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半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七又二分之一

  日語或許是旋律。

  一日課堂上朗讀課文時,發覺老師好像很少糾正特定某幾類錯音,像是母音U與O的不清。突然冒出這種古怪念頭可能是長時間生活中,市民總是一連串含含糊糊的嘟噥交談,與有時能聽見的,但無論用最耳背的錯聽都無法感受諧音的歐吉桑玩笑。但對於日本文化來說那卻是理所當然的。

  後來在LINE裡閒聊時教授回覆著,我以前什麼都聽不懂哦,從讀著老師的唇語模仿開始的,才忽然醒悟或許是一直以來守在發音清晰的框架裡,或許日語是更為抽象的存在,從來都不是想像中的積木組合的樣子。或許是日常話少、總是依賴閱讀學習語言的自己,自始就搞錯了語言的本質就只是聲音而已。怪不得為何在地人的日語雖然從來不真正精確,為何不少外國學生單詞發音標準,口語聽起來像是一連串沙沙揚聲器老舊脆了,黏滿塑膠破片。

  從那之後就開始試著在交談時將漢字從自己腦裡剝離,模仿起當地口吻,笨拙的試圖捕捉若有似無的旋律差異。但最後總挫折地想著這還是要點天份的吧。

  暑假前的一個月裡,課程也進入了上級。大阪的酷暑始終沒有稍稍降溫的跡象。每日擦拭房間時,房裡地板總是會出現耐不住炎熱鑽入的黑蟲,一日不到就化成一碰就碎開的乾殼。

  學校裡老師們聊天時也會說著不知為何呢,往年這時還沒脫離雨季,不該是這麼酷熱的疑惑。當回到沒有電風扇的三十八度宿舍,即便夜裡風仍軟弱得透不過紗窗的房間時,讓人忍不住想著是否該回台灣避暑。

  大暑,第一次深刻體會當下節氣如此命名的意義。

二、九又二分之一

  再一次的又被大學院拒絕。

  自己早就清楚的吧。出身、功績缺乏的自己無論如何都很難申請上大學,尤其是法學。不過當收到教務係回信,落落長的敬語寫著可惜、可以再申請其他教授與申請時要注意其他教授研究方向的回覆,不知為何卻讓人難以釋懷。每封信總是反覆讀著,但到底該如何改進又該如何符合標準,是否該想個新的題目再重寫一份計畫全然毫無頭緒。

  語校日子裡唯一的慰藉就只剩下上級課程課文裡小說或是散文的節錄。像是午後課堂讀著宮本輝的散文時,一早起手臂肌肉裡讓人全然抬不起手的痠痛意外的平靜許多。雖然這份刺痛感放學時,在重新穿過長長的商店街後又漫出肌理,沿著臂骨流著流著又堵塞到了腕隧道。

  文學已經是自己僅存的全部了。輪流朗讀課文時,總忍不住先飛快讀完全文,然後沿著原路倒退著回讀。每一段落台前台下討論與白板上寫著段落解析聲中,自己卻總是不自覺盯著某片段文字出神,讀完一遍又是一遍,一邊用手指輕輕擦過那片、稍稍抬起書面日光燈下閃著細細光點的鉛字,接著瞇起眼睛。被點到名時才發覺已經進到了下個段落。如果現在能許一個願望,多麼希望手指撫過時,文字也就隨同複印到了自己腦海裡不脫落。

  多麼美好。

  日本文學總是有種難喻的獨特美感。這並不是語言特性,也不是書面語自身擁有的特質。如果是純粹的書面語,比如專業論文或是議論,更多時候是繃著昭和式說教臉孔,文字難免僵硬。但文學並不是。自己涉獵的文類太少還難以評論,該怎麼說呢,那或許是詩的文字。短歌、俳句或是現代詩,文人不論在散文或是小說裡總習慣在每一極簡化的字句中琢磨向臨句暈開的漪,輕鬆散漫的口吻偶爾夾雜的古典用語,衝突感意外的令人著迷。

  其實我並不適合吧,只是從來不願意面對,也缺乏突然起草新圖的勇氣。只能在暗自想著就走完這次,如果無望或許是神說到此為止。

  九月終於入秋了。八月中旬時家父說著,今天立秋了,敏感一點的人會發覺突然變成秋天了之類的話時,自己除了依舊炎熱的高溫與好像有那麼點在清晨七點時濕濕暖暖的空氣間滲來若有似無的涼意,當時還一點都感受不出秋的氣息。

