男人的眼睛越過階級,看見人類的尊嚴,他把尊嚴還給人類。

raw-image
  • 吃馬鈴薯的人。

他把尊嚴還給食物,馬鈴薯是歐洲的番薯,是買不起麵包的窮人主食。就如同台灣早期的番薯籤和豆簽一樣,它幾乎沒有滋味,沒有個性,但是它可以活人。

這是畫家梵谷,一個十九世紀的魯蛇代表,如果說藝術家在大家的心目中是魯蛇,梵谷就是魯蛇中的魯蛇,他生前唯一賣出去的作品,還是他弟拜託朋友「交關」的,而今我們稱讚他是天才。

我每次看著〈吃馬鈴薯的人〉,都不禁要想像這個男人的敏銳心靈,從他的流浪狗素描,到雙乳皺垂、小腹便便的中年妓女,梵谷並不是不能畫出人人愛看的美女,也不是不能畫美麗的風景,他秉持著傳教的激情,想要說服觀眾,看啊,這些人是有尊嚴的,這些人是世上的風景,你不須憐憫他們,你甚至不應當用寬容慈善的角度來看他們,人類活著的每一刻都精疲力盡,但仍應綻放光彩,這艱苦很好,這就是生命的光輝。

raw-image
  • 〈哀傷〉。克莉絲汀的素描。

梵谷是信神的,我相信這是他虔誠的方式,他把上帝的造物忠實呈現,他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人類之所以存在,就是神愛的證明。

這男人是浪漫而富於幻想的,當他收集一大堆來自日本的浮世繪版畫,想像著這遙遠東方的精緻藝術,揣摩圖片中神情曖昧的美女時,他還沒有親自踏上過日本,沒有見過這個色彩的王國。他只能透過臨摹浮世繪畫片來吸收異文化的養分,他學習了節制而豐富的用色,來描寫南法盛開的杏花。他學會使用大膽而悖離常理的紅綠背景,來平衡驚險的構圖。

raw-image
raw-image

如果十九世紀有網路,梵谷的人生必然不同。他可能會被稱為跨領域文化的大師,他的激情會被包裝為偶像魅力。在世界的某一處,會有人理解他的特異,會有人看見他的脈絡。

而我們人在二十一世紀,透過網路,全世界我們都可一指觸及,而戰爭仍在發生,在這小島上,人與人之間仍充斥著誤會,歧視,貧富差距,互不理解。我們仍致力於 消滅那些不正常的、不完美的非我族類,驅趕遊民,排擠精神病患以及他們的家人。我們距離梵谷的困難時代,其實非常非常近,或許是因為這樣,人類才會一直崇拜著這個魯蛇的神話。

梵谷一定會想知道日本人怎麼料理他的馬鈴薯,絕對不是用鹽水來煮,他如果嘗過日本的馬鈴薯燉肉,他也許會畫出另一幅溫暖、更為多彩而細緻的〈吃馬鈴薯的人〉吧?裡面有著催淚的洋蔥,有餵養牲畜和農人的胡蘿蔔,有奇特甜味的味醂,有濃厚的肉片與清爽的蔥花,有潔白無味卻容納了世間一切滋味,化為自身血肉的馬鈴薯。


馬鈴薯燉肉食譜

食譜材料

  • 馬鈴薯一顆
  • 胡蘿蔔兩根
  • 洋蔥一顆
  • 水三碗,醬油兩大匙,味醂一大匙,鹽和糖斟酌個人口味,再自行添加
  • 五花豬肉火鍋片(或是里肌也可以,看你喜歡)適量,端看個人喜好。
  • 青蔥三根

