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惡魔與人類的終極意志搏鬥:《真.女神轉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真.女神轉生》系列追了那麼多年,從家用主機一路玩到手機版,發現還沒有好好寫過自己對於這個系列的想法,所以補上這篇不作測評的感想文。

身為一個數字觀念差兼語文能力差的「低智商玩家」,一直都不是很愛日式RPG遊戲;美式RPG因為主題較為多樣化,所以很容易就找得到我感興趣的遊戲,加上筆者小時候已經略懂英文,所以還玩得起來。

反觀日式RPG,(至少在當時)千篇一律都是騎士勇者精靈矮人勇闖惡魔城堡、寶劍和魔法殺噴火龍救公主的老套設定,實在很難讓我提起興趣。筆者長大後才知道,這些日式RPG中的「老套」大多來自小說《魔戒》和桌遊《龍與地下城》,其實也算是西洋設定。

而《真.女神轉生》系列,大概算是日式RPG裡面筆者比較關注的遊戲了——儘管以日式RPG而言,它是個非典型的異色作品。

 

與《真.女神轉生》的邂逅

1992年,當時就讀小六的筆者在電玩雜誌上看到了一款名為《真.女神轉生》的遊戲介紹。它有著近未來風格的科幻基礎設定,以東京為舞台,玩家有刀劍、槍械與超能力可使用,加上第一人稱視角的3D迷宮,還具備可以讓遊戲中出現的惡魔成為夥伴,並且合成惡魔以強化夥伴能力的嶄新玩法。

以上設定讓筆者非常感興趣,所以1993年春節,筆者掏出紅包錢買了這款遊戲。

不過遊戲買到手之後,筆者才發現這是一個徹底的日式遊戲。由於《真.女神轉生》是系列的早期作品,許多介面都還是以日文字表現,更慘的是,遊戲中幾乎沒有漢字,所有訊息皆以平假名與片假名顯示。

所以筆者差不多是在完全看不懂劇情的情況下,在2D地圖與3D迷宮內亂繞,看到門就進、不停觸動對話進行遊戲,以瞎子摸象的方式把人物等級練到十幾等——但是一個惡魔夥伴都收不到。所以遊戲體驗非常差。

在這種情況下,筆者只好硬著頭皮走進當初買遊戲的專賣店,然後告訴店員:

我買了《真.女神轉生》但是不知道怎麼玩,你可以教我嗎?

店員忙著打電動,連正眼都沒看我,就叫店裡另外一個經常來鬼混的客人,幫他從架子上拿一本「秘笈」給我,然後叫我把錢放櫃檯上。我還想多問些問題,店員就不耐煩的回應:

死小鬼快滾,秘笈看了就懂了。我現在沒空理你。

圖中這本書就是筆者當時購買的「秘笈」,也就是台灣華泰書店翻版的《真.女神轉生必勝攻略本》。花錢買東西還要被店員嗆,心裡當然也是各種幹意滿點,不過等到回家打開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原來之前我玩的方法根本大錯特錯。店員說得沒錯——看了就懂了,我根本不需要問他。

有了「秘笈」指點之後,我重開遊戲,展開我的東京都大冒險。劇情看不懂沒關係,攻略本裡全都有劇透。甚至連上學不能玩遊戲時,我都會把這本攻略本帶去學校,當成圖畫書來看。由於國中時期學校經常突襲檢查書包,所以筆者甚至還特地為這本書製作了「假課本」的偽裝書套。

1994年寒假,筆者第三度全破《真.女神轉生》,完成中立(Neutral)路線的結局,成功打倒「天魔.阿修羅王」,及「大天使.米迦勒」兩位分別代表混沌與秩序的大頭目。人類終於能以自身意志,開創一個沒有天國也沒有地獄的未來。同年3月,《真.女神轉生Ⅱ》上市。筆者再次踏上解放人類的冒險之旅(筆者偏愛N路線)⋯⋯以上就是筆者與女神轉生系列的初次接觸。

「數位惡魔故事.女神轉生」

《女神轉生》系列的起源,來自日本小說家西谷史於1986年起連載的小說《Digital Devil Story 女神轉生》(數位惡魔故事.女神轉生),該小說後來還被改編為漫畫與OVA動畫,是早期相當成功的跨媒體內容開展案例。但無論是小說、漫畫或動畫的內容,都與後來的遊戲沒有直接關聯,只是採用了相同的設定和世界觀。

