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往往是清早起床,刷牙洗臉時就飢腸轆轆,噗噗噗摩托車穿越縱貫路與平交道,來到街市的味覺輻輳點。諸位可以想像,阿聰猶如麥可.傑克遜,施展太空漫步,緩緩地往市場的中心而去。
那兒,有家麵攤,配備著親切的台式吧檯,一排清簡四腳木椅,正等著我落座。
早晨的元氣
我是特地網路搜尋,才知道此攤名「
澤雄」,民雄人都稱「市場彼擔賣麵--ê」。
賣什麼麵呢?那可精彩了,油麵、意麵、米粉三選一,烹調方式二選一,煮的是湯麵,炒的當然是乾的。只見老闆在吧檯就砧板切肉絲與洋蔥,刀法俐落,丟入大鼎大火炒,直接起鍋的是熱騰騰帶鼎鑊味的炒麵,煮的另外加高湯,起鍋舀入傳統花紋點綴的大瓷碗中,滿滿的肉絲與洋蔥,湯頭濃郁,承裝一整個早晨的元氣。
但此家的招牌寫「六仔麵」,店招的「六」旁有提手邊,就是台語
搦(la̍k),意思是掌握、用手去捉取。同樣是大鼎大火,將油麵、豆芽、蔥炒熟,倒入淺鍋用一素布蓋著,保持溫度。待客人點買,布撩開,徒手將麵捉入瓷碗,搦搦咧(la̍k -la̍k-leh),指頭理一理,再淋上滷汁與磅皮,稍稍瀝一瀝,端上這碗「搦仔麵」。
大地的湯品
要吃碗麵,滷蛋可有可無,但不能不湯。
透過澤雄麵食攤的湯品,猶如望見民雄這遼闊田園的物產。除了常見的魚丸湯,清排骨與排骨酥湯,一清煮一酥炸;蔬菜有冬瓜與筍干,即可想像菜園中那肥碩的冬瓜,田疇旁丘陵地竹林森森的模樣。而且,無論清排骨/排骨酥與冬瓜/筍干怎樣排列組合,全置於小碗中,推入蒸籠中悶熟,肉與菜的精華盡粹於斯,此即台灣湯品中最奧秘的
燉路(tūn-lōo),小吃名著《
彰化小食記》所稱的「燉露」。
行文至此,各位讀者的心思與口水,恐怕已經飛翔於嘉義平原之上。阿聰我還沒說完啊!還有「苦瓜丸湯」,乃選肥美的白苦瓜肉,鑲入魚漿豬絞肉內餡。這道湯讓阿聰又愛又恨,雖然「苦瓜丸」非民雄獨有,但那稀奇性總引我忍不住點來吃,苦瓜肉咬下去,有咬齧的奮力感,苦味的後座力隨之而來,不耐吃苦的阿聰受不了,連忙喝口湯伴肉沖淡苦味⋯⋯就這樣,在苦味與肉味之間折返,阿聰的味蕾就升天了⋯⋯
此攤吃食的組合變化實在太多,阿聰我從乾瘦如筍干的孩子吃成磅皮大叔。也看著精壯有禮的老老闆,將棒子交給兒子,再娶了個善解人意的太太。猶記得新婚燕爾的兩人,還跟我分享偷閒去看電影的浪漫滋味。轉眼間,長成大人樣的女兒、第三代也來幫忙了。
阿聰認為,歹路不可行,吃起來太撐,卻透顯嘉義人餐餐無不火雞肉飯的「慣性」。
在民雄,你也可以照三餐吃「磅皮麵」。
什麼是磅皮呢?問起店家,個個都說足
厚工。豬皮從嘉義東市場批來,洗淨後熱水煮開,用刀刮去多餘肥肉,太陽底晒好幾天,乾燥無水分,拿去炸得豬皮
磅(pōng)起來,撈出放涼,再入滷鍋,得
膨(phòng)起來才好吃。真正的好吃的「磅皮」,得相當具彈性,吸附著滷汁,咬下去要有那肉汁爆開的口感,這才符合民雄人的超高標準。
我曾訪問民雄的刀子(to-tsí,即
總舖師)秀琴師,她說「磅皮」在北港稱「假魚肚」。是辦桌時煮魚翅焿的食材,是為了取代昂貴的
鮸魚肚(bián-hî-tōo),有句俗語:「有錢食鮸,沒錢免食」。
但民雄獨立了出來,成為阿聰這個打貓人認為,最能代表民雄的平民麵食。
照三餐挑戰
民雄磅皮麵有三家,客倌們可以早、中、晚各吃一家,小小的挑戰。
澤雄麵食攤只到中午,當然是第一家;而
東榮路磅皮麵,搬遷過三次,都在民權路上,第三代已經執勺,生意越來越興隆。
這家磅皮
𩚨(khiū),滷汁美妙,油蔥獨到,氣味走清淡風,不僅民雄人愛,這一帶的大專生與外地人更絡繹不絕。只有麵與米粉之湯乾兩種,阿聰我定要加貢丸,還有滷得極入味、大如鵝蛋的鴨蛋,咬開後,將蛋黃攪拌入麵,憑氣味望見鄉野啊!
