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這段歷史,是我們該填的坑:《陳澄波密碼》豪好看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讀完《陳澄波密碼》兩週了,我還是找不出一個好的切入點來推薦這本書。

因為這本書實在太棒了,不知從何寫起。

那麼,先從我覺得最驚豔的連結點開始吧。那就是,作者竟然知道陳澄波與潘玉良相識,並且小說從一場送別宴,順勢寫出台灣、中國近代美術史上兩大家,對於上海的愛戀與哀愁。

潘玉良於1929年任上海美術專門學校西畫系主任,1930年開始兼任上海新華藝專;陳澄波1929年任藝苑繪畫研究所指導員,而潘玉良正是藝苑創辦人之一,兩人的作品還一起參加當年的西湖博覽會;而陳澄波亦於1929至1933年間任教於新華藝專。簡單來說,兩人是同事,也是好友,畫過同一個模特兒,1936過年潘玉良潘贊化夫婦還寄賀年明信片給陳澄波哩(地址還寫錯)。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後來中日兩國爆發松滬會戰,陳澄波因日本國籍問題不見容於上海,加上戰事逼近、妻子張捷亦不習慣上海生活,最後還是選擇離開中國。潘玉良則是深感在中國學無所成浪費時間(廢話,她可是去巴黎和義大利留學過的女人啊……),青樓出身又使她的工作、展出一再遭受抨擊,1937年,潘玉良離開中國前往歐洲遊歷,二戰爆發後,她再也沒有機會回到中國。

在《陳澄波密碼》中,潘玉良有一句台詞:「我愛祖國,可祖國並不愛我。」這句台詞,何嘗不是在寫陳澄波呢?回到台灣以後,樂於分享祖國見聞、到處教大家講「國語」的陳澄波,下場是被槍殺、曝屍於嘉義火車站前。

1947年,潘玉良人在巴黎,正為晚年的知交友人王守義塑像,她還懷著有一天要回中國的夢想,不知道自己終究會病死巴黎,王守義將會埋葬她。而這一刻,她又何嘗知道昔日的畫友陳澄波,胸口已經被他深深信賴的國民黨政府打穿了呢?

那是我在看《陳澄波密碼》時第一次掉淚的段落。昔日的好友、昔日的情誼還如此鮮豔,而分開後的人生,他們各自凋零。我們認識的陳澄波和潘玉良都是藝術史上的耀眼星星,可是小說家輕輕一筆,寫出了這兩個民族意識強烈的畫家,他們死時有多麼寂寥。

第二個讓我非常驚豔的點,就是小說竟然挑選了〈琳瑯山閣〉來做為開啟密碼的關鍵鑰匙。琳瑯山閣主人張李德和,可說是日治時期的嘉義龐巴度夫人、沙龍文化的領導者,多少美術家、文學家、醫生政客名流……出入於琳瑯山閣,而以她的望族仕紳背景及在地影響力,她的家族又如何可能安然逃過二二八後的清鄉、數十年白色恐怖中特務的魔爪?

raw-image

是的,張李德和只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出身西螺望族、後來嫁入嘉義名門的她,長袖善舞自不在話下,陳澄波被殺之後,家人到處去醫院借擔架要將遺體帶回家,張李德和丈夫開設的「諸峰醫院」卻連擔架都不敢出借,家中收藏的陳澄波作品都藏起來,不敢公開展示,對於陳澄波的遺孀、子女更是千般迴避。這人情冷暖固然讓人唏噓,但是如果不做到這種程度,也許下一個被殺的就是自己。

張李德和在戰後,繼續活躍於嘉義的文化、政商界,曾擔任過嘉義救濟院董事長、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一屆省議員、明華家事補習學校董事長、臺中書畫展委員、內政部禮俗研究委員會委員、保護養女會主任委員等職。

與權力共舞,這就是張李德和活下來的方式。

她心裡怎麼想呢?對於陳澄波被殺害曝屍,她的感覺是甚麼,這些問題都隨著當事人的辭世,再也沒有答案了。不過(注意!以下爆雷)在小說中委託修復〈琳瑯山閣〉的人是誰,不用說,自然是張李德和的後代。張李德和在晚年移居日本,病逝於青森,但是這幅〈琳瑯山閣〉並沒有被張家燒毀,而是被藏匿起來,直到陳澄波的汙名被洗刷才面世。

raw-image

第三個推薦的點,是女主角方燕與她的父親。方燕象徵的是黨國統治下無知的高級外省人第二代。身為特權菁英分子,從一無所知到後來明白自己很可能是階級、是黨派統治下的受惠者,她的覺醒是一場悲劇。

