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真的只有50個音?
方格精選

日文真的只有50個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管是因文化或旅遊喜歡日本,只要是初學日文者對於50音一定不陌生。但你有沒有想過:平假名和50音…到底是什麼?不是只有「阿伊嗚ㄟ喔」嗎?

「阿伊嗚ㄟ喔」其實只是「50音」的前5個「假名」;「ㄅㄆㄇㄈ」我們稱為注音符號,「ABC」我們叫做英文字母,而「阿伊嗚ㄟ喔」是日文的發音符號,日本人稱它為「仮名(かな;假名)」。

常聽人家說,學日文要先學「50音」。50音是指50個「假名」的發音,是日文最基本的發音,就像學英文的26個發音字母一樣。所有初級日語課本都會有一張像下面表格一樣表,稱為「五十音図(ごじゅうおんず)」,但數一數,卻只有46個,那麼剩下的4個到哪裡去了呢?

五十音図(ごじゅうおんず)

五十音図(ごじゅうおんず)

注意到以「」和「」開頭的2個直行了嗎?其他直行都是整整齊齊地5個音排一行,但這2行卻只有「や、ゆ、よ」3個假名,和「わ、を」2個假名。事實上,這2行原來分別是「やいゆえよ」和「わゐうゑを」,也是5個一組。

」和「」這2個字形看起來比較特別的假名,在古代日本,原本各自有自己的發音,但因為唸起來跟「」和「」的發音接近,又加上種種地方腔調或個人語調之後,變得不容易區別,於是逐漸被「」和「」所同化。

但是在日本古典文章中(12世紀到20世紀左右的日文),不論是「やいゆえよ」的「」和「」,或是「わゐうゑを」的「」、「」和「」,雖然發音和「あいうえお」的「」「」「」接近,但在文法中卻各司其職,各有不同的用法。

語言是活的,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改變。為了使用上更簡潔方便,日本內閣政府在1968年頒定了一套新的假名發音標示規則,去掉了發音相同的假名。但是,雖然「」的發音跟「」一樣,因為「」在現代日文中只當助詞使用,所以就特別保留下來了。

最後,再加上被稱為鼻音的「」,便是現在經常看到的50音圖。一共是46個假名。

蔡佩青/著

avatar-img
青老師的日本之窗的沙龍
238會員
86內容數
許多日語教材,著重在動詞和形容詞的變化、句型或各種慣用句法等,對助詞的說明較簡略,學習者只能憑藉書上的說明去嘗試使用,也因此經常出現許多可愛的錯誤。 日語助詞很調皮,常常在句子裡鑽來鑽去。這個單元,跳脫講解單一助詞用法的常套,每次選兩個助詞,用比較或相對說明的方式,以更明確助詞在句子中的使用時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