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說最近沒梗,有朋友推薦來談迷霧之子。我本來要來談談布蘭登山德森的迷霧之子,我覺得非常好看,真的是有小時候看金庸,熬夜也一定要一次看完的感覺。
雖然是奇幻小說,不過很有武俠感,只是用的不是武功系統,而是鎔金術。但主角從底層一路學會鎔金術後開始翻轉人生,也頗有武俠的少年成長的味道,只是每個人練的都是厲勝男的天魔解體大法(如果有讀友不知道這梗的話,請估狗梁羽生雲海玉弓緣)就是。
但這套書好看也不用特別我來說,所以真的要談反而不知道如何談。
認真說,主角對於神,善惡二元對立的看法,還挺有趣的。
有時一直講武俠也不是因為武俠有多少了不起的東西可以講,但那就是我成長過程吸收的材料,以後遇到新東西,還是得回到這些材料中去思索一些脈絡。
那我總覺得時代有時代的精神,武俠當然還是一直可以寫,只是真的不要照個前人的書寫,還是要望向真實,武俠是世界的殘破倒影,不是前人倒影的倒影。虛像是不能再成像的(國中物理)。
以下還是記記這一月來零散看的小說心得。
郭箏:大話山海經(二):顫抖神箭
前不久看電子報才想起沈默談過郭箏的新書。
郭箏的武俠小說不多,不過都讓我很有印象。我對郭箏的書還是有興趣,還是想買來看看。
(剛去查一下,這本還是第二本了,我這半年泡在新工作的壓力挫折裡,好像錯過了很多事情。)
我是買電子書的版本,之前很忙時想硬看(想說看完來寫電子報),但完全看不下去。看了個開頭就放下,但選舉日反而讓我暫時拋開工作壓力,平靜一點看書。
初看感覺就是不正經。很難想像的不正經,郭箏還用應天魚當筆名時寫的少林英雄傳,雖然有酒色財氣等等給個不正經的徒弟,但主角算是個正經的小和尚,結尾帶出一個悲情的英雄。
這樣的角色結構一直到鬼阿師父還是在,正經的師父,不正經的徒弟,結尾帶出悲情的英雄。
但這部大話山海經:顫抖神箭,讓我驚訝的是,那個懷抱著理想,默默承受苦難的英雄角色不見了。
所有角色(包括小配角甚至大魔王)都沒有什麼深沉的理想和抱負,相對也沒有什麼深沉的算計和邪惡。(理想和邪惡是一體兩面)
剛好讀在選舉日,讀在臉書漫天的政治感嘆文中。
我突然理解到了這種不正經的可愛之處。
那是一個去悲情化的世界。
裡面有個橋段我初看覺得是抄金庸。
就是有個地方傳說埋藏了后羿神箭,一堆人在挖,挖到大家都以為他們神祕消失死亡,這和金庸俠客行裡的俠客島的梗有點像。
但最後神弓神箭被找到後,大家沒有各種明搶暗謀互相廝殺(在金庸的小說裡,怎麼可能不血流成河,金庸不只一次描寫這樣奪寶的殘酷場景),大家反而是坐下來談事情,最後發生某些事情後,沒拿到弓箭的人也就各分東西。
裡面有一段是描寫兩個人要走時閒聊,寫得非常平靜家常,一個問說老朋友你要回家嗎?一個答說我只有一個女兒而且很獨立。另一個再問:那你要來去參加京城的拳法大賽嗎?你之前是冠軍,不在去衛冕一下。答說:沒意思不想再去。再問:你不去那我去了,上次我只差一點點。答說:那祝你好運,對上我派時請手下留情。最後問:你到底想去哪裡?答:我想再去找祝融長琴。
然後兩人就一起在去尋下一個歷史寶物了。
我原本想,郭箏也老了,武俠小說一值是很訴諸理想的小說類型,郭箏會擺出怎樣的姿態"教育"我們這些讀者呢?