  一直到九月,雨隨著21號颱風的路徑在夏的尾聲回到大阪,氣溫一下驟涼。才想著原來真的早就秋天了。草草翻著節氣表,已經是白露。白露,屋外太陽升起前還是滴著雨,或許是指清晨時陽台上的鐵絲網黏的雨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反枕的沙龍
4會員
12內容數
反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3/28
  從琵琶湖西岸回程的電車車廂,高中生兩人向面前座位走來。手掌撐著下巴,貼著窗台的自己縮了縮膝蓋,視線又回到窗外。   列車一過舞子,山開始進入琵琶湖視野的遠方。列車這裡是無雲的晴。湖的彼岸,沖島在霧的表層投射輪廓。島與渡艇漸漸散去的白色軌跡夾在湖水與雲層的陰影間,灰與白彷彿不是現世。   突然,好
2019/03/28
  從琵琶湖西岸回程的電車車廂,高中生兩人向面前座位走來。手掌撐著下巴,貼著窗台的自己縮了縮膝蓋,視線又回到窗外。   列車一過舞子,山開始進入琵琶湖視野的遠方。列車這裡是無雲的晴。湖的彼岸,沖島在霧的表層投射輪廓。島與渡艇漸漸散去的白色軌跡夾在湖水與雲層的陰影間,灰與白彷彿不是現世。   突然,好
2019/03/20
  不知道該如何起頭。   晴日,整週無雲的大阪變得更冷。又要尋覓四月後神戶的住處,來日尚未滿一年又要前往下個去處。    早晨八時已經看得見晨光。商店街的遮雨棚,抬頭時偶爾會有光破損壞舊的塑膠頂,街仍昏暗。是那種載著啤酒桶的小卡車,軟帽下掛著墨鏡騎腳踏車的老人經過身側會滲著濕氣的輪廓。唯一間店家早
2019/03/20
  不知道該如何起頭。   晴日,整週無雲的大阪變得更冷。又要尋覓四月後神戶的住處,來日尚未滿一年又要前往下個去處。    早晨八時已經看得見晨光。商店街的遮雨棚,抬頭時偶爾會有光破損壞舊的塑膠頂,街仍昏暗。是那種載著啤酒桶的小卡車,軟帽下掛著墨鏡騎腳踏車的老人經過身側會滲著濕氣的輪廓。唯一間店家早
2019/03/13
一、南     「同學們知道大阪的南嗎?」上課時老師雙手捧著整疊的新聞問。     這時才想起在地下鐵站台時有時會見到寫著「南還是北」的廣告,但卻從來沒有細想過其中含意。如果南意思是大阪市之南,會是指
2019/03/13
一、南     「同學們知道大阪的南嗎?」上課時老師雙手捧著整疊的新聞問。     這時才想起在地下鐵站台時有時會見到寫著「南還是北」的廣告,但卻從來沒有細想過其中含意。如果南意思是大阪市之南,會是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剛出爐的秋刀魚散著細細氤氳,窗外落雨纏綿,滲進來的水氣竟讓屋裡屋外都起了薄霧。 熱食與寒氣,眼前不免恍惚起來。摘下眼鏡,這才恢復清朗。 備考的這一年,加上疫情反覆無常,待在家裡的時間比想像中多上許多。 竊以為也好,讀書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去學校的時間少了,自由的時間反而多了。
Thumbnail
剛出爐的秋刀魚散著細細氤氳,窗外落雨纏綿,滲進來的水氣竟讓屋裡屋外都起了薄霧。 熱食與寒氣,眼前不免恍惚起來。摘下眼鏡,這才恢復清朗。 備考的這一年,加上疫情反覆無常,待在家裡的時間比想像中多上許多。 竊以為也好,讀書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去學校的時間少了,自由的時間反而多了。
Thumbnail
9月,那是夏季的尾聲。 在幾乎薄弱到讓人感覺不到存在感的秋天來臨前,夏天囂張的氣焰絲毫未減,灼熱的太陽用著似乎要灼烤整片大地般的熱度不斷發聲著。 這座空蕩的教室內,除了殘留著兩張桌椅外,其餘能搬走的東西幾乎都被搬到別的教室去做再利用了。 我坐在無法被光照到的那張桌子上,我眼前的另一張桌椅則是處在日照
Thumbnail
9月,那是夏季的尾聲。 在幾乎薄弱到讓人感覺不到存在感的秋天來臨前,夏天囂張的氣焰絲毫未減,灼熱的太陽用著似乎要灼烤整片大地般的熱度不斷發聲著。 這座空蕩的教室內,除了殘留著兩張桌椅外,其餘能搬走的東西幾乎都被搬到別的教室去做再利用了。 我坐在無法被光照到的那張桌子上,我眼前的另一張桌椅則是處在日照
Thumbnail
