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從小故事開始。有次上裝甲車課程,我和同期預官在車旁閒聊,聊了幾分鐘之後,單純因為手賤,我開始用指節隨手亂敲甲車的外殼。因為那外殼很厚,所以根本敲不出啥聲音。 其他同期見狀,也在那亂敲。敲來敲去,突然有人在平整的外殼上敲到一個「特殊區域」,傳出「很輕薄酥脆」的聲音。雖然外觀還算整平,但那油漆之下很可能「有些什麼」。我們都聽出不對勁,所以全靠過去在那猛敲。還有人揀起地上的碎石,打算用石頭敲看看。 這時負責管理該台裝甲車的下士忍不住走過來說:「報告長官,請不要一直敲,那個……可能會裂掉……。」我們聞言都是一驚。這應該是有十公分厚度的鋼板,怎麼可能敲敲就裂掉。 但那下士補充說:「報告長官,這車不知道是之前哪個學長開車甩尾的時候甩翻車過,所以這邊有凹下去一塊,他們就用補土把它鋪平,然後上漆的。長官你們一直敲,可能會掉下來。」 大伙聞言也只能點點點點,因為這是再合理不過的「國軍日常」。不過一台甩翻車的甲車,和我們討論的主題有什麼關係呢? 最近聽聞政府有可能採購M1A2這種重戰車,我個人認為雖然沒有買的必要性,但如果真的要買的話,那至少管一下,別讓戰車駕駛在練習的時候亂甩尾,可以嗎? 重重重戰車 依台灣的經濟實力,當然是買得起M1A2,也用得起,要蓋新場來進行訓練補保,也都不是問題,但重點是有沒有「必要性」。我前一篇才提到,可以集中精良陸戰裝備到離外島,那如果真要買M1A2這種東西,配發到離外島還算是合理,因為那邊最有可能和共軍地面部隊接戰,而其地形地貌也適合這種重戰車。 但本島呢? 使用空間就真的是相對有限了,很可能只能在山區駐地到灘頭之間來回,無法跨區支援,因為這東西太大、太重,台灣現有交通基建可能撐不住,那買的必要性就沒那麼高。當然,如果你要買到塞滿全台,不用跨區支援也行,那當然也是OK,不過如果要花那麼多錢,是否更該花在其它的地方呢? 像是你的主戰車,如果目的只是要解決對手的主戰車,並沒有打算在大規模戰場發揮步戰協同、三軍聯動的總攻勢(台灣也沒有這種空間或地貌能打這種大規模作戰),那或許強化反甲能力就好。 比如說大量配發單兵可操作的反甲武器,或是強化甲車等載具的反甲力,這些武器的取得與維護成本都比較低;唯一的問題是現在裝甲官科的人,其專長缺就沒那麼多了,或是因為只能繼續用老戰車而心情不爽。 如果你認為他們的職缺和心情都不是問題,那答案就很明顯了。 很重的戰車可以買,但不用那麼多,就在能用到的地方放一些。本土呢?要放什麼裝備或單位?我認為應針對目的性,也就是因應任務去設想人力與裝備需求,而不是因為我們現在有這麼多的專長官科人力,就要生出這麼多高價武器去填滿需求。 由戰略目的回推手段,而不是因為有這麼多「這種人」,所以就要有這麼多「這種武器」,等你人車都到齊之後,要幹嘛?不知道?那你搞這些幹嘛? 如果沒有共軍會上來,或沒有共軍「上得來」,我們就會浪費許多人力資源在這上頭。這些資源可以配到其他地方,比如說在共軍上來之前的階段,像是配在海戰,配在空戰,或配在飛彈。 國軍建軍的最高決策者應該做出明確決斷,在跳出人事、派系的考量之下,先定出一個戰略安排的圖譜,而不是受制於現在手邊有什麼「料」,就硬要去炒什麼「菜」。你自己人想吃,共軍可不吃你這一套。 我個人認為,如果主力戰車預算可能排擠到反甲或是海空軍的預算,那就應該縮減到不會排擠的程度。別忘了台灣現在只打防守戰,我們不需要去敵國本土輾爆他們;而防守的定義是「固守我軍之陣地,擊退來犯之敵軍」,而不是「固守我軍之陣地,用重戰車輾爆對手」。 可以選擇的手段多得很,請用有限資源做最有效的事。 