結果看到是一本全篇都很不正經帶著輕盈笑意的小說。而且連往常最後都要有的悲情英雄都沒有了。
我剛開始是不太理解郭箏到底在幹什麼?到最後,難道郭箏服膺的理想就是放低身子討好讀者嗎?
但感謝選舉,我突然理解了,或許這就是郭箏要表達的理想:去悲情化。
郭箏是真正高傲的作者。
(補充:不過看完才知原來這是第二集 預計要寫七集 所以也可能悲情的英雄還沒寫到 畢竟後面還有五集 而一個人一輩子聽說總在寫同一部書的
但這部書的不正經 對我來說蠻能消解選舉過後的心靈創傷壓力的 我現在往回頭追看第一集中)
看巫王志四
一直找理由的作品。
但我想應該不是像艾西莫夫那種,後面一直找理由吃設定,用來表現自己聰明,把小說做為一種智力測驗的做法。
常常要用很多巫法禁錮,誓約,先古前人的詛咒等等去說明角色的行為。在巫王記的小說設定裡,人的本質是簡單可理解的,但為了配合戲劇性,當角色做出超出原本簡單設定的本質情況選擇時,都要找理由。
所以整本書就是不斷在找理由的過程。
很多時候不用替角色找理由的,可以寫得很輕快,只有一場又一場活在當下的插科打諢,例如前不久剛看完過的大話山海經系列,角色自然由他們的言行所形塑。
讀者認同了角色,自然會替他們找理由。
或許不應該視為小說技術的失誤,應該反過來問,為什麼,鄭丰要盡力維持"人的本質很單純"這件事。(不斷地替角色找理由,說明角色的單純本質。)
這或許是鄭丰小說中最特殊,浪漫的本質。(我一直認為鄭丰是非常天真的人)
巫王志5 (結局)
昨天晚上看完結局,蠻失望的。
感覺作者的現實生活狀態有點不好 有時每寫一章都要把前面設定講一次 我原先以為是理由狂(作者內心的某種潔癖強迫症) 但想說好歹看完再評論 但看完會覺得根本可能作者失憶 人在現實中太忙太累 要控制一部大長篇有時是需要傾盡心力的 鄭丰有可能根本負擔不起這樣的奢侈 所以變成每寫一章都要提醒自己一遍前面寫過的東西 讀者其實可能沒這麼健忘 其實可以不用這樣一直重寫設定
更壞的是 他和金庸一樣會為了當時當下的趣味改設定 (這點說他是女版金庸我覺得毫無疑義)
舉例來說我常說的就是周芷若 為了情節需要 需要惡人出現 就把某個角色變成情節需要的角色 (金庸自己也說過 如果知道周芷若是周海媚來演 會把角色寫得更好,言下之意,周芷若是可以不用黑化得這麼嚴重的 也就是說 寫好寫壞 是作者隨意說了算的
這種為了情節會"輕易地"犧牲角色的完整性,是我後來離金庸越來越遠的原因,但在這點上,鄭丰學了十足十,所以這是我失望的地方。
例如前面說主角之一的大哥多麼溫柔賢能,但後來整個壞掉,魚婦阿依的線也沒收掉。大巫鹘是最後的爆點,但心態轉折也莫名其妙,沒有辦法讓人產生認同,自然也沒有感動。
情節不斷轉折是好看的要素,有時犧牲一點角色完整性是無可厚非,但一定要不斷地逆轉再逆轉,把角色稿得支離破碎,然後再用大量的說明企圖去說服讀者,就有點睜眼說瞎話了。
人物要有認同才會有感動,鄭丰搞不清楚這點。
但無論如何,巫王志設定還是很有趣,從上古傳說的歷史中,開出一方奇幻的世界。還是不難看,只是看完很空虛就是,但或許這樣的世界觀可以觸動其他很多的讀者。中國式的奇幻。
看誅仙
誅仙,作者蕭鼎,大陸的仙俠小說。挺好看的,在這個時候看,感動的地方在於這可能是最後的古典武俠小說了。
就金庸前後幾十年的武俠小說,基本上是有固定劇情結構的,主角多是少年,滅門,然後迭番奇遇(明師祕笈靈藥神兵等等)之後,獲得比別人高的能力,然後憑藉著某種個人特質(郭靖:為國為民;楊過:咕咕咕咕;狗雜種:我很憨慢......),得到了眾人的敬重抱得美人歸等等。
總之是個努力成長就可以成功的夢想,讓人變得比別人強的地方在於機緣(幸運)和個人特質。
這和現在大部分的勵志書內容是差不多的,教你如何如何認識自己,強化自己優勢,就容易成功(不成功就是你運氣不好,但武俠小說就是模擬一個你運氣極好的世界)
在那個時代,武俠小說其實和勵志小說是一體兩面。成功的人可能不看勵志書,因為他們已經成功了(去看看比爾蓋茲的歷年書單吧),所以可能也不看武俠小說。(武俠小說被認為是不入流,但為何勵志書仍然暢銷?這是我不太理解的地方。一定有什麼地方搞錯了?)