而《女神轉生》遊戲系列第一作,其實是1987年發行在FC上的《數位惡魔故事:女神轉生》,除了基本設定與人物角色沿用了西谷史小說的第一部之外,劇情也與原作小說或動、漫畫有所不同。在當時,第一人稱視角迷宮的玩法已經有基本雛形,但受限於FC的機能,所以迷宮畫面並不順暢,怪物的造型也不是很好看。 

 

《真.女神轉生》在SFC推出時,其實已算是系列的第三作,但因為畫面、遊戲系統與仲魔系統都有大幅進步,所以吸引了不少像筆者這樣的新玩家。《女神轉生》系列之所以能吸引到筆者這種日文苦手的玩家,操刀角色設計的主力繪師金子一馬功不可沒。他筆下的人類角色與神明、惡魔造型,都具有強烈的特色與風格。

《真.女神轉生》的世界觀設定,即使從現代觀點來看仍然非常叛逆。在《真.女神轉生》中,天國的神明並非絕對的善良與正義,而地獄的魔鬼們也並非絕對的兇殘與邪惡。遊戲中把這些神明及魔鬼都視為「隱藏在人類世界中的怪物」;他們有著自己的個性,並且為了自己所屬的勢力與目的戰鬥。當然也有一些屬性中立,不屬於天國也無關地獄的種族。

而無論是哪個種族,只要能與玩家談妥條件,都可以被玩家雇用,來與其他惡魔進行戰鬥,或是成為合成其他惡魔的素材。

屬性系統

所有怪物(有些文獻會以神或惡魔稱之)依據種族會被分為「秩序」、「中立」、「混沌」三種屬性。這是《女神轉生》系列特有的怪物分類法,也是我覺得這個系列最吸引人的地方。在系列不同作品中,怪物的分類有時會產生變動,所以筆者在此以《真.女神轉生》作為基礎,大致說明三種屬性的特色以及遊戲中相關人物的關係。

Law(秩序)屬性:

這類怪物大多是天界的天使與神將們,以及掌管大自然的山神、海神和執行天罰的邪神們。這個屬性所代表的是神界,企圖以神的力量使人類屈服,並將人間界納入天國的範圍內。秩序勢力堅信,只有他們挑選過的人類才能成為天國子民,其他人類皆已被地獄的黑暗力量所汙染,所以必須實施天罰來摧毀現有的一切。在《真.女神轉生》的遊戲中盤,就發生過一次天罰——東京被ICBM(洲際彈道飛彈)的核爆徹底炸毀。

《真.女神轉生》中,秩序派在人間界的代言人是美國駐日大使(笑),而玩家隊伍中的Law Hero表面上是為了要尋找自己被綁架的女友,其真實身分則是天界所派出的「超人類」。若玩家在終盤決定要走N路線或是C路線,Law Hero將會成為必須打倒的頭目之一。

Chaos(混沌)屬性:

如同他們的名字,混沌勢力以來自地獄的天魔、魔王、破壞神及墮天使為主,另外還有在人間界觸發各種超自然現象的幽靈、惡靈,以及在人間界引發大規模屠殺的暴君(狂人)們。混沌勢力追求的是一個沒有任何規則與秩序,大家都可以恣意妄為的混亂國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在人間界引發了多次慘絕人寰的惡魔獻祭(兇殺與自殺),企圖增強人類的恐懼,使人類不再信任天國。

《真.女神轉生》中,混沌派在人間界的代言人是自衛隊軍政府的指揮官(笑),玩家隊伍中的Chaos Hero則看似一個追求惡魔力量的不良少年,實為來自地獄的「超人類」。同樣的,若玩家在終盤決定要走N路線或是L路線,Chaos Hero將會成為必須打倒的頭目之一。

Neutral(中立)屬性:

在《真.女神轉生》系列中,中立屬性是不屬於天國和地獄的中立派,他們主要為各種妖精、精靈、神獸、未確認生物、元素魂魄,以及一些無神論者(註)的人類盟友。他們大致上不討厭人類,甚至對人類友好,把人類和其他動物都視為地球生命的一部分。他們喜歡自由的生活,不想受到天界控制,也討厭地獄殘害生命。

筆者註:儘管許多英文文獻把這些人類稱為「無神論者」,但是在《真.女神轉生》這種神明與惡魔肆虐的環境下,還要不信神(或魔)就太離譜了。個人認為這些人比較像是無宗教信仰,也不願屈服於任何力量的人。

