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王丹書架》對當今西方政局的忠告:讀《民主之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國際上民主退潮,美國川普主義盛行,中國和俄羅斯積極擴張,這些情形,在在引起一些支持民主憲政的西方知識份子精英的擔憂。他們紛紛撰文著書,不僅討論,而且提醒世人對於民主面臨的危機要保持警惕。最新的一本,是美國亨特學院(Hunter College)歷史學教授Benjamin Carter Hett的《民主之死:希特勒的崛起與威瑪共和的消亡》(The Death of Democracy : Hitler's Rise and the Downfall of the Weimar Republic)
其實從學術的角度看,這本書提出的問題並不具備新意,類似主題的探討就算不是汗牛充棟,也至少可以羅列出一長串書單。最有意思的,是這本書的出版時期。如果把當年希特勒法西斯勢力崛起的原因與今天美國發生的政治變遷對比來看,你就會知道作者完全是在「以古托今」。其書精彩之處,就是當年威瑪共和之死的狀況,與今天美國的時局有諸多相似之處。作者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呢?且看他的主要觀點如何。
 
這本書討論的是希特勒能夠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民主陣營內部的分裂。作者指出,納粹上台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掌握國會的多數。如果德國各種政治力量團結一致,完全是可以阻止希特勒崛起的。但是,面對希特勒的崛起,德國菁英階層內部的不同力量拒絕相互妥協,這就給了希特勒機會,使得希特勒可以一一擊破。
這就是那段如今刻在波士頓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上的著名的話——
「納粹抓了共產黨人的時候,我沉默了;我又不是共產黨人。當他們關了社民黨人的時候,我沉默了;我又不是社民黨人。當他們抓工會成員的時候,我沒有抗議;我又不是工會成員。當他們抓猶太人的時候,我沉默了;我又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抓我的時候,再也沒有人能夠為我抗議。」
——上頭所描寫的歷史現場,也是深刻的、血寫的歷史教訓。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8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丹隨筆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當今席捲全世界的民主倒退潮流中,我們已經看到了波蘭、匈牙利、菲律賓和土耳其等國家的名字名列榜單;現在,這個名單可能要再加上一個名字:巴西。
6月26日,美國各州都進行了各黨的黨內初選,為11月的美國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拉開了序幕。
世界盃足球賽已經接近尾聲,各種討論在網路上鋪天蓋地,而最令中國人尷尬的話題就是:為什麼作為一個世界大國,中國男足竟然如此羸弱?
黃文勛是典型的90後,網名「黃子」。他很早就開始積極參與中國的新公民運動,曾經是「南方街頭運動」的發起人和倡導者,也是南方民間「舉牌五君子」之一,可以說是中國90後年輕世代維權運動的代表人物——這樣的人,抗拒自由的政權當然是不會放過他的。
中國一貫在國際社會用錢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是,說印度會成為未來中國在亞洲最強勁的對手,是因為兩國之間有幾個打不開的心結,不是錢可以解決的。
北韓是一個獨裁專制國家,其三代領導人在國內統治的方式,毫無例外都是極端的暴政,北韓的人權紀錄惡行昭彰,同時還不斷用飛彈試射的方式威脅東亞的穩定與和平。對於這樣一個曾經被美國認定為「邪惡政權」的國家,美國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上跟它打交道,呈現出的,是美國當今外交政策的基調。
在當今席捲全世界的民主倒退潮流中,我們已經看到了波蘭、匈牙利、菲律賓和土耳其等國家的名字名列榜單;現在,這個名單可能要再加上一個名字:巴西。
6月26日,美國各州都進行了各黨的黨內初選,為11月的美國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拉開了序幕。
世界盃足球賽已經接近尾聲,各種討論在網路上鋪天蓋地,而最令中國人尷尬的話題就是:為什麼作為一個世界大國,中國男足竟然如此羸弱?
黃文勛是典型的90後,網名「黃子」。他很早就開始積極參與中國的新公民運動,曾經是「南方街頭運動」的發起人和倡導者,也是南方民間「舉牌五君子」之一,可以說是中國90後年輕世代維權運動的代表人物——這樣的人,抗拒自由的政權當然是不會放過他的。
中國一貫在國際社會用錢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是,說印度會成為未來中國在亞洲最強勁的對手,是因為兩國之間有幾個打不開的心結,不是錢可以解決的。
北韓是一個獨裁專制國家,其三代領導人在國內統治的方式,毫無例外都是極端的暴政,北韓的人權紀錄惡行昭彰,同時還不斷用飛彈試射的方式威脅東亞的穩定與和平。對於這樣一個曾經被美國認定為「邪惡政權」的國家,美國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上跟它打交道,呈現出的,是美國當今外交政策的基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共產陣營垮台後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到川普上台、槍械、種族、性別等左右派分裂急劇加速的《身份政治》,再到這本《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政治學者福山以著作提出他對現實的解釋與思考。 在本書裡,他對美國「自由主義民主國家」政治體制及原則面臨的威脅,表達了高度的擔憂。因此,本書率先重申自由主
Thumbnail
《第三帝國興亡史》 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是一名記者,親眼見證過希特勒崛起的過程,戰後又到混亂的檔案倉庫翻閱、掌握了許多「第三帝國」的史料。這本書並沒有參照學術格式,因為作者本身就是史料(類似李德哈特)。
Thumbnail
很推薦本書,看完後打破許多我長期以來對納粹大屠殺事件的刻板認知,作者提摩希.史奈德是當代美國研究中東歐歷史的專家,先前看了他寫的《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驚為天人,所以就下單買了這本書跟還沒看的《血色大地》。 史奈德寫的歷史書,不單純是耙梳歷史細節,發掘被人忽視的真相,同時還有很清
Thumbnail
