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正義》人們應該享有安居的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居住正義這個議題,跟你我是息息相關,特別在這個房價高漲的時代,房子該是投資品?還是一個人因有的均住權益,若當熱錢湧入房地產,相較之下產業就開始萎縮,錢不再是投入產業的競爭力,而是削減人們的居住權益時,此時我們需要思考相關的問題;另外書中沒有提到的一部分,在此也作為補述,炒房跟地方政府也有著息息相關,地方稅的來源:田賦、土地增值稅、房屋稅、契稅、使用牌照稅、印花稅與娛樂稅。而地方稅歸於地方使用,若地方要有額外的稅收,炒房反而是最大獲益的方式,因此政府帶頭炒房,在稅制上來說不會是意外的現象。

不過這本書不單只是講居住正義,前半段是形容張金鶚擔任副市長之後,從學者到官員的心態改變,換個位置換個腦袋的必要性,從官方的立場看待事物之後,跟學者又是不同的世界,如何讓夢想實踐,如何尋找共識和妥協,讓居住正義能往錢而不再是一個口號,當然其中也對目前執政者刪改先前的措施表達出不滿,因此這本書就被掛上了政治顏色問題,舉其中一個關於社會宅的問題,到底社會宅是蓋越多越好,還是應該讓空屋率降低呢?都更該政府主導,還是民間能自主呢?

書中提到了關於都耕的一些思維,確實也點醒我的一些盲點,都更不應該只是重建改建,反而應該朝向永續環境傳承歷史,帶來社區多元的發展;但都更中提到一個目前最容易產生的權益爭議,想要免費換房,一坪換一坪或是更多,造成沒有一個公開公平的機制,使人人為自己的利益圖謀,建商也在此透過不同方式取得最大利益,造成了許多都更爭議層出不窮,或許應該先讓人民清楚都更的內涵。

回來現實層面來思考,到底需要自有房產還是沒有必要呢?若租屋能有一定的保障,房產就變成並非是必要的選項,也可以避免炒作的發生。不過自有是一種安全感,但這個安全感可能建立在一個經濟困鎖的現實中,2017年國人平均年所得在47萬,若以板橋現在房價一坪落在30萬,也就是購買一坪居住空間需要六成以上的年所得,就算雙薪家庭來看也要佔了三成以上的年所得才能購買一坪,這樣的現況讓人們便成了窮忙族,生活品質無法兼顧,只能成為房奴不斷地賺錢還款,若其中遭遇不幸的事情,可能一切都會歸為無有,若居住正義無法實現,我們也只能如此哀嘆。

居住正義:你我都能實踐的理想

raw-image


作者: 張金鶚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6/08/24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居住正義

簡介:

買不起房、租不起屋不該是新世代的宿命

囤房、炒房更非公平社會的正常現象

  居住正義不該只是選舉的口號,更不是打房的旗幟,

  在金錢至上,財富與所得分化劇烈的21資本世紀,

  找回居住正義,才能打造「住者適其屋」的理想境界。

  打擊不合理的房市制度,戳破房價下跌必然拖垮經濟的謬誤

  張金鶚教你20種改變自己居住環境的實踐方法

  人人都能檢舉黑心業者、督促房市資訊透明化

  為捍衛自己的居住權盡一份心力

  研究房市超過30年的權威房產教授張金鶚,長年關心台灣囤房、炒房不合理的現象,2013年進入台北市政府擔任副市長,在1年9個月的任期中,從房市健全、稅制改革、都市更新、活化閒置資產、人文歷史都市等多方著手,致力改善台北的居住環境。並於公館水世界的都更案中為市府省下40億元的損失;也參與創設「容積銀行」,為市庫未來創造上百億元的可能收益。

  台灣房地產長期缺乏市場機制的獎優懲劣制度,結果買賣雙方互不信任,不但市場沒有效率,也造成許多不公平。要讓房市重回該有的機制與軌道,張金鶚認為,應該同時從四個步驟進行漸進式的改革:

