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與伊斯蘭文化,哪一個會更快地融入西方文化?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享廷頓著有《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他在書中寫道:「文明的衝突在今後將愈來愈重要。……「當前的衝突核心將是西方與儒教-伊斯蘭文明之間的矛盾。」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有普遍文明的一統天下,而是一個不同文明集團共存的世界。」
所言不虛。但我認為,雖然未來「是一個不同文明集團共存的世界」,但會有主次之分,儒家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將最終融入西方文化之中。在這裡,我不加區別的使用「文明」與「文化」。
同時,我認為,儒家文化要比伊斯蘭文化更早地融入西方文化。理由如下:
1、伊斯蘭文化與西方文化一樣,是以宗教為根基的。兩者都很強勢。而儒家文化是以世俗的倫理為根基的,所以,相對於伊斯蘭教,儒家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衝突更小,與西方文化的相容性更好。
2、從現實情況來看,也可以得到印證。日本、韓國和臺灣就比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更好地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更好的接受了西方的政治制度,運作也比阿拉伯國家更有成效。日本、韓國和臺灣與阿拉伯國家接觸西方文化的機會差不多,國家的規模也差不多。這說明,阿拉伯國家接受西方文化的最大障礙來自於宗教方面。美國及西方國家在中東地區有勢力存在,滲透很深。阿拉伯國家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治聯盟。照說,西方思想可以很容易地被某個阿拉伯國家積極採納,轉變為成熟的民主國家,但至今還沒有。相反,儒家文化國家抵制西方文化的最大障礙倒不是儒家思想本身,而是在於接觸西方文化的機會與政體規模。儒家的王道政治與宗法家族固然對西方的自由平等價值有本能的抵觸,但本身是不足以與西方價值抗衡的。
3、儒家思想在大陸方面之所以能與西方文化長期抗衡,主要不在於儒家思想的強大,而在於其寄居于大一統的集中體制中,兩者構成倚生關係。儒家思想為大一統集中體制提供價值基礎,而大一統集中體制則成為儒家思想的堅固堡壘。
2011年4月12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3會員
294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傅佩榮【先秦儒家哲學】課堂筆記——單元 5.《論語》解讀:宗教信仰傅佩榮:「儒家不是宗教,但具備宗教情操,即是其中有令生命永遠向上追求的動力。」
Thumbnail
avatar
木天心
2023-12-07
傅佩榮【先秦儒家哲學】課堂筆記——單元 4.《論語》解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中,孔子志於三件事情:志於學,志於道,志於仁。
Thumbnail
avatar
木天心
2023-11-30
傅佩榮【先秦儒家哲學】課堂筆記——單元 1.儒家的基本性格:背景、人物與經典傅佩榮:「我們談儒家,每個人都好像懂一些,有時候又好像不太清楚它的根本思想,這裡面有非常複雜的因素。」
Thumbnail
avatar
木天心
2023-11-09
儒家的為政與治道(9)湯武革命的反思 上文提到齊宣王問孟子:商湯放逐夏桀,武王討伐殷紂,是有這種事嗎?臣下弒君犯上,可以嗎? 為什麼孟子會認同湯武革命? 由此觀之,儒家講仁義道德,同時又會認同軍事革命的,關鍵在這革命是否得民心,是否真是天意。否則,這與侵略有何分別? (寫於2022年2月1日)
avatar
yidai zhongshi ye
2022-02-06
儒家的為政與治道(8)賢人之治,有保證嗎? 現在檢視問題②:賢人之治,有保證嗎? 前文提到堯舜的賢人之治,這是非常看重執政者的道德操守與對社稷的承擔的。問題又來了,這「賢人之治」僅屬道德責任、政治責任,而非法律責任。換言之,還是寄望於人治,這有保證嗎? 然而,問題還得解決呀!若君不君,則怎麼辦呀?
avatar
yidai zhongshi ye
2022-02-05
儒家的為政與治道(1)前言 孔門的教學目標有三:學為學、學為人、學為政。 為學,在網絡世界,臥虎藏龍,高手林立,講如何為學,實在班門弄斧。 為人,許多網友,人生經歷豐富,世事洞明,講如何為人,筆者自愧不如。 為政,政見立場,人各有之,如何為政?何須多此一講。 接下來咱們將去探討: 孔子對從政者有什麼基本的要求?
avatar
yidai zhongshi ye
2022-01-28
從<中庸新義>爭議和對《紅樓夢》的評價看錢穆與當代新儒家之歧異有關錢穆與當代新儒家的分歧,可以從<中庸新義>爭議和對《紅樓夢》的評價兩件事上窺見出。 概言之,錢穆「天資太高,個性太強,成見太深」,「常作直感地、片段地、望文生義的判定」,不論對《中庸》的解釋還是《紅樓夢》評價皆然。當代新儒家則傾向對文本作「分析性的關聯性的把握」,較能體貼原作者心意,作同情的理解
Thumbnail
avatar
汶俊 (筆名:無言)
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