《真.女神轉生》中,中立派的代言人是個經常會給予玩家指引的神祕老人。這名老人的真實身分為道教信仰中的太上老君。如果玩家選擇N路線,將不會有任何遊戲給予的怪物盟友支援,玩家只能依賴自己、女主角,以及自己收集來的仲魔,並且要將秩序派與混沌派的頭目與主角全部打倒,是遊戲中最艱難的一條路線。

惡魔召喚系統

在各文化、宗教中都被視為絕對邪惡的「惡魔召喚」儀式,在《女神轉生》系列中卻並非聽來那麼邪惡,而且不用獻出活人的性命當祭品,只要靠一部穿戴式電腦搞定一切。

《真.女神轉生》系列中,簡稱「COMP」的電腦,是至關重要的道具。一般人類因為無法看見怪物,也無法與怪物對話,所以當然無法與惡魔溝通。然而,持有「惡魔召喚電腦」的人,不但可以看到怪物,甚至還可以把惡魔的語言轉換成人類語言,進而與惡魔進行對話。

每次與惡魔對話都是一場賭博。如果玩家選擇了正確的應對,並且博得惡魔的好感,這些怪物有可能加入玩家隊伍。而加入的方式非常有趣——這些怪物會被以數據形式儲存在玩家的電腦裡,玩家必須要支付足夠的「MAG」才能把怪物召喚出來。MAG可以視為怪物們的貨幣,無論是天國和地獄都接受MAG支付。雖然MAG無法在人間界的商店購物,但是卻可以到「交易中心」兌換成日幣——其匯率大約是1MAG兌100日幣(汗)。

而惡魔召喚電腦的形式,隨著《真.女神轉生》的不同系列作也有所改變。從《真.女神轉生》,以及往後二代、三代的腕戴型電腦加上VR眼鏡的造型,到了《惡魔召喚師》時演進為槍型電腦、薩克斯風型電腦甚至吉他型電腦⋯⋯等各種具有召喚師自身特色的機種。

玩家還可以根據需求,擴充額外的應用程式,如自動地圖、自動補血、提高惡魔遭遇率⋯⋯等。

甚至到了手機版的《D×2 真.女神轉生 Liberation》,惡魔召喚電腦已經簡化為手機APP,任何人只要安裝惡魔下載程式,就可以召喚惡魔。

raw-image

《女神轉生》系列自問世以來,無論在日本國內外都引發不少爭議,主要爭議點則包括了惡魔對話機制、自殺與自相殘殺描寫、宗教批判、基督教與神秘意象的結合、政治影射、同性戀描寫⋯⋯等等。

但也有論者認為,這款遊戲雖然將各種西方文化以及現代元素都雜糅在內,但是和很多其它日本遊戲一樣,事實上只是知其皮毛而並非真正了解其精髓之後再行演繹的結果。

筆者是主張遊戲內容自由發展的,所以再怎樣看似冒犯,它終究只是遊戲。不要將之視為真實世界的投射,或是在現實中做出犯法勾當就好。

儘管有著上述爭議,但《女神轉生》系列還是在歐美玩家中有著一批為數不多的忠實粉絲。受限於原作公司的行銷策略與人力,所以系列作幾乎沒有英文化。筆者較有印象的就是移植手機版本的《真.女神轉生》罕見地推出了英文版,但同樣移植手機的《真.女神轉生Ⅱ》就沒翻譯了,個人覺得相當可惜。另外3DS的《靈魂駭客》也有英文版。

至於某些家用機模擬器的ROM,竟出現了《真.女神轉生》與《真.女神轉生Ⅱ》英譯版,則皆為忠實粉絲的自製品,除此之外,其他系列作品大多都沒有英文化。如果你跟筆者一樣連五十音都唸不出來,請在購買遊戲時順便入手一本精美的攻略本——雖然有劇透風險,但至少能夠讓你更完整的融入遊戲劇情之中。

從最早的FC遊戲,到SFC版的廣為人知,從家用主機發展到網路MMO,最後又成為手機遊戲,《女神轉生》系列的作品數量相當多。正宗作品就有9部,如果連衍生作品的《女神異聞錄》系列都一起算進來的話,總共有30多部。

當代玩家最容易取得的作品,應該就是由SEGA推出的基本免費手機版遊戲《D×2 真.女神轉生 Liberation》。儘管遊戲內容在手機版中被大幅簡化,但玩家還是可以體驗到收集與合成惡魔的樂趣,想要成為惡魔召喚師的你,不妨就從這裡開始吧!

