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鼓聲 -經典演繹的觀後雜想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不知道劇本,也不熟悉導演,會來看這部戲當然是因為TIFA,看完後真心覺得好看。經過這麼多年,TIFA已經是口碑保證,要看哪幾部,好不好看已經不是考慮的重點,荷包深度才是....

1922年,戲劇大師布萊希特24歲,尚未成名的他劇作《夜半鼓聲》在慕尼黑室內劇院首演,這是個關於選擇的故事,與現實無異,每個選擇背後都有故事。
安娜,選擇相信愛人克拉格已戰死,遵從父母意見,嫁給沒打仗但從戰爭中獲取暴利的商人;克拉格卻並未戰死,回到柏林的他一無所有,在絕望與盛怒中投身革命,成為領導人物。一場重要的起義行動前夕,面對回心轉意的安娜,克拉格的選擇竟是……背棄革命,投奔愛情。
有趣的是布萊希特自己為結局掙扎數年,甚至傳言他相當後悔,近百年後,33歲新生代導演克里斯多福˙魯賓選在此作首演劇院演出,以兩種結局重新詮釋本劇。布萊希特《夜半鼓聲》丟出一個難題,克里斯多福˙魯賓則是大膽地為難題加上了期限,百年後,當時代與舞台都經歷革命,面對原作備受非議的結局,你我會有不同的見解嗎?

原著劇本背景是一戰的德國,內容是關於貧富差距、理想與愛情的抉擇。劇本創作在一百年前,這種古典命題,就算過了一百年,還是覺得很有代入感。

安娜在有錢的軍火商及一無所有的克拉格間,雖然家庭與現實的雙重壓力,最後安娜選擇忠於愛情的初心。原著中克拉格背棄了革命理想,選擇與愛人一起離開。當然,這結局是超級政治不正確,好男兒怎麼可以沉溺於兒女情長呢?! 不過,當你遇到安娜或克拉格面對的選擇題時,你會怎麼選?

如果我是安娜,選擇金錢的可能大些;如果我是克拉格,選擇愛人的機會多一些。這假設問題的答案我自己都不知道真的還是假的,一定要到真正面對時,才會狠下心做選擇,而且事後後悔的機率絕對超過一半.....

raw-image

看戲時一直有個關鍵詞"斯巴達克斯"出現,劇中只是提到革命等等的字眼,看完後去找資料,其實這個革命是德國共產黨想要透過革命讓無產階級專政,當然事後是失敗的。這會出現在劇中也是個選擇,是這個社會選擇要往左還是往右,要往共產主義靠攏,還是跟著當時的資本主義走?

這個命題已經超越理想與愛情,而是路線之爭,應該也是夜半鼓聲成為經典的原因。台灣在這時候演這部戲,真的很符合時代意義啊~ 台灣到底要往哪走?不只跟那些玩政治的有關,而是每個社會中的微小組成,都要為選擇的結果負責。

布萊希特認為長久以來觀眾在劇場太投入劇情當中,而被角色的情緒牽動,但他認為觀眾應該與戲劇保持距離,不應過份投入情感,舞台力求簡化,並引用敘述者,使用默劇動作、歌唱及幻燈片等方式干擾劇情,讓觀眾可以冷靜旁觀,擴展觀眾思考反省的空間,並且有空間加以評斷,達到改造社會的目的,此手法被稱為「疏離效果」。

劇中有一個角色,沒有扮演劇情中的人物,不斷的插科打諢或是唱歌,純粹就是在打斷觀影者的情緒。本來以為是改編後加入的人物,但是在節目單上看到這段敘述,猜想應該是布萊希特原著中應該就有類似的角色吧。疏離效果這種手法滿有趣的,製造情緒斷點,強迫觀賞者反思。

但對我來說,我看戲時本來腦子就會一直在想:這段劇情是在指涉啥,這個道具是在暗示啥,佈景的使用,音樂的使用等等,根本不需要強迫我反思啊~~~所以在看平鋪直敘的劇,像是人間條件系列,會比較投入劇情的起伏。但是只要用很多現代手法時,往往腦迴路就會超載...

