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蠟」是保養品配方-五大結構之一「油相成分」的組成要素;更是能變化提供不同塗抹膚觸(e.g.滋潤度or清爽度)的關鍵之一...
而所謂「油(Oil)、脂(Fat)、蠟(Wax)」──最簡單、直觀的區分法:
- 「油」──室溫下呈「液態」者,如:橄欖油、荷荷芭油、玫瑰果油......等。
- 「脂」──在室溫下呈「凝固態」者,如:豬油、牛油、乳油木果脂......等。
- 「蠟」──在室溫下呈「固體」,施以高溫會融化為液態者,如:蜜蠟、堪地里拉蠟、石蠟......等。
另外若依「原料來源」區分──可分為「動/植物」、「礦物」及「人工合成」三大類。
動/植物來源-油脂
一般來說,動/植物來源油脂,主要為「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結構──由一個甘油,酯化接上三個脂肪酸構成(如下圖)。當然也會包含,部分自然衍生的油性分子,如二酸甘油酯、單酸甘油酯、或游離脂肪酸等。
礦物來源-油脂蠟
礦物性油脂蠟,源自石油,由極性低的碳氫化合物(即烴類)構成,包含:烷烴、烯烴、炔烴、環烴及芳香烴類等不同分子結構形式(如下圖)。
合成來源-油脂蠟
人為加工合成的油脂蠟──避免天然來源的油脂,容易氧化、酸敗的弱點──提升品質穩定性、使用&保存的方便性、與節省成本。
在化妝品領域中,常見者如:角鯊烷、脂肪酸、脂肪酸酯、脂肪醇、聚矽氧烷等。
不同「油、脂、蠟」──對保養品(配方)的影響
一般來說,除了人工合成者外,天然動/植物、礦物來源的油脂,多為混合物──包含著各式不同的油分子。所以其自身特性,就會依所含組成分子的碳鏈長度、雙鍵形式、官能基團等「結構」與「所佔比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例如,以「動/植物來源的三酸甘油酯──脂肪酸鏈、或礦物來源的烴類──烷烴鏈」來說:
- 通常碳數越多、碳鏈越長、佔比越高→油脂越硬,越偏向固體(蠟類),融點也會越高。
- 碳鏈結構含雙鍵數越多、佔比越高→油脂越軟,越偏向液體(油類),融點也會越低。
因為分子與分子間作用力,碳鏈越長,作用點越多;結構越平整,排列越緊密,彼此吸引力越高。
所以室溫下,豬油呈凝固狀,橄欖油呈液態──因為兩者所含不飽和脂肪比例不同。
而這也導致「保養品(配方)」不同的變化:
- 影響保養品「稠度(軟硬度)」──例:長碳鏈/飽和脂肪酸%越高(e.g.蠟類成分),會越提升配方油相的稠度,進而導致配方成品-偏硬、呈固態,如口紅脣膏、油膏、膏霜類等保養品。
- 帶來不同的塗抹「膚觸感受」──原則上碳鏈越長,飽和度越高→膚感越厚重,越不易塗抹化開;碳鏈越短,不飽和度越高→膚感越清薄,越容易延展開來。另外像環狀結構,如環烴類&環狀聚矽氧烷類,因分子間交互作用點少,彼此間吸引力不強,故能帶來非常清爽的膚觸。甚至,因小分子量,具有高揮發性,很適合極需「清爽/無負擔-感受」的化妝品配方(e.g.防曬品)使用。
- 提供不同的「潤澤效果」──由於油分子結構,具不同的光折射率,所以可以帶來肌膚「提亮」(令光反射路徑一致)、或「啞光/不泛油光」效果(通常使用矽彈性體,含高分子交聯聚合物+矽油等,使光線多散射)。
另外「油、脂、蠟」還擔當:
總結:
所以,當我們檢視保養品的成分標示──總是可以發現:除了被用來當作護膚活性的「天然」動/植物-油成分外,還包含著許多「其它類」的油/脂/蠟-成分──這些雖然無法直接提供皮膚-保養好處,但都是有其配方意義的,不管是:讓產品(配方)穩定;更好推抹/延展性佳,方便使用;或抹後清爽/無負擔感,用後不黏膩......等。
畢竟,如果打開一乳霜,將其抹在皮膚上時,卻發現有如麵糊般-黏稠、難推散──相信就算其「護膚效果」再好,也不會有人想用第二次──這樣的話,保養品就算含有再厲害的活性,也等於無用。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