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轉了他自己寫的文章讓我拜讀、並且問我的意見,於是我們二人進行了一段線上問答。對於這類跟技術有點相關的評論文章,我有自己慣用的一個架構,也藉這個機會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因為原始內容來自網路對話,所以做了一些整理修改、或許本身就違反了以下所說的「結構」原則,但就是做個記錄,跟有興趣寫網路文章的朋友分享。
文章元素安排對「份量」的影響
一篇文章感覺份量要夠(包括實體上和感覺上),有很多的決定因素;例如:
- 文章的整體長度(包含圖文、影片、註解、引文等所有元素);
- 文字的字數;
- 資料連結的多寡(短文章加上適當的資料連結,也可以提高份量感);
- 圖文分配的比例;
- 每隔多少文字會出現一張圖片或其他「文字以外的元素」(這一點會影響到讀者的「閱讀節奏」;以下就以「元素」統稱)。
即使是文字相對比較少(例如1000字左右)的文章,在注意閱讀節奏、適度安排元素之後,並不一定會顯得沒料。
反之,如果元素(例如橫線、色塊、甚至廣告)安排得不夠理想,就可能會一直打斷讀者的閱讀節奏,甚至有些人會在這類元素第一次出現時就跳走。
題目帶給讀者的預期
如果文章的題目是「教你(做某件事)」或「(做某件事的)四個技巧」之類的時候,讀者通常會預期看到比較詳細的教學。
這裡指的「教學」,並不一定是「步驟教學」,也可能是比較深入的講解和背景資訊、或是「四個技巧」各自的詳細內容。
而如果是1000字的文章、題目又是「四個技巧」,去掉頭尾之後每個技巧可能只有150個字;這樣一來,讀者可能就會因為不符合預期,而覺得文章沒料。
所以,即使是同樣的內容(即使相當有料),取不同的題目也可能會影響讀者的預期和印象。
不過通常「又短又有料」的文章並不好寫,一般比較完整的評論文章至少會在2000–3000字左右。不過要寫多長又得看目標讀者族群。如果是年輕一點、或是年紀大一點的族群,就可能得在這個範圍內寫短一點。
文章的結構
以前面提到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架構來說,基本上是這樣:
- 提出問題或論點;
- 列出一些基本資料、時事、或是背景故事來支持前一點;
- 開始進行推論、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繼續添加資料支持論點;
- 提出解法或建議(例如「教你……」或「……的四個技巧」);
- 如果有的話,可以舉出前面的解法或建議解決過哪些問題;
- (可選用)講個故事、開個玩笑;
- 結論。
當然,這個結構不是絕對的標準,只是可以套用在自己(或別人)的文章上,檢視一下是不是缺了哪一塊,讓說理的過程不夠完整。
(附帶的好處是,如果寫得這麼完整,文章想太短都難。不過同樣的,長短不是決定文章好壞的唯一因素。)
架構是活的,並不是一定要照這樣寫才行、這樣寫了也不一定就是好文章;只是或許如果缺了某些區塊,或許會影響到某些讀者的閱讀節奏和期望而已。
如果讀者沒預期看到某些區塊(例如開玩笑),當然就不一定要有,對吧?
結論
沒有了,就這樣。希望以上幾點可以對想讓文章架構更完整、說理更清楚、或是想讓一樣的內容可以多混幾個字的朋友有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