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社企樂園精華回顧<strong>|</strong>從食安問題來看台灣的食物教育</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字/社企樂園活動策展&主持人  陳宜萍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這個話題,多次的食安事件,從2011年的塑化劑風波,2013年的毒澱粉,到2014年的餿水油事件……等,都讓我們對自己的健康、食物的生產和供應鏈產生懷疑,消費者對企業和社會的信任也造成很大的傷害。

八月份在台灣舉行的「2016食品安全高峰會」,有許多台灣各方重視食品安全的政治人物、學者專家代表都有參與。在這個會議中,討論的議題包含了解國內食安現況、台灣農產品之困境與展望、在食品供應鏈中確保食品安全、歐盟食安管理與食安評估機制、日本安全委員會之實務運作……等,希望能建構的是「政府、食品業者、消費者、第三部門(民間團體)」四方共同努力來改善食安問題。蔡英文總統在參與會後也表示,預計在明年成立一個「食品安全評估委員會」,為人民的健康把關。因此,雖然爆發了這麼多食安危機,但或許也是個改變的契機。因為當每個人都意識到食物安全與自身利益習習相關時,就會重新重視食物的問題。所以現在反而是了解食物最好的時代。

除了政策面的努力,我們自身可以從認識自己吃的食物開始,重新學習「食物教育」。以維基百科定義來看,食農教育是由「食育」與「農育」兩個理念結合。「食育」意指體驗飲食活動和了解食物生產過程,關心消費安全的議題,也建立健康飲食生活打造友善環境, 而「農育」即體驗農業活動,了解農業生產、飲食、環境生態的關聯。然而,即使食育推展勢在必行,立委也推出《食農教育法》、《食農教育基本法》的兩套草案,行政院農委會版本的草案也在研擬階段,但台灣目前對於「食育」這個名詞,仍尚未有明確定義。

借鏡各國,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的經驗和成果。美國從1995年開始興起「可食校園計畫」在學校設置菜園,學生不但學習如何種植、收成、料理及分享食物,也在菜圃中學習食物的各類知識,改變了往後的食物選擇。日本從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結合營養師制度的營養午餐,課程也加強社區食材認識,完全採購在地食材。英國政府在2014年將食物教育加進學童必修課程,5到14歲的學童都必須接受烹飪與食品教育,並自己學習動手做菜,未來也會納入中學會考。瑞典也在中學知識,加入飲食相關的家庭與消費者知識,讓學生更了解食物教育。這些先進國家的趨勢,都顯示食育教育的重要,在認識食物方面,更要從產地到餐桌一連串的過程來學習,不再只是追求美味或方便。

社企樂園五場食安系列的活動,就是希望消費者,能有「知」的權利,以及擁有食品安全的知識和判斷能力。五場活動有余宛如立委談她在國外看到的創新案例分享,以及台灣可以做什麼努力;顧瑋談台灣在地食材的重要性;廖誌汶談的是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劉志偉談食物供應鏈和夥伴關係;以及最後一場詹慧珍談食物設計。一系列的食物安全與食物教育系列活動,希望帶給聽眾的是能有足夠的常識,面對食物的選擇。

最後看看另類的革命,將設計融入食物,引發新思維。

 