食譜步驟

1. 洋蔥切大塊,胡蘿蔔和馬鈴薯皆去皮切大塊。

raw-image

2. 起鍋,用中火將洋蔥先爆香,後轉小火將洋蔥炒軟,過程約花費15-20分鐘,使洋蔥呈現淡褐色,甜味自然釋放。

raw-image

3. 加入切塊的胡蘿蔔和馬鈴薯,加入水和醬油、味醂,開大火沸騰後,轉小火蓋上鍋蓋慢慢燉煮,過程約20分鐘,使胡蘿蔔和馬鈴薯一一軟化,就像是陌生人互相理解那樣的軟化。

raw-image

4. 加入豬肉片,繼續燉煮直到肉片熟透,此時可以試一試味道,看是否需要加入少量的鹽或是糖。

raw-image

5. 上桌前撒上大量青翠的蔥花,迎接充滿朝氣,刺激的人生之味。

raw-image

編按:眼睛餓了嗎?現在訂閱「藝術家的一日廚房」,上傳你的「馬鈴薯燉肉」照片到重讀者,前五名還可以獲得潘家欣的蔬菜拓印手繪明信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潘家欣的沙龍
426會員
70內容數
<p>對我來說,我悲傷的時候,最能平復心情的方式就兩種,吃真正的美食,以及看偉大的作品。</p>
潘家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7/03
各位讀者好,非常感謝大家的踴躍支持,作者要在此向大家說:非常對不起!雖然校對多次,初版書還是有誤植與錯字!(嚇到吃手手)
Thumbnail
2019/07/03
各位讀者好,非常感謝大家的踴躍支持,作者要在此向大家說:非常對不起!雖然校對多次,初版書還是有誤植與錯字!(嚇到吃手手)
Thumbnail
2018/12/25
哈囉,親愛的讀者們:藝術家的一日廚房經過將近三年的連載,家欣覺得,嗯,累累。所以,這一系列的專欄,會暫時休息一陣子。
Thumbnail
2018/12/25
哈囉,親愛的讀者們:藝術家的一日廚房經過將近三年的連載,家欣覺得,嗯,累累。所以,這一系列的專欄,會暫時休息一陣子。
Thumbnail
2018/12/15
來自中台灣鄉下的窮孩子,如何成為拍賣超過上億元的油畫巨匠?一間小小的畫室,如何催生台灣美術運動史上鼎鼎大名的五月畫會?一張薄薄的畫布,如何承載最瑰麗的「台灣粉」?這一篇,來介紹台灣油畫界最富威望、親和力爆炸的大師──廖繼春。
Thumbnail
2018/12/15
來自中台灣鄉下的窮孩子,如何成為拍賣超過上億元的油畫巨匠?一間小小的畫室,如何催生台灣美術運動史上鼎鼎大名的五月畫會?一張薄薄的畫布,如何承載最瑰麗的「台灣粉」?這一篇,來介紹台灣油畫界最富威望、親和力爆炸的大師──廖繼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18年4月,我曾自助旅行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其中最讓我期待的其中一個景點就是梵谷博物館。我所知道的梵谷,是個窮困潦倒且長期患有抑鬱及躁鬱症的畫家,但看完梵高(梵谷):窮困?偏執?狂躁?割耳的怪物?影片解謎後,才知道原來梵谷也跟我們一樣,只是迫切地想追尋愛與自我的普通人。
Thumbnail
2018年4月,我曾自助旅行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其中最讓我期待的其中一個景點就是梵谷博物館。我所知道的梵谷,是個窮困潦倒且長期患有抑鬱及躁鬱症的畫家,但看完梵高(梵谷):窮困?偏執?狂躁?割耳的怪物?影片解謎後,才知道原來梵谷也跟我們一樣,只是迫切地想追尋愛與自我的普通人。
Thumbnail
