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歷史洪流的其中一環,探訪公館蟾蜍山聚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公館蟾蜍山聚落,是我從事國會助理工作以後,跟的第一個案件。

某個週末排定時間實際走訪,初次登訪給我的感覺像是在台北城外遺世獨立一般,是個很愜意、舒服的地方。但對我來說當下感觸頗深,或許是因為對這個地方有了認識,也或許是因為一直反思該如何規劃,才是對當地最好的結果。

蟾蜍山聚落坐落於羅斯福路四段及基隆路四段交叉口東南側,大安區與文山區交接處。

臺科大於民國79年向當時臺灣省農林廳(即目前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申請撥用公館蟾蜍山約2.2公頃土地為學校公館新校地。於89年完成都市計畫變更為學校用地,至96年行政院核准臺科大向農委會撥用公館新校地及房舍。

臺科大土地上共有3種住戶:一種是煥民新村眷戶,第二種是自立營造住戶,第三種則是農試所的宿舍。而臺科大89年提出的都市計畫中,煥民新村由國防部負責提供安置,自立營造眷村由臺科大負責,農試所宿舍則以教育部經費修繕維護。

聚落保存爭議從102年開始,因國防部規劃拆除煥民新村,並將土地歸還給臺科大,相關文史工作者發起煥民新村再利用及整體聚落保存。至105年初北市文資審議委員會決議,認定蟾蜍山整個範圍屬於文化景觀,眷村也不得任意拆除。

國民政府遷台時,為了安置大批的軍官及眷屬,空軍司令部在蟾蜍山上建造「煥民新村」。由於目前煥民新村處於無人維護管理的狀態,僅有部分文資團體及當地里民進行基本維護,房屋所有權人國防部則已將原來眷戶全數安置完畢,國防部與臺科大校方經過多次協商未果。北市府願意協助維護管理活化,願意協助都計變更。

由於自立營造戶符合國產法第42條先占後租的條件,但因目前該區為學校用地,無法現地安置居民,需要以變更土地使用分區的方式,將土地廢撥回國產署。

協調會議的過程,行政部門的磋商,缺乏了當地實際生活的住戶們的聲音,依法行政式的規劃難道就是最佳的公式解法,就真能維繫所欲保存的文史價值?怎麼處理才是最好的規劃方式?

如果我是行政單位,我希望能活化當地,建立一個文化創新的環境,創造附加價值與市民休閒的新去處。
如果我是文史工作者,我希望能減少開發,維護文史價值和保護時光走過的痕跡,見證屬於那個年代的歷史。
但如果我是當地居民,我所希望的是僅是能安居樂業的住所,就是個能遮風避雨的家,不受迫遷或打擾。

蟾蜍山是當地住民集體生活記憶的重心,如果未來依循現在寶藏巖的發展模式,帶動了人潮和商機,又有多少人真的會記得在這裡發生的故事?

