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屍到底:以為看的是電影,沒想到卻是人生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先說結論
電影好不好看見仁見智,但劇本的聰明與精巧無庸置疑
更厲害的是,建構在一個個笑點之後,最終迎來的卻是滿滿感動
電影結束時,甚至還有人起立鼓掌,而我笑著笑著也紅了眼眶
不僅僅因為劇情,更多的原因是它讓我們看見了人生的縮影
一鏡到底不能中途喊卡、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只能硬著頭皮上
這個乍看胡鬧的電影直播企劃,其實就是我們一直在過的生活
自己就是導演,以為對這場戲擁有絕對的主導權,殊不知
總是會出現各種突發狀況,或是跑出不受控的臨演
以為做好了準備就萬無一失,事實上只能不斷追著變化跑
終於,拚盡全力,靠著隨機應變搞定了所有狀況
但或許在不知情的人眼裡,只是一場不入流的B級Cult片
就像電影前37分鐘的我們,看的有點莫名,覺得乏味想睡
直到轉換視角之後,才知道這樣的成果得來不易
不覺得很像嗎? 這樣的故事其實每天都在發生
只是換了場景,換了主角而已
每一個平凡無奇,成就一般的人生背後
或許都是在大風大浪下還能讓船靠岸的最佳成果
偉大的傑作固然讓人欽佩,但那些不中途放棄
盡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大的努力,即使普通的作品也值得尊敬
然後,或許自己對某些細節的堅持不會被看到
但那些都不重要,因為若是放下了,故事也不再是原來的樣貌
若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的作品,又怎麼能期待別人喜歡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部電影看起來,絕對與輕鬆愉快無關,相反的,是一場精心設計,讓人不舒服卻也開始轉念的思考冒險。 為什麼說像是一場冒險?因為兩個小時裡,有著許多讓人不舒服的元素,這些不舒服來自於對慣性,以及對美的認知的
沒有誰是孤島,每個人都是陸地的一角 __ 約翰。多恩 整部電影表面上在講歧視,但更多在探討歸屬感與自我認同 這三件事乍看是三個不同面向,其實都和自我認同息息相關 對薛利來說,受到歧視固然難以忍受,但更
這部電影看起來,絕對與輕鬆愉快無關,相反的,是一場精心設計,讓人不舒服卻也開始轉念的思考冒險。 為什麼說像是一場冒險?因為兩個小時裡,有著許多讓人不舒服的元素,這些不舒服來自於對慣性,以及對美的認知的
沒有誰是孤島,每個人都是陸地的一角 __ 約翰。多恩 整部電影表面上在講歧視,但更多在探討歸屬感與自我認同 這三件事乍看是三個不同面向,其實都和自我認同息息相關 對薛利來說,受到歧視固然難以忍受,但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筆者心目中最好的洪常秀作品《引言》,第二好的作品《旅人所嚮》則是從「引言」走向了「序詩」,引用了詩人尹東柱的〈序詩〉呈現其不同之處,強調這是「作為引言的詩」。石碑上刻下的文字,可以是對捐贈者的敬意,因而憶起過世父親的身影;可以是對詩人的緬懷,感嘆他英年早逝的同時,也羨慕他活在了最美好的時刻。女主角伊
Thumbnail
憂鬱症怎麼吞噬了一個哈佛才女?一药能解百忧嗎?精神科醫師深入解析電影《我的憂鬱青春》影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30fQX45TXU
Thumbnail
因為看了《鬼才之道》,突然又想回顧一下這部作品,同樣是呈現劇組背後的辛酸,《一屍到底》則是用了另一種更加「賭博式」的方式,來增加整部電影的反差效果。就結果來說,《一屍到底》確實是一部充滿娛樂效果的作品,但能夠體會的前提,是觀眾必須要撐過前面30分鐘。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像一齣三幕劇,從鋪陳、衝突到最後的解決。 以前看過很多類似這種自我成長的書籍,但我覺得這本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作者很會用故事還有自身的經驗來說明他想傳遞的價值,不會讓你覺得只是個枯燥、無用的心靈雞湯。
