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的繁榮」之前,小心上了愚人的花車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在亞洲與美國從事天使投資40年、風險創投20年,經過很多次泡沫經濟破滅;最慘痛的,應該就是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及2008到2009的金融海嘯……眼看著2018大概也即將逼近下一個大泡沫。

市場狂飆時是「錢追人」

美國的風險投資總金額在公元2000達到高峰;當時達康(.com)、通信業、光電通訊零件等泡沫膨脹得十分驚人。只要與這些行業沾上一點邊,立刻變得炙手可熱,矽谷創投「錢追人」爭先恐後盲目競投。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泡沫破滅之後,原來不合理的膨漲價格與盲目追逐新科技的心態,統統急速下摔壓縮、回歸地球。

之後的幾年,我們矽谷創投業就流行一句話,叫做「回歸根本」(Return to the basics);也就是説,投資人不再盲目跟風,轉回要求「核心能力」與「核心價值」。也因為如此,那些隨波逐流的創業家立刻就遭受空前的緊縮淘汰。

以2008到2009的金融海嘯而言,創新創業家們雖不是始作俑者,但後來幾年資金緊縮,大家同樣受害。

猶記得當年有許多年輕科技專家,挾著聰明的主意和一般人聽不懂的技術名詞,便可以憑幾張寫在紙上的企劃書拿到大筆資金、出將入相,很不得了。

有時候創投公司要審核他們,這些科技專家還可以倨傲地告訴創投公司「你們最好動作快一點,因為已經有好幾處資金等著進場了」,有些時候甚至還將投資者審核對象的過程,變成了創業家以不可一世的態度挑選投資者。

raw-image
  • 歷史總會重演。上圖為十七世紀畫家Jan Brueghel the Younger畫作A Satire of Tulip Mania,諷刺人們陷入「鬱金香狂熱」經濟泡沫時的醜態。

不合理的繁榮

2018之前的幾年,股市狂飆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尤其美國在狂人川普上任之後,更無厘頭地不斷上衝,還有人宣稱要到3萬點。

不只是美國,這些年我也看了許多中國大陸的新創公司,確實有不少好公司與好機會,但是我的媽呀,他們新創公司的要價,現在比美國矽谷的作價只高不低啊!

以前有一句話形容泡沫破滅之前的瘋狂,叫做「不合理的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譬如現在滿街都在强調與流行創新創業,隨便誰都可以在網路上開家公司、拿到很多資金,每個人都認爲自己是下一個馬雲或馬化騰。

在這個繁榮假象裏,沒有人認爲自己可能失敗。

更糟糕的是,我們以前篳路藍縷、佈道鼓吹了30年的創業精神,現在好不容易在亞洲展開了,但轉眼間滿街就充斥著沒有開過公司、卻四處演講的創業大師;坊間遊蕩著一堆沒有自己拿出資金冒過險、卻講得天花亂墜的假天使專家,造成了創新創業這個領域的繁榮假象。

這個繁榮假象支撐了許多「空心老倌」。他們或許也可以混出一些名堂、大剌剌地到處給意見,叫國家政府應該如何如何,還被封爲什麽「神」。

也就是説,一切向上看、資訊多到混淆的時候,「瞎貓碰到死老鼠」的事情還是可能發生的。

然而,如此不合理的繁榮是遲早要破滅的。

不合理的繁榮帶動錯誤判斷

在有朝一日泡沫破滅的時候,只剩下「真本領」與「真功夫」才是唯一的憑藉。當經濟不再全面往上看的時候,那些假冒「很行」的創業家或投資人,就得再接受一次試煉與淘汰。

我也有過非常愚蠢的時候。幾年前,我不幸投資了一位能説善道的創業家,他趁著某種話題科技盛行、大家尚未搞清楚東西南北的時候,弄出了一家公司。

本來我們已經開會決定,這個人是不能投資的,但他有一位很優秀共同創辦人,而我們看中的是這位共同創辦人;而且,當時他們的創業主題確實熱門,所以最終我們還是投入資金。

沒想到資金進入之後,這位騙子第一件事就是幹掉他優秀的共同創辦人,然後天天不務正業,只在外頭搞公關、騙名氣,四處演講「如何從投資人那邊拿到錢」、「如何輕鬆吸金」這類題目,而對本業卻無所進益,一籌莫展。

這位人士才剛創業,就將自己打扮包裝成有如比爾蓋兹再世,聽説還真的在業界騙得不小的名氣。

這家公司以後會如何,我不知道,但這件事提醒我:

不合理的繁榮,代表不合理的自我期許。

……而這其實正是最大的誤導。

  • Hendrik Gerritsz Pot作品《愚人的花車》(Floraes Mallewage),是諷刺鬱金香狂熱最有名的畫作之一。

面對話題產業,想想自己的價值

讀者們回憶一下:過去幾年,你每隔一陣子就聽到一些新題目,像是雲端技術、金融科技、大數據、物聯網(IoT), 到現在的人工智慧(AI),個個都狂飆到好像你不參加就落伍了。

這就像有一隻隱形的手,每隔一陣子就推出震撼市場的新標題,其實這就是在為大家定義下一個「不合理的繁榮」;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所謂專家學者一窩蜂跟進。

這些雖然都是好題目,但也都是鼓動大家一窩蜂炒作跟風的陷阱。

大家要清醒地想想:

這些都是好題目沒錯,但如果參與其中,自己能拿出來的真正價值是什麽?除了一味跟風以外,我的核心能力在哪裡?我能夠做出什麽有價值的區隔?

