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三本暢銷小說襲捲全世界,早一點的是
《哈利波特》,讀者老少通吃,最大功勞是讓小學生也勇於嘗試看六七百頁厚重密密麻麻的純文字書,建立閱讀的信心;再來
《暮光之城》,打動了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堅定嚮往永恆愛情的幻想;另外就是我最近才看完作者
丹布朗的最新創作
《起源》。
丹布朗以
《達文西密碼》吸引傳統文字愛好者及習慣看類型小說的普羅大眾,也創下美國歷史上小說銷售的最高紀錄。他的作品知識含量很高,除了情節緊張生動,宛如令人喘不過氣的好萊塢大卡司大製作的動作片,更含有包羅萬象的有趣知識。
因此,看他的書有多重享受。他的作品常常碰觸到當代兩個最關鍵的體系——宗教與科學。這兩種看似對立矛盾的體系左右了人類從蠻荒走向文明,以及邁向未來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這本書的企圖更大,探討許多哲學與宗教一直想解答的問題——人類從那裡來?演化或上帝創造?人類將往哪裡去?是如宗教預言的末日?還是有個光明燦爛的未來?
精彩故事當然少不了陰謀、謀殺、追兇、推理、在逃亡與不斷衝突中,真相抽絲剝繭,最後驚訝之餘卻又有恍然大悟的合理性。這次故事發生地點場景是設定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圍繞著巴塞隆納最重要的觀光景點,高第所蓋的建築物。巴塞隆納始終是世界觀光客人數排行前幾名的城市,而據統計,每年造訪巴塞隆納的觀光客超過一半是為了看高第的建築而去的。
今年過年假期,我們全家人也到巴塞隆納看高第的作品,所以讀起這本書來非常有親切感。比如說,書本故事的尾聲,也應該會是將來拍成電影的最後一個場景,男主角
羅柏蘭登(與達文西密碼同一位主角)與神父在聖家堂碰面,丹布朗這麼描述著:
「今天,聖家堂是活的。
深紅、金黃、紫色——炫目的色彩光束照進彩繪玻璃窗,讓建築內的茂密柱子森林宛如著火。比傾斜的樹狀柱子相形見絀的數百位遊客朝天仰望發光的廣大穹頂,敬畏的耳語製造出令人安心的背景雜音。
蘭登穿過教堂前進時,目光忙著吸收一個接一個的有機形狀,最後上移到構成圓頂的細胞狀網格結構。有些人宣稱,這個中央天花板宛如透過顯微鏡看到的複雜有機體。這時看到它隨著光線發亮,蘭登不得不同意。」
「樓上的主聖堂裡,蘭登與貝尼神父道別之後逗留片刻,平靜地跟其他幾百人坐在長椅上,看著彩色光線隨著太陽緩緩落下爬過高聳的柱子上。
他想著世界上所有宗教,它們共同的起源,最早代表太陽、月亮、海洋與風的神明。
大自然曾是核心。對我們所有人皆然。
當然,一致性很久以前就消失了,分裂成無數迥異的宗教,各自宣稱是唯一的真理。
不過今晚,坐在這座非凡聖殿裡,蘭登發現自己被各種信仰、膚色、語言和文化的人群圍繞,每個人都以共通的驚訝感望著天上……欣賞最簡單的奇蹟。
陽光照在石頭上,
這時蘭登看到自己腦中的一連串影像——巨石陣、阿旃陀石窟、阿布辛貝神廟,奇琴伊察——人類的祖先們曾相聚在這些神聖的土地上欣賞同樣的奇景。」
為什麼引述這麼長的兩段話,而沒有提到書裡最令人好奇的兩個大哉問:「人從那裡來?人要到那裡去?」因為我不能破梗,要讓大家親自去看這部精采的小說。
不過有句類似他書裡的結論,我在此再引述一小段,書中被謀殺的科學家的祈禱:「願我們的哲學跟上我們的科技。願我們的同情心跟上我們的力量,也願愛而非恐懼成為改變的動力。」
偉大的代價,是責任。人身為萬物之靈,人有能力改變世界,人也的確改變了世界,因此人要承擔起該有的責任。
封面圖片來源:網路
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