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女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我18歲沒多久,我爸就催我趕快去考機車駕照。

我還記得我考駕照的監理站,號稱是全台北縣最嚴格的板橋監理站。
考駕照的那一天,是我一個人騎車,沿路問人騎到板橋監理站,一次考完,駕照到手,沿路問人,再騎回家。

同年上大學,開學後才發現原來很多女生都沒有騎車。
一群人出去玩,在分配機車的時候,通常都會自動把有機車的女生排除在外,接下來就是有機車的男生跟沒機車的女生的排列組合。

下課後,要坐公車的人會往前門走,要騎車的人會往後門停車場走。
走出系館以後,往前走,往後走,成了一個分道揚鑣的路口。

下課後有時是一群搭公車回家的女生慢慢步行到前門,有時是一群男生走到後門牽車,有時是曖昧中的追求中的熱戀中的男男女女偷偷摸摸走到後門。
(大學停車場總是八卦蜚語的直擊地)

我不走前門搭公車,我也不跟男生們走一塊,更沒有工具人司機,
像是從不隸屬於任何一個群體的,自己騎機車的女生。

「要送妳嗎?」
「我自己有機車回去」

開始工作之後,一向習慣仰賴自己的方向感,在大台北穿梭。
板南路板橋大漢橋新莊中正路三重中興橋台北市永和中正橋台北迪化街福和橋基隆路永和板橋中和交界鬼打牆地帶

大學有很多條路口與橋都是淚眼濛濛騎過去,不輕易被人看見的。

習慣自己騎車載運自己的方式,更把自己劃入了一個鎖在安全帽的小小世界。

我跟那些人們的恩怨情仇,或許在走出系館之後,就此劃開了不同的路徑,歸屬於各自的圈圈,以為失去的,其實未曾跨過那條線。

喝完酒把機車停在酒吧門口,坐最後一班254回家,把交換過LineFB的男子們放置在在永福橋的另一頭,不輕易讓別人送我。

PTT鄉民說,四輪贏兩輪,把妹靠車子。
可我載過的男朋友比載過我的多,喜歡把男友放在後座。

如果說選擇吃的方式,某種程度象徵了自身的社會階層、南部人北部人、家庭關係、生活作息。

直到我換了第二部機車之際才發現,過去十年來的人際網絡,人與人的交往深淺、重疊網絡,大抵上也是從交通工具所劃分開來。

交通工具仰賴出門與回家的路徑、交通工具決定了人與人的親疏距離、交通工具考驗了另一個人願不願意遷就另一個人的方向、交通工具製造了順路的障眼法。

交通工具成為一種試探。

而我終究是太晚才明白了這些與那些,人與人之間計算距離的各種方式。


第一台機車騎滿十年,男友載我去機車行買新機車,
牽新車回家的路上,男友騎著他的車,在我前頭引領著我,我騎著新車走了跟以前不一樣的回家的路。

走回熟悉的基隆路,前方還是有一個穩穩的背影,跟著我的速度,時而放慢、時而從後照鏡看看我、一路帶著我回家。

從18歲第一次騎車上路起,就太過習慣甚至戒不掉自己找方向,摸索方向了。

到了現在,
突然跑出一個人,願意跟著你,有時繞繞新的路,有時回到熟悉的軌道,互相配合彼此的速度、兼顧彼此的方向。

走著走著,誰也不再讓誰迷路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arry.Chen的沙龍
2會員
9內容數
Starry.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9
看到一篇教養文提到,父母的負面貶低言語對孩子很有殺傷力,作者舉出其中一個例子便是:「這樣有什麼好哭的,你太脆弱了。」 看到這句話真的「轟」一聲,勾起我所有童年的創傷。 小時候我只要一哭,我爸就會對我說這句話,我至少聽他講了不下500次了吧,後來我也不大會在家人面前哭了。 在這個家裡,哭被定義為
Thumbnail
2024/09/29
看到一篇教養文提到,父母的負面貶低言語對孩子很有殺傷力,作者舉出其中一個例子便是:「這樣有什麼好哭的,你太脆弱了。」 看到這句話真的「轟」一聲,勾起我所有童年的創傷。 小時候我只要一哭,我爸就會對我說這句話,我至少聽他講了不下500次了吧,後來我也不大會在家人面前哭了。 在這個家裡,哭被定義為
Thumbnail
2024/09/20
一場失去文字的談話,妳知道問不到妳要的,他也沒打算回答。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放棄文字的意義,不假思索地丟出一個一個貼圖,將欲傳遞的心情全部灌諸於扁平跳動的小小圖像呢? 或許在某些時刻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些小小視窗的談話本就不具意義。
2024/09/20
一場失去文字的談話,妳知道問不到妳要的,他也沒打算回答。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放棄文字的意義,不假思索地丟出一個一個貼圖,將欲傳遞的心情全部灌諸於扁平跳動的小小圖像呢? 或許在某些時刻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些小小視窗的談話本就不具意義。