  ●提供透明的房市交易資訊,確保購屋品質,讓買房子的人住得安心。

  ●改革房地產相關稅制,增加囤房、炒房稅賦,減輕自住者的繳稅壓力,提升房屋市場的公平與效率。

  ●讓買不起房子的民眾至少也租得起房子,保障弱勢族群的居住權。

  ●改善生活環境,提升居住品質,讓每個居住在台灣的人都有居住尊嚴。

  居住正義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也不該只是政治人物掛在嘴邊的口號。你我都可以從現在起做出改變,不賭房、不拚房、只買好建商的房子、促使政府提供透明化的房地產資訊,甚至改善家居環境,凝聚社區向心力,讓每個人都以生活在台灣為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雷克的沙龍
39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布雷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什麼是「居住正義」?如果你心目中的答案,只是讓房價下跌,那麼居住正義可能被你想的太狹隘了!「居住正義」包含了房市交易資訊透明、稅制公平、打擊炒作,以及都市更新、都市建設與文化延續等。更廣義來看,讓每個人安居樂業,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 柯文哲怎麼實踐居住正義? 柯文哲針對「居住正義」舉辦一場論壇,
Thumbnail
什麼是「居住正義」?如果你心目中的答案,只是讓房價下跌,那麼居住正義可能被你想的太狹隘了!「居住正義」包含了房市交易資訊透明、稅制公平、打擊炒作,以及都市更新、都市建設與文化延續等。更廣義來看,讓每個人安居樂業,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 柯文哲怎麼實踐居住正義? 柯文哲針對「居住正義」舉辦一場論壇,
Thumbnail
什麼是「居住正義」?如果你心目中的答案,只是讓房價下跌,那麼居住正義可能被你想的太狹隘了!「居住正義」包含了房市交易資訊透明、稅制公平、打擊炒作,以及都市更新、都市建設與文化延續等。更廣義來看,讓每個人安居樂業,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 柯文哲怎麼實踐居住正義? 柯文哲針對「居住正義」舉辦一場論壇,
Thumbnail
什麼是「居住正義」?如果你心目中的答案,只是讓房價下跌,那麼居住正義可能被你想的太狹隘了!「居住正義」包含了房市交易資訊透明、稅制公平、打擊炒作,以及都市更新、都市建設與文化延續等。更廣義來看,讓每個人安居樂業,才是真正的居住正義。 柯文哲怎麼實踐居住正義? 柯文哲針對「居住正義」舉辦一場論壇,
Thumbnail
華人社會,🌲有土斯有財,是在普遍不過的道理,買房文化深植民心,大家都想擁有自己的小窩,但近年,房價速度飛漲,實質薪資倒退,小資族😭很難憑藉自己的力量,輕鬆購得自己的小居。 以租代買,當然也是替代選項,自己的選擇路線不同,未來的際遇也會不同,💡沒有好或不好,純粹只是不同的選擇。但,身處在偉大的我
Thumbnail
華人社會,🌲有土斯有財,是在普遍不過的道理,買房文化深植民心,大家都想擁有自己的小窩,但近年,房價速度飛漲,實質薪資倒退,小資族😭很難憑藉自己的力量,輕鬆購得自己的小居。 以租代買,當然也是替代選項,自己的選擇路線不同,未來的際遇也會不同,💡沒有好或不好,純粹只是不同的選擇。但,身處在偉大的我
Thumbnail
弱勢小資族群真是好可憐。 已經很有錢的房東說聲他也要抗通膨就能隨意漲房租,不高興你就搬家,就算他有好多房間在出租,但是他還想要靠這些租金收入買下更多的房產來出租。 於是省吃儉用的你想買房,可是看了看也只能屈就於郊區,美其名是好山好水好清幽,但是就算這樣你也要當房奴30年才夠買下它。 每天就是算不塞車