我是個妥妥的梵谷迷, 追著梵谷足跡, 幾乎看遍能在公開展覽的梵谷原作, 但最讓我能產生共感的不是星空, 不是向日葵, 也不是咖啡館, 而是麥田群鴨! 我在阿姆斯特丹梵谷館畫作前一起掉入麥田, 遇到了梵谷! 你呢? 你喜歡哪幅畫?
Thumbnail
我是個妥妥的梵谷迷, 追著梵谷足跡, 幾乎看遍能在公開展覽的梵谷原作, 但最讓我能產生共感的不是星空, 不是向日葵, 也不是咖啡館, 而是麥田群鴨! 我在阿姆斯特丹梵谷館畫作前一起掉入麥田, 遇到了梵谷! 你呢? 你喜歡哪幅畫?
Thumbnail
如果我們假設芥川龍之介的「芋粥」料理暗喻 「沒有米」的話,另一個問題就會是:這裡的「芋」有什麼特別的含意嗎? 讓我們從芋粥中的主要人物設定來猜想其相關的歷史背景吧!
Thumbnail
如果我們假設芥川龍之介的「芋粥」料理暗喻 「沒有米」的話,另一個問題就會是:這裡的「芋」有什麼特別的含意嗎? 讓我們從芋粥中的主要人物設定來猜想其相關的歷史背景吧!
Thumbnail
畫家在這數十幅不論鉛筆素描或油彩的自畫像當中,不曾出現過一絲一毫的笑容,這或許說明了畫家對自己抱有一種定見,因此總是以嚴肅的形象出現。這情況一直持續到一八八九年。畫家在割耳事件過後住進聖雷米的療養院,在這裡畫了他人生的最後三幅自畫像,也都全無笑容。
Thumbnail
畫家在這數十幅不論鉛筆素描或油彩的自畫像當中,不曾出現過一絲一毫的笑容,這或許說明了畫家對自己抱有一種定見,因此總是以嚴肅的形象出現。這情況一直持續到一八八九年。畫家在割耳事件過後住進聖雷米的療養院,在這裡畫了他人生的最後三幅自畫像,也都全無笑容。
Thumbnail
「至於我自己,我得說我對此一無所知。但看見星辰讓我作夢,簡單得一如地圖上代表城鎮鄉村的黑點令我作夢。為什麼,我問自己,天穹中點點星光會比法國地圖上的點點遙不可及?」
Thumbnail
「至於我自己,我得說我對此一無所知。但看見星辰讓我作夢,簡單得一如地圖上代表城鎮鄉村的黑點令我作夢。為什麼,我問自己,天穹中點點星光會比法國地圖上的點點遙不可及?」
Thumbnail
    這一兩年,因為著手為女兒寫成語歷史書的機緣,寫到「指鹿為馬」這個成語,突然回憶起這一段往事,忍俊不住,順便告訴Una這個「指鳶尾花為向日葵」的趣事。
Thumbnail
    這一兩年,因為著手為女兒寫成語歷史書的機緣,寫到「指鹿為馬」這個成語,突然回憶起這一段往事,忍俊不住,順便告訴Una這個「指鳶尾花為向日葵」的趣事。
Thumbnail
梵谷曾寫下:「在眾人的眼中我是誰?一個無名之輩、一個無足輕重、令人不愉快的一個人。」電影跟著郵差兒子阿爾曼德到梵谷死前所待的小鎮,企圖解開這個在他的時代被視為瘋子的畫家的死亡之謎。
Thumbnail
梵谷曾寫下:「在眾人的眼中我是誰?一個無名之輩、一個無足輕重、令人不愉快的一個人。」電影跟著郵差兒子阿爾曼德到梵谷死前所待的小鎮,企圖解開這個在他的時代被視為瘋子的畫家的死亡之謎。
Thumbnail
『你聽說那個新聞了嗎?』『梵谷生前最後一幅畫《樹根》的地點,經過130年後終於被找到了。』 「從來沒聽過還有這幅畫。」白羊不加思索答道。 白羊接著說:「我以為梵谷只有自畫像跟向日葵。啊,還有Starry Starry Night那個星夜。」「我這樣是不是很沒格調?」
Thumbnail
『你聽說那個新聞了嗎?』『梵谷生前最後一幅畫《樹根》的地點,經過130年後終於被找到了。』 「從來沒聽過還有這幅畫。」白羊不加思索答道。 白羊接著說:「我以為梵谷只有自畫像跟向日葵。啊,還有Starry Starry Night那個星夜。」「我這樣是不是很沒格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