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故事》:「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全世界藝術科系學生的必讀書單裏面,英國作家E·H·貢布里希所寫的《藝術的故事》總是榜上有名。即便在中國高等院校美術科系,也不例外。
不管是專業的創作者研究者,或有志一窺藝術奧妙的愛書人,都可以在這本書當中,找到走進藝術世界的路徑。
藝術的故事就是藝術家的故事
《藝術的故事》的開頭是這麼寫的:「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此話怎解?
貢布里希說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往往是找出「對」(right)的方式跟內容來創造,而不盡然是以「像」(real)來作為努力的目標。
很多人可以把肖像畫得惟妙惟肖,畢卡索畫在1907 畫的《阿維尼翁的少女》,卻是20世紀最著名和享有盛譽的圖像之一。問題是,裏面有像少女的人物存在嗎?在哪里?
何以致此?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是因為有了創作者的「創作」,才讓觀眾得到審美上面的享受。
中國著名的文藝評論家陳丹青,在他主持的美術主題節目《局部》裏指出,貢布里希那句名言是在提醒我們:藝術的故事,其實就是藝術家們的故事。
藝術家在成長,在發展,觀眾如果也對親近藝術有自我的要求,強強聯手,藝術的力量就更能撫慰我們的心,帶給我們深一層的啟發。
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
在維也納大學主修美術史的貢布里希,擅長用淺顯的筆法和用字,搭配實例跟小故事,融文學和美學理論於文字之間,讓讀者無負擔的瞭解藝術的“然”與“所以然”。
如果說,《藝術的故事》是藝術品,貢布里希這個藝術家就是在文字上面,找到合適的內容來讓我們理解藝術的美好。
《藝術的故事》初版在1951年,美學大家朱光潛在1932年所寫的《談美》一書,則在開篇就舉了「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很有畫面感的向我們展示理解藝術,可以有不同的維度: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這棵古松。我們三人可以說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樹,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
這三種態度分別是: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所以,藝術家可以用不同方式來創作他覺得是「對」的藝術品。身為觀眾的我們,也可以選擇我們覺得「對」的態度,來理解這個藝術品,還有藝術家。
藝術帶給我們沒有目的的快樂
貢布里希說,沒有藝術這種東西。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則在《什麼是藝術》裏給出他自己的解釋:
藝術的目的是「美」,而「美」是通過我們從它身上得到的快樂而被認識的,藝術享受是一樁好的、重要的事。換言之,享受之所以好,就因為它是享受。
托爾斯泰認為美的定義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認為「美」是一種獨立存在的東西,是絕對「完善」的表現之一,而絕對「完善」是指觀念、精神、意志、上帝。第二種認為「美」是我們得到的某種不以個人利益為目的的快樂。
德國哲學家康德則是只用一句話,就把托翁的意思說明白了:「美是沒有目的的快樂」。
看到我喜歡的人,我就快樂。讀到一段文章,聽到一段音樂,聞到空氣中的桂花香,跟我們看到一棟建築、一個雕像、一幅畫所能創造出的快樂(還有美),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但是,有些藝術是看不到的,例如:音樂。
逝世250周年的貝多芬說得好:「音樂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
我們聆聽一首曲子,有時候會覺得赫然被敲醒,或被提醒。不管是提醒或敲醒,這都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有著深深影響力的啟示。
這個啟示,相當的主觀,是欣賞者自己在體驗的當下所作出的判斷。所以,或許我們可以說,欣賞者也是藝術家,我們也可以是那個決定藝術何在的人。
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
托爾斯泰說:「世間並沒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這裏所說的創造,需要創造的人,也包括欣賞的人。
藝術的美,藝術的善,藝術的質樸與真摯,往往可以在許多地方提醒我們:藝術與我們同在。因為,我思故我在。
因為美,因為藝術,因為藝術家,我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