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們還有機會嗎?」有,同時也沒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泥濘中的成長筆記(完結)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任性救贖》
32.8K會員
497內容數
曾經以「文飛(Dana)」這個名字創業、出書。我靈魂、身為藝術家的創作名字是嬋娜。我不能保證你會喜歡我的文字,或覺得花這筆錢一定是值得的,但我能保證的是,我寫的每一個字,都是我當時生命歷程的當下,最赤誠並用我的生命的血淚堆疊出來的。沒有任何華麗的包裝,那含藏了我當下的領悟、痛苦與迷惘。
《任性救贖》的其他內容
2021/01/15
感謝各位這兩年對於這個專案的支持,我在這邊想要跟大家說這個專案將不再更新。但我也不會刪除這個專案,免費的部分還是會維持免費,而付費的部分則會維持單月訂閱的原價,用這個原價讓大家取得這個專案的永久閱讀權限。
2021/01/15
感謝各位這兩年對於這個專案的支持,我在這邊想要跟大家說這個專案將不再更新。但我也不會刪除這個專案,免費的部分還是會維持免費,而付費的部分則會維持單月訂閱的原價,用這個原價讓大家取得這個專案的永久閱讀權限。
2020/12/28
《問》
1. 發現自己沒有覺得自己很值得被愛,或者只值得怎樣的對待後,要怎做,才能改變自己的信念? 如果跟對方說,自己喜歡對方,但不喜歡他的對待方式,然後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關係,能讓自己往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信念前進嗎?
2. 對方說他前女友幾乎都是有內涵或優秀類型的,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路(是關係

2020/12/28
《問》
1. 發現自己沒有覺得自己很值得被愛,或者只值得怎樣的對待後,要怎做,才能改變自己的信念? 如果跟對方說,自己喜歡對方,但不喜歡他的對待方式,然後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關係,能讓自己往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信念前進嗎?
2. 對方說他前女友幾乎都是有內涵或優秀類型的,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路(是關係

2020/11/30
愚人。
愚人從2018/9/11就一直在我心頭上了。當時因為跟前男友分手的關係,我發現我關於控制的核心議題。而我一直都知道我的課題是要讓自己漸漸可以活得像個愚人一樣。愚人是一個任何事情實體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動能的能量體,因為這世界上一切的組成都是能量,我們能夠把它想像成一件事情要顯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各

2020/11/30
愚人。
愚人從2018/9/11就一直在我心頭上了。當時因為跟前男友分手的關係,我發現我關於控制的核心議題。而我一直都知道我的課題是要讓自己漸漸可以活得像個愚人一樣。愚人是一個任何事情實體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動能的能量體,因為這世界上一切的組成都是能量,我們能夠把它想像成一件事情要顯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各

你可能也想看










其實在寫上一篇文章時,心裡還是沒有底的,與過去一年來一樣,因此看到有位讀者回覆:「向神明祈願,是對自己的發誓。」,心裡不禁感嘆,對呀,一再的發誓,卻依舊沒有行動。
直到爸爸一通電話打來,對我下了最後通牒,他說:「如果今年還是沒下定決心要去,以後就不要再想這個可能性了。不然你要一輩子活在幻想裡嗎?」聽

其實在寫上一篇文章時,心裡還是沒有底的,與過去一年來一樣,因此看到有位讀者回覆:「向神明祈願,是對自己的發誓。」,心裡不禁感嘆,對呀,一再的發誓,卻依舊沒有行動。
直到爸爸一通電話打來,對我下了最後通牒,他說:「如果今年還是沒下定決心要去,以後就不要再想這個可能性了。不然你要一輩子活在幻想裡嗎?」聽
很多人可能來找我諮詢的時候,會以為他們得到的會是我的建議,但我從來就不給建議,因為我並不能負責我以外的人的人生。我在做的永遠都只有兩件事:第一個是幫助對方向他自己提問,另外一個是告訴對方我所看見的景色,並且把每一條我所看到的選擇的道路的樣子、對方所沒看見的景色,最終由對方自己去選擇。
很多人可能來找我諮詢的時候,會以為他們得到的會是我的建議,但我從來就不給建議,因為我並不能負責我以外的人的人生。我在做的永遠都只有兩件事:第一個是幫助對方向他自己提問,另外一個是告訴對方我所看見的景色,並且把每一條我所看到的選擇的道路的樣子、對方所沒看見的景色,最終由對方自己去選擇。

人往往在分手的時候, 很常都會抱持著一絲絲的希望, 覺得可能還有機會複合, 或是還有機會可以繼續再一起!
但往往這都是欺騙自己的狀況, 因為分開一定有原因, 而未來複合之後原因依然存在, 還是會因為一樣的狀況而分開。
或許我們都認為我們可以改變, 而我們真的能改變嗎?

人往往在分手的時候, 很常都會抱持著一絲絲的希望, 覺得可能還有機會複合, 或是還有機會可以繼續再一起!
但往往這都是欺騙自己的狀況, 因為分開一定有原因, 而未來複合之後原因依然存在, 還是會因為一樣的狀況而分開。
或許我們都認為我們可以改變, 而我們真的能改變嗎?

接續上一篇文章,如果說自己的壓力來自於別人的無理期待,如果真的達成了,是不是會有更無理的要求出現?那自己又該如何接招呢?這樣的惡性循環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存在。人生固然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困境存在著,但如果能事先預防並繞道而行,就不會發生後續的問題。明知是困境卻又要跳下

接續上一篇文章,如果說自己的壓力來自於別人的無理期待,如果真的達成了,是不是會有更無理的要求出現?那自己又該如何接招呢?這樣的惡性循環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存在。人生固然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困境存在著,但如果能事先預防並繞道而行,就不會發生後續的問題。明知是困境卻又要跳下
前幾天聽到周圍發生的憾事,年輕生命的殞落,祂想祂的離去,能給大家一點警惕,而那情節跟情境,跟從前的我似曾相似。我多麼想擁抱這個生命,告訴祂還有好多人愛祂,無奈的是,祂連向外求援的力氣都沒有了,很多時候我們表現出來的情緒背後都有原因,只是我們身邊的人有沒有覺察到?外表樂觀的人,內心的黑洞也許更深。
前幾天聽到周圍發生的憾事,年輕生命的殞落,祂想祂的離去,能給大家一點警惕,而那情節跟情境,跟從前的我似曾相似。我多麼想擁抱這個生命,告訴祂還有好多人愛祂,無奈的是,祂連向外求援的力氣都沒有了,很多時候我們表現出來的情緒背後都有原因,只是我們身邊的人有沒有覺察到?外表樂觀的人,內心的黑洞也許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