Thumbnail
弱勢小資族群真是好可憐。 已經很有錢的房東說聲他也要抗通膨就能隨意漲房租,不高興你就搬家,就算他有好多房間在出租,但是他還想要靠這些租金收入買下更多的房產來出租。 於是省吃儉用的你想買房,可是看了看也只能屈就於郊區,美其名是好山好水好清幽,但是就算這樣你也要當房奴30年才夠買下它。 每天就是算不塞車
Thumbnail
《鬼魅豪宅》以臺灣房地產現況為題材,並演繹興建更多「可負擔」住宅解決居住問題,反而變相製造更多問題的過程的小說。故事開始在臺灣未來的時間,作者推敲了過度炒房的臺灣未來30年從已開發國家倒退至第三世界的社會狀況,並以倒敘的方式探究一座整體開發的造鎮案如何從良好的居住政策變成廢墟鬼城的過往。
Thumbnail
《鬼魅豪宅》以臺灣房地產現況為題材,並演繹興建更多「可負擔」住宅解決居住問題,反而變相製造更多問題的過程的小說。故事開始在臺灣未來的時間,作者推敲了過度炒房的臺灣未來30年從已開發國家倒退至第三世界的社會狀況,並以倒敘的方式探究一座整體開發的造鎮案如何從良好的居住政策變成廢墟鬼城的過往。
Thumbnail
不要一直道貌岸然喊居住正義 每個政治人物到了選舉期間都會拿這個當口號,到選上了不敢得罪大財團都推出「治標不治本」的方案,畢竟這些財團的政治獻金⋯讓他們知道得罪不起!只讓房價下跌一下又反彈了,大家都只能看著新房子流口水🤤咬著手中的麵包⋯要不然就扛著高額的房貸買房! 請支持我的小說《楚漢八劍》
Thumbnail
不要一直道貌岸然喊居住正義 每個政治人物到了選舉期間都會拿這個當口號,到選上了不敢得罪大財團都推出「治標不治本」的方案,畢竟這些財團的政治獻金⋯讓他們知道得罪不起!只讓房價下跌一下又反彈了,大家都只能看著新房子流口水🤤咬著手中的麵包⋯要不然就扛著高額的房貸買房! 請支持我的小說《楚漢八劍》
Thumbnail
近年台灣的都市房價偏高,收入有限的平民擔心沒房子住,官方對此控管房價,除限制借錢買房、調整稅制及實價登錄制度,並規劃囤房稅。 但我認為如過度控管房價,會讓建商不想投入房地產建設,減少相關行業工作機會,拉低整體經濟發展,反而不如調整優化居住正義政策......
Thumbnail
近年台灣的都市房價偏高,收入有限的平民擔心沒房子住,官方對此控管房價,除限制借錢買房、調整稅制及實價登錄制度,並規劃囤房稅。 但我認為如過度控管房價,會讓建商不想投入房地產建設,減少相關行業工作機會,拉低整體經濟發展,反而不如調整優化居住正義政策......
Thumbnail
        近來有關所謂「居住正義」之議題百家爭鳴,有論者云持續推動社會住宅、包租代管、都更危老等為其目標;另也有論者云可由金融貸款管制複數持有房屋之貸款成數與利息等方式促進;最後則是本文欲討論的以囤房稅之方式是否有助於達成居住正義之效?
Thumbnail
        近來有關所謂「居住正義」之議題百家爭鳴,有論者云持續推動社會住宅、包租代管、都更危老等為其目標;另也有論者云可由金融貸款管制複數持有房屋之貸款成數與利息等方式促進;最後則是本文欲討論的以囤房稅之方式是否有助於達成居住正義之效?
Thumbnail
居住正義這個議題,跟你我是息息相關,特別在這個房價高漲的時代,房子該是投資品?還是一個人因有的均住權益,若當熱錢湧入房地產,相較之下產業就開始萎縮,錢不再是投入產業的競爭力,而是削減人們的居住權益時,此時我們需要思考相關的問題。
Thumbnail
居住正義這個議題,跟你我是息息相關,特別在這個房價高漲的時代,房子該是投資品?還是一個人因有的均住權益,若當熱錢湧入房地產,相較之下產業就開始萎縮,錢不再是投入產業的競爭力,而是削減人們的居住權益時,此時我們需要思考相關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