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園裡的城市,在城市裡的花園

2017/10/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都市地區,只要有綠地的地方,通常房價都會比較昂貴。這其實原理很簡單:人都會喜歡與自然共存。

 

只是都市就是寸土寸金的地方,空地難求,綠地當然更難求。口袋公園(或者袖珍公園),就是去適應都市的一種作法。其實這個概念早在60年代就有,也不是什麼嶄新的概念。紐約的Paley Park,位於曼哈頓的市中心第五大道旁,面積約390平方公尺,經過巧妙設計,有高達六公尺瀑布景觀,還有可以穿越瀑布的行道,常有都市男女在此小憩,此地被譽為美國最美的都市空間之一。

 

 

過去造訪紐約時,沒有經過看看,實在可惜。如果有住在紐約的朋友,可以去走走看,也請分享一下照片、感想。

日本的Ginza Sony Park Project,又是另外一個很有趣的例子,這是有包含垂直空間、分成地上跟地下的設計,也是在都市的精華地段。
大家可參考:http://www.sonybuilding.jp/about/https://www.sony.net/Sony…/…/Press/201606/16-061E/index.html

 

來談談台灣。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就在台北市的一些小型綠地,做的也不錯 ; 這些綠地、空地的所有權,有些是公家的,其中大部分是國有財產局,有些是政府標售給大型企業。其中,若是這些企業或者建商,願意在養地期間去做綠地美化,政府將會有容積上面的獎勵政策。

 

而至於單純政府管理的部分,這些綠地、空地,通常會交給區公所,再由里長鄰長去負責、認養,市政府則會定期去派人督導查看是否有正常維持。

 

仔細觀察之後,發覺到台灣的里長、村長們對於這些事情都非常用心,綠地的維持基本上都非常好。

 

 

有些時候,里長還有民眾、里民,會利用綠地開闢花園、菜園,特別是除了里長之外,里民、街頭巷弄的鄰居們自發性整理的花園、菜園,品質更好。

 

 

這些閒置空地,經過綠化,給周圍居民帶來的品質、健康等外在正面因素有多大,很難去量化。有些時候,在周圍的綠地矮牆,還會有藝術家去創作,整個點綴之後,整個社區都亮活起來。

許多特別好的袖珍公園、綠地,或者是菜園,不會用過多的人工鋪面去覆蓋土地,而是盡可能呈現最自然的景象。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漂亮的綠地、花、草、樹,偶而會聽到鳥鳴,甚至會有松鼠。

 

 

這當然與紐約Paley Park精心經過設計的樣貌不同,因為基本上都是由下而上去推展的,但是我覺得反而特別有風味、更貼近基層所要的:套句中國的說法就是,接地氣。

 

當然,人工鋪面好整理、維持費也不用太高,但是如果在許多區域自然的呈現都沒有問題,為何又要執著於這些軟(硬)面、不透水的的鋪面呢?

 

台灣的都市,其實每年都在進步,雖然幅度不會非常的快,但是仔細觀察、體悟,是很美的。

 

如果有一天,台灣被稱作為在花園裡的城市,在城市裡的花園,那該有多美。但是這個部分,是要由下而上去推動的,因為只有村、里民,最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適合什麼。

期待那一天的來臨!

 


封面圖片: Aleksandr Zykov CC by SA 2.0

文章圖片:作者擁有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陳冠廷,生於1986年,台灣人。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學士、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曾任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訪問學者、野村總合研究所助理顧問,台北市政府主任研究員、國家安全會議助理、非洲烏干達KOKO FARM AFRICA CO.,LTD.創辦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