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演化至今與現代的關聯《人類大命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書是延續作者Harari上一本《人類大歷史》而來的巨著。上一本《人類大歷史》在去年我看的時候也是十分驚豔,一路上驚嘆連連,但是因為當時比較忙碌,沒有時間記下當時的想法,因此這本《人類大命運》我說什麼都要好好記錄下來。
很多人起初看這「人類三部曲」系列(2018年已經出版第三本《21世紀的21堂課》)都覺得應該就是在講歷史吧?那多無趣啊?我一開始也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打開《人類大歷史》的,結果沒想到看不到第一章,就徹底迷上Harari的文筆及這本書,裡面有很多你絕對從未想過的想法,再加上他以深厚的歷史底蘊來撰寫這本書,讓我們鑑古觀今!並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來到了第二本《人類大命運》,人類的歷史也來接近到我們現代20世紀,銜接第一本《人類大歷史》,後面會接續《21世紀的21堂課》,是一本承先啟後的巨作。

人類在二十世紀開始的新三大議題:長生不死、幸福快樂、化身為神。
從我們現今的科技都可以看到正在朝這三大議題邁進的痕跡,像是許多先進國家的醫藥企業總是能得到創投的巨額投資,越來越多企業跨入生物醫療的領域,光是台灣就有鴻海這間本來是做代工起家的大型企業,也開始進入醫療產業。
這些醫療產業最終目標,無非就是想要大造出一個長生不死的人類。
除了肉體上的長生不死,心靈上的滿足也是目前先進科技努力的目標,怎麼樣才能使人類能享受永恆的快樂,是目前人類的第二大議題。
最後如我們都不陌生且在台灣當地取景的電影《露西》內容所描述的,人要怎麼開發出大腦還尚未開發出來的那一大部分,怎樣讓人類發揮百分之百的潛能,打造出具有特殊能力的神格人類,以及結合機械工程打造出半機械人、離開無機領域使生命離開地球,這些都是在化身為神的第三大議題內。
二十世紀之前智人征服了地球,並促使野生動物開始大規模的消失,家畜在短時間內急速成長,我們眷養牲畜以供我們食用,卻從未思索過我們是否會在未來科技進步,人工智慧或是超人類的出現時,並不屬於這兩者的人類,是否也會變成所謂超人類眼中的家畜?
這一部分的討論從最一開始深入分析智人的本質和能力,到進一步理解我們和其他動物的關係,以及我們的未來。
當中詳細的描述了如人類獨特的部分賦予這個世界意義、宗教和科技相似之處、這百年來各個國家針對環境及經濟的矛盾,最後是讓人類擺脫了人生無意義、存在沒依據困境的人文主義。
關於人文主義我很喜歡這一段的描述:人文主義認為,生命就是一種內在的漸進變化過程,讓人從無知走向啟蒙。人文主義生活的最高目標,就是透過各式智力、情緒及身體的經驗,充分發展你的知識。
最後閱讀完這本書後,其實我對人類的未來感到震驚又擔憂,如書裡所說的,過去那些握有財富與資源的上層人類,之所以希望能讓下層的人民獲得健康及力量,是因為他們需要人力去開墾及打仗。
可是未來當資源越來越集中在那些頂尖人類手上,他們追求價格昂貴的醫療,讓自己擁有比普通人還要更加綿長的壽命時,他們並不會希望能將這種醫療普及給沒有資源的人們,因為他們並不需要人力來為他們服務,他們甚至可以透過人工智慧、機器人來服務他們。
屆時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雖然好奇但是也不免擔心那樣的未來,是否還有自己的容身之處,又或許等到了那時候,我應該也早已不在人世了吧?
