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獅子山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下星期要去香港處理一些事情,想到這個曾經生活18年的地方,覺得感觸良多。

去香港的那年是上個世紀的最後一年,離97交接剛剛兩年。那時覺得香港很大,自己很渺小。現在過了將近20年,我變老了,香港卻好像變小了。

剛去香港的那幾年,中環皇后大道上金髮碧眼的洋人甚至多過本地人、計程車司機的英文溜得不得了、購物商場的店員講著蹩腳的普通話。也許是自己年紀尚輕,跟我共事的同事又年齡相仿,雖然有些朋友當時正經歷97房地產泡沫後的陣痛,但總體而言那時的氛圍是積極而振奮的。就如鄧小平所言「馬照跑、舞照跳」,大部分的市民把重心放在自己的生計上,對政治不是特別熱衷。

2003年的SARS風暴,一首80年代的經典老歌「獅子山下」一夕爆紅。這首顧嘉煇作曲、黃霑填詞、羅文主唱的歌,凝聚了很多香港人的心。這首歌也變成公認的香港城歌。

人生中有歡喜 難免亦常有淚

我哋大家 在獅子山下相遇上

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人生不免崎嶇 難以絕無掛慮 

既是同舟 在獅子山下且共濟 

拋棄區分求共對 

放開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一起去追 

同舟人 誓相隨 無畏更無懼 

同處海角天邊 攜手踏平崎嶇 

我哋大家 用艱辛努力寫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這幾年來香港有了很大的變化,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社會撕裂,獅子山下共濟同舟的精神不見了;取代的是對政府的冷嘲熱諷、以及對未來的無力感。我則是每年參加不同朋友的離港「告別」party、聯絡簿上的名字越來越少,去年年底也終於輪到我自己變成了「告別趴」的主角。

