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
含有「通識教育」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江上小堂的沙龍
2025/04/03
通識教育:文科教育因應AI興起的出路
因為近些年來人工智慧的突飛猛進,在寫作,製圖、演算等方面基本已經接近人類甚至超越人類,許多工作完全可以用人工智慧來替代人類工作。 這必然導致就業市場需求的重大改變。對程式化寫作,美編、資料處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大減少。從而必然推動大學專業設置的改變。簡單說來,就業市場對文科專業的學生的
#
人工智慧
#
文科
#
通識教育
2
留言
AI 峰哥
2025/03/11
AI 浪潮來襲,教育跟上了嗎?台灣人才轉型的關鍵下一步
AI時代來臨,企業和人才都必須積極轉型,才能在新的競爭環境中生存和發展。本文探討AI時代的生存法則,企業如何打造AI夢幻團隊,教育體系如何培養不被AI取代的下一代,以及如何建立AI企業文化。作者阿峰老師分享自身豐富的AI教學經驗,並提供相關資源和課程。
#
AI應用
#
人工智慧
#
ChatGPT
喜歡
留言
王家歆的沙龍
2024/12/17
10分鐘話
這是多年前的一次經驗,那時我兼行政工作,必須上台對學生介紹通識選課。第一次面對那麼多人講話,也算是寶貴的經驗。 進體育館時,還不到2:30。看到前排還有空位,我就坐下來。坐在右邊的學務長側身告訴我,台上正在手語表演。 沒多久手語表演完了,熱門音樂響起,台上開始跳舞了。
#
體育館
#
行政工作
#
通識選課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06/05
完整的人與現代人的處境:關於前圖紙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
前圖紙
#
通識
#
通識教育
喜歡
留言
騷人絮語|Fragments by S.
2024/02/29
戲劇、人生、夢想:讀羅仕龍教授的《16歲的戲劇課》
十六歲的時候,你在幹嘛?十六歲,大約是高一、高二,對我而言,是僅次於大學及研究所求學階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十六歲,即將是成年人了,那幾乎是每個人從小的夢想:想快點長大變成大人,因為大人可以自己做決定,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
5/5
16歲的戲劇課
#
閱讀書評
#
閱讀分享
#
閱讀心得
3
留言
渡狼/DL
2023/09/16
我在台大的通識修課經驗&觀察(下)
回頭看這些通識課程,帶給我的收穫除了增廣見聞,更多的那該是不同課程和學術領域的研究方法,以及不同教授和助教對於知識與教育的熱忱、風格和傳遞方式。現在的我,很感謝當年的自己,初生無畏的把一大堆課塞上課表任憑命運擺佈,選到什麼就去上,才有機會碰觸到那麼多新鮮的人事物。
#
台大
#
通識
#
通識教育
10
留言
渡狼/DL
2023/09/16
通識教育該不該?概述我在台大的通識修課經驗&觀察(上)
為了拓展學生的跨領域思維和視野,或許是希望學生不要太早劃地自限,也或許是基於更傳統的理性/感性、科學/人文二分的概念,期望藉由通識教育補足主修科系以外的「另一半」,通識教育因而導入。但終究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性格、學習方式、以及思維結構,因此在這個議題上有對立的見解並不意外。
#
通識
#
通識教育
#
課程
32
留言
蔚藍Azure的沙龍
2023/09/07
新時代大學隨想10:通識課,不該只是畢業學分
「通識課」對於學生的軟實力與求知慾養成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通識課在台灣的大學中卻長期被忽略,甚至淪為學生衝分數用的營養學分。事實上, 一堂好的通識課,不但能讓學生獲得知識,甚至可以開啟學生的興趣與未來方向。本文除了探討對通識課的常見迷思之外,也補充筆者本人經驗,以及通識課帶給筆者的收穫。
#
學習
#
大學
#
通識
15
留言
欣怡瀧的沙龍
2020/09/08
一篇文摘
2020年8月26日 02:02 剛剛在面書睇到一則分享出來的明報文摘,有一位資深傳媒人摘文,標題係“不論去留 保存香港”。文中有就10點建議香港人可以做嘅事。離不開要保存香港固有文化,如廣東話係香港人既母語;香港制造就是香港制造…等等。難道筆者覺得香港文化會漸漸消失?
#
香港人感受
#
通識教育
#
廣東話
1
留言
Teresa Ho的沙龍
2020/04/15
Very Undignified 的 General Education
難怪專權政府都視 General Education 為洪水猛獸,畢竟開了天眼的人們回不去乖巧盲從的一套。當代的批判思考,實在如古時的吃人禮教一樣可怖,分別只是前者批的是政權,後者吃的是平民。
#
TheCrown
#
通識教育
#
家庭教育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