入夜,就到復興路與民權路交叉口、古稱雜間仔的
廟街磅皮麵。店名「廟街」可大有來頭,以前攤位在
大士爺廟旁的飲食街道,走的是濃郁深沈的老滋味,可是阿聰我磅皮麵的初體驗。
想起小時候,在窄隘溫馨的廟街,就著微弱的燈泡吸吮麵條,將湯面浮泛的油與香菜舀入口,那情景多麼動人⋯⋯隨著廟街攤販群拆遷,味道也走入了我回憶的幽黯處。
補充一下野知識:以上三家皆於油麵上淋上磅皮,都可稱「磅皮麵」,但烹調方式不同。搦仔麵是先炒熟,點餐後再用手抓取,所以叫又稱搦仔麵。但東榮街與廟街兩家,則是將麵置於
「麵摵仔」滾水燙熟,撈起後上下用力搖晃,台語此動作叫
摵(tshi̍k),所以是「摵仔麵」的一種,也就是俗稱的「切仔麵」。
簡單最悠長
但阿聰在家鄉吃麵,還有一個獨門心法:清湯!清湯!清湯!
嘉義地區的清湯,受到日本文化影響,多是大骨熬製的柴魚湯。阿聰最愛的,也是原設攤廟街、現於民權街的「
南扁食意麵」。
相較於油麵的光滑鮮亮,意麵因微微捲曲,更添入口的滑溜(詳見《
台麵魂》)。這家民雄意麵,淋上自家的肉燥,數十年如一日,而且有各式滷蛋、滷味,鴨血、鴨翅、鴨爪等等,不以肥嫩而以皮骨的香氣取勝,當然啦,貪心的阿聰往往一舀再舀清湯,我就愛那豬骨高湯,且嚼一嚼飄浮其上的柴魚片,越簡單越悠長!
此外,在民雄吃麵,還有阿吉麵攤、民雄麵攤、鴨肉麵等等選擇,廉宜又過癮!
人生宵夜場
而說到嘉義地區的麵食,不能不談鱔魚炒麵,可跟台南的路數不同。陳俊文《
嘉義小旅行》有最傳神的比較:「府城南派作法,以勾芡、烏醋與糖燴麵,湯汁濃郁酸甜;而北派的乾炒鱔魚麵以嘉義為主(中略)……以爆炒、乾燒,佐以辛香物,讓油香、炭香、焦香帶出鱔魚的鮮與脆。」
民雄就兩家,
阿國與
阿堂,都是傍晚開賣,炒鱔魚麵與炒肉絲麵皆擅,搭配炒青菜或豬腳。阿國的風格清簡,阿堂則深厚入味,兩家各有所長,阿聰我都愛。
而我和阿堂師感情較深,本於廟街賣肉圓,將攤子讓給弟弟後,曾賣筒仔米糕,最後以炒鱔魚麵名聞打貓。反正,阿堂師賣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同樣是肉絲,也不知是何處批來的豬肉的哪個部位,阿堂師的就是特別好吃。更別說其家傳醬汁與天生的烹調本領,讓阿聰我死忠追隨著。
歲月更替,人生的挫折與奮起與哀傷與喜樂流轉者,化作阿堂師的絲絲白髮。大火猛炒短短十多秒,鼎鑊味高溫凝聚,歲月啊!人生啊!也跟著蒸氣升騰、匯聚、消散於夜深的打貓街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