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傳奇|考據篇II】潭水覆蓋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居住過的痕跡為什麼全部消失了?

小時候他們都不敢到石印的大石頭那邊玩,因為長輩們告訴他,太陽出來時,有一種『人面魚』會出來坐在石頭上曬頭髮。

  洪英聖在《台灣先住民腳印》中紀錄下這段族人的回憶,這裡的「人面魚」或許指得是邵族傳說中,披著及胸長髮長著一對彎角的人魚塔克拉哈(Takrahaz),在邵族的傳說中,塔克拉哈的出現教會他們不濫捕潭中魚蝦,以浮嶼的方式捕魚蝦,與環境和平共處。不過人魚的傳說與曾在上面曬過太陽的石印大石頭,都隨著水力發電廠工程,沈入20公尺下的湖底。

  現代化工業與環境的選擇,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發展的命題,當這個問題發生在日治殖民的1930年代,身為居住在日月潭當地的邵族人沒有發語權,原先的居所被淹沒,也只能聽從日本政府的安排,從被淹沒的石印遷徙到卜吉(即剝骨、北窟)。卜吉原本是邵族的獵場,後來被漢人占墾居住,戰後國民政府來臺,卜吉社更名為德化社,有「以德化人」的貶意,民國89年改稱為「伊達邵」,取邵語「Ita Thau」(我們是人)之意命名。從日治時期,因發電工程邵族遷徙到卜吉和大坪林,到現在卜吉改稱為伊達邵,仍是漢邵混居。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帶給這片湖泊與居住的人們重大的改變,日月潭在工程前是日月兩潭,日潭外觀較圓像荷葉,而月潭在日潭的南邊,比較小且狹窄像彎月,根據日本作家佐藤春夫撰寫的〈日月潭遊記〉的描寫,月潭的水色呈赤茶色,兩潭幾近相連。

但日月潭電力工程後,湖水水位提高18公尺,戰後的工程再將水位提高3公尺,從原先4.55平方公里的面積擴張到7.73平方公里,日月兩潭的形狀改變,分界模糊,已不是以前的淺水小湖,工程後淹沒了近兩公頃的土地,引進的溪水改變了潭水原先的水質,沿岸的生態和湖中的環境,連同居民的生活都產生了影響。

  淹沒的地區包括珠仔嶼(拉魯島),是祭祀、求巫的重要場所,日人稱「玉島」,在光復後稱為光華島,在九二一地震後正名為原先邵族的拉魯島(lalu)。拉魯島原本有八公頃,島上有農家、漢人建造的正心書院,過去往來外界靠獨木舟,1931年日月潭二度施工這年,被日人改稱為玉島,原本邵族禁忌的島頂,被填高了三公尺,改成了一神社,供女神「市杵島姬命」。

  在鄧相揚撰寫的《日月潭史話》中,會建神社供奉女神是因為在興築發電工程時,附近的村莊發生雞不啼狗不吠的怪事,工程不順,便從日本內地請來高僧勘查日月潭地形,發現日月潭的發電工程,傷害此地的山脈靈氣,地龍竄升空中作怪,後來在高僧建言下,從日本廣島嚴島神社請來水神「市杵島姬命」守護日月潭,保佑水利工程完工。在這萬年歷史的潭水,對山靈水精等冥冥中自然力量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發電工程可能因此付出了些許代價。

  被淹沒的除了拉魯島,還有石印。在珠仔山東方有一塊印章般的巨石突出水面,生滿綠苔,番社以石印為名,水漲後石印也被淹沒。1931年復工後,工程興建期間發生過公共衛生問題,臨時建築人口多瘧疾成為嚴重問題,恙蟲出現在河邊和洪水氾濫地區,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將工地的萱、茅等雜草焚燒預防。1934年,民間對工程所造成的景觀破壞有疑慮,但日本官方稱新的景觀不亞於舊景,隨著日月潭交通改善也能吸引遊人。

  除了淹沒居所、施工不順與環境問題以外,遷居的邵族人沒有得到適當的補償,反而從地主變成半佃農。1934年,邵族人雖然得到日政府配與少量租田,但卜吉社是電力株式會社發展計畫用地,居民能租但不能買斷,臺灣光復後,日本電力株式會社用地盡歸國有,多數是林務局的保安林地,邵族人的權益並沒有因為日本政府撤臺而有所改善,被淹沒的土地與權益,沈沒在這汪潭水下,被吞噬的過程不著痕跡。原本邵族人的主要收入是水稻耕作,捕魚次之,在喪失土地所有權後農業活動衰退,只能另謀出路。

