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非虛構寫作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從來沒想過,要推薦一本國外的翻譯書,竟然想先來寫寫司馬遷。
司馬遷有三句經典名言,是他著作偉大史書《史記》的史學精神:「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史記》流傳至今,沒有人會質疑司馬遷說的這三句話。

知道嗎?現在多少通俗又優美的句子,它的典故來源就是《史記》。
「熙熙攘攘」出自《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現在流行的殺手題材,司馬遷是首創者,因為自請宮刑的經歷,他決定為天下遭遇不公的人們著書立傳,這成為他判斷史料題材的奇異標準,最有名的即是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收錄在刺客列傳中。其中的「圖窮匕現」成為現在著名成語,典故來源就是《史記》。
好文章會有一些共通的特性,司馬遷能有那麼大的自信,他一定掌握到什麼,文字世界中,他就是帝王。

好的文字創作者,通常掌握到一些竅門,但是,自己寫是一回事,要特別花心思分享,又是另外一回事。


📔《非虛構寫作指南》佳句摘錄:


① ─「我從來沒有想過寫作會如此簡單,也許我應該兼職做外科醫生。」

② ─「除非你能培養出對文字的尊重,並且對文字意義的幽微差異保持高度的好奇心,甚至到了執著的地步,否則就絕對無法成為出名的作家。」

③ ─「枯燥乏味的詞彙造就了平庸的文章。我們一開就知道沒有什麼好期待的;不會有什麼不尋常的字眼令我們眼睛為之一亮,怎麼看都平淡無奇。」

④ ─「寫作這場競賽,比的不是速度,而是原創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亦若是,說書齋
26.7K會員
666內容數
小說家、說書百集Podcaster,著有小說創作教學、經典說書等單元。 這裡是為說書而建的瓜棚架下,棚子與故事都得慢慢來,聽得開心,按下「贊助」支持我將故事說下去。我唯一經營中的部落格。 作品集:《此物不相思》《月光下的三個杯子》《心溜軌跡》《耶加雪夫的思念》《痴魅一夏》《暗戀術語》等愛情故事。
亦若是,說書齋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白目的教授?什麼意思?」 「溝通白痴的那種!我們系有一個豬頭教授,明明就說是小組報告,結果他要的是,每個人都要上台報告的那種。」
Thumbnail
2025/05/02
「白目的教授?什麼意思?」 「溝通白痴的那種!我們系有一個豬頭教授,明明就說是小組報告,結果他要的是,每個人都要上台報告的那種。」
Thumbnail
2025/04/16
古往今來,雙面人很多,也沒真的騙到誰,要不然「雙面人」這個詞彙就不會被發明出來。為什麼雙面人最後都會被抖出?主要是,這個世界的訊息流通沒有封閉性
Thumbnail
2025/04/16
古往今來,雙面人很多,也沒真的騙到誰,要不然「雙面人」這個詞彙就不會被發明出來。為什麼雙面人最後都會被抖出?主要是,這個世界的訊息流通沒有封閉性
Thumbnail
2025/04/10
「妳一個人,要打工又要顧功課,很不簡單吧?」 林杰德直視眼前女孩,原來在外打工,要面對那多難題,這就是她為什麼能同時處理很多事情的能力,背後養成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4/10
「妳一個人,要打工又要顧功課,很不簡單吧?」 林杰德直視眼前女孩,原來在外打工,要面對那多難題,這就是她為什麼能同時處理很多事情的能力,背後養成的原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楊照  2020 刻印出版社 分類:論說--理論  ★★★★☆ 藉由細讀史記,學習司馬遷看待歷史的態度。
Thumbnail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楊照  2020 刻印出版社 分類:論說--理論  ★★★★☆ 藉由細讀史記,學習司馬遷看待歷史的態度。
Thumbnail
對照日本書紀的歌功頌德,我們大約可以猜想司馬遷在寫作史記時,大約不是以漢朝的家臣身份寫作的。那麼,司馬遷和漢武帝之間的君臣心結最後是否真的解開了呢?關於這點,雖然眾說紛紜,但除非有新的考古證據出現,恐怕難有定論。
Thumbnail
對照日本書紀的歌功頌德,我們大約可以猜想司馬遷在寫作史記時,大約不是以漢朝的家臣身份寫作的。那麼,司馬遷和漢武帝之間的君臣心結最後是否真的解開了呢?關於這點,雖然眾說紛紜,但除非有新的考古證據出現,恐怕難有定論。
Thumbnail
史記的許多讀者都發現司馬遷在這部巨著中展現的各種體裁與格式處處表現出其不凡的文書整理能力。只是,許多人也發現,史記中所整理的資料中也存有各式各樣的矛盾,到底司馬遷本人有沒有發現這些破綻呢?他為何要留下這些彼此衝突的資料和說法呢
