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大莆林水鬼|遊記篇II】抗日現場的傳聲效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往那裡,站在那裡,仔細聽他們的話語轉述故事,聽完後寫成文字,乙未距離丁酉相隔一百二十二年,但聽著簡家後代的話語、站在昭慶禪寺的大榕樹下,或只是看著倒塌的北白川宮紀念碑,還是聽得到一些聲音,從遠方傳來。

寧願清幽的簡舉人家

跟在機車後,看著阿伯穿著白色汗衫微微前傾的身影,刻意放慢的車速,穿梭在曲折的內林村里,難怪要我們跟好他,因為路線實在太複雜了,說不清指不出簡舉人厝的確切位置。

有沒有覺得這經歷似曾相識?跟在機車後面帶路的場景,訂閱過第一期番婆鬼的朋友還記得,我和清翔在埔里牛眠部落,也是跟在摩托車後面尋找古厝,在跑的時候覺得很好笑又有點荒謬,在尋妖的旅程中,都遇上熱心的帶路人呢!

raw-image

其實在事前的行程規劃,只找到了內林社區中心的地址,尋著地址來到簡氏家廟,午後的家廟一樣很寧靜,走到金光閃閃的石獅子旁,好不容易路上經過一輛摩托車,剛大喊一聲「不好意思…...」機車騎士投向疑惑的目光然後就這樣騎走了,後來這位白髮阿伯,聽到我用台語大喊:「拍謝,借問一下...…」,停下來帶我們到達簡舉人厝。

raw-image

簡舉人厝的房屋結構是「單殿三開間式」,類似一條龍的民宅式廟宇,俗稱「公廳式」,在中間關門,左右兩旁是窗戶,在右側是小型的辦公室,窗外貼著聯絡方式,帶路的阿伯看見廟裡沒人辦公室鎖著,從左側進去幫我們叫人,不一會簡氏後代簡阿伯出來後,帶路阿伯揮揮手又騎走了。

raw-image

一進到辦公室就可以看到左邊的牆面,四幅掛畫,是第一個來到臺灣大林的簡氏簡義和與他的夫人,他的兒子就是中了舉人的簡敦賢(簡拔)。大林鎮住民姓氏,簡姓是全鎮第一大姓,簡姓主要聚落在內林里,設有簡姓宗祠「追來廟」也就是社區中心旁的簡氏家廟,大陸祖籍是福建省漳州南靖縣。

raw-image

現在已經到第二十五代了,第二十二代的簡阿伯指著牆上字跡變得斑駁的匾額,但「文魁」二字仍昂揚,乾隆九年,簡敦賢高中舉人,當時雖然沒有正式派官職,但乾隆皇帝御賜的匾額仍象徵著簡氏家族的榮耀,到現在仍高高掛在牆上,在廟埕還立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旗杆石,簡阿伯說以前的人不知道,還有拿來綁過牛呢。

raw-image

在瞭解基礎背景的情況下,我問了阿伯關鍵字:北白川宮、抗日。

阿伯像是想到了什麼,從書櫃裡拿出《東武天皇在台灣戰死:探訪北白川宮遺跡》,在考察的時候也有參閱這本書關於大林的記載,在1895年乙未抗日時,先賢簡精華和當時二十四歲的族親簡大肚參加招募成為義軍,北白川宮派遣騎兵來到大莆林街,要求簡精華獻出兩百位婦女,被拒絕後,日軍到簡氏領地性侵六十餘名婦女,日軍暴行被傳開,簡精華號召鄉民起義,在十月的時候,北白川宮駐守在鹿樹山丘,也就是現在的大林國中,而簡精華帶領的義軍則是駐守在觀音亭,現在的昭慶禪寺,觀音亭到鹿堀溝是險要之地,對峙幾天後,因為日軍武器精良,義軍糧食短缺,乙未抗日的戰役以失敗告終。雖然抗日失敗,但現在說起簡氏先賢,還是敬佩他們登高一呼率領鄉民對抗日軍的勇氣,奮不顧身的守護自己的家人與大林居民。