作者在此時也有給予我們建言:
由於我們無法預知2030或2040年的就業市場會是什麼樣貌,現在也就不知道該如何教育下一代。等到孩子長到四十歲,他們在學校學的一切,可能都已經過時而遭到淘汰。傳統上,人生主要分成兩大時期:學習期、再加上之後的工作期。
但這種傳統模式很快就會徹底過時,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條路:一輩子不斷學習,不斷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過,有許多人、甚至是大多數人,大概都做不到這件事。
在這裡想要分享一下我對於這一段的想法,因為同婚議題,在台灣掀起許多論戰,許多長輩無法接受同婚,因而和支持的年輕一輩起爭執。年輕一輩常常會說長輩食古不化或是不懂得吸收新知,有很多謾罵,我覺得這都很沒有必要,因為就像作者所說,我們雖然身為年輕一輩,可是誰知道10年、20年後,我們會不會也面臨到自己無法理解、無法接受的議題,屆時若是晚輩以這種姿態攻擊我們,我想誰都不會好過的。
期許自己在未來能能成長為一個具有包容心的長輩外,在現在也能給予和自己不同立場的人更多包容及同理。
最後的最後,偷偷在這裡說一下,當年身為傳統社會組的我,指考的歷史、地理都獲得頂標的成績,儘管距離當年考試也過了許多年,但我想我應該對歷史算得上是了解,尤其我超級熱愛世界史,結果沒想到我在看這兩本書時,都發現裡面有太多我早知道卻從未以此種路線思考過的想法,就像是在挖一座金礦一樣,不斷不斷挖到知識的黃金,因此這系列的三本書都真的很值得閱讀啊!

✨喜歡我的文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順手幫我拍手五下,支持我持續分享好書,謝謝你↓↓↓↓↓
155會員
170內容數
熱愛閱讀,現創作內容為:讀後心得、投資理財、課程心得及原創長篇小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城市、演化、人:從消費文化到都市規劃,從中產階級到社會流動,從廢墟到網絡,人類與城市的60從古城中心到現代大都會,城市如何主宰人類的命運? 第一本從古今對照角度探索城市出現以來6000年演化的專書 從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奈良、築地到曼哈頓,重返最接近遠古的那一刻 《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賈德•戴蒙盛讚 「莫妮卡•史密斯是最有資格寫這本書的人!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1-09-11
出谷的人 S1E3 花式說我喜歡你-排灣族情歌文化的傳統與現代podcast 出谷的人 文稿 Utjung舞炯恩 【Aiyanga 誰能了解我的心】 Umalji ta palamu 那怕是一秒鐘 Su cemaqav a u vitjuqane 而你從我的天空偷走我的星星 Qemaung tjaui tjen a alevelevan 連天空都為了我們哭泣
Thumbnail
avatar
柯哲瑜 Yuri Yuko
2021-08-15
我守護人類生命的聖潔與價值—《完美殘骸》為甚麼會發生連續棄嬰案?如果是不被需要的存在,那墮胎為何會是不能接受的答案?台灣和蘇格蘭在人工流產的議題上有甚麼相似處?台灣現在要面臨的問題,竟然已經開始影響家庭的穩定性.....
Thumbnail
avatar
皓清
2021-06-10
【職場讀書人選書】走過傷害之路 「後玻璃時代」的演化記錄 -《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是作家廖梅璇的散文集,收錄了她從2005年到2017年的作品,其中也包含不少得獎之作。透過這些生活紀錄,作者不斷頗析自我,並將其攤在陽光下,也因為這樣的「誠實」,讓每個文字都顯得更加動人且灼人。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1-04-02
現代教育與文化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時,如何把我們變成了工具人?【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經濟篇中】上文用19世紀英國的狀況,談了義務教育對於翻轉封建階級與經濟發展的好處,在文末也提到「國民教育制度」如何成為現代社會的「就業分配機」。本文將從多個角度討論工業化以來的教育及社會體系,除了對於經濟發展的正面意義,同時它帶來了什麼龐大的後果? 一、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的徹底改造 隨著英國國民教育的立法,幾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1-25
社交媒體與取消文化間的關係,以及為什麼長遠來說我們該謹慎地使用黑名單功能。網路交流的運作模式在近幾年中發生了轉變,社交媒體和各種自訂化空間紛紛興起。在同一時間,網路和現實的分界線開始模糊,而這些連帶影響了我們在真實世界對他人以及他們的意見的態度。
Thumbnail
avatar
蘇格
2021-01-02
【為何現代教育需要進化】談人權等於無法教?關於威權教育的強大影響力與我們如何對待人(二)接續上文談到「學校教育」與「義務教育」的起源目的,是以當時國家認為的社會需求,企圖透過教育把學生打造成符合這期待的模樣。接下來的兩篇將延伸這個話題,進一步討論與現代教育原始目標相關,至今仍牽動許多國家教育的兩股深層力量(也可以說是兩種深層的意識形態)。這兩股力量對很多地方的教育與社會文化影響之深遠,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