從日治到現今成為異文化的觀光景點

  說到日月潭的觀光,各位會有怎樣的想像?會浮現一艘艘遊覽船往返,到碼頭附近的小攤買鐵板山豬肉,在紀念品店順手買邵族風味明信片的畫面吧。在日治水力發電工程後,因為土地的關係,邵族原本的經濟來源稻作收入減少,被迫另謀的出路是觀光。

  在日月潭復工前配合地區開發,日政府投入十五萬日圓整修可通汽車道路,但早在1916年到1917年,已開設輕便車道,用來搬運砂糖和材料,開通車道後讓水沙連內山和西部地區可以連貫,成為知名遊覽名勝。1916年(大正五年),名叫伊藤的日本人在潭邊建私人招待所涵碧樓,接待來日月潭旅遊的達官貴人,在1917年的大地震也未受損壞, 1923年時(大正十二年),當時還是太子後來的裕仁天皇來臺灣,涵碧樓被當作在日月潭的居所,從此聲名大噪。國民政府來臺後,涵碧樓一度成為蔣公行館,在1998年才成為現在看到的飯店樣貌。

  從日治時代開始的觀光業,在戰後更是興起,觀光業漸漸成為邵族人主要收入來源,光復後新增不少觀光景點,像慈恩塔、孔雀園,觀光項目則包括遊艇、歌舞表演、照相、紀念品、餐飲住宿,年輕一代從事觀光業居多。

  在日月潭的觀光中,「山地歌舞」表演是一大特色,這是漢人不能做的行業,傳統歌舞只有邵族人能擔任。邵族的歌舞原本是舂穀時和著杵聲的歌唱,在早先通訊不便的時候,在重要慶典會以杵聲來作為訊號,通知全族的人,像是在豐年祭前,會舂石音呼喚在山林狩獵的男子回家過年。杵歌也在豐年祭祭典儀式中表演,豐年祭是祖靈祭中的重頭戲,從農曆七月底開始,八月十五是最高潮,除夕夜,全族會聚集到頭人家舉行「舂石音」,是邵族過年的前奏。不過在觀光業的體系下,邵族傳統的杵歌融入了舞蹈,轉變成為表演,過去舂石音的意義無法再現在表演中。山地歌舞表演不只在日月潭,在許多鄰近原住民族群的觀光風景區,都可以被看見,在觀賞這些歌舞時,僅僅是過路的遊客能感受到歌舞背後的傳統意義嗎?而凝視異文化的表演,是源於對異文化族群的好奇與不了解。

  時至今日,日月潭的遊客因為陸客限制來臺,有了不一樣的光景,在日月潭的經濟來源仍以觀光業為主,邵族從過去的農業社會到觀光業的商業社會,由於所得差距大,出現貧富不均的問題,宗教信仰、物質文化逐步現代化,而傳統文化也面臨著正消失在強勢的漢文化中。

邵族的傳說與傳統領域的連結

  映著天空,碧藍幽深的水域又有什麼樣的傳說?白鹿引領後進駐的Puzi(土亭仔),拉魯島上的禁忌山頂,石印大石頭上曬太陽的塔克拉哈,曾盤旋過守護有孕女子的貓頭鷹,縱使潭水上升覆沒,邵族的口傳傳說仍流傳到了如今,能從地圖上一些地名看見與過去傳說的連結。


  在簡史朗根據1906年《臺灣日日新報》出版的〈水社地區圖〉重新繪製的地圖中,對照Google Map上現今的地名,可以看見發電工程前尚未淹沒的邵族分佈和地名對照,拉魯島在過去有過珠仔嶼、玉島、光華島等稱呼,簡史朗的繪製的地圖中,拉魯島是以lalu拼音標示,旁邊也寫上了珠仔山。

  而塔克拉哈在大石頭上曬太陽的石印,過去和現在都叫做石印,邵族稱為suin。白鹿帶領邵族祖先到達的Puzi,簡史朗的地圖中漢名是土亭仔,現在仍以邵語Puzi為地名,與lalu(拉魯島)的情況相似,是經歷了一番正名運動,才有的成果,對於邵族來說,這些地名不僅僅是名字,而是他們文化變遷與遷徙後所留下的痕跡,所以在九二一地震後,日月村大毀下的文化危機促使了邵族請願,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的會長巴努 · 佳巴暮暮向總統陳情,表達想重回Puzi(土亭仔)的心願,循水路和陸路到祖先居地Puzi(土亭仔)半島,祭拜祖靈,半島於是重新正名為Puzi。