我看了一個電影的開頭十分鐘,我覺得故事很真實,那好像不是我會經歷的故事,我就看男角和女角的對話,消耗感覺 我的思緒遊走,因為這不太可能是我的故事,然後我就看著電影,後面我還沒看,但我想,不知道的緣故在改變我的心情,然後我覺得我是快樂的,也不想說一定要繼續把片子看完 不知道我的人生是不是欠缺什
Thumbnail
1978年出生的王師,就他形容自己出生的年代:「是一個通俗文化的大爆發」,歐美、日本與香港娛樂文化如潮水般湧來,漫畫、電玩、電影豐富了他的童年,涵養了他的成長背景。國中就讀美術班的王師,身邊的朋友或是同學不外乎就是一群文青,記得在一次的期中考放學,他們一群人竟然浩浩蕩蕩地跑到了同學家看《新天堂樂園》
Thumbnail
幸福只是一霎,緣分也像一片葉,落下
世界,其實是你內心的投影。你眼前的景象,無論是美麗的風景還是困難的挑戰,都是你思想與邏輯的表達。每個人看到的世界,其實都是自己心靈的鏡像。 你的一生,就像一部獨特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劇情、導演、演員,其實都是你自己。每一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每一段經歷,都是你的學習和成長的素材。你是這部電影的編劇,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筆者心目中最好的洪常秀作品《引言》,第二好的作品《旅人所嚮》則是從「引言」走向了「序詩」,引用了詩人尹東柱的〈序詩〉呈現其不同之處,強調這是「作為引言的詩」。石碑上刻下的文字,可以是對捐贈者的敬意,因而憶起過世父親的身影;可以是對詩人的緬懷,感嘆他英年早逝的同時,也羨慕他活在了最美好的時刻。女主角伊
Thumbnail
憂鬱症怎麼吞噬了一個哈佛才女?一药能解百忧嗎?精神科醫師深入解析電影《我的憂鬱青春》影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30fQX45TXU
Thumbnail
因為看了《鬼才之道》,突然又想回顧一下這部作品,同樣是呈現劇組背後的辛酸,《一屍到底》則是用了另一種更加「賭博式」的方式,來增加整部電影的反差效果。就結果來說,《一屍到底》確實是一部充滿娛樂效果的作品,但能夠體會的前提,是觀眾必須要撐過前面30分鐘。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像一齣三幕劇,從鋪陳、衝突到最後的解決。 以前看過很多類似這種自我成長的書籍,但我覺得這本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作者很會用故事還有自身的經驗來說明他想傳遞的價值,不會讓你覺得只是個枯燥、無用的心靈雞湯。
我看了一個電影的開頭十分鐘,我覺得故事很真實,那好像不是我會經歷的故事,我就看男角和女角的對話,消耗感覺 我的思緒遊走,因為這不太可能是我的故事,然後我就看著電影,後面我還沒看,但我想,不知道的緣故在改變我的心情,然後我覺得我是快樂的,也不想說一定要繼續把片子看完 不知道我的人生是不是欠缺什
Thumbnail
1978年出生的王師,就他形容自己出生的年代:「是一個通俗文化的大爆發」,歐美、日本與香港娛樂文化如潮水般湧來,漫畫、電玩、電影豐富了他的童年,涵養了他的成長背景。國中就讀美術班的王師,身邊的朋友或是同學不外乎就是一群文青,記得在一次的期中考放學,他們一群人竟然浩浩蕩蕩地跑到了同學家看《新天堂樂園》
Thumbnail
幸福只是一霎,緣分也像一片葉,落下
世界,其實是你內心的投影。你眼前的景象,無論是美麗的風景還是困難的挑戰,都是你思想與邏輯的表達。每個人看到的世界,其實都是自己心靈的鏡像。 你的一生,就像一部獨特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劇情、導演、演員,其實都是你自己。每一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每一段經歷,都是你的學習和成長的素材。你是這部電影的編劇,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