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番婆鬼|吃吃喝喝篇】來埔里就是要吃肉圓、米粉和冬瓜茶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任何一趟不包含美食的旅程都將是缺憾的,而我們當然不會讓追隨我們去尋訪妖怪的讀者們感到遺憾!祭祖晚會不是天天都有,也不一定年年都有,更不一定每次都歡迎外來的觀光客,用來充當美食篇的主題就太對不起各位讀者了。其實除了祭祖晚會上能吃到原住民美食外,埔里也有許多值得一試的特色美食。也許會有遺珠,但說到去埔里必不可錯過的吃吃喝喝,那當然就是「埔里肉圓」、「埔里米粉」和「炎術麥芽冬瓜茶」!

埔里肉圓

raw-image

肉圓這種東西好像哪裡都吃得到,但喜愛肉圓的人都知道,臺灣各地區的肉圓差異可不小──大小、餡料、醬料、料理方式、食用方式......各地區都各有特色。而埔里肉圓的特色,就在於它的吃法。

在平常,其實我不太吃肉圓,不喜歡外皮只想吃內餡,但這次來埔里,島中央的老闆娘在手繪的美食地圖上大力推薦,就和清翔決定在埔里的第一餐就吃「菊肉圓」。

raw-image
raw-image

老闆娘送上肉圓,還放了鐵壺在桌上,我特別著迷於看似有些年歲的鐵壺,用這容器盛裝的柴魚大骨高湯好像特別有味道。老闆娘跟我們講解,吃完外皮以後留下部分餡料,在殘留醬汁的碗中倒入熱湯,多一道步驟,就讓吃肉圓這件事變得有層次。

raw-image

菊肉圓的外皮是米白色,用在來米漿和蕃薯粉做成的,上桌前肉圓剪成四瓣,淋上微甜的白色醬汁,最後撒上香菜末點綴,內餡包豬絞肉和筍塊,雖然是絞肉但不會細碎,而是有嚼勁的肉塊,筍塊的脆度搭配在一起不容易膩,吃到後面真的會忘了要留一些餡料來配高湯,一不小心就會吃光光。

