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雪中札幌海鮮市場,花關蟹紅海膽澄

2019/03/13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 用餐時間:2019年2月
  • 天氣:-1~3度間,偶下小雪
  • 配備:帽子、口罩、手套,外套防風必要
  • 沒帶到扼挽:薑汁!(是要怎麼帶去?咳)
  • 內心os:到底要吃什麼蟹呢?哪裡吃?會不會很貴?吃得完嗎?
  • 摘要:是的,逮丸郎只要來到北海道,都想一嚐傳說中帝王蟹的味道!據說台灣也是吃得到現撈帝王蟹,但價格不菲(據說上萬台幣),在北海道旅行自助,雖然吃蟹蟹也是一筆大開銷,但比起台灣吃絕對是便宜太多,於是北海道天人交戰蟹蟹之旅就此展開....(實際價格下文已標示底線)
札幌「二條市場」/ 2019二月

橫跨札幌與函館,海鮮市場開吃!

這次北海道自助行程,只停留三個城市:札幌、小樽、函館,三者都各有非常知名的海鮮市場(札幌就有兩個!)來北海道,不怕吃不到,只怕吃不下XD 因為海鮮市場太多,我們到小樽時竟已對知名的「三角市場」興趣缺缺,完全沒進去。所以本篇介紹的是二條市場、場外市場、函館朝市的四次用餐之旅~
位在札幌的「二條市場」與「場外市場」,前者距離市中心很近,被譽為札幌的廚房,沿著旅遊散策逛時計台、電視塔、北海道舊道廳,便能「路過」二條市場,也成為這次旅程的第一個市場。
出發前查到的價格,空中粗抓了個吃螃蟹約1.6~1.9萬日幣的數字,因此一開始想在二條市場攻下單價較低「海膽丼」!海鮮市場有幾種用餐選擇,一種是有生魚片吧台的食堂,像台灣日式料理餐廳般,有豐富的菜單選擇與圖片,適合想嘗試不同料理手法,或者很擔心點餐障礙的人,海鮮市場的食堂,不僅可以看圖知價錢,多數還有英語或中文說明,與美味毫無隔閡;另一種是小吃,像台灣的魚市場般,以水箱裝活海產直接賣,扇貝、牡蠣、海膽是常見的基本款,有的還有蟹汁(蟹味噌湯),通常是生吃或烤(老闆都說BBQ),牡蠣只生吃,海膽則可選擇生或烤;最後是「現撈」吃法,也是充滿幻想、青又生猛的吃法,類似台灣海產餐廳,在店家門口的魚缸現撈螃蟹、現稱重、現煮,入座等待後需要等待蒸煮20分鐘,可以加點丼飯或料理比較快上菜。有趣的發覺,場外市場花關蟹多,函館朝市帝王蟹多,而毛蟹是最容易見到的。
海鮮小吃,現點現烤(雲丹是海膽)

二條市場:海膽丼GOT!

