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當悲傷越分享越傷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或許是在社群平台上我已經被鎖定是「已婚」,在threads上經常會被大量投放媽媽心事,當然也看到很多抱怨老公的婚姻鬼故事,

網路作家宅女小紅經常在臉書抱怨老公,但是宅女小紅妙筆生花,自娛娛人,她的文幽默而且點到為止,讓眾人哄堂大笑充滿快活的空氣。

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夠像宅女小紅這樣,寫寫家務事轉換為流量密碼,甚至無損及婚姻(?)。

看到threads上分享的育兒鬼故事,短時間內總是能夠匯集大量的心有戚戚媽媽一起點讚集氣,幫罵作者配偶,紓緩原po太太的怒氣。

心有怨念,想找個樹洞破口是人性,只是抱怨完之後,回歸理性面要省思的是,然後呢?該如何做出行動,而非止於抱怨。

最近剛好在看一本書《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提到一個心理實驗,

2008年美國發生北伊利諾大學校園槍擊案,心理學家以這群經歷重大創傷的學生為研究對象,許多學生事後們用社群平台、通訊軟體,不斷回顧、大量討論、分享這啟不幸事件。

研究動機在於:「分享情緒是否影響人們長時間的感受?」

過去人們常理認為,多鼓勵深陷悲傷的人說出口,與他人抒發心情,能夠幫助他走出悲傷。

但是實驗結果卻恰恰相反,在負面事件發生後,「馬上」分享思緒和感受的人,分享最多情緒的人,往往整體痛苦程度最高,生理健康也是最差的。換而言之,(過度)分享情緒反而對這群經歷重大負面事件的人,更加有害。

『心理學家里梅在多項研究發現,與人談論自己的負面經驗,不會幫助我們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復原。』

原因在於,人們在負面狀態下,期待聽到的是「滿足情感需求」的說法,但是滿足情感需求的對話過程中,就會縮小「認知需求」,腦中的注意力期待被同理,而非尋找解決方案。

甚至在尋求支持的對話過程中,因為對方不斷探問事情發生的人事實地物,讓當事人不斷重新回想當下的負面經驗,而陷入了「共同芻思」:讓支持轉變為慫恿煽動。也就是在一苗柴火上繼續搧風點火。這串分享對話反而加深加重了負面感受。

沒人知道,這位太太在網路抱怨完之後,有沒有跟先生/家人好好談一談、談判、大吵一架,或是進一步擬定新的家庭分工模式。

於是在threads或是其他平台上,會看到一些帳號,總是不斷的連載書寫他的生活鬼故事,即使在短時間上升的按讚數量,與網友留言中得到片刻慰藉,但他的真實生活依舊原地踏步。

記錄下這一篇,也是為了好好提醒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arry.Chen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Starry.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9
看到一篇教養文提到,父母的負面貶低言語對孩子很有殺傷力,作者舉出其中一個例子便是:「這樣有什麼好哭的,你太脆弱了。」 看到這句話真的「轟」一聲,勾起我所有童年的創傷。 小時候我只要一哭,我爸就會對我說這句話,我至少聽他講了不下500次了吧,後來我也不大會在家人面前哭了。 在這個家裡,哭被定義為
Thumbnail
2024/09/29
看到一篇教養文提到,父母的負面貶低言語對孩子很有殺傷力,作者舉出其中一個例子便是:「這樣有什麼好哭的,你太脆弱了。」 看到這句話真的「轟」一聲,勾起我所有童年的創傷。 小時候我只要一哭,我爸就會對我說這句話,我至少聽他講了不下500次了吧,後來我也不大會在家人面前哭了。 在這個家裡,哭被定義為
Thumbnail
2024/09/20
一場失去文字的談話,妳知道問不到妳要的,他也沒打算回答。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放棄文字的意義,不假思索地丟出一個一個貼圖,將欲傳遞的心情全部灌諸於扁平跳動的小小圖像呢? 或許在某些時刻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些小小視窗的談話本就不具意義。
2024/09/20
一場失去文字的談話,妳知道問不到妳要的,他也沒打算回答。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放棄文字的意義,不假思索地丟出一個一個貼圖,將欲傳遞的心情全部灌諸於扁平跳動的小小圖像呢? 或許在某些時刻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些小小視窗的談話本就不具意義。
2024/09/05
一九八零年代末期,解嚴前後是我七年級這輩甫出生,卻又尚未懂事到有能力理解,身處一個時代的變局。解嚴後的台灣社會,也在練習發出自己的聲音,然而國家機器尚未鬆懈,一觸即發,便是棍棒齊飛。如此生猛的年代,有別於普遍歌功頌德、作政府傳聲筒的主流媒體,一群出自《人間》雜誌的紀實攝影師,將鏡頭對準角落的人群。
Thumbnail
2024/09/05
一九八零年代末期,解嚴前後是我七年級這輩甫出生,卻又尚未懂事到有能力理解,身處一個時代的變局。解嚴後的台灣社會,也在練習發出自己的聲音,然而國家機器尚未鬆懈,一觸即發,便是棍棒齊飛。如此生猛的年代,有別於普遍歌功頌德、作政府傳聲筒的主流媒體,一群出自《人間》雜誌的紀實攝影師,將鏡頭對準角落的人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中國式父母神奇之處: 你跟他分享快樂,快樂就會消失 你跟她傾訴煩惱,煩惱就會加倍
Thumbnail
中國式父母神奇之處: 你跟他分享快樂,快樂就會消失 你跟她傾訴煩惱,煩惱就會加倍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婚姻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幸福感,特別強調了母親的角色所帶來的幸福感。同時,也提到了配偶和家庭成員關係對幸福感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婚姻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幸福感,特別強調了母親的角色所帶來的幸福感。同時,也提到了配偶和家庭成員關係對幸福感的影響。
Thumbnail
本書作者寫下提出媳婦辭職信後,所發生的事和做的決定,以過來人的經驗,給被綑綁於媳婦、妻子、母親角色裡的女性們一些建言。
Thumbnail
本書作者寫下提出媳婦辭職信後,所發生的事和做的決定,以過來人的經驗,給被綑綁於媳婦、妻子、母親角色裡的女性們一些建言。
Thumbnail
她們習慣用含糊不清的語氣,說一些只有彼此才聽得懂的話,將最慘痛的經歷用幽默和厭世的話語包裝成一部人生黑喜劇。
Thumbnail
她們習慣用含糊不清的語氣,說一些只有彼此才聽得懂的話,將最慘痛的經歷用幽默和厭世的話語包裝成一部人生黑喜劇。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