  在下一篇行程篇與之後的遊記篇中,對照實際走訪日月潭而標示出的地圖與註解,能更清楚地看見現今地名與邵族的連結。


閱讀同主題的其它文章:
【日月潭傳奇|考據篇I】遺落於18.18公尺之下的記憶
【日月潭傳奇|考據篇II】潭水覆蓋之後
【日月潭傳奇|遊記篇I】環潭紀行
【日月潭傳奇|遊記篇II】探訪伊達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北地方異聞的沙龍
70會員
70內容數
<p>這是一個走遍台灣踏查妖怪傳說的寫作企劃,預計在2017年完成10篇以妖怪為主題的旅行企劃和旅行書寫。每個月以一名妖怪為主題,除了考據以外,也進行旅行路線規劃,設計兩至三天的行程,到實地走訪、探查後,再將這些經驗寫成旅遊札記。</p>
2018/05/29
這次石爺考察橫跨了新竹穹林、關西、北埔、南埔與新竹市區等地,因為範圍廣闊,所以建議以兩天一夜的行程走訪,時間較充裕,要聯絡這些地方的交通工具,因為新竹縣市本身的大眾運輸系統並未普及到較山區的景點,建議以機車與汽車代步最適當。
Thumbnail
2018/05/29
這次石爺考察橫跨了新竹穹林、關西、北埔、南埔與新竹市區等地,因為範圍廣闊,所以建議以兩天一夜的行程走訪,時間較充裕,要聯絡這些地方的交通工具,因為新竹縣市本身的大眾運輸系統並未普及到較山區的景點,建議以機車與汽車代步最適當。
Thumbnail
2018/05/28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Thumbnail
2018/05/28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Thumbnail
2018/05/28
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Thumbnail
2018/05/28
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日月昭昭,故國有明。
Thumbnail
日月昭昭,故國有明。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潭明鏡 湖泊上映著天空、樹木 並隨著時序變幻萬千 船駛過水面激起漣漪陣陣 波紋與陽光共舞 形成白晝的星火熠熠 日月潭正是真實版本的存在 這次特意安排漫遊 卻如不小心掉入樹洞般 意猶未竟 感覺時光飛逝 不夠暢玩 懷著留戀不已的心情 盼許下次再見 那時必定又會勾起另一層思緒吧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潭明鏡 湖泊上映著天空、樹木 並隨著時序變幻萬千 船駛過水面激起漣漪陣陣 波紋與陽光共舞 形成白晝的星火熠熠 日月潭正是真實版本的存在 這次特意安排漫遊 卻如不小心掉入樹洞般 意猶未竟 感覺時光飛逝 不夠暢玩 懷著留戀不已的心情 盼許下次再見 那時必定又會勾起另一層思緒吧
Thumbnail
告別溪頭後,我們前往這次春節「走春」行程的最後一個景點:日月潭。 我們從溪頭抵達日月潭時已經是傍晚時分,當天天氣並沒有很好,天空黑壓壓的,雲層很厚。即便在這麼不利的天氣狀況下,去捕捉厚重雲層間隙裡投出的暖暖金黃微光,搭配著鬼斧神工,渾然天成的潭景,日月潭,仍美得令人震懾! 我的兩個孩子從沒有來過日月
Thumbnail
告別溪頭後,我們前往這次春節「走春」行程的最後一個景點:日月潭。 我們從溪頭抵達日月潭時已經是傍晚時分,當天天氣並沒有很好,天空黑壓壓的,雲層很厚。即便在這麼不利的天氣狀況下,去捕捉厚重雲層間隙裡投出的暖暖金黃微光,搭配著鬼斧神工,渾然天成的潭景,日月潭,仍美得令人震懾! 我的兩個孩子從沒有來過日月
Thumbnail
日月潭棹歌作者:李碩卿 珠潭水與天池通,涵虛搖綠吹天風1。 不知海拔幾千尺,盈盈一水瀦玄穹。 別開生面懸空際,天潢不與凡流同。 悠悠終古自渟蓄,不隨萬派爭朝東。 紅霞萬疊迷幽壑,疑有日月潛其中。 我來髣髴行塵外,葉舟飄入斗牛宮2。 忽聞仙樂飄逸響,鈞天雅奏韻鏗鏘。 【注釋】(選自愛詩網) 渟