冷知識補充:輪椅上的天才身影

在《真.女神轉生》系列中具有一貫重要地位的「惡魔召喚程式」,其開發者是一位名叫「Steven」的天才程式設計師,而該角色的外型及名字,明顯來自於現實中的著名物理學家Stephen Hawking。

在《真.女神轉生》中,成功開發傳送裝置的Steven,陰錯陽差地寫出了可以連結異次元與人間界的程式,造成惡魔現身人間,且在異空間中與惡魔遭遇;但是因為他不懂惡魔的語言,而被惡魔殺成重傷且無法再行走。此後他致力於完善惡魔召喚程式,並將之散佈在網路上,提供給嚮往惡魔之力的召喚師們。

真實世界中,長年與漸凍症搏鬥的Stephen Hawking在2018年3月14日過世,享年76歲。他對於物理學及天文方面的貢獻極為巨大,願他安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神楽坂 雯麗的沙龍
228會員
174內容數
後見之萌,是由一群熱愛各種懷舊與經典復古趣味的作者,所精心打造的小巧共筆寫作專題。也許你因為生活與忙碌,已經淡忘了那份「深入探索某個嗜好」的樂趣,但我們會努力讓你回想起來。
2020/09/24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Thumbnail
2020/09/24
在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版概念並不普及,不但未經授權的自行翻譯、盜印漫畫眾多,亦有照著原作整體重繪的仿作,甚至還有許多自行使用受歡迎作品人物和要素的「二創」作品存在。
Thumbnail
2019/01/16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Thumbnail
2019/01/16
在港片《救世神棍》中,扮演達達大師的陳小春要求粉絲們與他一起替傳言中昏迷不醒的大明星鮑華(杜德偉飾)齊心祈禱。眾人圍著鮑華入住的醫院,一邊哭一邊齊唱他的名曲——
Thumbnail
2018/12/27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
Thumbnail
2018/12/27
自從幾年前用日文漢字或(擬似)漢詩手法寫就的「偽中國語」在日本網友,主要是推特使用者之間流行起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推特上就會出現一串令日本人(還有大致看得懂這種假中文的華文使用者)捧腹大笑的「偽中國語」對話出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嗨!我是茶齋誌佑,今天接續我們英雄集結系列第二集,而這次集結的是同一塊土地但不同時代的英靈們,那提到英靈是不是先想到某個亞瑟王(誤,但今天的主題是<女神戰記 極樂淨土>,原本想說應該八小時就可以通關寫心得了,結果意外地打了40幾小時,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幅的落差?都在今天的影片。
Thumbnail
嗨!我是茶齋誌佑,今天接續我們英雄集結系列第二集,而這次集結的是同一塊土地但不同時代的英靈們,那提到英靈是不是先想到某個亞瑟王(誤,但今天的主題是<女神戰記 極樂淨土>,原本想說應該八小時就可以通關寫心得了,結果意外地打了40幾小時,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幅的落差?都在今天的影片。
Thumbnail
筆者玩遊戲的原意就是想投入到另一個世界開啟另一個人生。有時候遇到好遊戲真的會很開心,故事一切由自己啟動的感覺,比起看動畫更有代入感,接下來會推介幾部覺得劇情不錯的Switch遊戲~~
Thumbnail
筆者玩遊戲的原意就是想投入到另一個世界開啟另一個人生。有時候遇到好遊戲真的會很開心,故事一切由自己啟動的感覺,比起看動畫更有代入感,接下來會推介幾部覺得劇情不錯的Switch遊戲~~
Thumbnail
作品名稱:《心淵夢境》 遊戲類型:類銀河戰士惡魔城 遊玩時間:30+小時(單結局。全結局預估約40小時左右) 售價:698元