不知道為何 冬天的空氣裡 有著比夏天還多的記憶 然而氣息 如此模糊 有些連畫面都難以被記起 如此不請自來 在不經意時 眼前就浮現那潮濕模糊的畫面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聞到淒涼的空氣 眼前浮現的往往都是 國中時期 站在七年十二班教室裡 向窗外看去 那個陰陰的天 荒蕪的操場 隔壁國小的紅磚建築......
Thumbnail
不知道為何 冬天的空氣裡 有著比夏天還多的記憶 然而氣息 如此模糊 有些連畫面都難以被記起 如此不請自來 在不經意時 眼前就浮現那潮濕模糊的畫面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聞到淒涼的空氣 眼前浮現的往往都是 國中時期 站在七年十二班教室裡 向窗外看去 那個陰陰的天 荒蕪的操場 隔壁國小的紅磚建築......
Thumbnail
好久沒聞到早上七點以前的空氣了(認真懷疑上一次可能是高三上),七月的都市早晨居然也是鮮鮮涼涼的。到火車站的途中,我捧著小冊子,把握時間複習漢語拼音和印尼文的問候語,Apa kabar,Selamat pagi。越想越緊張,我可不想毀了她們今年的第一次實體見面,和每個月唯一的這一堂課。
Thumbnail
好久沒聞到早上七點以前的空氣了(認真懷疑上一次可能是高三上),七月的都市早晨居然也是鮮鮮涼涼的。到火車站的途中,我捧著小冊子,把握時間複習漢語拼音和印尼文的問候語,Apa kabar,Selamat pagi。越想越緊張,我可不想毀了她們今年的第一次實體見面,和每個月唯一的這一堂課。
Thumbnail
學校那邊有點進入學測備考模式,我EJU只剩173天,真的沒問題嗎? 自從日文面試以來,我對交換失去了任何信心。 就是一團槁木死灰,冀望著死灰復燃,死灰當活灰醫。 以下是我新的連載,另外,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也會把另一篇的內容搬家過來。 小說從這邊開始 人,是感性且公益的。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Thumbnail
學校那邊有點進入學測備考模式,我EJU只剩173天,真的沒問題嗎? 自從日文面試以來,我對交換失去了任何信心。 就是一團槁木死灰,冀望著死灰復燃,死灰當活灰醫。 以下是我新的連載,另外,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也會把另一篇的內容搬家過來。 小說從這邊開始 人,是感性且公益的。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Thumbnail
從國中開始,我的英文就沒有好過。到了高中,由於是念商職,讀的是商用英文,商英又是啥呢?就是告訴你什麼是sun egg,牛排幾分熟之類的,沒有太多的文法,反而會話一大堆。 四技二專的英文考哪些東西,我真心不知道。但大學聯考英文考哪些?我知道絕對不是高中英文那六本而已,所以在備考的那一年中,我完全沒有
Thumbnail
從國中開始,我的英文就沒有好過。到了高中,由於是念商職,讀的是商用英文,商英又是啥呢?就是告訴你什麼是sun egg,牛排幾分熟之類的,沒有太多的文法,反而會話一大堆。 四技二專的英文考哪些東西,我真心不知道。但大學聯考英文考哪些?我知道絕對不是高中英文那六本而已,所以在備考的那一年中,我完全沒有
Thumbnail
現在想想,好像也是,學是為了學以致用,至於用不上的,忘了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後來的我,身處英語環境時,日語就會退步;當又接觸到日語環境時,英語單字用不到就會逐漸忘記。 而當兩者都沒有什麼機會可以使用時, 就會一起退步。 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Thumbnail
現在想想,好像也是,學是為了學以致用,至於用不上的,忘了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後來的我,身處英語環境時,日語就會退步;當又接觸到日語環境時,英語單字用不到就會逐漸忘記。 而當兩者都沒有什麼機會可以使用時, 就會一起退步。 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