他們和其他台灣人接受了各種以愛國為名的歧視思想,學習的是充滿謬誤、片面資訊、扭曲真相的歷史,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以身為中國人為傲,把流亡政權的自卑轉換成自傲,認為台語是低俗的文化、認為親近日本人的台灣人都是奴化的象徵。透過以愛國之名包裝的仇恨、分化思想,這些坐擁階級優勢的人,無所知覺,還以為自己是正義之人。

像這樣的人,一生都被浪費在謊言之中,只有親眼看見證據時,才有可能鬆動他的世界吧。方燕後來因為追查過程越來越接近核心,窺看了機密檔案而被特務恐嚇、被報社革職,她不得不這麼問自己:「如果你過去的人生、你的父母,都活在一場謊言迷宮之中,妳該相信誰?」

這些人,正就是活生生的楚門啊。

好,我就推坑到這邊(因為稿債高築的我竟然還在這邊寫讀書心得還寫了兩千字我該死)。《陳澄波密碼》我認為是高中歷史和美術教師必買的好書,更是每一個台灣讀者絕不能錯過的歷史小說,雖然說他已經得獎了,不過還是請大家務必用新台幣幫這本書下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潘家欣的沙龍
426會員
70內容數
<p>對我來說,我悲傷的時候,最能平復心情的方式就兩種,吃真正的美食,以及看偉大的作品。</p>
潘家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7/03
各位讀者好,非常感謝大家的踴躍支持,作者要在此向大家說:非常對不起!雖然校對多次,初版書還是有誤植與錯字!(嚇到吃手手)
Thumbnail
2019/07/03
各位讀者好,非常感謝大家的踴躍支持,作者要在此向大家說:非常對不起!雖然校對多次,初版書還是有誤植與錯字!(嚇到吃手手)
Thumbnail
2018/12/25
哈囉,親愛的讀者們:藝術家的一日廚房經過將近三年的連載,家欣覺得,嗯,累累。所以,這一系列的專欄,會暫時休息一陣子。
Thumbnail
2018/12/25
哈囉,親愛的讀者們:藝術家的一日廚房經過將近三年的連載,家欣覺得,嗯,累累。所以,這一系列的專欄,會暫時休息一陣子。
Thumbnail
2018/12/15
來自中台灣鄉下的窮孩子,如何成為拍賣超過上億元的油畫巨匠?一間小小的畫室,如何催生台灣美術運動史上鼎鼎大名的五月畫會?一張薄薄的畫布,如何承載最瑰麗的「台灣粉」?這一篇,來介紹台灣油畫界最富威望、親和力爆炸的大師──廖繼春。
Thumbnail
2018/12/15
來自中台灣鄉下的窮孩子,如何成為拍賣超過上億元的油畫巨匠?一間小小的畫室,如何催生台灣美術運動史上鼎鼎大名的五月畫會?一張薄薄的畫布,如何承載最瑰麗的「台灣粉」?這一篇,來介紹台灣油畫界最富威望、親和力爆炸的大師──廖繼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時光剝離你我 像一襲華美衣衫 卻要被追悔爬滿 11/10   今天帶來的是前段時間瘋狂循環的一首歌:石楠小札。
Thumbnail
時光剝離你我 像一襲華美衣衫 卻要被追悔爬滿 11/10   今天帶來的是前段時間瘋狂循環的一首歌:石楠小札。
Thumbnail
《小團圓》是張愛玲最後的長篇小說,書寫那些她已看透,但造成遺憾的當事人已無從修補的諸多往事,當往事成雲煙,愛癡恨憾都鑽進骨子裡。
Thumbnail
《小團圓》是張愛玲最後的長篇小說,書寫那些她已看透,但造成遺憾的當事人已無從修補的諸多往事,當往事成雲煙,愛癡恨憾都鑽進骨子裡。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連續劇,畫魂,由香港關錦鵬擔綱導演,敘述民國初年留法女畫家潘玉良一生淒美的感情故事。 整片劇情如詩如畫,氣韻連貫,意境動人,音樂配曲作詞,亦均量身訂做,旋律輕柔優美,娓娓傾訴,婉約靈秀,無限神傷。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連續劇,畫魂,由香港關錦鵬擔綱導演,敘述民國初年留法女畫家潘玉良一生淒美的感情故事。 整片劇情如詩如畫,氣韻連貫,意境動人,音樂配曲作詞,亦均量身訂做,旋律輕柔優美,娓娓傾訴,婉約靈秀,無限神傷。