  《帝國毀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1945/4/16~5/2),從蘇聯攻進柏林,到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於4月30日自殺、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於5月8日簽署投降書,從此宣告納粹政權瓦解。而這短短的17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关于希特勒以及他的纳粹党的一些真实的事实。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关于希特勒的纳粹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能够上台掌权,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纳粹党获得了大量商人的赞助,这是一个事实之一。如果没有他们的钱,纳粹党的力
Thumbnail
猶太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公眾對此事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誤解。《血色大地》的作者史奈德,透過跨國視角的,揭示出殺戮悲劇真正的根源和原委,引領讀者重新認識曾經被德蘇極權生殺予奪的東歐,與複雜的受難者群像。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什么纳粹的残余分子没有选择游击战方式继续战斗?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说对于战败的纳粹来说,进行游击战似乎是适合他们的行动方式,但其实背后还是存在着许多潜在原因的。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要了解到当时第二次世界
Thumbnail
民主黨的選民基本盤結構如何歷經從羅斯福開始一直到雷根時代的轉變 這本由資深政治記者和智庫政治學家合寫的好書有非常清楚的解釋與分析 本文介紹本書這部分的精華內容 讓讀者了解 為何民主黨一步步和其基本盤也就是小羅斯福總統時代的勞工大眾疏離
「我們都和希特勒分享著同一星球,也分享著許多他的執迷;我們真正改變的比我們所以為的還要少。我們喜歡我的的生存空間。我們幻想著摧毀政府。我們貶抑科學。我們夢想災難將至。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某種星球的受害者,那麼我們就朝向希特勒更趨近一步。如果我們相信屠殺是猶太人、德國人、波蘭人、立陶宛人、烏克蘭人或任何
Thumbnail
資深記者John Judis 和智庫政治學者Ruy Teixeira合著的好書《民主黨人去哪兒了》 精采的回顧了小羅斯福總統在二戰前構築的新政選民聯盟如何因為政黨的另一支腳-執政聯盟和影子政黨選擇的政策路線和選民聯盟的工人階級越來越疏離而讓民主黨的支持者結構出現換血,換進來的新成員是什麽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共產陣營垮台後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到川普上台、槍械、種族、性別等左右派分裂急劇加速的《身份政治》,再到這本《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政治學者福山以著作提出他對現實的解釋與思考。 在本書裡,他對美國「自由主義民主國家」政治體制及原則面臨的威脅,表達了高度的擔憂。因此,本書率先重申自由主
Thumbnail
《第三帝國興亡史》 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是一名記者,親眼見證過希特勒崛起的過程,戰後又到混亂的檔案倉庫翻閱、掌握了許多「第三帝國」的史料。這本書並沒有參照學術格式,因為作者本身就是史料(類似李德哈特)。
Thumbnail
很推薦本書,看完後打破許多我長期以來對納粹大屠殺事件的刻板認知,作者提摩希.史奈德是當代美國研究中東歐歷史的專家,先前看了他寫的《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驚為天人,所以就下單買了這本書跟還沒看的《血色大地》。 史奈德寫的歷史書,不單純是耙梳歷史細節,發掘被人忽視的真相,同時還有很清
Thumbnail
  《帝國毀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1945/4/16~5/2),從蘇聯攻進柏林,到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於4月30日自殺、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於5月8日簽署投降書,從此宣告納粹政權瓦解。而這短短的17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关于希特勒以及他的纳粹党的一些真实的事实。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关于希特勒的纳粹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能够上台掌权,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纳粹党获得了大量商人的赞助,这是一个事实之一。如果没有他们的钱,纳粹党的力
Thumbnail
猶太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公眾對此事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誤解。《血色大地》的作者史奈德,透過跨國視角的,揭示出殺戮悲劇真正的根源和原委,引領讀者重新認識曾經被德蘇極權生殺予奪的東歐,與複雜的受難者群像。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什么纳粹的残余分子没有选择游击战方式继续战斗?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说对于战败的纳粹来说,进行游击战似乎是适合他们的行动方式,但其实背后还是存在着许多潜在原因的。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要了解到当时第二次世界
Thumbnail
民主黨的選民基本盤結構如何歷經從羅斯福開始一直到雷根時代的轉變 這本由資深政治記者和智庫政治學家合寫的好書有非常清楚的解釋與分析 本文介紹本書這部分的精華內容 讓讀者了解 為何民主黨一步步和其基本盤也就是小羅斯福總統時代的勞工大眾疏離
「我們都和希特勒分享著同一星球,也分享著許多他的執迷;我們真正改變的比我們所以為的還要少。我們喜歡我的的生存空間。我們幻想著摧毀政府。我們貶抑科學。我們夢想災難將至。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某種星球的受害者,那麼我們就朝向希特勒更趨近一步。如果我們相信屠殺是猶太人、德國人、波蘭人、立陶宛人、烏克蘭人或任何
Thumbnail
資深記者John Judis 和智庫政治學者Ruy Teixeira合著的好書《民主黨人去哪兒了》 精采的回顧了小羅斯福總統在二戰前構築的新政選民聯盟如何因為政黨的另一支腳-執政聯盟和影子政黨選擇的政策路線和選民聯盟的工人階級越來越疏離而讓民主黨的支持者結構出現換血,換進來的新成員是什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