但頂尖成功人就是很少(而且越來越少,因為成功的定義越來越複雜,又要進得廟堂下得廚房還要懂得臥房等等,不只是女人啦)。武俠這種通俗娛樂其實反映最多數普遍的人心之所向。
而誅仙成書也十年前了。現在看來也是這種成功勵志的小說橋段的最後餘暉了。
我最近看了些視頻介紹動漫小說作品,有視頻主說到現在的主流是裝B,主角就是一開始就外掛掛滿,世界是一場遊戲,主角是課金外掛。
或許有人會想到古龍,小李飛刀一開始就是小李飛刀,原著裡並沒有小李他媽的飛刀這回事,小李飛刀一出場就是獨一無二,另外也是很裝B,沒是咳咳血喘喘氣,但該出手時還是沒人擋得了。
但現在的裝B和小李那時有本質上的不同。小李的強,只是突顯小李的黑暗與空虛,古龍那時可能還沒有後設的概念,但的確就是有點後設的味道,讓人把成功和武學技藝的強做出了分離。
但古龍本質上是不這麼勵志的。你可能很強,但你很失敗。
而現代的(如不死者之王)裝B當然不是小李這種,是沒有弱點全面的強。
是我很強很成功但我還是很可愛。
以不死者之王來看,主角有什麼(成功)特質呢?沒有,就是愛玩遊戲,懂遊戲世界,網路遊戲這種東西,還不是像小時候玩馬力歐,還真的是需要努力練習,加上一定的手腦協調,才能夠過關,玩網遊,大家都知道,能夠課金外掛就是強,換成誰都一樣。唯一人格特色就是真實人生裡是個不太成功的小業務,有時會有些業務嘴,可以幫助他在特定的人際關係中處理好場面。但這種處理並不是啥真正關鍵,反而像是在一片歌功頌德中,內心一點點反省(這對我來說還是主角可愛的地方,他現實中當過小業務,知道被奉承不是理所當然的,不是真的因為自己無所不能全知全能)
現在流行的是龍傲天,是不死者之王。
因為現代人很絕望,在內心深處,早已經不做努力就能成功的夢了。
要成功,在遊戲裡,就是課金外掛。(但往好處想,這是個可愛比強要重要的年代,或許這樣也挺好的。)
現實生活裡,就只能投對胎了。
投錯胎,那就作夢去吧。
工商服務
活動日期:民國 108 年 1 月 22 日 9 時 0 分 (星期 二 ) ~ 民國 108 年 1 月 24 日 17 時 30 分 (星期 四 )
報名截止日期:民國 108 年 1 月 18 日 0 時 0 分 (星期 五 )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圖書館4樓4045教室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圖書館
協辦單位:海穹文化
聯絡人:王思蘊
聯絡電話:02-2926-6888ext.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