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不朽的青春--臺灣現代美術的璀璨永恆(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藝術家眼中的人.情 |

【陳進眼中的原住民們】

陳進的《三地門社之女》,巨幅膠彩畫、畫工細膩非常。儘管畫作是靜態的,但畫中人物的視線、神情與姿態,活靈活現地向觀畫者傳遞她們之間的互動與情感。

陳進的《三地門社之女》,巨幅膠彩畫、畫工細膩非常。儘管畫作是靜態的,但畫中人物的視線、神情與姿態,活靈活現地向觀畫者傳遞她們之間的互動與情感。

陳進(1907-1998),人如其名,在她綿長而不凡的人生中,締造不少「第一」、可說是走得很前面、不斷進擊的前衛摩登女性--她,是台灣女子習畫第一人、是台灣第一位女性畫家、也是第一批留學日本接受正統新式藝術教育的青年之一、更是第一個入選「帝展」(日本帝國藝術展覽會)的台灣女畫家... 陳進在那個觀念傳統、男尊女卑的保守年代,受高等教育並負笈東瀛、沉浸並發揮她的藝術天才、完全不按照彼時社會觀念對於女性必須儘早出嫁相夫教子以終的框架去活--她40歲才結婚、44歲生子,把生命中最青春精華的時光與心力,全心全意投入她最愛與最擅長的繪畫。身為日本殖民時期成長的台灣女人,陳進作畫,多數以台灣女人的生活經歷與面向、而非當時更能投日本人所好的日本相關題材為主。她對於以畫來記錄、訴說台灣女性在時代中的日常種種如此的堅持,展現出她身為台灣人、畫家、女性的一種時代精神及態度。這幅199.1*147.7公分的巨大膠彩畫作,完成於1936年、畫的是屏東三地門社的排灣族婦女的生活模樣。陳進當時在屏東女校任教、地緣之便加上她想畫出可以盡現台灣鄉土之美的畫作,促成她前進三地門社觀察、取材,完成這幅情感張力十足的巨作。

【李石樵眼中的手足牽掛】

李石樵《四弟像》(1931)。畫他因病早逝的四弟李堆鍛。

李石樵《四弟像》(1931)。畫他因病早逝的四弟李堆鍛。

這其實是一幅默默承載了巨大而多重的悲傷的油畫--李石樵1931年畫的四弟畫像。畫完之後不久,畫中主角李堆鍛就因腸疾與世長辭了。而在送走四弟之前,李石樵已先後陸續面對了長女因熱腦症而早夭、畫家摯友陳植棋被胸膜炎併發腦膜炎奪命的英年早逝、父親與妻子的重病、還有兄嫂與姪兒等家人的故去...這一連串前仆後繼的親友病故,想來無疑是畫家人生中晦暗的一段時期吧。但李石樵沒有因這些不況的境遇而喪志,他等父親與妻子病情回穩後,不顧父親反對、返回東京繼續學業、持續大量積極的創作,他的創作生涯超過一甲子,質佳而量豐, 李石樵的油畫創作題材豐富,人物、風景、靜物都能畫;除了早期的寫實畫派風格、他也曾受立體主義影響而嘗試過立體畫派的創作路線。我對李石樵的玫瑰最有印象(這印象來自於兒時跟著閒暇愛到畫廊賞畫的爸爸去阿波羅畫廊、在那兒欣賞過不少李石樵的玫瑰靜物畫),他的油畫除了能看得出嚴謹而紮實的技法、更含有深厚的哲思及綿長的情意。

【藍蔭鼎眼中的庶民日常】

藍蔭鼎1950年的水彩紙本創作《永樂市場》。長達142公分的畫作裡,畫家生動詳實的觀察、捕捉市場裡的眾生百態,是可以細細久久去看、從中看出許多微小但綿長的趣味的水彩作品。

藍蔭鼎1950年的水彩紙本創作《永樂市場》。長達142公分的畫作裡,畫家生動詳實的觀察、捕捉市場裡的眾生百態,是可以細細久久去看、從中看出許多微小但綿長的趣味的水彩作品。

藍蔭鼎《永樂市場》局部。

藍蔭鼎《永樂市場》局部。

藍蔭鼎(1903-1979)師事以水彩見長的石川欽一郎、跟著石川習畫整整四年,也練就出純熟洗鍊的水彩功力。中期至晚年的他,更將自己早已得心應手的水彩畫功與中國水墨畫技法相結合,這讓他的水彩畫作走出了獨樹一格、識別度超高的獨特風格。藍蔭鼎畫作取材多來自台灣鄉間民間,從農村風光、市場日常、廟會節氣等他都畫,看他筆下的人物與風景,總有一種特別腳踏實地、平易近人的親切感。