要如何參與,該如何投資,才真正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好創新?

別輕易上了「愚人的花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富元的沙龍
109會員
59內容數
<p>我是林富元,矽谷天使投資人,也是一生從事搖滾樂團表演的音樂家。在未來世代,若你仍是個墨守成規的乖寶寶,當心機會從你身邊溜走!透過我的人生分享,一起破解走在他人前端的秘密吧。</p>
林富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14
泰勒絲的巡演不是我的主題,但有個角度值得大家深省 就算你以前不曉得誰是泰勒絲Taylor Swift,今天你一定多少聽說過她縱橫全球音樂界,讓年輕男女為之瘋狂的新聞。泰勒絲從小玩音樂,14歲開始作曲,16歲簽了唱片約,2006開始就火紅到現在,甚至越演越旺,變成全世界各國爭相邀請的第一女歌手。
Thumbnail
2024/03/14
泰勒絲的巡演不是我的主題,但有個角度值得大家深省 就算你以前不曉得誰是泰勒絲Taylor Swift,今天你一定多少聽說過她縱橫全球音樂界,讓年輕男女為之瘋狂的新聞。泰勒絲從小玩音樂,14歲開始作曲,16歲簽了唱片約,2006開始就火紅到現在,甚至越演越旺,變成全世界各國爭相邀請的第一女歌手。
Thumbnail
2024/03/04
一位親身歷經半導體創谷的元老矽谷人分享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Roger Borovoy 羅傑波若彿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2024/03/04
一位親身歷經半導體創谷的元老矽谷人分享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Roger Borovoy 羅傑波若彿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2024/03/01
春節期間最轟動的八卦話題,大概就是導演兼影星賈玲秘密健身一年,瘦身100斤後推出新片“熱辣滾燙”,立刻衝上票房冠軍這件事。她本人從肥嘟嘟的可愛諧星鍛煉回數十年前的年輕模樣,更是中國大陸數億人的熱搜榜首。
Thumbnail
2024/03/01
春節期間最轟動的八卦話題,大概就是導演兼影星賈玲秘密健身一年,瘦身100斤後推出新片“熱辣滾燙”,立刻衝上票房冠軍這件事。她本人從肥嘟嘟的可愛諧星鍛煉回數十年前的年輕模樣,更是中國大陸數億人的熱搜榜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關於價值的分類以及解釋,網路上大概也可以找到一堆資料:什麼本性說?情感說?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還有啥主觀價值理論?但那些東西其實真的不是很好懂,我比較喜歡用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的事情來思考東西。
Thumbnail
關於價值的分類以及解釋,網路上大概也可以找到一堆資料:什麼本性說?情感說?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還有啥主觀價值理論?但那些東西其實真的不是很好懂,我比較喜歡用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的事情來思考東西。
Thumbnail
漫步華爾街,書名彷彿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華爾街的一切,在「置身其中」與「置身事外」間,到底誰才能從這條街中獲利?
Thumbnail
漫步華爾街,書名彷彿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華爾街的一切,在「置身其中」與「置身事外」間,到底誰才能從這條街中獲利?
Thumbnail
今年初新經濟的股票升幅驚人,其中有公司的股價一年內升了七倍,令投資者進入瘋狂的狀態。在這種市場氣氛下,正確的投資概念還重要嗎?
Thumbnail
今年初新經濟的股票升幅驚人,其中有公司的股價一年內升了七倍,令投資者進入瘋狂的狀態。在這種市場氣氛下,正確的投資概念還重要嗎?
Thumbnail
先承認我也錯過一大段行情(2020/3-2020/8月),因為去年將資金移往海外,而且我覺得太多人在炒作台股,讓我覺得是否該戒慎恐懼,正所謂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真的是這樣嗎? 我想我不停地被打臉,但遲早認錯讓我沒有錯過近期的瘋狗流暴漲。 當大家意識到把錢放在銀行裡才是風險行為時,不投資才是傻瓜
Thumbnail
