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所處的高中大學校園內,要被認同是一名夠格的文青門檻極高,必須讀完所有張愛玲的小說、散文,乃至於翻譯稿與書信,討論張的書評言論。張愛玲幾乎定調了近代華文文學的品味,如果你的文字被國文老師或中文系教授品評「有張愛玲的韻味」,這可謂最高讚譽,足以橫著走路一天。
挺汗顏我一直沒有讀完張愛玲,主要原因是人生經驗不豐富的十幾二十歲,對師祖奶奶描寫的大家族人際關係、情感糾葛與婚姻很難共鳴,所以2009年張愛玲的自傳性長篇小說
《小團圓》出版時,我沒跟上那一波熱潮。
經典總是相見不晚,經過社會歷練後讀《小團圓》,我比較懂得張愛玲的情感了,尤其是師祖奶奶為何在集「年紀大」「浮誇」「花心」「漢奸」等負面標籤於一身的胡蘭成這個人身上暈船,並且做出生活在2020後的現代人都不見得敢做的選擇。
政治認同、感情抉擇超前時代的師祖奶奶
《小團圓》在張愛玲百年冥誕時推出有前置溝通書信的紀念版
生活在台灣,要對國民政府忠誠--也就是對黨國忠誠的政治規訓一直在,不過回溯到清朝滅亡後的幾十年,中國的軍閥與地方勢力非常複雜,許多人穿梭在不同政權間尋找仕途、討生活,張愛玲的長輩親戚如此,胡蘭成也是如此。
百年來,「漢奸」二字幾乎是烙印在胡蘭成身上,他距離乾淨清白有一段距離,但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這個標籤來自他一度站到國民政府以外的勢力上。
從戒嚴以降將近幾十年的時間,在台灣能詮釋歷史、定義忠奸的是國民政府,「漢賊不兩立」的框架讓我們讀文學作品時也不由自主地拿政治認同去分類,合我心意的是好人,不合的就是壞人,愛上壞人便欠罵該譴責,儼然是中華禮教糾察隊長。
張愛玲生在鼓吹禮教的時代,成長在長輩親戚通通「不成體統」的環境中,《小團圓》女主角盛九莉是張愛玲的化身,同樣身為落魄大戶的千金,都是爹不疼娘不愛,她們的存在之於大人們就是「誰要出錢」的負擔。
九莉被算命師指稱和父母緣薄,解煞要稱母親蕊秋為「二嬸」,「二嬸蕊秋」如同張愛玲的生母,在舊時代選擇離婚做自己--到海外留學、與外國情人同居、住香港最高級的飯店。錢是自由的護城河,每一分都要計較,最需要堤防的便是有合法繼承權又能合理伸手要資源的子女,九莉直到蕊秋去世,才從遺物在拍賣會標售的會計帳知道母親擁有什麼。
既然得指母為嬸來破解命格,九莉得稱父親乃德為「二叔」,「二叔乃德」是張愛玲生父的翻版,成天與繼室在菸榻上抽鴉片,抽到敗光家產,在重男輕女的時代對兒子都捨不得花錢栽培,當然也吝嗇支付與蕊秋離婚時協議要為九莉出的學費,乾脆編個理由誣賴九莉掌摑繼母,軟禁她不讓她外出,惹得被學校討錢的蕊秋衝回老宅拍門吵鬧。
父親親身示範最終只有毀滅的生活方式,不難理解張愛玲與九莉都嚮往摩登的母親,她們的認同也都投射在母親身上--
蕊秋有一次午餐後講話,笑道:「你二叔拆別人的信。」楚娣在旁也攢眉笑了起來。九莉永遠記得那弦外之音:自己生活貧乏的人才喜歡刺探別人的私事。
張愛玲眼中的胡蘭成
高地位、外型筆挺、出手豪闊、情場浪蕩子、床第間的MVP
張愛玲愛胡蘭成的理由,可以從《小團圓》男主角邵之雍身上看見--邵之雍超懂撩妹,直擊在不同女人心理需求上的甜言蜜語,例如他對落魄大戶後代、孤傲的女主角盛九莉說:「你這名字脂粉氣很重,也不像筆名,我想著不知道是不是男人化名。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發生的關係都要發生。」
主動出擊外,邵之雍很擅長觀察情勢,知道何時可以推進、何時可以放緩。他給了九莉整箱的錢,金額足夠讓九莉償還向母親支用的學費生活費。
為何金錢在張愛玲或盛九莉心中都如此重要?可以從小說中的尋常情境看出:
蕊秋對於前夫沒有按照離婚協議,支付九莉去香港唸英國女子寄宿學校的學費,變成由她出錢,雖然身為一名留洋過的摩登女性,但她並沒有自食其力去工作賺錢,本質上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戶千金,她的財產全部來自上一代允許她繼承的份額,用掉一分少一分,這份不甘心與焦慮便反應在母女互動上:
(蕊秋說:)「想想真冤──回來了困在這兒一動都不能動。其實我可以嫁掉你,年紀青的女孩子不會沒人要。反正我們中國人就知道『少女』。只要是個處女,就連碧桃(一名相貌極普通的丫環),那時候雲志(一名男性親戚)都跟我要!」
九莉詫異到極點。從小教她自立,這時候倒又以為可以嫁掉她?少女處女的話也使她感到污穢。
被親生父母如此對待的張愛玲與九莉,被透析人情世故又有外在魅力的男人從物質與精神上猛攻,豈能不暈?
另一方面,有多名人設迥異的情人的邵之雍根本是AV帝王,床第上的MVP,花樣百出讓九莉高潮到子宮頸都受傷--在民初,明寫女人和男人在性方面有多契合是禁忌,師祖奶奶以別出心裁的大量譬喻,並且在前言說明「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迴,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
默然片刻,燕山又道:「你大概是喜歡老的人。」
他們至少生活過。她喜歡人生。
歷練過才能體會人生的五味雜陳
《小團圓》故事走筆到九莉在創作事業上成功、小說被影視化--這條成功路徑到現代也是一樣的,忽然令我共鳴感十足。經濟獨立的九莉不用仰賴結婚生子、繼承父母的遺產來獲得保障,既然自己可以創造財富,就有力量享受轟轟烈烈的戀愛而不悲慘。
這一部張愛玲生命最後創作的長篇小說,書寫那些她已看透,但造成遺憾的當事人已無從修補的諸多往事,當往事成雲煙,愛癡恨憾都鑽進骨子裡。十幾歲就消化得了這類情節的讀者很早慧,但我仍認為每個人生階段都有那個當下覺得精采有趣的作品,一時吞不下經典又如何?實在犯不著為了被老師稱讚去硬啃,反而扼殺閱讀的樂趣。
衛道人士可能會認為《小團圓》是一部渣男惡女羅曼史,我覺得讀完後有許多值得玩味之處,從社會期待「好女人」應該如何,去理解和拆解既有的框架,以及從前提不起興致、現在能深刻體會到故事趣味的心境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