全文轉載自 社企聚落,原文標題:【社企樂園精華回顧】從食安問題來看台灣的食物教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宜萍 Ariel Chen的沙龍
48會員
40內容數
共生共好的花東山村合作經濟
2018/08/17
讓「時尚」成為改變世界的工具 2006年,年僅24歲的山口繪理子成立了Motherhouse,希望透過時尚為孟加拉建立平等、永續的經濟活動,讓他們並非只是接受援助,也能自主地改變自己和社會。山口繪理子發現孟加拉盛產的黃麻質地柔軟、透氣性佳、且能100%被回收分解,對環境十分友善,便決定以黃麻和當地牛
Thumbnail
2018/08/17
讓「時尚」成為改變世界的工具 2006年,年僅24歲的山口繪理子成立了Motherhouse,希望透過時尚為孟加拉建立平等、永續的經濟活動,讓他們並非只是接受援助,也能自主地改變自己和社會。山口繪理子發現孟加拉盛產的黃麻質地柔軟、透氣性佳、且能100%被回收分解,對環境十分友善,便決定以黃麻和當地牛
Thumbnail
2018/08/14
無障礙環境不再是身障者的專屬需求 台灣現有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註:具輪椅載送功能的交通工具),因車輛數目有限,具有一些申請限制。搭乘者必須持有身心障礙者手冊,提前四到七天預約,且用於就學、就醫、就養、就業四種用途。然而台灣仍有其他日常交通行動上需要特別照護的人口,例如長者、孕婦、幼童、及肢體受傷者,
Thumbnail
2018/08/14
無障礙環境不再是身障者的專屬需求 台灣現有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註:具輪椅載送功能的交通工具),因車輛數目有限,具有一些申請限制。搭乘者必須持有身心障礙者手冊,提前四到七天預約,且用於就學、就醫、就養、就業四種用途。然而台灣仍有其他日常交通行動上需要特別照護的人口,例如長者、孕婦、幼童、及肢體受傷者,
Thumbnail
2018/08/08
體驗貧窮,近觀暖化,離開旁觀者的板凳,加入行動者的隊伍 消費主義當道,告訴人們:擁有更多物質才能快樂。為了擁有更多的物質,人類過度開發和污染天然資源;而喜新厭舊的速食文化,又讓社會生產出不堪負荷的垃圾。世界貧富兩極化、氣候變遷帶來的痛苦和災害,讓人類對未來感到焦慮。
Thumbnail
2018/08/08
體驗貧窮,近觀暖化,離開旁觀者的板凳,加入行動者的隊伍 消費主義當道,告訴人們:擁有更多物質才能快樂。為了擁有更多的物質,人類過度開發和污染天然資源;而喜新厭舊的速食文化,又讓社會生產出不堪負荷的垃圾。世界貧富兩極化、氣候變遷帶來的痛苦和災害,讓人類對未來感到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食農教具成果發表會 112年11月25(六)、26(日),農村水保署台東分署在台東故事館2樓舉辦食農教育教育發表暨示範操作活動,共計4組教具,4場體驗活動。
Thumbnail
食農教具成果發表會 112年11月25(六)、26(日),農村水保署台東分署在台東故事館2樓舉辦食農教育教育發表暨示範操作活動,共計4組教具,4場體驗活動。
Thumbnail
食農教育一詞源自於日本,也簡稱食育,並且在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韓國也在2009年通過「食物教育支持法案」。不過,食農教育牽涉的學科領域很多,目前還沒有大家都認同的明確定義。依據台灣農業推廣學會在2016年提出的定義是:「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學習經由親自參與農產品從生產、處理,至
Thumbnail
食農教育一詞源自於日本,也簡稱食育,並且在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韓國也在2009年通過「食物教育支持法案」。不過,食農教育牽涉的學科領域很多,目前還沒有大家都認同的明確定義。依據台灣農業推廣學會在2016年提出的定義是:「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學習經由親自參與農產品從生產、處理,至
Thumbnail
在人口擁擠,寸土寸金的台北市與新北市,近年慢慢出現了一座座或大或小,甚至迷你型的農場,如果用句時髦又有學問的話說,這是都市裡的「可實地景」。 田園城市並不只是利用城市裡的空地種菜,它也是食農教育的一環,讓校園裡的閒置空間,化身為學生認識食物,接近土地的機會。 從土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
Thumbnail
在人口擁擠,寸土寸金的台北市與新北市,近年慢慢出現了一座座或大或小,甚至迷你型的農場,如果用句時髦又有學問的話說,這是都市裡的「可實地景」。 田園城市並不只是利用城市裡的空地種菜,它也是食農教育的一環,讓校園裡的閒置空間,化身為學生認識食物,接近土地的機會。 從土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105年,立法委員提擬「食農教育法草案」,歷經了七年,終於在今(111)年4月19日三讀通過,想必長年在食育領域推動的相關團體、機關(構)都感觸頗深。至少在定義層面上有統一且可依循的解釋,我想就是一步邁進。 剖析七大重點一次看 1. 「設立食農教育推動會」: 2. 「國民穩定取得糧食」:
Thumbnail
105年,立法委員提擬「食農教育法草案」,歷經了七年,終於在今(111)年4月19日三讀通過,想必長年在食育領域推動的相關團體、機關(構)都感觸頗深。至少在定義層面上有統一且可依循的解釋,我想就是一步邁進。 剖析七大重點一次看 1. 「設立食農教育推動會」: 2. 「國民穩定取得糧食」:
Thumbnail
你聽過「食農教育」嗎?三小市集就是一個致力於友善耕作的食農平台。 近幾年食安問題危機四伏,食品廣告使得消費者天天都像是在過「食物嘉年華」,讓我們誤以為食物可以綿延不絕的出產,而忽略了背後有多少人為這個產業一同努力。
Thumbnail
你聽過「食農教育」嗎?三小市集就是一個致力於友善耕作的食農平台。 近幾年食安問題危機四伏,食品廣告使得消費者天天都像是在過「食物嘉年華」,讓我們誤以為食物可以綿延不絕的出產,而忽略了背後有多少人為這個產業一同努力。
Thumbnail
   吃在台灣已不再只是讓人吃飽肚子而已,而是講究食材、吃法、場合、氣氛,以及器血的使用與擺設的美感,甚至搭配用餐的音樂也都得注意到。因此,飲食不但是生活,而且還是文化的呈現,現在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飲食應該是可以集大成的。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某一樣地方特產或者一睹餐廳的風采,因此飲食
Thumbnail
   吃在台灣已不再只是讓人吃飽肚子而已,而是講究食材、吃法、場合、氣氛,以及器血的使用與擺設的美感,甚至搭配用餐的音樂也都得注意到。因此,飲食不但是生活,而且還是文化的呈現,現在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飲食應該是可以集大成的。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某一樣地方特產或者一睹餐廳的風采,因此飲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