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 time no sea,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正呼應著主題:忘記家鄉的海洋有多久了?
故事從蘭嶼少年馬那衛和奶奶ㄧ起摘龍眼開始,一個平凡的蘭嶼男孩,爸爸在台灣工作,孫子和奶奶相依為命。馬那衛的鞋子破了,他特別描了腳型,用限時專送寄給高雄工作的爸爸。
以爲馬那衛是喜歡新奇又炫麗的東西吧?他不想吃蘭嶼的芋頭跟鮮魚,只想吃台灣人吃的麵條跟排骨飯。馬那衛看到同學有新玩具就羨慕得想打開來玩。
從台灣來的新老師到了島上,就像帶來觀眾的漢人眼光一般;他注意到馬那衛總是穿拖鞋來上學,先是惡狠狠的訓斥他ㄧ頓,但後來才得知馬那衛不是故意跟別人不一樣,而是他的鞋子根本已經補了再補,補到不能穿了。
以爲這是部吿訴觀眾蘭嶼的小孩有多窮困、希望大家關心弱勢原住民的影片嗎?
其實繼續看下去,就知道不是的。馬那衛身旁的同學,雖然有很多玩具但並不開心。馬那衛的爸爸回蘭嶼了,但爸爸並不高興,ㄧ心想回台灣賺錢。老師主動要帶馬那衛和蘭嶼的孩子到台灣參加歌舞比賽,但真正的背後目的只想被校長記功然後離開蘭嶼。連馬那衛和他的同學們都說:我們不想要穿丁字褲,那是老人在穿的。
大家的心,都像馬那衛的球鞋ㄧ樣破了好大的洞,補不起來。
這其實是談論欠缺愛的故事,隔代教養的故事。馬那衛的奶奶說她不忍心苛責他調皮搗蛋,因爲馬那衛看起來就像個孤兒。影片裡平凡但揪心的一段是爸爸離開後,馬那衛回家,奶奶煮了孫子愛吃的台灣味的麵跟炒飯,奶奶說:「我們不要想他了」馬那威摸摸奶奶的手,安慰她,並且說「我今天想吃(蘭嶼的)芋頭」。在台灣和蘭嶼之間互相拉扯的,又豈是只有馬那衛的爸爸。
爸爸說的愛河是夢幻世界,馬那衛潛下去看,只有光禿禿的岩石,但蘭嶼的海裡滿滿的是美麗珊瑚。所以孩子只能流淚,流在大海裡,流在爸爸工作的高雄的愛河裡。這橋段中,馬那衛在水中與父親共游的畫面,讓人回想起電影「美麗時光」中那魔幻又全然用想像構築出的片尾,令人格外心傷。
馬那衛跟老師說:「我哭不出來,我的眼淚都在愛河裡了。」愛河的眼淚,是否能喚回父親的愛?
在這個文化不停拉鋸的世代裡,沒有什麼是容易的。台灣的路有很多條,蘭嶼只有一條,於是很多人都迷失了。導演並沒有輕易的讓爸爸回頭,影片最後仍然是馬那威與奶奶ㄧ起摘下龍眼,父親依舊沒有出現,而青澀的龍眼就像馬那威ㄧ樣,等待成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