raw-image

走出辦公室後,簡阿伯帶我們到舉人厝正廳,神桌上供奉的神像有大有小,簡阿伯說小的神像是當年過了黑水溝,從中國來的,因為遷移旅途遙遠,小型的神像方便攜帶,當年從眉山來的神像分了兩族人,一人兩尊,現在能看到的是土地公和玄天上帝,另一支分到的是保生大帝和三太子,簡舉人過世後的牌位也供奉為「文魁公」守護地方鄉里。

raw-image

簡阿伯打開小門,帶我們走進土角厝隔間,這是從以前就有的建築痕跡,當年舉人在正廳教書,後方則是辦公的書房,在每年春秋兩季,大約是一月十九和八月十五,簡氏的宗親族人都會回到簡氏家廟和舉人厝祭祀。簡阿伯又說到一個鄉里可以申請一座廟,本來要把文魁公搬過去大廟合併祭祀,但簡氏子孫不同意,覺得在原本的古厝比較清幽,舉人生前在此地教書、寫文章,死後牌位仍在這,看顧住在兩側的子孫,也比較安心吧我想。

在離開之前阿伯給了我們一人一支文魁筆,他說附近的小學國中要考試的時候都會來文魁宮拿文魁筆祈求保佑考運亨通,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把簡阿伯送的文魁筆擺在案頭,希望簡舉人保佑我順利在五月寫完,不要拖稿。

抗日據點與昭和太子

「當時軍隊駐紮在這裡,前面那條馬路以前是河流,駐守在寺前很安全。」

說話的這位是昭慶禪寺的監院釋澈定,監院在寺院中的職位名義上是管理庫房,但其實職權又超出管理庫房,算是住持的右手,我一走近還沒開口,他就迎上來接待,得知來意後,在寺廟前後跟我解說他所瞭解的那段日治歷史。

法師指向廟前馬路,我看了看現在是鐵路平交道,不禁想像到在乙未那年,義軍駐紮在還是叫做紫蓮庵觀音亭的此處,在武力懸殊的抗日戰場,決戰的前夕,是否能從觀音得到一些安定的力量,抗日失敗後,寺廟損毀了,改了名字,現在能看到的大殿,供奉的是佛祖,但釋澈定法師帶我到後殿,準備晚課誦經的僧人也供奉觀音,過去觀音亭的痕跡依稀能從建築的外觀與樑柱看見,對比老畫家還原的樣貌,重建後的後殿有幾分相似。

