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中的煲仔飯:香港人思鄉的溫度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氣溫一下子就下降了,住台南愈久,愈有點不習慣那種微寒的冷意。那麼冷的乾燥晚上(才16度)到底要吃甚麼?薑母鴨?麻辣火鍋?天爸二話不說就要去吃煲仔飯,香港人的煲仔飯。

 

raw-image
四到五人份的臘味飯。

 

如果台灣朋友在冬天來香港玩,看到茶餐廳門前排滿煲仔(不一定是瓦煲),廚師定時打開蓋子檢查狀況,蒸氣沖天,飯米與不同食材混和着香氣輕飄⋯看到此情此景,台灣朋友總建議要去吃一次煲仔飯,彷彿煲仔飯已經成為香港的冬天標誌。

 

但何解煲仔飯是粵菜?在那個沒有電飯煲(鍋)的年代,不管身處東南西北,不都是要用煲仔(瓦鍋)煮飯嗎?然而仔細想想,或許與米的品種及配料的種類有關!

 

首先傳統廣東一帶吃絲苗米,以往香港元朗也盛產絲苗米,是一種體積細尖、柔軟稍黏的米種。現在香港主要是吃泰國與澳洲的絲苗米,絕不會用其他的米來下鍋煮煲仔飯。所以香港人在外地吃煲仔飯,一看飯粒就知是否正宗港味。

 

用煲仔由生米開始煮,至七成熟時方可加入配料。廣東人冬天愛吃臘味:臘腸、潤腸、臘肉、臘鴨⋯淡淡的鹹香,伴油脂滲入絲苗米飯之中。香港冬天濕冷,寒風一吹凍入心脾,吃臘味煲仔飯,滿足感由唇舌入胃,一陣暖意滋潤五腑,補充熱量有助抵抗寒冬。

 

其他地方沒有絲苗米,也沒有吃臘味的習慣,所以煲仔飯是粵菜,也不無道理。

 

成大附近小巷內有一家吃煲仔飯的店,是我們的不二之選。以台南的物價來說,價格不算便宜但經常客滿。我們一家人多,出發前都必先訂位,以免來到時一位難求。

 

老闆娘雖是台南本地人,但因為丈夫是香港人,所以也說得一口流利粵語,每次入到餐廳,與老闆娘寒喧幾句,就真有回到家鄉的感覺。再加上他們的正宗港味煲仔飯,與及次次不同的例湯與甜品,我們一家每次都流連忘返。

 

raw-image

 

還記得第一次光顧時,老闆娘以國語問要否「鍋巴」。我倆不懂鍋巴為何,面有難色,老闆娘才猜我們是香港人,改以粵語解釋「鍋巴」就是「飯焦」。煲仔飯其中一個特色,就是要有飯焦。有的人會硬挖出來貪其香脆,但天爸習慣了家中傳統的吃法,就是趁煲仔仍熱之時,先挖出飯焦,加入暖水或熱茶浸泡,泡久了飯焦便變軟,伴着油油的茶水吞吃。以往物資貧乏,這點油香飯茶就已是絕佳美食,既飽肚又滋味,至天爸這一代仍然吃得津津有味。

 

天爸最喜歡「豉椒排骨飯」,天一每次都選「北菇滑雞飯」,天媽會選不同的煲仔飯,但「臘味飯」點選的次數最多。

 

raw-image
豉椒排骨飯。

 

raw-image
北菇滑雞飯。

 

台灣的排骨,好像是指豬排,但對香港人來說,排骨就是豬肋骨,一般會切成姆指頭大小以便烹煮。煲仔飯中的豉椒排骨飯,就是飯面再加伴和豆豉辣椒的排骨,加熱時豉汁與肉汁流入米飯中,如果再加上幾片臘腸,油脂與米飯香氣四溢。

 

這一家的煲仔飯雖然正宗,但食材選擇仍然難以跟香港的相比。以前在香港,每到冬天時就會點田雞煲仔飯、白鱔煲仔飯⋯這些都是香港本地的食材,在台灣比較少見。

 

煲仔飯總是寒冬中孤獨而浪漫。如果一大伙朋友聚餐,會選食火鍋。如果跟一兩位朋友到茶餐廳,點煲仔飯的話,因為烹煮需時,又怕朋友久等。除非朋友早有默契要吃臘味飯,就會約去茶樓點一個4-5人份的臘味煲仔飯,不然跟朋友相約,是較少會點吃煲仔飯的。但如果是情侶一起,或會點一個煲仔飯二人共吃,或許這是情侶間的同甘共味吧!