歷史上到處有城市興衰起伏的故事,但自己親身經歷又是另一回事。

「城市」跟「人」一樣,也會年老色衰;只是,當這個城市是你第二個家的時候,你會有微微刺痛的感覺,就像見到兩鬢斑白的父母年華將晚一樣。

我感謝在獅子山下曾經歷過的那些年輕、不完美卻又盡致淋漓的回憶。

祝願遠在獅子山下的朋友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喜歡我的文章?請來“Like“ 我的部落格臉書,一起集氣:https://www.facebook.com/NewLifeInAlba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孫婕/ FM Obligacion的沙龍
167會員
169內容數
離開台灣,在香港工作多年之後,落腳菲律賓馬榮火山底下的小城鎮 - 黎牙實比市(Legazpi City), 一個慢活、樂活的地方。這裏的人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情與隨遇而安的淡定,讓我這個都市人既欽佩又慚愧。
2023/04/24
金融業真的是個看天吃飯的行業。行情好時,業績嚇嚇叫,市場一有風吹草動,短線來個大震盪,上沖下洗是家常便飯,若不幸遇上歐債危機、金融風暴、新冠肺炎、聯準會暴力式升息,跌得鼻青臉腫、跌到懷疑人生,偏偏還得裝作一切都沒事,出門繼續做生意。
Thumbnail
2023/04/24
金融業真的是個看天吃飯的行業。行情好時,業績嚇嚇叫,市場一有風吹草動,短線來個大震盪,上沖下洗是家常便飯,若不幸遇上歐債危機、金融風暴、新冠肺炎、聯準會暴力式升息,跌得鼻青臉腫、跌到懷疑人生,偏偏還得裝作一切都沒事,出門繼續做生意。
Thumbnail
2023/04/17
本土公司對於職稱通常會有較嚴格的規定,尤其是人多的公司更是如此。職員、主任、襄理、副理、經理等耳熟能詳的頭銜間,還會再設定「資深」、「專業」、「初級」等類似字眼,多一些層級區隔,以防公司裡一堆人都是差不多的頭銜,那看起來也很怪,對吧?
Thumbnail
2023/04/17
本土公司對於職稱通常會有較嚴格的規定,尤其是人多的公司更是如此。職員、主任、襄理、副理、經理等耳熟能詳的頭銜間,還會再設定「資深」、「專業」、「初級」等類似字眼,多一些層級區隔,以防公司裡一堆人都是差不多的頭銜,那看起來也很怪,對吧?
Thumbnail
2023/04/10
進入職場後發現,頭銜/職稱真的是一個讓人吃了會上癮的藥,吃了覺得輕飄飄的,嘗過甜頭後,很容易忘了初心不可自拔,自以為不可一世;殊不知,去掉了名片上的title,你可能什麼都不是。前幾年看到年輕人崇尚所謂「工程師」的職稱,在朋友或家人面前比較好看,社會風氣與價值觀使然,不意外。
Thumbnail
2023/04/10
進入職場後發現,頭銜/職稱真的是一個讓人吃了會上癮的藥,吃了覺得輕飄飄的,嘗過甜頭後,很容易忘了初心不可自拔,自以為不可一世;殊不知,去掉了名片上的title,你可能什麼都不是。前幾年看到年輕人崇尚所謂「工程師」的職稱,在朋友或家人面前比較好看,社會風氣與價值觀使然,不意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想像中的移民究竟是怎樣一回事?香港移民界最近有些小風波,其實這些小風波由2020年至今未停過:究竟我們這些海外港人應該怎樣為香港出一分力?有人認為人已不在香港,可以有話直說,不要避忌些什麼⋯也有人認為海外港人要團結一致,等待創造歷史的時機。 但事實往往是殘酷的,移民者並非大家所想的風光自在,不
Thumbnail
大家想像中的移民究竟是怎樣一回事?香港移民界最近有些小風波,其實這些小風波由2020年至今未停過:究竟我們這些海外港人應該怎樣為香港出一分力?有人認為人已不在香港,可以有話直說,不要避忌些什麼⋯也有人認為海外港人要團結一致,等待創造歷史的時機。 但事實往往是殘酷的,移民者並非大家所想的風光自在,不
Thumbnail
人開始越來越懷舊,是不是代表要我真的老了。37歲的以前, 我不會去感受香港, 不會太想聽比較舊的粵語歌, 也不會去特別懷念什麼東西。37歲以後的我,有一天,吃早飯的時候,我跟父母說,如果我年輕的時候生活在你們來香港打滾的那個年代那便太美好了。
Thumbnail
人開始越來越懷舊,是不是代表要我真的老了。37歲的以前, 我不會去感受香港, 不會太想聽比較舊的粵語歌, 也不會去特別懷念什麼東西。37歲以後的我,有一天,吃早飯的時候,我跟父母說,如果我年輕的時候生活在你們來香港打滾的那個年代那便太美好了。
Thumbnail
隨著時代進展,每個城市鄉鎮都在急速變遷,這樣的感覺或許對於異鄉的遊子更加深刻。當新的進步來臨,有的舊事物也將永遠消失,也正是這樣的感觸,讓原名張彥之的西西,決定寫下長篇小說《我城》,將眼前處於1970年代劇烈變遷的香港,以文字記錄下來。
Thumbnail
隨著時代進展,每個城市鄉鎮都在急速變遷,這樣的感覺或許對於異鄉的遊子更加深刻。當新的進步來臨,有的舊事物也將永遠消失,也正是這樣的感觸,讓原名張彥之的西西,決定寫下長篇小說《我城》,將眼前處於1970年代劇烈變遷的香港,以文字記錄下來。
Thumbnail
人生一段,感觸寸斷。 有的人,見第一面,似曾相識,有地方,第一次來,好似來過。 於是,我們忍不住,悄悄回頭,再多看那人,那地一眼。「這人,我見過?」「這地方,我來過?」有迷惘,有懷疑。
Thumbnail
人生一段,感觸寸斷。 有的人,見第一面,似曾相識,有地方,第一次來,好似來過。 於是,我們忍不住,悄悄回頭,再多看那人,那地一眼。「這人,我見過?」「這地方,我來過?」有迷惘,有懷疑。
Thumbnail
我沒去過,所以不想它倒閉。去過的話,覺得不怎麼樣,就可能無所謂。 廣州朋友脆魚很老實。海洋公園倒閉,她發現不論地區,不論政見,大家好像都挺開心的。藍方說,即使那隻海馬是藍色,但海洋公園老闆是黃,倒了不可惜;港人說公園長年只做大陸人生意,欠中銀錢,與港人無關,倒了不可惜。 脆魚說微博上面,不希望海洋
Thumbnail
我沒去過,所以不想它倒閉。去過的話,覺得不怎麼樣,就可能無所謂。 廣州朋友脆魚很老實。海洋公園倒閉,她發現不論地區,不論政見,大家好像都挺開心的。藍方說,即使那隻海馬是藍色,但海洋公園老闆是黃,倒了不可惜;港人說公園長年只做大陸人生意,欠中銀錢,與港人無關,倒了不可惜。 脆魚說微博上面,不希望海洋
Thumbnail
——香港不是一夜之間變成「曾經」的。 ——香港是一夜之間成為「曾經」的。 究竟香港與「曾經」還有多少重複之處,又有多少遠去不復,每個人心裡也許有不一樣的衡量。 要是再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去年五月春日裡會從香港轉機,再看一眼那翡翠般的海水,那山、那人、那飛鳥,那個「舊世界」。立於現在能望著過去那一刻道出
Thumbnail
——香港不是一夜之間變成「曾經」的。 ——香港是一夜之間成為「曾經」的。 究竟香港與「曾經」還有多少重複之處,又有多少遠去不復,每個人心裡也許有不一樣的衡量。 要是再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去年五月春日裡會從香港轉機,再看一眼那翡翠般的海水,那山、那人、那飛鳥,那個「舊世界」。立於現在能望著過去那一刻道出
Thumbnail
我的很多第一次獻給了香港!   因為感恩、想念與嘆息,所以化之以詩。
Thumbnail
我的很多第一次獻給了香港!   因為感恩、想念與嘆息,所以化之以詩。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