在北海道吃海鮮是很糾結的....因為海鮮市場通常只做到中午,而為了配合行程,又往往是排在早餐,出發前信心滿滿的,想到早餐是滿滿的海鮮丼阿(受到部落客的煽動XD)覺得非常興奮!但當你在那冷到沒口罩就鼻子痛的地方,一大早,臉好冰,胃好空的時候.....吃海鮮,需要的是意志力阿!所以在第一站沒吃螃蟹,也算暖身啦XD
烤檯。用餐桌上有自取熱茶水。
我們第一站先嗑了烤帆立貝、生牡蠣、烤海膽,單價分別是480/380/800日元。烤貝是三樣中最好吃的XD(完全不是爭鮮的等級),烤醬有兩種,選擇是奶油口味,有干貝的鮮美嫩口!烤海膽期待最高(youtube看太多的後果),幻想海膽烤過絕對是又鮮又香,恩.....烤海膽裡面除了黃色還有些其他部位,搞不清楚誰是誰,只覺得吃起來有點腥味,在一個無法分辨的狀況下完食了。生蠔不是我的強項,只咬了一小口,嫩嫩的沒什麼味道,室友覺得還好,大概是看起來比吃起來厲害的意思吧:P
小吃攤中央的暖爐,別有滋味
市場的小吃站滿溫暖的,桌上會提供可自取的熱茶,傳統要按下中間圓鈕才能倒的那種。攤位還會擺放暖爐,上頭煮一鍋水,可能是鍋子或水壺,一開始看到真的覺得很有趣,覺得煮茶好方便XD 但後來在Hostel的走廊上看到一樣的物件,懷疑上面的水壺應該不是倒來喝的,可能是增加溼度之類:P
第二站馬上邁向Umi目標,傳說中那凝聚大海味的滿滿海膽丼!網路食記多查到同樣幾間,到了現場才發現,二條市場真的很小~~最多人拍照與走動的地方,約只300公尺吧,與東京築地市場是完全不同的規模。小的好處就是節省行程時間XD 沿路販售的物品也非常相近,大量的干貝乾、魚子,還有些草莓&玉米,同區域價格差異雷同,有興趣可以稍微記一下價錢,隨走隨看,關於草莓...(我離題了)
在市場隔一條馬路的對面,有兩家顯眼的餐廳,一間主打蟹天婦羅,另間是我們吃的主打海膽(黃色的「魚屋台所」),進去後只剩吧台位置。店員阿姨英語手語並用,解釋有點複雜的不同海膽分量菜單,廚師非常活潑,還用中文說了「我愛你」(why?),頓時有種大阪感(疑),還好左右坐的都是日本人,有點安心XD
飛越千里,最滿的海膽丼點下去!
海膽丼是時價,比菜單上貴了1000日元,分成全海膽、半海膽半魚子,後者稍微便宜些。也可以選擇全海膽+topping魚子,多500日元,於是我們選了這攻頂的選項,記得是5500日元(吃的時候一算也是台幣一千五,覺得有點瘋狂XD)。下方豪華海鮮丼有綜合生魚、干貝、魚子、蝦等,非常豐富,只需要約海膽丼半價(其實也要2500日元),但是份量真的很大,還會給你(後面那個黑)碟子放沙西米,疑惑的我們,很快發現原來那層層的海鮮很深ㄚ,移開上半部生魚片,簡直可以作成兩份海鮮丼~!!
原來海鮮可以疊成樓
支撐我們點下那朝聖般的海膽丼,是對旅程奇麗的幻想,是點開數十篇文章累積出的亮光,只有吃了,才有梗可以寫部落格是不是(幹嘛解釋XD)。味道呢,好吃,但沒有幻想中的好吃,為什麼會醬呢?或許是原本就沒什麼(吃得起)海膽的經驗,好像無法正確預測海膽的味道,海膽其實是一種類似酪梨或奶油的滋味,不太強烈,反而需要靠魚子來提鮮鹹味。腦海中部落客所寫的「鮮美濃郁」閃著跑馬燈,我有點不確定是否該這樣形容?
還好,隔壁又坐下一對日本情侶,那男生吃一口說「歐伊係」,我根據他的神色判斷,應該是真美味才對~而且店員還教他們,用湯匙把海膽揉進醋飯,我們依樣畫葫蘆,黃澄澄彷彿浸滿蛋汁的飯粒,配上幾顆魚子吃下,確實有柔順豐腴的美味!店員不建議將芥末醬油直接倒入碗中,或許是不想搶了海膽風味(海膽味很輕柔的),用湯匙沾點醬油再舀飯入口,更能調整味覺變化。
對那滿滿的海膽丼,滿懷感謝!因為先吃了顆烤海膽,才知這碗要多少海膽才能做成啊!想吃海膽,建議直衝海膽丼,因為處理過後只留黃色部位,味道比整顆乾淨美味許多,而且份量換算下來更划算。其實點半海膽半魚子即可,畢竟海膽的溫柔太平面需要魚子的激情,雖昂貴但兩人吃一碗很剛好,回想起來真想再吃呢~~(回來後海膽味覺甦醒?)

場外市場:花關蟹GOT!