Thumbnail
史記的許多讀者都發現司馬遷在這部巨著中展現的各種體裁與格式處處表現出其不凡的文書整理能力。只是,許多人也發現,史記中所整理的資料中也存有各式各樣的矛盾,到底司馬遷本人有沒有發現這些破綻呢?他為何要留下這些彼此衝突的資料和說法呢
Thumbnail
司馬遷和漢武帝劉徹的關係始終是一個謎,司馬遷究竟是如何看待漢武帝的朝政,其實耐人尋味。
Thumbnail
司馬遷和漢武帝劉徹的關係始終是一個謎,司馬遷究竟是如何看待漢武帝的朝政,其實耐人尋味。
Thumbnail
雖然司馬遷的父親對道家的看法相當正面,但他其實未能預見魏晉以後的士人在歷經戰亂與各種不明災禍之後,如何重新詮釋道家的經典,又如何促成魏晉志怪與志人小說的興起。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又該如何安排司馬遷體驗志怪文學的玄妙呢?
Thumbnail
雖然司馬遷的父親對道家的看法相當正面,但他其實未能預見魏晉以後的士人在歷經戰亂與各種不明災禍之後,如何重新詮釋道家的經典,又如何促成魏晉志怪與志人小說的興起。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又該如何安排司馬遷體驗志怪文學的玄妙呢?
Thumbnail
司馬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了吧!有人一定會說:“司馬遷不就是寫《史記》的那個人嗎?”沒錯,就是他。司馬遷從10歲便開始讀古書,學習十分刻苦。遇到不解的問題時,總是反覆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 在公元前99年,李陵出擊討伐匈奴,結果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結果卻因為觸怒了漢武帝而獲罪被
Thumbnail
司馬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了吧!有人一定會說:“司馬遷不就是寫《史記》的那個人嗎?”沒錯,就是他。司馬遷從10歲便開始讀古書,學習十分刻苦。遇到不解的問題時,總是反覆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 在公元前99年,李陵出擊討伐匈奴,結果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結果卻因為觸怒了漢武帝而獲罪被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余秋雨先生的《新文化苦旅》〈歷史的母本〉中,對司馬遷寫作《史記》的描述與分析,引申到我們對於歷史的學習方式,有時容易淪為名詞記憶,卻忽略連結那些大事件的脈絡以及切身經歷這些事件的「人」。接著探討為何我們常說「文史不分家」,以及文學如何與歷史結合、甚至賦予歷史溫度。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一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余秋雨先生的《新文化苦旅》〈歷史的母本〉中,對司馬遷寫作《史記》的描述與分析,引申到我們對於歷史的學習方式,有時容易淪為名詞記憶,卻忽略連結那些大事件的脈絡以及切身經歷這些事件的「人」。接著探討為何我們常說「文史不分家」,以及文學如何與歷史結合、甚至賦予歷史溫度。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來一觀。
Thumbnail
接下來可以談到「文筆」,就我的定義,文筆是運用文字的靈活度,並非文藻華麗,也不只是過於淺白的語言風格。 中國文學裡幾位有名的大文豪,他們的「筆」都具備這種靈活特性,如寫《史記》的司馬遷、寫《聊齋誌異》的蒲松齡、寫《紅樓夢》的曹雪芹。
Thumbnail
接下來可以談到「文筆」,就我的定義,文筆是運用文字的靈活度,並非文藻華麗,也不只是過於淺白的語言風格。 中國文學裡幾位有名的大文豪,他們的「筆」都具備這種靈活特性,如寫《史記》的司馬遷、寫《聊齋誌異》的蒲松齡、寫《紅樓夢》的曹雪芹。
Thumbnail
從來沒想過,要推薦一本國外的翻譯書,竟然想先來寫寫司馬遷。 司馬遷有三句經典名言,是他著作偉大史書《史記》的史學精神:「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史記》流傳至今,沒有人會質疑司馬遷說的這三句話。
Thumbnail
從來沒想過,要推薦一本國外的翻譯書,竟然想先來寫寫司馬遷。 司馬遷有三句經典名言,是他著作偉大史書《史記》的史學精神:「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史記》流傳至今,沒有人會質疑司馬遷說的這三句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