raw-image

「這個土角厝,相傳昭和太子來的時候住過。」

土角厝內部堆放了些雜物,老舊的外觀與日本太子的尊貴,難以聯想,相比作為紫蓮庵觀音亭過去的痕跡,在日治時期昭慶禪寺留下更多,昭和三年添置的吊鐘現在還掛在廊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04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尋妖誌》: 一趟貼近島嶼記憶之旅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北地方異聞的沙龍
69會員
70內容數
<p>這是一個走遍台灣踏查妖怪傳說的寫作企劃,預計在2017年完成10篇以妖怪為主題的旅行企劃和旅行書寫。每個月以一名妖怪為主題,除了考據以外,也進行旅行路線規劃,設計兩至三天的行程,到實地走訪、探查後,再將這些經驗寫成旅遊札記。</p>
2018/05/29
這次石爺考察橫跨了新竹穹林、關西、北埔、南埔與新竹市區等地,因為範圍廣闊,所以建議以兩天一夜的行程走訪,時間較充裕,要聯絡這些地方的交通工具,因為新竹縣市本身的大眾運輸系統並未普及到較山區的景點,建議以機車與汽車代步最適當。
Thumbnail
2018/05/29
這次石爺考察橫跨了新竹穹林、關西、北埔、南埔與新竹市區等地,因為範圍廣闊,所以建議以兩天一夜的行程走訪,時間較充裕,要聯絡這些地方的交通工具,因為新竹縣市本身的大眾運輸系統並未普及到較山區的景點,建議以機車與汽車代步最適當。
Thumbnail
2018/05/28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Thumbnail
2018/05/28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Thumbnail
2018/05/28
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Thumbnail
2018/05/28
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位於彰化縣永靖鄉港西村中山路1段451巷2號的『餘三館』,為永靖鄉內大族陳氏之古厝。餘三館為彰化縣定古蹟,雖曾有修建過,但仍保持不少歷史痕跡,是對古蹟建築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的景點。
Thumbnail
位於彰化縣永靖鄉港西村中山路1段451巷2號的『餘三館』,為永靖鄉內大族陳氏之古厝。餘三館為彰化縣定古蹟,雖曾有修建過,但仍保持不少歷史痕跡,是對古蹟建築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的景點。
Thumbnail
  慈雲巖位於山頂,艋舺地區泉州人每晚望見山上燈火,非常不滿,認為漳州人建的這間廟會破壞艋舺風水,希望能遷移,根據維基百科說法,泉州人甚至願意補貼遷移費用,但漳州人不願意,械鬥因此而起,慈雲巖被毀,這也才有了後來的接雲寺。
Thumbnail
  慈雲巖位於山頂,艋舺地區泉州人每晚望見山上燈火,非常不滿,認為漳州人建的這間廟會破壞艋舺風水,希望能遷移,根據維基百科說法,泉州人甚至願意補貼遷移費用,但漳州人不願意,械鬥因此而起,慈雲巖被毀,這也才有了後來的接雲寺。
Thumbnail
【清訊新聞/ 新北報導】 在北台灣新北市,也有許多團體正在號召,要求新北市政府應立即【停止】所有公墓遷葬,撤除所有遷葬公告。並發動連署,呼籲將已有兩百年歷史的尖山公墓應全區保留,希望將尖山公墓規劃為「新店、中和墓葬文化保留區」,而不是在陡峭的山坡地興建「兒童森林公園」,犧牲的是公義與本土的文化。
Thumbnail
【清訊新聞/ 新北報導】 在北台灣新北市,也有許多團體正在號召,要求新北市政府應立即【停止】所有公墓遷葬,撤除所有遷葬公告。並發動連署,呼籲將已有兩百年歷史的尖山公墓應全區保留,希望將尖山公墓規劃為「新店、中和墓葬文化保留區」,而不是在陡峭的山坡地興建「兒童森林公園」,犧牲的是公義與本土的文化。
Thumbnail