raw-image
克里斯多福‧魯賓,德國最炙手可熱的新世代導演,2010年畢業後,隨即受到德國多位藝術總監青睞,劇院邀演不斷。每齣作品風格多變,評論者稱其叛逆不羈,但也因其創作的高度藝術性與話題性,總能引起評論與觀眾注目與喜愛。作品曾兩度入選柏林戲劇盛會十大節目,包含這次來台的《夜半鼓聲》。

搬演經典是充滿挑戰的,所謂經典就是被演到爛的劇,要在這樣的基礎上讓觀影者讚嘆,所花的心力跟壓力是很難想像的,但是克里斯多福‧魯賓不虧是"炙手可熱",改編的令人震撼。劇中巧妙地用了三種不同的布景呈現時代的演進。

第一段是直接照搬當年首映時的場景,不僅完全類似的木製佈景,高掛在空中的血紅色月亮,也如同首演一樣用紙板製成。而這幕演員的表現,僵硬的對白,令人發噱的動作,不知道是不是重複當年的演出... 第二段的演出,就很現代的表現手法。

重點在第三幕,整個超現實的舞台,本來以為只有一根spotlight柱,後來總共有三根!! 照的觀眾好像演員,快被閃瞎... 不過這燈光加上電音、煙霧、與吟唱式的對白表現,那種起義前群眾氣氛與面對選擇的掙扎,渲染力整個翻倍,讓人無法思考,不得不被氛圍影響,完全的沉入。

另外音樂的表現方式也很有趣,第一景的留聲機、第二景的點唱機、到第三景的DJ台,也表現出音樂在戲劇中的演進。在越來越多的舞台上都使用電音來呈現,不得不說,電音在戲劇中的表現張力是很夠的,尤其在這劇的比較呈現下更可以清楚的感受到。