完成了較簡單的Umi任務,隔日到「場外市場」,無法逃避蟹蟹抉擇了!
搭地鐵到「二十四軒」站,走一小段看似荒涼的堆雪與建物,即可看見「場外市場」,規模比二條市場大些,但也是一眼望穿的規模,餐廳店家數量雙手可數,不過餐廳尺吋明顯較大,尤其轉角穿藍色制服的「北...亭」,明亮熱鬧,幾乎吸引所有的觀光客。進入後映入眼簾的,是超市般大量陳列的魚缸、漁產,站在魚缸前的銷售人員少說10個以上,有的還戴上螃蟹帽,活潑的來段歌舞。
後半段才是餐廳入口,或許是接近中午,數十名觀光客在排隊,裡面用餐空間超過十桌,生意非常好。先前查食記時,印象光等待煮螃蟹就要30分鐘,看到滿滿食客,我們實在擔心會等太久,又看見整臺遊覽車的人進入,我們決定放棄找尋別家店。
相對於這一端的食客滿堂,另一端非常冷清,有一間室內充滿大型水池的老舊店面,完全沒有遊客,只有海港味的冷面阿伯在顧,我忍不住好奇裡面的帝王蟹晃了進去,發現還賣些蔬果草莓,價錢比二條市場少了200日元(790吧)就購入了,是本趟北海道吃到最好吃的草莓呦!
除了店員與觀光客滿溢的「北...亭」,其他店員也會在門口攬客,經過時推薦兩句,但還算涵蓄並不尷尬。隔壁是間用餐空間很大,但無人用餐的店,不太敢進入。再隔壁的用餐空間較小,但有兩組散客用餐,感覺溫暖的店,門口的阿姨也很溫柔(「根室杉山水產」,外牆是三層樓橘色帷幕)。我們指了水槽內的花關蟹,她撈起來稱並拿計算機按價格,可能怕我們覺得太大,也算了毛蟹價錢給我們看,又指了帝王蟹比出更大隻的手勢。
花關蟹稱起來1.26公斤,消滅8100日元,價格比預期中的便宜,重點是阿姨給人值得信賴的友善感,沒有那種被當觀光客隨便唬的擔憂。選擇了半烤半煮,有兩種做法,一種是一半腳煮、一半腳烤,另種是腳與肚子分開。等待的同時,菜單上的選項吸引了我們,點了「甲羅燒」「漁夫海鮮丼」與「熱清酒」。「甲羅燒」是以螃蟹殼當容器,焗烤蟹肉奶油醬,雖然蟹肉不多,但整體滋味很好吃得到蟹鮮味;「漁夫丼」則是當日魚貨,不一定是哪種內容,價格很實惠,新鮮好吃CP值高!「熱清酒」真是太舒心了,在冷冷的天大啖寒性的蟹,配個熱清酒超棒的~喝起來彷彿比台灣的喝到的更烈些,喉頭有微辣感。
上方是甲羅燒。漁夫海鮮丼,附蟹味增湯。
烤的比煮的更早上桌,在北海道吃蟹,都不擔心要剝殼,店家會全部剪開,只需要一隻細長的挖肉棒即可完食。烤的不重,肉未乾縮而保有肉汁,口感很好,彈嫩飽實。花關蟹煮之前已是豔紅色,身體很有多突起的小刺,煮熟拔出來的肉,發現小刺處會形成像蒸蛋的軟固體(下圖左中),非常好吃~花關蟹沒有什麼卵或膏,單純享受蟹肉的鮮彈口感。後上桌半隻煮的,味道與烤的接近,但第一口咬下的肉質實在令人驚艷,一口咬下根本以「寒天」來形容XD 什麼叫彈牙?簡直太神奇了!介於果凍與蟹肉之間的新鮮口感與滋味,讓人感動呀~
蒸的半隻花關蟹,留下永恆的口感記憶!
這次吃螃蟹的經驗很美好,料理區即在餐桌旁,人也不多吃得悠閒。等待時間沒有想像的久(客人少的優點),大概20分鐘螃蟹便能上桌,而且真正鮮嫩美味~這讓我們覺得,海鮮市場吃現撈不需要太追求人氣,符合當下的需求與安心感還是最重要的。
擁有了正面經驗值的我們,對雪地邁向帝王蟹多了一份信心,到底會不會成功吃到呢?請見下回分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size M
size M
穿M號衣服,喝M容量咖啡,看M尺寸電視,活在M型社會,讀的學校比M大一些,收入比M少好多。搞垮過一間公司,正搞垮一間書店中,「人生就是不斷搞垮的過程,只是以什麼方式搞垮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