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戊戌變法」與成功的「明治維新」:吸收西方和融入西方

2018/12/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更廣泛地比較「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那為何在近代,日本努力成為強國成功了,而中國的努力失敗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和日本對西方的衝擊和挑戰所抱有的態度和採取的對策不同。
總體而言,中國對西方的態度是排斥的。在政治上想擺脫西方列強通過一系列條約對中國主權的限制,趕走西方勢力。在文化上也盡力抵制西方的影響,致力於將在中央政權軟弱時西方所施加的影響清除出去。只是願意引進西方的技術和利用西方的思想並「中國化」。而日本則在思想文化上積極擁抱西方,而在政治上同樣想擺脫西方的干預和限制。因而在對策上,中國是不放棄自己的文化主體,而吸收認為有利於改進自我的西方成份,張之洞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魯迅所謂「拿來主義」;而日本則願意放棄自己的文化主體,願意融入到西方文化和體系中去,福澤諭吉所謂「脫亞入歐」。
體現在變革舉措上,日本「明治維新」的變革是全方位的,思想、制度和器物層面漸次推進。以思想變革為先導,制度和器物變革緊隨其後。明治天皇《五條禦誓文》第四條:「破除舊有之陋習,一本天地之公道」;第五條:「求知識於世界,大振皇國之基業」,表達了拋棄舊的思想文化,全力向西方學習的決心。
1871年,明治維新第三年,日本派出了由46名官員組成的龐大的使團,歷時一年零九個月,對歐美12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教育,軍備等多方面進行了詳盡考察。包括會見各國政要,觀摩議會,參觀工廠、學校和軍營。而清朝是在1905年,30多年後才派出五個大臣出國考察,時間還不到半年。比日本的重視程度明顯相差甚遠。
考察團回國後,提出「殖產興業」「富國強兵」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隨後,日本全面引進西方的文化和制度,像西方一樣興建工廠,修建鐵路,興辦學校,建立新的陸海軍。大量譯介西方書筆籍,高薪聘請西方的教師和專業人士。通過廢藩置縣,政府組織改革、最終以頒佈《大日本帝國憲法》為標誌,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在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實力大為提高。
而中國對西方的吸收則是不情願的和被動的,有限的和有選擇性的。最先是只想在器物層面改改,就搞了「洋務運動」,舉辦工廠和加強軍備。結果與日本一交手,被打敗了,才想效仿日本,從制度入手搞了「戊戌變法」,又失敗了。後來還是不行,就搞預備立憲。結果也沒搞成,爆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後,所謂的「共和」政體也不靈,又才想到從思想上搞新文化運動。這就與明治維新不同,中國這三個層面的次序是完全搞反了,先器物後制度最後才是思想文化。而且三個層面是在不同時區段搞的,不同步不協同,效果就不好。
再加上體量的影響。中國對西方吸收得少,體量又大;而日本對西方融入的程度深,又小得多,自然兩者的效果就相差懸殊了。
日本向西方積極學習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與它是文化的追隨者有關。歷史上,日本是中國的學生,引進了中國的儒家思想。後來與西方接觸後,發現西方是更好的老師,就比較容易棄舊迎新,「脫亞入歐」實際就是「脫中入歐」。福澤諭吉在《脫亞論》中提出,「不應猶豫等待鄰國之開明而共同振興亞洲,不如脫離其行列而與西方文明之國共進退」。
而中國是文化的原創地,歷史悠久。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一向有優越感,自以為中國是天下的文化中心,其它地方都是蠻夷。從當老師轉為當學生,心理上就很難接受。加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惰性也大。中國沒法「脫中入歐」,只能「改中入歐」。這個就比日本難得多。
2018年12月14日
江上小堂
不一樣的角度!關注現實,追究歷史,探尋未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0會員
274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