夯不啷噹的也打快兩千字,真恐怖。這劇真得好看,尤其是導演得表現手法,看完會讓人想很多東西。3/10還有一場,還有票,有空的人真的不要錯過,值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eh-Shen Chou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那些體驗過後的點滴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本文開箱介紹 Fjällräven Räven Anorak 機能外套,分享其 G-1000® Lite 布料的特性、絕佳機能性、透氣性及簡潔設計。並提供蝦皮雙11購物攻略與介紹蝦皮分潤計畫,讓內容創作者也能透過分享好物賺取被動收入,為迎接寒冬做好裝備與荷包的雙重準備!
Thumbnail
本文開箱介紹 Fjällräven Räven Anorak 機能外套,分享其 G-1000® Lite 布料的特性、絕佳機能性、透氣性及簡潔設計。並提供蝦皮雙11購物攻略與介紹蝦皮分潤計畫,讓內容創作者也能透過分享好物賺取被動收入,為迎接寒冬做好裝備與荷包的雙重準備!
Thumbnail
主角的愛情生根在這樣的現實基礎下,他們逃逸,又很快被抓回現實,卻總是能再找到逃逸的方法。通俗劇逾越階級與現實的浪漫幻想不再是貶義,而是對「愛」做為一種主動能力的積極宣稱。正因他們擁有彼此,擁有對生活的想望,他們才總是能再找到一次離開現實的可能性。
Thumbnail
主角的愛情生根在這樣的現實基礎下,他們逃逸,又很快被抓回現實,卻總是能再找到逃逸的方法。通俗劇逾越階級與現實的浪漫幻想不再是貶義,而是對「愛」做為一種主動能力的積極宣稱。正因他們擁有彼此,擁有對生活的想望,他們才總是能再找到一次離開現實的可能性。
Thumbnail
為了要拯救電影,我們必須要剖開它,研究到底是什麼驅動著它,然後把它掏出來,替換成別的東西,藉此,我們才能挽救電影的死亡,如果死亡意味著一成不變的話,而這正是安格拉·夏納萊克在做的事情,在她的電影裡沒有教育意涵,而只有人的當代處境,她殺了故事,解救了靈魂,並持續打磨自己的美學以貫穿所有投降者。
Thumbnail
為了要拯救電影,我們必須要剖開它,研究到底是什麼驅動著它,然後把它掏出來,替換成別的東西,藉此,我們才能挽救電影的死亡,如果死亡意味著一成不變的話,而這正是安格拉·夏納萊克在做的事情,在她的電影裡沒有教育意涵,而只有人的當代處境,她殺了故事,解救了靈魂,並持續打磨自己的美學以貫穿所有投降者。
Thumbnail
以《Music》為題,安姬拉·夏納萊克取用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伊底帕斯王》,如同克里斯汀·佩佐的「元素精靈三部曲」;推動劇情發展的,皆是來自古典文學的考究與現代性譜寫。
Thumbnail
以《Music》為題,安姬拉·夏納萊克取用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伊底帕斯王》,如同克里斯汀·佩佐的「元素精靈三部曲」;推動劇情發展的,皆是來自古典文學的考究與現代性譜寫。
Thumbnail
高噪點視野和搖擺的舉步,未辨明出時序的景深在開場的一束頂光裡糊成一片,而夜晚的柏林也因主角和女子在鏡頭裡的跑動而震顫。
Thumbnail
高噪點視野和搖擺的舉步,未辨明出時序的景深在開場的一束頂光裡糊成一片,而夜晚的柏林也因主角和女子在鏡頭裡的跑動而震顫。
Thumbnail
經典名片《再見列寧》透過詼諧幽默的手法描繪歷史事件,亞歷山大過去父親曾叛逃到西德,留下母親與姊姊三人在東德長大,隨著時代東德群眾抗議聲浪劇烈亞歷山大的母親在一次遊行抗爭中不省人事,在睡夢裡東德正劇烈變化,當柏林圍牆倒塌時,亞歷山大這位忠貞愛黨的母親卻醒來了,他該如何粉飾太平讓母親以為還活在那東德時代
Thumbnail
經典名片《再見列寧》透過詼諧幽默的手法描繪歷史事件,亞歷山大過去父親曾叛逃到西德,留下母親與姊姊三人在東德長大,隨著時代東德群眾抗議聲浪劇烈亞歷山大的母親在一次遊行抗爭中不省人事,在睡夢裡東德正劇烈變化,當柏林圍牆倒塌時,亞歷山大這位忠貞愛黨的母親卻醒來了,他該如何粉飾太平讓母親以為還活在那東德時代
Thumbnail
今晚是個特別的夜晚,我總算看了大衛林區的《雙峰:與火同行》這部當年褒貶不一,現在已經成為一代經典的作品,之前一直沒有看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總覺得沒看影集直接看這部電影好像會不太好,另一方面我也很排斥跟影集掛勾的電影,只因我有種牢固的觀念就是一部電影自身最好要能不假外求的闡釋。
Thumbnail
今晚是個特別的夜晚,我總算看了大衛林區的《雙峰:與火同行》這部當年褒貶不一,現在已經成為一代經典的作品,之前一直沒有看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總覺得沒看影集直接看這部電影好像會不太好,另一方面我也很排斥跟影集掛勾的電影,只因我有種牢固的觀念就是一部電影自身最好要能不假外求的闡釋。
Thumbnail
之前趕在下片前看了千日千夜,可惜沒二刷。在Netflix上看了社群網戰,雖稱不上驚豔,卻讓人印象深刻。無聲救援還在上映中,雖然片名取得還不錯,不過原名「抵抗」,更加有力地表達了革命志士的堅決。
Thumbnail
之前趕在下片前看了千日千夜,可惜沒二刷。在Netflix上看了社群網戰,雖稱不上驚豔,卻讓人印象深刻。無聲救援還在上映中,雖然片名取得還不錯,不過原名「抵抗」,更加有力地表達了革命志士的堅決。
Thumbnail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Thumbnail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Thumbnail
天天高喊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人,都應該來看《沒有煙硝的愛情》,電影講壓迫卻從頭到尾不見血,就連不同勢力的角力與打壓也處理得清淡,但銀幕外的你我都能意識到劇中角色的困境。文化演出強迫置入政治訊息,高層派人監視維特的一舉一動(思想檢查)等,都在訴說極權國家對思想與創作的箝制與控管。
Thumbnail
天天高喊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人,都應該來看《沒有煙硝的愛情》,電影講壓迫卻從頭到尾不見血,就連不同勢力的角力與打壓也處理得清淡,但銀幕外的你我都能意識到劇中角色的困境。文化演出強迫置入政治訊息,高層派人監視維特的一舉一動(思想檢查)等,都在訴說極權國家對思想與創作的箝制與控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