Thumbnail
日月潭棹歌作者:李碩卿 珠潭水與天池通,涵虛搖綠吹天風1。 不知海拔幾千尺,盈盈一水瀦玄穹。 別開生面懸空際,天潢不與凡流同。 悠悠終古自渟蓄,不隨萬派爭朝東。 紅霞萬疊迷幽壑,疑有日月潛其中。 我來髣髴行塵外,葉舟飄入斗牛宮2。 忽聞仙樂飄逸響,鈞天雅奏韻鏗鏘。 【注釋】(選自愛詩網) 渟
Thumbnail
2022/04/16 蘭嶼大天池→雯雯芋頭冰→青青草原→龍頭岩→東清夜市→五爪貝民宿→火鍋晚餐
Thumbnail
2022/04/16 蘭嶼大天池→雯雯芋頭冰→青青草原→龍頭岩→東清夜市→五爪貝民宿→火鍋晚餐
Thumbnail
新店的龜山水力發電所是全台第一所發電所,於日治前期由日本實業家投資建造。因位於泰雅族傳統領域,建造過程及啟用後多有衝突及波折,此處僅寫作一篇簡短、適合小孩看的故事。
Thumbnail
新店的龜山水力發電所是全台第一所發電所,於日治前期由日本實業家投資建造。因位於泰雅族傳統領域,建造過程及啟用後多有衝突及波折,此處僅寫作一篇簡短、適合小孩看的故事。
Thumbnail
地震後往返災區,轉車、轉車再轉車變成了一種必經過程,一種試驗,尤其對我這個極度逃避行程安排,有排程焦慮的人來說,尤其難熬,然而不知怎麼地也就耐下了性子來,不穿越這大氣層,就不能抵達那顆近而實遠的星球。 有一回,要從彰化出發到邵族去,心血來潮,想說,試試看能不能更更省時省事些,畢竟,南投和彰化不就是
Thumbnail
地震後往返災區,轉車、轉車再轉車變成了一種必經過程,一種試驗,尤其對我這個極度逃避行程安排,有排程焦慮的人來說,尤其難熬,然而不知怎麼地也就耐下了性子來,不穿越這大氣層,就不能抵達那顆近而實遠的星球。 有一回,要從彰化出發到邵族去,心血來潮,想說,試試看能不能更更省時省事些,畢竟,南投和彰化不就是
Thumbnail
日月潭伊達邵碼頭入口正在進行的飯店工程,這塊地原本是邵族耆老在1960年代捐出來蓋學校的 眼前這塊地,位於伊達邵碼頭入口,至少從我目擊之後,從地震後帳棚露宿、2000年邵族正名、年祭牽曲……勉強維持了快20年,一直聽聞關於這塊土地的爭議 最早是1960年代南投縣政府說要在這裡幫大家蓋學校,來協調說幫
Thumbnail
日月潭伊達邵碼頭入口正在進行的飯店工程,這塊地原本是邵族耆老在1960年代捐出來蓋學校的 眼前這塊地,位於伊達邵碼頭入口,至少從我目擊之後,從地震後帳棚露宿、2000年邵族正名、年祭牽曲……勉強維持了快20年,一直聽聞關於這塊土地的爭議 最早是1960年代南投縣政府說要在這裡幫大家蓋學校,來協調說幫
Thumbnail
日月潭,從陸客大量入侵到傳說的「陸客都不來」,當《花漾爺爺》讓她在韓國爆紅,似乎來台灣深度旅行的外國人都到過這裡,自己卻每每只能小聲笑著說:「我沒去過日月潭……」任她成為不知何時才會完成的探索清單之一。這次,在清新氣質美女二十年如一日的wai邀約下,終於如願以償,帶著許久沒有的郊遊興奮,踏上兩天一夜
Thumbnail
日月潭,從陸客大量入侵到傳說的「陸客都不來」,當《花漾爺爺》讓她在韓國爆紅,似乎來台灣深度旅行的外國人都到過這裡,自己卻每每只能小聲笑著說:「我沒去過日月潭……」任她成為不知何時才會完成的探索清單之一。這次,在清新氣質美女二十年如一日的wai邀約下,終於如願以償,帶著許久沒有的郊遊興奮,踏上兩天一夜
Thumbnail
一大清早,我從台中搭客運到日月潭,在國道六號開通後,高速公路直接貫穿山脈、架高穿越谷地,直切入台灣的核心。比起清代藍鼎元從斗六出發須走兩日,日治時期佐藤春夫從二水搭火車再換台車到集集,還得坐椅轎翻山越嶺抵達水社。
Thumbnail
一大清早,我從台中搭客運到日月潭,在國道六號開通後,高速公路直接貫穿山脈、架高穿越谷地,直切入台灣的核心。比起清代藍鼎元從斗六出發須走兩日,日治時期佐藤春夫從二水搭火車再換台車到集集,還得坐椅轎翻山越嶺抵達水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