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近些年來人工智慧的突飛猛進,在寫作,製圖、演算等方面基本已經接近人類甚至超越人類,許多工作完全可以用人工智慧來替代人類工作。
這必然導致就業市場需求的重大改變。對程式化寫作,美編、資料處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大減少。從而必然推動大學專業設置的改變。簡單說來,就業市場對文科專業的學生的需求將大為減少。
不少世界知名大學因應形勢,已動手大幅度削弱文科課程和專業。包括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劍橋在去年都消減了本科文科課程和專業。例如哈佛大學,2024年秋季本科生學院取消了至少30門課程,涉及20多個系,而其中絕大多數為文科專業。
國內也是同樣的趨勢。復旦大學一馬當先。2025年3月6日,復旦大學校長金力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稱,復旦大學的『文科招生的比例,會從原來的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力度不可謂不大。一時間,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贊成者有之,反對者也有之。但大勢如此,國內將會有更多的大學跟進。

以我之見,以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大學本科已經沒有必要將文科分專業了。應當取消所有的文科專業,如歷史、哲學、文學之類的專業。而將所有的文科專業都歸併到通識教育中去,等於設一個大的文科專業。並控制一定的招生人數。課程涵蓋文史哲、經濟等基本課程,再加上足夠的資料分析課程。主要方向是培養企業和政府機構所需要的通用性人才。有了文史哲的基礎知識和資料分析能力,加上利用人工智慧,就能勝任大多數的通用性工作。如行政助理、人力資源、運營、公關等工作。其次,少數致力於文科學術研究的學生,可以選定具體專業方向在碩士和博士階段再深造。簡單說來,就是本科階段,文科不分專業,碩士和博士階段再分專業。
這是大方向。不可能一步到位。先從縮減文科專業和課程入手。到時機成熟,現在的教師安置妥當後,就可推行。
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