| 藝術家眼中的自然 |

《鹿圖》(1933)--呂鐵州超罕見的膠彩巨作、以鹿為主角,是一位老醫生的壓箱寶收藏。

《鹿圖》(1933)--呂鐵州超罕見的膠彩巨作、以鹿為主角,是一位老醫生的壓箱寶收藏。

【呂鐵州眼中的鹿之姿態】

必須承認,我對呂鐵州(1899-1942)這個名字與人,完全陌生。感謝不朽的青春這個展,讓我認識了這位於我既遙遠又陌生到有點神祕的畫家、還得以親眼目睹他遺下的極難得巨幅膠彩作品--鹿圖。之所以說這鹿圖難得,在於呂鐵州的創作生涯是以繪製花鳥見長並知名;幾乎沒人聽說或看過他畫鹿。本次展覽位於地下一樓的展間、回放的紀錄片中有一片段回溯了《鹿圖》這幅畫被發現的奇妙過程--這幅畫,原來一直默默存放在一位老醫生的診所一角,建議來觀展時切勿錯過紀錄片的介紹。

記得多年前學畫時,畫到動物,老師一再叮嚀--只要眼神對了,畫筆下的動物便會活起來。呂鐵州畫筆下的鹿群能栩栩如生,一是比例放的夠大、既視感強烈;二當然是眼神了,瞧那畫中的鹿群們的眼神,可愛自然,特別注意喝奶的小鹿眼中放出稚嫩而孺慕的情生意動,讓我不禁折服呂鐵州的畫筆下,是真的有神。鹿群背後的秋楓,也巧妙點出畫裡時空的季節感,秋意的色彩與鹿群身上的毛色調和地相應,又恰與綠葉呈現活潑的對比,視覺效果搶眼奪目。

鄉原古統的《春之庭》與《夏之庭》,完成於1937年。

鄉原古統的《春之庭》與《夏之庭》,完成於1937年。

【鄉原古統眼中的庭園生機】

日本人隨季節移轉、而在生活日常中的各方各面做出與季節相呼應的調整與搭配,這種纖細敏感的季節感,是大家有目共睹、舉世出名的。日本層次豐富而分明的四季,賦予了他們對四季風物細細觀察並讚詠的體質與能力。且看放在展場三樓、鄉原古統(1887-1965)的兩幅彩墨屏風《春之庭》、《夏之庭》,便能跟著畫面中的自然細節感受到日本人對季節變換的敏感。鄉原古統擅長膠彩、彩墨作品也很耐看,他的風格娟秀細緻,畫面雖然很滿、用色儘管繁多,卻經得起細看久觀而不覺繁雜不生厭膩。我尤其喜歡夏之庭水池裡泅游的金魚、以及池邊兩隻小蟹,他們在畫面中是如此渺小、卻是搶眼與點題的必要存在,讓人難以忽視,顯見畫家構圖時的功力與心思。