價值的形塑總是那麼困難,下次再訪蟾蜍山聚落,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政諭的沙龍
17會員
25內容數
<p>我將在這裡提筆寫下我所看到、聽到的,一切值得分享的相遇,讓你與故事的相知成為可能。</p>
李政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5/15
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能順著思考脈絡,瞭解到你與眾不同的地方,不同於別人的一技之長。 並發掘出自己平時有在關注、經營的興趣,還有一些新的工作選項。 在興趣之中,你發現了想追求的目標,還有哪些職涯選項能夠幫助你在未來達成這些目標。
Thumbnail
2018/05/15
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能順著思考脈絡,瞭解到你與眾不同的地方,不同於別人的一技之長。 並發掘出自己平時有在關注、經營的興趣,還有一些新的工作選項。 在興趣之中,你發現了想追求的目標,還有哪些職涯選項能夠幫助你在未來達成這些目標。
Thumbnail
2018/02/05
<p>在交流結束以後,老師們相當好客地準備茶水與我們一起聊聊,我便開口詢問他們:「什麼是芬蘭教育能成為世界最強的原因?」</p>
Thumbnail
2018/02/05
<p>在交流結束以後,老師們相當好客地準備茶水與我們一起聊聊,我便開口詢問他們:「什麼是芬蘭教育能成為世界最強的原因?」</p>
Thumbnail
2018/01/22
<p>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怎麼安撫民心,看是要再跟勞工團體們許下承諾,或是叫民調機關配合提出支持數據,還是要派幾個小咖失言出來坦,不然請合作的媒體放送其他議題轉移焦點。</p>
Thumbnail
2018/01/22
<p>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怎麼安撫民心,看是要再跟勞工團體們許下承諾,或是叫民調機關配合提出支持數據,還是要派幾個小咖失言出來坦,不然請合作的媒體放送其他議題轉移焦點。</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位於台北公館水岸旁,在台灣民國60-70那個年代所興建的「違章建築」,沒錯!是違法興建的建築物,蜿蜒錯落且複雜的動線,讓人不知從何拆起,因而被登錄為歷史建築才保存了下來。 1997年,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組成「寶藏巖社區工作團隊」。該團隊持續遊說行政部門,希望將寶藏巖依
Thumbnail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位於台北公館水岸旁,在台灣民國60-70那個年代所興建的「違章建築」,沒錯!是違法興建的建築物,蜿蜒錯落且複雜的動線,讓人不知從何拆起,因而被登錄為歷史建築才保存了下來。 1997年,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組成「寶藏巖社區工作團隊」。該團隊持續遊說行政部門,希望將寶藏巖依
Thumbnail
我一邊進行工作的面試,並在面試後,選擇一個當地的特色景點拜訪,我喜歡這種旅程感受,在進入一個陌生的地方時,各種的不安定感會給人靈感以及創作的慾望,只要將手放在鍵盤、紙上,就能寫出很多、很多的東西。讓我以「福地」」作為我落地台灣的一切起始吧!竹北境內必訪的地點,必須是采田福地土地公廟。
Thumbnail
我一邊進行工作的面試,並在面試後,選擇一個當地的特色景點拜訪,我喜歡這種旅程感受,在進入一個陌生的地方時,各種的不安定感會給人靈感以及創作的慾望,只要將手放在鍵盤、紙上,就能寫出很多、很多的東西。讓我以「福地」」作為我落地台灣的一切起始吧!竹北境內必訪的地點,必須是采田福地土地公廟。
Thumbnail
煥民新村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公館區域,蟾蜍山因為山形似蟾蜍而得山名。這裡和寶藏巖藝術村日公館區域唯二文化聚落之一,安靜、克難、聚落現象在台灣各地許多山城中;獨自形成奇特地方。 蟾蜍山煥民新村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19巷66弄12號 電話: 02 2377 73
Thumbnail
煥民新村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公館區域,蟾蜍山因為山形似蟾蜍而得山名。這裡和寶藏巖藝術村日公館區域唯二文化聚落之一,安靜、克難、聚落現象在台灣各地許多山城中;獨自形成奇特地方。 蟾蜍山煥民新村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19巷66弄12號 電話: 02 2377 73
Thumbnail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是一個從調查、修復、再利用,到營運都很用心的案例,不論從歷史或是文化保存的層面都有很多可以談的事情,覺得如果有機會去走走,除了園區不也仿擴大腳步感受周圍經歷許多歷史堆疊而形成的城市空間,同時也建議到服務中心看看刑務所的故事。
Thumbnail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是一個從調查、修復、再利用,到營運都很用心的案例,不論從歷史或是文化保存的層面都有很多可以談的事情,覺得如果有機會去走走,除了園區不也仿擴大腳步感受周圍經歷許多歷史堆疊而形成的城市空間,同時也建議到服務中心看看刑務所的故事。
Thumbnail
很喜歡亂入學術研討會,常覺得聽研究者與與評人對答有助於補充一些思考上的疏漏。這場二天的研討會以「眷村」為主題,邀請18位研究者發表研究稿,第一天以文學、社會為主探詢過去對「眷村記憶」的詮釋,第二天則從保存、計畫探討「眷村空間」再利用的可能性。我只參加第二天,我選擇一些有趣的觀點作為分享紀錄。
Thumbnail
很喜歡亂入學術研討會,常覺得聽研究者與與評人對答有助於補充一些思考上的疏漏。這場二天的研討會以「眷村」為主題,邀請18位研究者發表研究稿,第一天以文學、社會為主探詢過去對「眷村記憶」的詮釋,第二天則從保存、計畫探討「眷村空間」再利用的可能性。我只參加第二天,我選擇一些有趣的觀點作為分享紀錄。
Thumbnail
在台北市熱鬧的公館夜市邊,夾在新店溪與小觀音山(也就是自來水博物館內的小山丘)之間,有一片類似香港從前的吊頸嶺,卻罕為人知的違建聚落-寶藏巖。 或許這片直切入溪邊的山坡的唯一出入口是隱藏在毫不起眼的巷弄中,所以數十年來成為三不管地帶,與整個社會或都市保持著半隔絕狀態,二百多戶違章建築就層層疊疊的慢慢
Thumbnail
在台北市熱鬧的公館夜市邊,夾在新店溪與小觀音山(也就是自來水博物館內的小山丘)之間,有一片類似香港從前的吊頸嶺,卻罕為人知的違建聚落-寶藏巖。 或許這片直切入溪邊的山坡的唯一出入口是隱藏在毫不起眼的巷弄中,所以數十年來成為三不管地帶,與整個社會或都市保持著半隔絕狀態,二百多戶違章建築就層層疊疊的慢慢
Thumbnail
位於芳蘭山、蟾蜍山腳下,芳蘭大厝已有200年歷史。乾隆年間,陳振師渡海來臺,受雇於「芳蘭記船頭行」。頭家離臺前將船行頂讓給他,使其累積可觀的財富。其後陳振師在下內埔莊購建住宅,並更名為「芳蘭大厝」,紀念其發跡處。
Thumbnail
位於芳蘭山、蟾蜍山腳下,芳蘭大厝已有200年歷史。乾隆年間,陳振師渡海來臺,受雇於「芳蘭記船頭行」。頭家離臺前將船行頂讓給他,使其累積可觀的財富。其後陳振師在下內埔莊購建住宅,並更名為「芳蘭大厝」,紀念其發跡處。
Thumbnail
 很多人不知道每天有數十萬人路過的台北公館圓環邊,一條巷子走上去,就是台灣少數僅存的活眷村以及存續百年的聚落蟾蜍山,正是古蹟專家李乾朗所說的,台北最有故事的地方。  蟾蜍山位於台北盆地南邊的缺口,從南邊要進入台北城的人都得經過山腳,清朝就在這據高點駐兵防守,這也是公館地名的由來。  日治時代,在此設
Thumbnail
 很多人不知道每天有數十萬人路過的台北公館圓環邊,一條巷子走上去,就是台灣少數僅存的活眷村以及存續百年的聚落蟾蜍山,正是古蹟專家李乾朗所說的,台北最有故事的地方。  蟾蜍山位於台北盆地南邊的缺口,從南邊要進入台北城的人都得經過山腳,清朝就在這據高點駐兵防守,這也是公館地名的由來。  日治時代,在此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