先承認我也錯過一大段行情(2020/3-2020/8月),因為去年將資金移往海外,而且我覺得太多人在炒作台股,讓我覺得是否該戒慎恐懼,正所謂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真的是這樣嗎? 我想我不停地被打臉,但遲早認錯讓我沒有錯過近期的瘋狗流暴漲。 當大家意識到把錢放在銀行裡才是風險行為時,不投資才是傻瓜
Thumbnail
「連擦鞋童都在討論股票時,就表示股市到了高峰。」這句話今天已經不成立了。因為今天的擦鞋童可能不討論股票,而是討論衍生性金融商品、房地產、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甚至是比特幣、以太幣、穩定幣、平台幣,或是非同質化代幣(NFT)等。 打開我的臉書,好像所有人都在投資美股、科技股...
Thumbnail
「連擦鞋童都在討論股票時,就表示股市到了高峰。」這句話今天已經不成立了。因為今天的擦鞋童可能不討論股票,而是討論衍生性金融商品、房地產、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甚至是比特幣、以太幣、穩定幣、平台幣,或是非同質化代幣(NFT)等。 打開我的臉書,好像所有人都在投資美股、科技股...
Thumbnail
市場有起伏漲跌,人們理性上知道股市修正時應該是低買的好機會,可是真的下跌來臨時,卻不會像理性理論預期的那樣,反而會落入恐慌情緒,競相拋售,從而使價格進一步偏離,甚至造成慘不忍睹的崩盤。 社會心理學在金融市場上最重要的表現是羊群效應,指的是投資者放棄獨立思考,轉而追隨他人判斷的現象。
Thumbnail
市場有起伏漲跌,人們理性上知道股市修正時應該是低買的好機會,可是真的下跌來臨時,卻不會像理性理論預期的那樣,反而會落入恐慌情緒,競相拋售,從而使價格進一步偏離,甚至造成慘不忍睹的崩盤。 社會心理學在金融市場上最重要的表現是羊群效應,指的是投資者放棄獨立思考,轉而追隨他人判斷的現象。
Thumbnail
如果你聽到一本書在談理財,可能會覺得裡面有讓人頭昏的滿滿數字,和各種複雜的公式運算;如果聽到一本書是經典,可能會覺得它一定苦澀難懂,不易閱讀。那如果是一本書既談理財又是經典呢?豈不是難讀到登天了? 還好,今天要談的《漫步華爾街》並不是一本這樣的書。它的確是在講理財,也是公認的經典,但是它超好看!
Thumbnail
如果你聽到一本書在談理財,可能會覺得裡面有讓人頭昏的滿滿數字,和各種複雜的公式運算;如果聽到一本書是經典,可能會覺得它一定苦澀難懂,不易閱讀。那如果是一本書既談理財又是經典呢?豈不是難讀到登天了? 還好,今天要談的《漫步華爾街》並不是一本這樣的書。它的確是在講理財,也是公認的經典,但是它超好看!
Thumbnail
什麼是股市泡沫? 簡單來說,股市泡沫是一種現象,就是一群人預期股價往上,以超過合理的價格買入股票,一個接一個進場,股價越買越高,造成股市短期內大漲,而漲幅完全超越合理價格時,就形成了一場泡沫。 這個現象,總而言之,就是全民瘋炒股。 當這個泡沫來襲時,每個人先是追逐、上癮、逃散到最後後悔不已,這
Thumbnail
什麼是股市泡沫? 簡單來說,股市泡沫是一種現象,就是一群人預期股價往上,以超過合理的價格買入股票,一個接一個進場,股價越買越高,造成股市短期內大漲,而漲幅完全超越合理價格時,就形成了一場泡沫。 這個現象,總而言之,就是全民瘋炒股。 當這個泡沫來襲時,每個人先是追逐、上癮、逃散到最後後悔不已,這
Thumbnail
為甚麼一直說金融市場處處都是龐氏騙局呢?因為人性,或許一開始大家會一起把這塊餅做大,大家一起成長(變有錢),這也是推動科技革命的原動力,當然這一切依然有前提,就是我們必須將利潤再投資於提高產量,但我們現在用這些印出來的鈔票做了甚麼?我們多半將他們撒在華爾街中,進行無生產力的活動上(炒股)。
Thumbnail
為甚麼一直說金融市場處處都是龐氏騙局呢?因為人性,或許一開始大家會一起把這塊餅做大,大家一起成長(變有錢),這也是推動科技革命的原動力,當然這一切依然有前提,就是我們必須將利潤再投資於提高產量,但我們現在用這些印出來的鈔票做了甚麼?我們多半將他們撒在華爾街中,進行無生產力的活動上(炒股)。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强調「創新創業」是未來最重要趨勢,終於蔚成風氣,一堆從未投資過有風險新創事業的創投家,與另外一批未曾拿出自己口袋的錢賭上新創團隊的僞天使投資人,走到檯面,大肆吹噓。對創投與企業家的關係,我寫過很多文章,這裡做一次總結,並獻上一首打油詩。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强調「創新創業」是未來最重要趨勢,終於蔚成風氣,一堆從未投資過有風險新創事業的創投家,與另外一批未曾拿出自己口袋的錢賭上新創團隊的僞天使投資人,走到檯面,大肆吹噓。對創投與企業家的關係,我寫過很多文章,這裡做一次總結,並獻上一首打油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