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幾位台灣的年輕教授,討論到我們教育的資源配置,其中玉山計畫我覺得是一個有可為,但亦可修正的政策。
玉山計畫是立意良善,且針對重要研究人才的一種留才、攬才政策。可參見教育部網站 玉山計畫
在計畫中,有一個概念,就是我們需要頂尖學者在台灣,所以我們要替這些人加薪,確保這些優秀人士能留(來)台。這是一個很直觀的想法,也非常善意。但是,我想的是另外一點。
我們要延攬人才「做什麼」。
如果我們要的是他們「留在這裡」,那替他們加薪,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留在這裡、並且台灣教育我們的學生」,或者「在這裡,加強與我國的學者互動、彼此砥礪」,那這樣的資源配置,是最有效的嗎?
一個具備國際高知名度、高素養、高能力的菁英學者,在台灣做研究,或者教導學生,一樣只有24小時,一樣只能親身輔導一定數量的學生,一樣一天只能跟一定數量的其他研究者互動。這樣子的外溢效應,是有限的。然而,如果同樣的資源放在優秀、但是目前沒有名氣的教授,我們是不是能夠把資源更有效率、並且有用的分佈,我們是否能找到更多人願意在台灣付出?
從以前到現在,我們都希望速成,所以我們希望找最好的大牌教授來台,做煙火式的演講,雖然美麗燦目,但是如同流星,一閃即逝。
因此,對於計畫中高教深耕計畫彈性薪資的概念
“高教深耕計畫中獲國際競爭及研究中心之學校得支用補助款經費20%、未獲國際競爭及研究中心之學校得支用補助款經費5%,預估總計共20億元,各校投入留才及攬才所需之彈性薪資費用,相關給付規定授權由學校自訂,惟須報部備查。為鼓勵學校充實師資陣容,各校得運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款增聘年輕教學及研究人員(編制內外人員皆可),且經費使用額度及比例,教育部無訂定相關限制條件,完全尊重學校規劃。”
我是覺得對於彈性投入留才及攬才所需,是很好的,然而
“包含玉山學者中的國際攬才:配合國家發展重點領域,由大學提出延攬國際頂尖人才需求,每人每年除每月薪資外,另可支領最高500萬元,並一次核可3年。”
及
“調增「教授」級學術研究加給10%,將教授學術研究加給由現行54,450元調整為59,895元;公立大學校院教授之每月實質所得由107,525元調整為112,970元,每月增加5,445元,調整幅度約5%”
卻讓人覺得有點馬太效應。
我們的重點,是鼓勵、延攬下一代的生力軍,擴大基層研發、學術人才。台灣過去訓練許多友邦或者外國學生,然而當這些學生學成,想要在台灣研發、貢獻所學時,就會遇到一連串工作簽證、租稅健保等技術障礙。譬如,本年在國發會提出「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政院草案,草案中外國專業人才擬在我國從事專業工作,須長期尋職者,得向駐外館處申請簽證,總停留期限最長為一年,不受入出國及移民法之限制。就被民意代表質疑「若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找工作,能算是人才嗎?」 類似這樣子的法規,若不能改革,就算加薪,也難留才。
最近Google 與宏達電的合作案,相信許多民眾都有在關心,其中,也有很多朋友參考宏達電的年報,並發下如下的資訊。
宏達電的職務結構
資料來源:宏達電 2016 Annual Report p. 31
今天玉山計畫當然不是砍預算,而是增加預算,所以這立意當然是很好的,但如果玉山計畫能夠將資源,均等的給予教授、副教授、以及助理教授,甚至是給予更多資源給年輕教授,可能對於整體效應更佳。而玉山學者中的國際攬才,我更認為能夠不要瞄準「最有名的大儒、大學者」,而是更多年輕、但是具備潛力的中堅助理教授。
比方說我們要南進,或者進軍中東、非洲,我們需要了解這些市場、經濟及語言,我們要個找一位大師,還是要找一群充滿活力的中堅學者、研究人員呢?許多特聘教授,並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第一線教書。現在更多學者所要面臨的,是升等, 要量產論文。考量到學生學習、老師教授的時間,在初期階段,我們是要廣度,以及大量的基礎背景知識,之後才能進階到深度。而從廣到深,我們一定可以讓學生、教授、研究人員一起成長。
也就是說,現階段我們需要許多中堅學者、研發人才跟台灣一起拚。
誠摯地認為,我們可以好好的思考這一題,相信經過修正,玉山計畫,一定能夠更好!
封面圖片:無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