Thumbnail
作品名稱:《心淵夢境》 遊戲類型:類銀河戰士惡魔城 遊玩時間:30+小時(單結局。全結局預估約40小時左右) 售價:698元
Thumbnail
女神異聞錄5 皇家版/喜劇開場/偶然與想像
Thumbnail
女神異聞錄5 皇家版/喜劇開場/偶然與想像
Thumbnail
《女神戰記》系列室由tri-Ace遊戲開發公司製作,SQUARE ENIX發行的一個遊戲系列。而在即將發行的最新作《女神戰記:極樂淨土》中,遊戲系統大幅翻新,從原本的連續技系統變成了現今遊戲主流的動作RPG(ARPG),這樣子大立大新的開發方向,是否能這個沉寂已久的系列帶來另一波風潮?
Thumbnail
《女神戰記》系列室由tri-Ace遊戲開發公司製作,SQUARE ENIX發行的一個遊戲系列。而在即將發行的最新作《女神戰記:極樂淨土》中,遊戲系統大幅翻新,從原本的連續技系統變成了現今遊戲主流的動作RPG(ARPG),這樣子大立大新的開發方向,是否能這個沉寂已久的系列帶來另一波風潮?
Thumbnail
久聞《歧路旅人》的大名,想說自己喜歡劇情類的遊戲,通常來說 JRPG 都挺重視劇情的,這款既然有好評,應該還不錯吧?而且畫面真的很好看,因此便決定當成自己的下一款遊戲。 日本人似乎很喜歡用音譯來翻譯作品,像是《寶可夢》就是一例。我覺得這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我後面抱怨的一個點就和此事相關。 三小?
Thumbnail
久聞《歧路旅人》的大名,想說自己喜歡劇情類的遊戲,通常來說 JRPG 都挺重視劇情的,這款既然有好評,應該還不錯吧?而且畫面真的很好看,因此便決定當成自己的下一款遊戲。 日本人似乎很喜歡用音譯來翻譯作品,像是《寶可夢》就是一例。我覺得這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我後面抱怨的一個點就和此事相關。 三小?
Thumbnail
"勇者鬥惡龍"​ 我相信不少新玩家也好還是老玩家也好都是耳熟人詳的遊戲,這款在1986年在紅白機發售後讓大眾玩家認識所謂"角色扮演"這種遊戲類型(以上簡稱RPG) 我接觸勇者鬥惡龍其實不是紅白機的版本,是之後在超任上面推出的勇者鬥惡龍1、2合輯,但是我能接觸到這遊戲也是一個很意外的契機。​
Thumbnail
"勇者鬥惡龍"​ 我相信不少新玩家也好還是老玩家也好都是耳熟人詳的遊戲,這款在1986年在紅白機發售後讓大眾玩家認識所謂"角色扮演"這種遊戲類型(以上簡稱RPG) 我接觸勇者鬥惡龍其實不是紅白機的版本,是之後在超任上面推出的勇者鬥惡龍1、2合輯,但是我能接觸到這遊戲也是一個很意外的契機。​
Thumbnail
2021年08月12日天地劫手遊版上市,我想會有許多粉絲應該會很期待,這款由漢堂國際資訊開發,其劇情包含了天、地、人、幽、四界的神魔之爭、人間身世之謎、殺妻之恨、江湖復仇等的情愛糾葛,風靡了台港澳的華人玩家。 系列作發行日期: ⭐於1999年09月15日在台灣發行系列作的首作〈天地劫:神魔至尊傳〉
Thumbnail
2021年08月12日天地劫手遊版上市,我想會有許多粉絲應該會很期待,這款由漢堂國際資訊開發,其劇情包含了天、地、人、幽、四界的神魔之爭、人間身世之謎、殺妻之恨、江湖復仇等的情愛糾葛,風靡了台港澳的華人玩家。 系列作發行日期: ⭐於1999年09月15日在台灣發行系列作的首作〈天地劫:神魔至尊傳〉
Thumbnail
遊戲名稱:神舞幻想 遊戲類型:角色扮演遊戲 遊玩時長:約30小時(含迷路+支線找人) 售價:880元(建議打折入手)
Thumbnail
遊戲名稱:神舞幻想 遊戲類型:角色扮演遊戲 遊玩時長:約30小時(含迷路+支線找人) 售價:880元(建議打折入手)
Thumbnail
《真.女神轉生》系列追了那麼多年,從家用主機一路玩到手機版,發現還沒有好好寫過自己對於這個系列的想法,所以補上這篇不作測評的感想文。
Thumbnail
《真.女神轉生》系列追了那麼多年,從家用主機一路玩到手機版,發現還沒有好好寫過自己對於這個系列的想法,所以補上這篇不作測評的感想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