  三月十九日時至鶯歌一遊,回程途中突發現一門乾隆年間「李媽簡氏墓」。但旁邊一堆古文物更讓人詫異,我在荒煙蔓草中發現一石碑,上書「萬家農村博物館」   立碑人為李清木夫妻,想來大概也是此博物館創辦者。   然後意外發現,「長輩勸世文」這種東西,網路還不普及的時代就有了。
Thumbnail
  三月十九日時至鶯歌一遊,回程途中突發現一門乾隆年間「李媽簡氏墓」。但旁邊一堆古文物更讓人詫異,我在荒煙蔓草中發現一石碑,上書「萬家農村博物館」   立碑人為李清木夫妻,想來大概也是此博物館創辦者。   然後意外發現,「長輩勸世文」這種東西,網路還不普及的時代就有了。
Thumbnail
  一般校園中,偶可見宗教建築,大多是宗教團體所支持的私立學校,校內會有教會,另有小部分因某些歷史淵源,可以在校內看到小土地廟或神社。   不過,像彰化縣員林市的明湖國小,校內矗立著一間大佛寺,占地頗廣,且在正中央,就很少見了。而且,此廟還有昭和天皇御賜之神位。
Thumbnail
  一般校園中,偶可見宗教建築,大多是宗教團體所支持的私立學校,校內會有教會,另有小部分因某些歷史淵源,可以在校內看到小土地廟或神社。   不過,像彰化縣員林市的明湖國小,校內矗立著一間大佛寺,占地頗廣,且在正中央,就很少見了。而且,此廟還有昭和天皇御賜之神位。
Thumbnail
義民靈地埋 一二十年以後還是イ厓 恩介家園土地生養イ厓 斬頭就像風大吹帽跌 紅花唔驚變成泥                           ─〈義民塚〉  馬修連恩、謝宇威、陳永淘
Thumbnail
義民靈地埋 一二十年以後還是イ厓 恩介家園土地生養イ厓 斬頭就像風大吹帽跌 紅花唔驚變成泥                           ─〈義民塚〉  馬修連恩、謝宇威、陳永淘
Thumbnail
​ ​ 陳悅記祖宅,又稱為老師府,位於台北市大龍峒區域。陳悅記祖宅並非人名;而是陳家家譜的工業統號。乃清末大龍峒碩儒陳維英之父陳遜言所建,建於清朝嘉慶十二年間(西元一八零七年)為台灣北部典型的福建省同安厝,由兩座四合院雙拼構成,建造人為陳遜言。陳悅記祖厝是台北市內規模最大的古宅。 ​ ​ ​ ​ ​
Thumbnail
​ ​ 陳悅記祖宅,又稱為老師府,位於台北市大龍峒區域。陳悅記祖宅並非人名;而是陳家家譜的工業統號。乃清末大龍峒碩儒陳維英之父陳遜言所建,建於清朝嘉慶十二年間(西元一八零七年)為台灣北部典型的福建省同安厝,由兩座四合院雙拼構成,建造人為陳遜言。陳悅記祖厝是台北市內規模最大的古宅。 ​ ​ ​ ​ ​
Thumbnail
  無論是最初認識台灣,或是安排旅程時,我們往往都依照行政區域劃分來思考,比如說我們會說「來去雲林玩」或是「來去嘉義玩」,這樣好像把台灣的聚落都依照行政界線切開了,但是其實很多地方是不該被這麼切開的,尤其是雲嘉的沿山地區。
Thumbnail
  無論是最初認識台灣,或是安排旅程時,我們往往都依照行政區域劃分來思考,比如說我們會說「來去雲林玩」或是「來去嘉義玩」,這樣好像把台灣的聚落都依照行政界線切開了,但是其實很多地方是不該被這麼切開的,尤其是雲嘉的沿山地區。
Thumbnail
千百年來,這裡有原住民丟棄的貝類垃圾成為圓山文化遺址、保安宮、孔廟、仕紳吟詩聚會的「素園」,甚至是日本禪寺,還有軍人墓園、台北第一座公園、運動場等等,那麼豐富有層次的人文歷史,原本是原住民「巴浪泵社」唸音的大龍峒,後來變成興「隆」的「同」安人,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解釋,而這就是地名有趣之處。
Thumbnail
千百年來,這裡有原住民丟棄的貝類垃圾成為圓山文化遺址、保安宮、孔廟、仕紳吟詩聚會的「素園」,甚至是日本禪寺,還有軍人墓園、台北第一座公園、運動場等等,那麼豐富有層次的人文歷史,原本是原住民「巴浪泵社」唸音的大龍峒,後來變成興「隆」的「同」安人,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解釋,而這就是地名有趣之處。
Thumbnail
乙未距離丁酉相隔一百二十二年,但聽著簡家後代的話語、站在昭慶禪寺的大榕樹下,或只是看著倒塌的北白川宮紀念碑,還是聽得到一些聲音,從遠方傳來。
Thumbnail
乙未距離丁酉相隔一百二十二年,但聽著簡家後代的話語、站在昭慶禪寺的大榕樹下,或只是看著倒塌的北白川宮紀念碑,還是聽得到一些聲音,從遠方傳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