 

仍住香港的時候,天爸很多時候都是在晚上八九點下班,準備坐1.5小時巴士回家前,獨個坐在茶餐廳,點一個煲仔飯,一邊滑手機看家人更新的照片,一邊小心怕燙到唇邊將飯送入口中。飽餐一頓,胃暖心暖,安心再次步入寒風中,等待不知何時來到的巴士。

 

raw-image

    237會員
    276內容數
    當粵菜的味蕾遇上台式的料理,每一頓飯都是一場文化差異的衝擊!我們是來自港澳的天爸天媽,將在此與你分享台港澳的飲食大不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那一夜我目睹了一場分屍,別人的飯真香 (屍 後記)生死從來就不是大忌,忌的是如何來、如何去...生死既是無常也是常,無常的是不盡人意,常的是殊途同歸
    Thumbnail
    avatar
    好漾滴
    2021-09-01
    兩個人的除夕年夜飯 丹麥沒有在慶祝農曆春節的 而且也不會有任何一點年味 所以在這裡 每年的農曆年就是個很普通平常的時間 但現在科技發達 網路無國界 所以一早起來就會開始被許多的新年祝賀文刷版 原本沒有想要做任何的慶祝 而且家裡就只有兩個人 煮多了也吃不完 但是在台灣的晚餐時間 臉書一直出現家家戶戶豐盛的除夕圍爐年夜
    Thumbnail
    avatar
    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
    2021-02-11
    生活.從深夜的蔬菜咖哩飯學到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俗諺「屋漏偏逢連夜雨」,昨晚就是這個狀態。在日本時間半夜11點,外面正下著狂風暴雨,打開冰箱拿出優格要當消夜吃,吃到一半發現我的優格怎麼是常溫的?不對阿怎麼是常溫的?瞬間有個不好的預感衝上心頭,再次打開冰箱後發現!我的冰箱壞了~~~~(´⊙ω⊙`)(☉д⊙)Σ(゚Д゚;
    Thumbnail
    avatar
    紗綺創作小屋
    2020-07-06
    第22集 仲夏夷学,为什么菜人知识分子总是抽中最坏的那一根签外华人吃饭砸锅的身体习惯,第22集  仲夏夷学,刘仲敬论再列宁化的优越性,论海外华人吃饭砸锅的身体习惯,  如果你想判断兰色五毛的身体习惯,我把何清涟这种自称知识分子的华人叫兰色五毛,我教你一个很简单的判别她的办法,虽然他们每天与红五毛对骂,但是毕竟他们都是五毛,属于同类相残,象何清涟这种人,动不动就拉黑五毛,她自己不知道,
    avatar
    gomer lily
    2020-04-18
    一個人的年夜飯今晚獨自在租屋處,下了班後就倒頭大睡,醒來已是七點多,走在街上發現僅有便利商店還開著,於是晚餐就買了手卷跟布丁,本想在便利商店用餐,結果便利商店內用區已經打烊了,於是帶著我的「年夜飯」,回到租屋處享用。
    Thumbnail
    avatar
    番茄
    2020-01-24
    釀體驗 x BenQ|專訪導演李中談「顏色」在創作中的重要性,以及《董仔的人》我們接著問李中,對他來說在創作裡,顏色扮演什麼角色?他說顏色決定的是影片的心情和調性,比如《青田街一號》的洗衣店,為了營造帶點神秘的魅惑性,當初的色調是帶一點金色:「我跟小姚想要『金色在黑色裡』,雖然調光也可以做,但那會變成一整片都是,我們想要有些有、有些沒有,就要在現場作才有層次,也比較自然。」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19-01-07
    【魔神仔|遊記篇II】菁桐:隱身蒼茫樹海中的魔神仔洞菁桐產煤──但意外的是,當我們來到菁桐礦坑,坑前有著成堆紅磚與花花草草的盆栽,零落有如迷宮,竟有人在裡頭嚷嚷:「這裡沒有煤礦!哪來的煤礦!」
    Thumbnail
    avatar
    臺北地方異聞
    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