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 Ursprung des Kunstwerkes
Martin Heidegger
1935-1936
1950-1960修訂
林中路
林乃樹林的古名。林中有路。這些路多半突然斷絕在杳無人跡處。這些路叫做林中路。 每人各奔前程,但卻在同一林中。常常看來彷彿彼此相類。然而只是看起來彷彿如此而已。林業工和護林人識得這些路。他們懂得什麼叫做在林中路上。
〈藝術作品的本源〉摘要
「本源」一詞在此指的是,一個事物從何而來,通過什麼它是其所是並且如其所是。某個東西如其所是地是什麼,我們稱之為它的本質。某個東西的本源就是它的本質之源。
我們可以把藝術看成一個集合觀念,即作品和藝術家。什麼是藝術?這應當從作品中獲得答案。什麼是作品?我們只能從藝術的本質那裡經驗到,思索從作品到藝術和從藝術到作品主要是一種循環的過程。藝術家和作品向來都是通過一個第三者而存在的,而這第三者就是藝術。
作品是什麼以及如何是?所有的作品都具有一種物因素(das Dinghafte),藝術作品中的物因素就像一個屋基,那個別的東西和本真的東西就築居其上,而這種東西構成了藝術的因素。
物之為物,究竟是什麼?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認為物的先天條件在於物的廣延。實體 + 屬性(特徵) = 對象,屬性依賴於實體而存在。而 Martin Heidegger首先把物先簡單的思考,把有生命的東西(森林曠野裡的鹿、草木叢中的甲蟲和草葉)或是(神、上帝)稱為物並不太合適,廣義的物是從所見之物至純然之物(純然之詞指徑直是物的純然之物),純然之物是指對有用性和製作特性的排除,而物又分為自然之物和使用之物。
器具在物與作品之間有一種獨特的中間地位。
物 — 器具 — 作品
器具當中也有藝術品的部分,此類藝術品並不像單純藝術品具有純粹的自足性,而是在固定範疇 (形式)中生發自足性,藝術品沒有像使用之物般有消耗性,在藝術作品中材料只是被使用 (再製用另一種模式而呈現)而非消耗。
物性的解釋分為三種:
(1)物是其特徵的載體
(2)物是感覺多樣的統一體
(3)物是具有形式的質料
雖然以上三種解釋都有重合之時,但是第一項和第二項解釋都讓物消失不見,物本體必須保持在它的自持 (Insichruhen)中。
物是具有形式的質料之解釋可以讓我們了解物之物因素。
形式先行規定質料的種類和選擇,Heidegger舉出罐要有不滲透性,斧要足夠的硬度,鞋要堅固和具有柔軟性。
這讓我們反思質料是否進而可以影響形式。中國古代炊具「鼎」一開始是用陶製,進入青銅時代,鼎改為青銅製,其足因為受熱不同產生膨脹會龜裂,而改成空心足,由以上可知,形式和質料具有相互關係。
接下來試圖考察物之物因素、器具之器具因素和作品之作品因素,物之物因素在於物是具有形式的質料。器具是通過人的製作而存在,通常人們認為器具之器具之存在就在它的有用性,但是器具之器具之存在就在於它的有用性嗎?以Van Gogh作品中的農鞋為例,農鞋屬於大地,它在農婦的世界裡得到保存,正是由於這種歸屬關係,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現 (存在)而得以自持 (被承認),鞋和世界(人類產品與活動的世界)和大地(世界所棲身的自然基礎)相關聯。但是這種有用性本身又根直在器具的一種本質性存在的豐富性中,我們稱之為可靠性。農婦雖然徑直穿著這雙鞋 (無目的),通過可靠性,農婦的世界可以和大地產生連結。
也就是說作品決不是對個別存在者的再現,而是對物普遍本質的再現。器具之器具存在於可靠性,有用性在可靠性中漂浮,沒有可靠性就沒有有用性,自持之器具的寧靜就在可靠之中。
通過Van Gogh作品中的農鞋可見,藝術作品揭開了這個器具 (農鞋)實際上是什麼,這個存在者進入了它的存在無蔽之中。
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設置入作品之中。
哲學的真理乃是基於一種存在者的無蔽狀態 (大地),在真理無蔽的狀態之下即產生美。藝術之所以被叫做美,是因為它產生美,而不是藝術本身就是美的。
作品之解蔽在於藝術作品以自己的方式開啟存在者之存在。
在文中前面提到了存在、保存作用和在場狀態 (Anwesenheit)的關係,在語言和文字的傳承中,後代的客體並沒有繼承相應原始的經驗,只保存著表象的客體。Heidegger把本質(das Wesen)做一種動詞化的處理,本質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現身出場。
藝術作品的本質在於解蔽和揭發真理,真理是某種無時間和超時間的東西,即使觀者處在不同的時間和文化經驗,藝術作品仍然佇立著。
歸屬關係relation
保存 ←→ 自持
器具在當中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