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青春期是探索及展現自我、尋求認同和歸屬的時期,在同儕團體中得到地位是首要任務。因此經濟較弱勢的學生,面對物質生活富足的同伴,為了掩飾自卑和得到地位,或許會出現一些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如 Lady Bird 對朋友謊稱自己住在高級住宅區、父親在國外工作),卻也可能因此失去知心的同伴。如果有接受情感教育,會讓人面對這類問題時更能妥善因應,但片中的教育環境顯然是沒有發揮這個功能。
親近生侮慢
Lady Bird 的母親很少給他鼓勵和稱讚,這其實是期望太高、在乎太深的結果。片中提到的「愛你,但是希望你能成為更好的你」,言下之意就是「我不喜歡你現在的樣子」。有人說「每個父母都是在成為父母那刻起,才開始學習當父母」,這是從經驗的角度來看親子衝突;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親近性(familiarity)。
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寫道:
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
家庭內的密集互動,把母女對彼此的愛變得隱晦,而不符期待之處變得鮮明。直到母親得知 Lady Bird 偷偷申請東岸學校而和 Lady Bird 冷戰、兩人的距離拉開之後,那些很少言明的愛,才又重新浮現出來。片中有多次「母女倆要隔著一層東西才能說出內心話」的橋段,包括更衣間、信紙和電話答錄機。而 Lady Bird 到紐約生活後,反而去接觸與家鄉有連結的事物,例如教會、例如他的本名 Christine。我認為「親近讓衝突增加」這個概念,不只是家庭,更是所有形式的關係都應該好好思索的。
憧憬的幻滅,是「長大」的註解
流行文化常以愛情和性為主題,而前面提到尋求人際的歸屬(包含愛情)是青春期的第一要務,在文化與人格發展兩者加成之下,也就容易形成許多對美好愛情(與性關係)的想像。但事實上就如 Lady Bird 的「第二任男友」Kyle 所說,「你往後人生中還會經歷無數次平凡的性愛」;特別的、刻骨銘心的經驗,在生命中是相對少數、是特例,而平凡才是常態。這種理想崩毀、認知調整的過程,正是人格逐漸成熟的標記。因此,我認為可以這樣下結論:
所謂的長大,就是憧憬的幻滅;幻滅之後,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定位。
附:片中 Lady Bird 的父親雖然罹患憂鬱症多年,反而是眾多角色中把事情看得最清楚的一位,同時也總是很適時地給予女兒溫暖。其實這並不奇怪,一般人常把憂鬱想得很負面,但其實憂鬱情感有個生物演化上的意義:讓人更精準分析自身所處環境。相關探討可見《憂鬱的演化》這本情感科學書籍,由 Jonathan Rottenberg 所著。也可參考我對該書的重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