那反空降呢? 但這上述觀點,馬上會招來一種質疑,就是如此的戰術安排顯然太過單純,認定戰爭是剝洋蔥,外頭沒打掉,就看不到裡頭。但現在戰爭有些武器或軍種可以展現「突入」的利刃效果,能直接刺向你的核心。 像以少量的共軍突破海空防守,直接空降在台北盆地,以特戰發動斬首行動,台灣缺乏穩健內核的兵力布局,恐怕撐不了太久。 我之前並沒有認真探討斬首戰術,只簡單提到兩次,第一次是說他們就算成功降下來,也會在都市內被地形地物困住,第二次是說他們要發動斬首之前,其情資會先被把握。這都是合理的推估,但接下來我要來「料敵從寬」一下。 我們先給出最寬的敵狀況想定:有非常小股,約略一個營的共軍特戰,在1.「美軍所有情報網都沒察覺」的狀況下完成戰鬥準備,接著共軍2.「整個指令鏈也都沒有被滲透」的狀況之下,他們完成了所有的戰術安排,並且3.「在民航機或電戰的成功掩護」之下,以4.「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移動時間快速突入台北盆地,而5.「台灣的空防系統也來不及反應」,他們在6.「沒有任何人陣亡」的狀況下成功完成機降,展開戰鬥。 假設上面各引號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好了,這股共軍會幹嘛? 我認為這個營的共軍特戰應該不會去斬總統,因為砍他沒意義,操兵的也不是他。這股共軍會想辦法拿下國防部與衡指所。但一個營的特戰有辦法拿下來嗎? 客觀來講,共軍要拿下衡指所和國防部,怎麼說都是會降在松山機場。雖然基隆河兩側的河濱公園也可以「丟人」,但是因為有大堤,出入通道狹小易被火力壓制,理論上不會降在那邊。 但就算全都在松山機場降完了,他們要怎麼去國防部和衡指所呢?當然就是走大直橋過去囉!一路到國防部大門,走路是1.1公里。中間他們要翻牆,過濱江街,上大直橋跑跑跑跑跑,下大直橋,轉彎,通過一大片草地,跑到國防部大樓。 攜行必要戰鬥裝備,加上維持隊型,就算沒有受到任何軍力阻擋,這段距離你跑再快也要10到20分鐘。國防部的警勤相關人等就算再廢,也至少已經有一個排取槍了,擋你一陣絕對不是問題。然而也只要被擋下來,進攻方停止跑動,斬首就失敗了。 更何況松山機場圍了一圈的國軍,各單位藏在「大家都不清楚友軍單位在哪的」神秘據點,共軍降在這會陷入重圍之中,還得要在空曠的跑道和機坪整隊,怎麼想都是太神奇的勇敢。只要有個小兵取槍一直狙你,你一停止跑動,黃金十分鐘就完了。 不然就把共軍想得更灑脫一點,直接降在國防部大草皮上!我們就想定國軍廢到極限,裡面也一堆內應,讓大量的直升機隊飛來正上空,然後機降在國防部草皮,這樣ok吧! 還是有一些物理學問題,因為國防部的草皮沒那麼大,考量安全起降空間,你在維持流動的狀況下,大概只能丟一個連下去。 那,就再更灑脫一點,直接降在國防部的屋頂? 但那屋頂也是設計過的,能降一個班就不錯了。 所以,科學之神的建議是,放棄吧。降下來若斬不了首,就算你打的很熱血,還是只有負分的,戰事一拖長,台灣人的怒氣值就滿了。 就算有內應,甚至共軍還有有3D路線圖,大樓室內設計圖,物理學的牆還是擋在那邊,下不來,就是下不來。 那,改降更大批的,和國軍在台北決戰?打毀滅式的衝突戰?像是在關渡平原丟一個旅的特戰,連戰甲車也一起丟下來!這樣行了吧? 嗯,關渡平原是很平啦,但那是水田耶,你把活人和戰甲車全丟進水田?而且四週有三邊都是高樓或高山,一邊被河堵住,你沒有制高點,還會被人制啊! 就算給你整隊完成好了,你在進市區時,要經過整排的高樓,那邊還有復興崗、關指部,他們只要一個機槍「組」進去高樓,你就很有得玩了。 