還有許多畫,就不多說了,留待各位前往親眼觀賞,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感動與共鳴。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iane Yang的沙龍
100會員
149內容數
把親自走過、看過的藝文展覽收集起來。 把每一個展場上的感動與震撼記錄下來。
Diane Y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4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5月11日貴賓預展日、5月12~14日開放給大眾購票參觀。主辦方為Art Assembly、「 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 台北當代」是旗下首個藝博會品牌。今年一掃疫情連續干擾的陰霾,帶著90家畫廊回歸疫情前的盛況.
Thumbnail
2023/05/14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5月11日貴賓預展日、5月12~14日開放給大眾購票參觀。主辦方為Art Assembly、「 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 台北當代」是旗下首個藝博會品牌。今年一掃疫情連續干擾的陰霾,帶著90家畫廊回歸疫情前的盛況.
Thumbnail
2022/11/26
不跟隨、也不刻意帶頭創造流行;不去多想趨勢、沒有所謂的「過時」的概念,希望品牌生產販售出去的每一件產品,能成為顧客生命中的美好記憶、陪伴擁有與使用minä perhonen的每個人在各自的人生路上長長久久向前走,而不是過季就丟。這位自謙不完美、人生中有缺陷有遺憾;不擅長短跑、但非常有耐力及熱情好好長
Thumbnail
2022/11/26
不跟隨、也不刻意帶頭創造流行;不去多想趨勢、沒有所謂的「過時」的概念,希望品牌生產販售出去的每一件產品,能成為顧客生命中的美好記憶、陪伴擁有與使用minä perhonen的每個人在各自的人生路上長長久久向前走,而不是過季就丟。這位自謙不完美、人生中有缺陷有遺憾;不擅長短跑、但非常有耐力及熱情好好長
Thumbnail
2022/11/20
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開展第一天我就迫不急待去看了。時隔一個月,看展時的悸動與驚艷依然在腦海心頭久久迴盪、念念不忘... 皆川明的美好設計,現在起直到2023年2月19日,走一趟高雄市立美術館,置身涵蓋一到二樓的展間,就可以深度認識這位超過大半生醉心於設計、至今依然在崗位上兢兢業
Thumbnail
2022/11/20
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開展第一天我就迫不急待去看了。時隔一個月,看展時的悸動與驚艷依然在腦海心頭久久迴盪、念念不忘... 皆川明的美好設計,現在起直到2023年2月19日,走一趟高雄市立美術館,置身涵蓋一到二樓的展間,就可以深度認識這位超過大半生醉心於設計、至今依然在崗位上兢兢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茶金重現1950年代的台灣,以茶商獨生女張薏心為主角,代領大家去微觀當時代的社會中女性的地位、國家政治、商業變遷、大時代的動盪。 言妍以白蝶藤蘿的女主角黃敏貞為主角跨越了4本書,從他們兒時初識,經歷曲折戀愛到結婚生子,直到人生的盡頭,背後也生動描繪出台灣早期社會的縮影
Thumbnail
茶金重現1950年代的台灣,以茶商獨生女張薏心為主角,代領大家去微觀當時代的社會中女性的地位、國家政治、商業變遷、大時代的動盪。 言妍以白蝶藤蘿的女主角黃敏貞為主角跨越了4本書,從他們兒時初識,經歷曲折戀愛到結婚生子,直到人生的盡頭,背後也生動描繪出台灣早期社會的縮影
Thumbnail
东南北正在河口村艺术小镇主入口斜坡前画石子,一辆轿车缓缓驶近,车门一开,走下一个身着米白色风衣的戴着墨镜的高个女子。东南北站起来挥挥手,又蹲下来继续忙碌,不远处三哥侧躺在草坪上晒太阳。
Thumbnail
东南北正在河口村艺术小镇主入口斜坡前画石子,一辆轿车缓缓驶近,车门一开,走下一个身着米白色风衣的戴着墨镜的高个女子。东南北站起来挥挥手,又蹲下来继续忙碌,不远处三哥侧躺在草坪上晒太阳。
Thumbnail
去年因輔系歷史系而修習「史學入門」的課堂作業。作業規定要自選歷史論文一篇進行史料分析,我選擇了研究林獻堂與其身邊女性的一篇論文。
Thumbnail
去年因輔系歷史系而修習「史學入門」的課堂作業。作業規定要自選歷史論文一篇進行史料分析,我選擇了研究林獻堂與其身邊女性的一篇論文。
Thumbnail
這幅畫以盎綠繁茂且幾乎垂直的植物襯著與背景有著對比色的主角人物,整幅畫凝聚著濃厚的逮丸味,紅色的人象徵著生為台灣人的我們,無論種族,在副熱帶氣候的炎日下辛勤耕作了一個又一個的世代,個個有著曬得通紅且黝黑的皮膚,主角呢,不知是直立於玉米田中,還是正攜手與歷史步步同行著。
Thumbnail
這幅畫以盎綠繁茂且幾乎垂直的植物襯著與背景有著對比色的主角人物,整幅畫凝聚著濃厚的逮丸味,紅色的人象徵著生為台灣人的我們,無論種族,在副熱帶氣候的炎日下辛勤耕作了一個又一個的世代,個個有著曬得通紅且黝黑的皮膚,主角呢,不知是直立於玉米田中,還是正攜手與歷史步步同行著。
Thumbnail
20220424 北師美術館【「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 場內觀眾,大多是為了黃土水《甘露水》而來,就像是「不朽的青春」中《少女像》,黃土水的雕像,多麼細緻美好,總是佔據展場最耀眼的舞台聚光燈之下。少女輕閉的雙眼、迷濛的臉龐,頭部上揚彷彿迎向斜上方的來光,沐浴在神聖氛圍之下。
Thumbnail
20220424 北師美術館【「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 場內觀眾,大多是為了黃土水《甘露水》而來,就像是「不朽的青春」中《少女像》,黃土水的雕像,多麼細緻美好,總是佔據展場最耀眼的舞台聚光燈之下。少女輕閉的雙眼、迷濛的臉龐,頭部上揚彷彿迎向斜上方的來光,沐浴在神聖氛圍之下。
Thumbnail
那個時代的女性,即使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看在外人眼中,都是結婚的「履歷表」一環。​太有才藝,還會被公婆質疑不懂「相夫教子」。​那時代,女性成年就得當標準妻子,跟今天一畢業就得當社畜差不多。​不過仍有一群女性,以才女實力為自己的生活努力。​
Thumbnail
那個時代的女性,即使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看在外人眼中,都是結婚的「履歷表」一環。​太有才藝,還會被公婆質疑不懂「相夫教子」。​那時代,女性成年就得當標準妻子,跟今天一畢業就得當社畜差不多。​不過仍有一群女性,以才女實力為自己的生活努力。​
Thumbnail
承上篇,這是「不朽的青春」畫展觀後心得重點記錄的續篇--著重列出幾位藝術家眼中與畫筆下的人物、自然、四季感所流露出的細膩觀察、畫功與情感。
Thumbnail
承上篇,這是「不朽的青春」畫展觀後心得重點記錄的續篇--著重列出幾位藝術家眼中與畫筆下的人物、自然、四季感所流露出的細膩觀察、畫功與情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