搭配上鐵壺柴魚高湯的吃法,風味獨特,好吃到讓我感覺可以連吃兩個。這個吃法只有埔里周邊地區有,雖然回家後在北部吃不到,但這也是旅途中獨有的樂趣。在當地才能吃到的在地食物,在品嚐的當下會特別珍惜,也可能成為重遊的理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6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尋妖誌》: 一趟貼近島嶼記憶之旅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北地方異聞的沙龍
69會員
70內容數
<p>這是一個走遍台灣踏查妖怪傳說的寫作企劃,預計在2017年完成10篇以妖怪為主題的旅行企劃和旅行書寫。每個月以一名妖怪為主題,除了考據以外,也進行旅行路線規劃,設計兩至三天的行程,到實地走訪、探查後,再將這些經驗寫成旅遊札記。</p>
2018/05/29
這次石爺考察橫跨了新竹穹林、關西、北埔、南埔與新竹市區等地,因為範圍廣闊,所以建議以兩天一夜的行程走訪,時間較充裕,要聯絡這些地方的交通工具,因為新竹縣市本身的大眾運輸系統並未普及到較山區的景點,建議以機車與汽車代步最適當。
Thumbnail
2018/05/29
這次石爺考察橫跨了新竹穹林、關西、北埔、南埔與新竹市區等地,因為範圍廣闊,所以建議以兩天一夜的行程走訪,時間較充裕,要聯絡這些地方的交通工具,因為新竹縣市本身的大眾運輸系統並未普及到較山區的景點,建議以機車與汽車代步最適當。
Thumbnail
2018/05/28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Thumbnail
2018/05/28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Thumbnail
2018/05/28
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Thumbnail
2018/05/28
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油飯是一種傳統料理。 我很喜歡吃油飯,油飯在我的生活中佔了一席之地。其實到現在我也是很喜歡吃油飯啦! 記憶中,在以前吃喜酒的時候會有油飯,在吃完了幾道菜之後,就會看到外場端著一個大盤子,盤子中間有一個堆成半圓小山的油飯,旁邊會裝飾著小兔子形狀的包子,裡面大多是綠豆餡的。或者是盤子中間有一個竹製的
Thumbnail
油飯是一種傳統料理。 我很喜歡吃油飯,油飯在我的生活中佔了一席之地。其實到現在我也是很喜歡吃油飯啦! 記憶中,在以前吃喜酒的時候會有油飯,在吃完了幾道菜之後,就會看到外場端著一個大盤子,盤子中間有一個堆成半圓小山的油飯,旁邊會裝飾著小兔子形狀的包子,裡面大多是綠豆餡的。或者是盤子中間有一個竹製的
Thumbnail
記憶裡總是會有一種食物,讓人一看到就想到兒時故鄉。 可能是巷口的臭豆腐、市場裡的麵線糊,也可能是鄰居杯杯的牛肉麵、蔥油餅。思鄉公式套到水里人身上,必定就是肉圓。 記得15歲那年離家念書,同寢室友找我一起去吃飯。 看著牆上的菜單,盯著牆上肉圓的價格,我的OS是:怎麼那麼貴~~而且
Thumbnail
記憶裡總是會有一種食物,讓人一看到就想到兒時故鄉。 可能是巷口的臭豆腐、市場裡的麵線糊,也可能是鄰居杯杯的牛肉麵、蔥油餅。思鄉公式套到水里人身上,必定就是肉圓。 記得15歲那年離家念書,同寢室友找我一起去吃飯。 看著牆上的菜單,盯著牆上肉圓的價格,我的OS是:怎麼那麼貴~~而且
Thumbnail
一口咬下去,Q彈的外皮、豐富的內餡以及那爆漿的湯汁,都讓饕客們欲罷不能。作為台灣特色小吃的肉圓,是我們一家的最愛。那半透明的外皮包著筍子、香菇等各種食材,再淋一湯匙特製的醬,讓食客們都讚不絕口,無法忘懷...
Thumbnail
一口咬下去,Q彈的外皮、豐富的內餡以及那爆漿的湯汁,都讓饕客們欲罷不能。作為台灣特色小吃的肉圓,是我們一家的最愛。那半透明的外皮包著筍子、香菇等各種食材,再淋一湯匙特製的醬,讓食客們都讚不絕口,無法忘懷...
Thumbnail
甜湯,是老一輩人看戲、電影散場後的小點心。這次我們以甜湯作為主角,在風城裡找尋在地人也愛不釋口的甜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一站就要帶大家拜訪西大路橋旁經營一甲子的早點甜湯,「油花」set可是內行吃法,一起來吃看看吧!
Thumbnail
甜湯,是老一輩人看戲、電影散場後的小點心。這次我們以甜湯作為主角,在風城裡找尋在地人也愛不釋口的甜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一站就要帶大家拜訪西大路橋旁經營一甲子的早點甜湯,「油花」set可是內行吃法,一起來吃看看吧!
Thumbnail
入秋了,就需要這種火辣辣的題材,這篇就直接繼續寫下去,也不用客套了。
Thumbnail
入秋了,就需要這種火辣辣的題材,這篇就直接繼續寫下去,也不用客套了。
Thumbnail
油條放進湯汁中,好吃。吃稀飯,水答答的,很愛把油條配著吃。當然配甜豆漿,更是;至若鹹豆漿,丟進了脆硬油條,更是增味也增音效。清豆漿加了醬油、醋,就變花了,湯汁霎時就粉屑化了。這時有些固體類的東西像榨菜丁、魚鬆、油條屑擱在裏面,吃嚼起來,就酣暢了。
Thumbnail
油條放進湯汁中,好吃。吃稀飯,水答答的,很愛把油條配著吃。當然配甜豆漿,更是;至若鹹豆漿,丟進了脆硬油條,更是增味也增音效。清豆漿加了醬油、醋,就變花了,湯汁霎時就粉屑化了。這時有些固體類的東西像榨菜丁、魚鬆、油條屑擱在裏面,吃嚼起來,就酣暢了。
Thumbnail
我一直非常懷念,母親煮的那碗米苔目湯。 十多年前家裡的屋頂花園開始種絲瓜,我家的餐桌就經常出現絲瓜。吃到很膩。只是,每當爸爸從菜市場買回米苔目時,我們就知道當天中午的午餐是母親拿手的絲瓜蛤蜊米苔目。 那鮮甜清香的滋味,會讓我們全家人一口接一口,吸哩呼嚕的把米苔目湯全部掃光。 在台北的時候,我非常喜歡
Thumbnail
我一直非常懷念,母親煮的那碗米苔目湯。 十多年前家裡的屋頂花園開始種絲瓜,我家的餐桌就經常出現絲瓜。吃到很膩。只是,每當爸爸從菜市場買回米苔目時,我們就知道當天中午的午餐是母親拿手的絲瓜蛤蜊米苔目。 那鮮甜清香的滋味,會讓我們全家人一口接一口,吸哩呼嚕的把米苔目湯全部掃光。 在台北的時候,我非常喜歡
Thumbnail
吃料理除了是種享受,更是一種學習和理解。當我們對一個人、國家、民族不甚了解時,「食物」往往帶我們跨越語言的藩籬,「飲食文化」這個現代人朗朗上口的名詞,顧名思義,從飲食看見文化...
Thumbnail
吃料理除了是種享受,更是一種學習和理解。當我們對一個人、國家、民族不甚了解時,「食物」往往帶我們跨越語言的藩籬,「飲食文化」這個現代人朗朗上口的名詞,顧名思義,從飲食看見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