就算復興崗、關指部都在睡覺好了,給你降一個旅,他們也還是在睡,那你進到士林,也會碰到國安局和軍情局啊!他們可是24小時上班的,你在夜市那還是會被卡的。 都市戰沒那麼容易,美軍那個Band of Brothers(諾曼地大空降)看來很帥氣,但他們可不是把人丟到巴黎的公園裡呀! 算了啦!這種沒意義的事,想想就算啦! 就物理上,共軍不會吃飽沒事亂降在台北盆地內,那為什麼要講這個空降呢? 國軍有人主張在都市內放特戰來擋這些敵軍。而在都市內擔任防守任務的特戰,是要專門訓練的,就我所知台灣並沒有這種城市特戰編制,所以需要新編新練。但如果現有的兵力就擋得住,老實說是沒必要練這種人。 那調更多兵力進京呢?調海陸進復興崗,我認為已經算是很夠了,再多調人進來,外圍的人就少;雖然台北盆地不可能有空降,但其他地方的可能性就高多了,那邊如果有共軍降下來,可能會有長達數週,甚至破月的纏鬥,因此多放兵力在外圍,在對手降下來的前兩三日造成其實質的人員裝備損失,是有意義的。 其實不爛 「那不就和國軍現有的配置差不了太多嗎?」 對啊,你當國軍全是傻子嗎?我上篇不就講了,還是有大腦正常的國軍中高層幹部,他們的想定是「正常」的。雖然不到神級的謀算,但比起脫離物理學現實的瘋子,還有那些沒考慮到一身爛泥對活人士兵影響的軍武宅,他們這些現役大員只要正常,就一整個「很可以」了。 放人的位置問題看來不大,可以調整的部分就是這些人擁有的裝備。如果松機各單位的防砲或警勤擁有長短齊全的火力,甚至有戰鬥用車輛可以追著對手跑,那空降到松機的共軍,就要留至少一個排,甚至是一個連來對抗追擊火力。 同樣的,如果空降點附近的陸軍,每個營都有可以打下武裝或運輸直升機的肩射武器,那一切也會輕鬆許多,不是嗎? 當然,如果、如果、如果。如果兩字真好用,如果有鋼彈,不就一切都解決了? 所以重點還是回歸「目的」與「手段」,我們到底要國軍做什麼,要空軍做什麼,要海軍做什麼,要陸軍做什麼,各軍各地的部隊,又是要做什麼?還有就是有多少資源可以分配,從人力到武器,從資金到土地,你不從目的角度出發,直接看到手段,討論台灣是不是需要 F-35,養不養得起 F-35,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最後頭不知道頭要幹嘛,卻只是嫌腳跑到他的位置。 我就直接講我認為國軍應該有的總目的。這不會是什麼官方版的「濱海決勝、灘岸殲敵」,而是「姿態嚇人,實質擾人」。你的「pose」,也就是樣態、姿態,是要能看得見的。不是要你所有戰術點都亮出來,但要讓對手知道你至少有些什麼,然後真的有在幹事。 這也不是要你做國防展演,他們有衛星,自己會看。你要做的,就是讓對手看出,你就算能夠來台灣,真的打台灣,你也傷透腦筋;就算能關關過,也會關關難過,各種物理與化學的難過。這是要讓他們在動作之前,就打消從那個角度切入的想法。 其次,就是真的要打,只要有一班一排能動,一槍一彈打出去,侵入者就會真的很不爽。就算有領導統御的問題,就算有連線的困難,只要還有一小股的實兵,就會造成共軍實質困擾,只要能拉住他們的腿,讓他們無法自在跑動就好。 在下一篇中,我就將從這樣的目的性出發,探討台灣可能的軍購案與這種目的之間的呼應。 延伸閱讀: 國軍有救嗎?(一):弟兄演很大 國軍有救嗎?(二):絕地作戰 國軍有救嗎?(三):征戰主力 國軍有救嗎?(四):軍官還好嗎? 國軍有救嗎?(五):將軍的腦漿 國軍有救嗎?(六):美軍來不來? 國軍有救嗎?(七):大敵當前 國軍有救嗎?(八):野戰沒人 封面圖片:莒光園地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