Thumbnail
20220424 北師美術館【「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 場內觀眾,大多是為了黃土水《甘露水》而來,就像是「不朽的青春」中《少女像》,黃土水的雕像,多麼細緻美好,總是佔據展場最耀眼的舞台聚光燈之下。少女輕閉的雙眼、迷濛的臉龐,頭部上揚彷彿迎向斜上方的來光,沐浴在神聖氛圍之下。
Thumbnail
20220424 北師美術館【「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 場內觀眾,大多是為了黃土水《甘露水》而來,就像是「不朽的青春」中《少女像》,黃土水的雕像,多麼細緻美好,總是佔據展場最耀眼的舞台聚光燈之下。少女輕閉的雙眼、迷濛的臉龐,頭部上揚彷彿迎向斜上方的來光,沐浴在神聖氛圍之下。
Thumbnail
1943年11月,被稱作「上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家」,同時也是《天地》月刊主辦人的蘇青,在《天地》第二期上,刊出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此篇小說輕巧精緻,可以說是盡顯張愛玲創作才華的名作之一。〈封鎖〉不僅故事本身寫得精彩,張愛玲的初戀也與它息息相關。
Thumbnail
1943年11月,被稱作「上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家」,同時也是《天地》月刊主辦人的蘇青,在《天地》第二期上,刊出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此篇小說輕巧精緻,可以說是盡顯張愛玲創作才華的名作之一。〈封鎖〉不僅故事本身寫得精彩,張愛玲的初戀也與它息息相關。
Thumbnail
承上篇,這是「不朽的青春」畫展觀後心得重點記錄的續篇--著重列出幾位藝術家眼中與畫筆下的人物、自然、四季感所流露出的細膩觀察、畫功與情感。
Thumbnail
承上篇,這是「不朽的青春」畫展觀後心得重點記錄的續篇--著重列出幾位藝術家眼中與畫筆下的人物、自然、四季感所流露出的細膩觀察、畫功與情感。
Thumbnail
看似水流金歲月 求往日歡笑重現   最近滑著youtube時,總會看到被憶起的老歌跟老電影,當看到《流金歲月》時,想到這部電影能夠如此讓人難以忘懷,在於當時八九十年代兩大女星張曼玉與鍾楚紅的演出,她們的美讓人難忘。 劇情簡述   《流金歲月》(英語:Last Romance)1998年上映,朱鎖鎖(
Thumbnail
看似水流金歲月 求往日歡笑重現   最近滑著youtube時,總會看到被憶起的老歌跟老電影,當看到《流金歲月》時,想到這部電影能夠如此讓人難以忘懷,在於當時八九十年代兩大女星張曼玉與鍾楚紅的演出,她們的美讓人難忘。 劇情簡述   《流金歲月》(英語:Last Romance)1998年上映,朱鎖鎖(
Thumbnail
來自中台灣鄉下的窮孩子,如何成為拍賣超過上億元的油畫巨匠?一間小小的畫室,如何催生台灣美術運動史上鼎鼎大名的五月畫會?一張薄薄的畫布,如何承載最瑰麗的「台灣粉」?這一篇,來介紹台灣油畫界最富威望、親和力爆炸的大師──廖繼春。
Thumbnail
來自中台灣鄉下的窮孩子,如何成為拍賣超過上億元的油畫巨匠?一間小小的畫室,如何催生台灣美術運動史上鼎鼎大名的五月畫會?一張薄薄的畫布,如何承載最瑰麗的「台灣粉」?這一篇,來介紹台灣油畫界最富威望、親和力爆炸的大師──廖繼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