2024/09/18
threads上經常見到媽媽們對於婚姻育兒話題的抱怨,人們常理認為,把心情分享出來,有助於紓緩負面情緒。 但是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結果恰恰相反。
2024/09/18
threads上經常見到媽媽們對於婚姻育兒話題的抱怨,人們常理認為,把心情分享出來,有助於紓緩負面情緒。 但是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結果恰恰相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通常儀錶板的時數都大概是六十七上下,最常出現的數字就是六十七,不管在哪裡路只要夠大條就會呈現這個數字,在不趕時間的時候,這個速度就是我的習慣,不讓眼前風景來得太晚,也別讓這些的走得太快。
Thumbnail
通常儀錶板的時數都大概是六十七上下,最常出現的數字就是六十七,不管在哪裡路只要夠大條就會呈現這個數字,在不趕時間的時候,這個速度就是我的習慣,不讓眼前風景來得太晚,也別讓這些的走得太快。
Thumbnail
正式考試前強制在監理站聽兩小時課,兩小時下來只聽到兩個重點: 騎機車會死。 不要騎機車。 教官特別訓誡,機車事故佔比最多年齡群是高中生和大學生,即牌齡兩年內的族群。男朋友害自己出意外、害死了女朋友、害了女朋友的家人。有一個案例我聽到火大,甚麼人家單親家庭辛苦把女兒養大讀醫學院非常漂亮優秀結果把女兒撞
Thumbnail
正式考試前強制在監理站聽兩小時課,兩小時下來只聽到兩個重點: 騎機車會死。 不要騎機車。 教官特別訓誡,機車事故佔比最多年齡群是高中生和大學生,即牌齡兩年內的族群。男朋友害自己出意外、害死了女朋友、害了女朋友的家人。有一個案例我聽到火大,甚麼人家單親家庭辛苦把女兒養大讀醫學院非常漂亮優秀結果把女兒撞
Thumbnail
上一篇寫了篇「行人地獄之我見」時,對於台灣的交通亂象仍有話未說盡,今天另外為文,來探討為什麼機車是開車族的大敵。 就在今天早上,我依慣例載小女兒上學,校門口是雙線道,我暫停讓小女下車之後,打了方向燈,準備走林森南路車行地下道回家,忽然一輛機車直接穿埝中央分隔線,行駛軌跡是個四分之一弧形,車頭直接對著
Thumbnail
上一篇寫了篇「行人地獄之我見」時,對於台灣的交通亂象仍有話未說盡,今天另外為文,來探討為什麼機車是開車族的大敵。 就在今天早上,我依慣例載小女兒上學,校門口是雙線道,我暫停讓小女下車之後,打了方向燈,準備走林森南路車行地下道回家,忽然一輛機車直接穿埝中央分隔線,行駛軌跡是個四分之一弧形,車頭直接對著
Thumbnail
我終於考過機車駕照了!我終於是個有雙駕照的人了! 話說別人 18 歲就馬上考,我則是邁入 3 字頭才開始,萬事起頭難,騎機車從來不是我字典裡所出現的,小時候覺得機車龍頭很可怕很重,所以我很佩服騎機車穿梭在車陣裡的人類......
Thumbnail
我終於考過機車駕照了!我終於是個有雙駕照的人了! 話說別人 18 歲就馬上考,我則是邁入 3 字頭才開始,萬事起頭難,騎機車從來不是我字典裡所出現的,小時候覺得機車龍頭很可怕很重,所以我很佩服騎機車穿梭在車陣裡的人類......
Thumbnail
以前,小時候爸爸騎著機車載我去學校,每天到校門口總是看著好多家長們與爸爸相同騎機車載著自己的子女上學。 現在,自己身為父母了,同樣騎機車載著自己的小孩到校。說明了日常生活中機車從以前就已經是馬路上騎著代步的重要角色了。 以往在上下班的時段騎著機車穿梭在車水馬龍道路上,等紅綠燈的同時路上總是有形形色色
Thumbnail
以前,小時候爸爸騎著機車載我去學校,每天到校門口總是看著好多家長們與爸爸相同騎機車載著自己的子女上學。 現在,自己身為父母了,同樣騎機車載著自己的小孩到校。說明了日常生活中機車從以前就已經是馬路上騎著代步的重要角色了。 以往在上下班的時段騎著機車穿梭在車水馬龍道路上,等紅綠燈的同時路上總是有形形色色
Thumbnail
有人跟我一樣剛考完機車駕照,路考沒過,需要等候七天的朋友嗎?來吧我們來取暖XD
Thumbnail
有人跟我一樣剛考完機車駕照,路考沒過,需要等候七天的朋友嗎?來吧我們來取暖XD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提到,騎偉士牌的人們,好像是我們父母那一代,我有幸在年輕時給同學載過一兩次,我還真不會騎這種用手換檔的機車,用腳換檔還比較習慣的...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提到,騎偉士牌的人們,好像是我們父母那一代,我有幸在年輕時給同學載過一兩次,我還真不會騎這種用手換檔的機車,用腳換檔還比較習慣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