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藝術的故事》: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全世界藝術科系學生的必讀書單裏面,英國作家E·H·貢布里希所寫的《藝術的故事》總是榜上有名。即便在中國高等院校美術科系,也不例外。

不管是專業的創作者研究者,或有志一窺藝術奧妙的愛書人,都可以在這本書當中,找到走進藝術世界的路徑。

藝術的故事就是藝術家的故事

《藝術的故事》的開頭是這麼寫的:「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此話怎解?

貢布里希說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往往是找出「對」(right)的方式跟內容來創造,而不盡然是以「像」(real)來作為努力的目標。

很多人可以把肖像畫得惟妙惟肖,畢卡索畫在1907 畫的《阿維尼翁的少女》,卻是20世紀最著名和享有盛譽的圖像之一。問題是,裏面有像少女的人物存在嗎?在哪里?

何以致此?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是因為有了創作者的「創作」,才讓觀眾得到審美上面的享受。

中國著名的文藝評論家陳丹青,在他主持的美術主題節目《局部》裏指出,貢布里希那句名言是在提醒我們:藝術的故事,其實就是藝術家們的故事。

藝術家在成長,在發展,觀眾如果也對親近藝術有自我的要求,強強聯手,藝術的力量就更能撫慰我們的心,帶給我們深一層的啟發。

raw-image

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

在維也納大學主修美術史的貢布里希,擅長用淺顯的筆法和用字,搭配實例跟小故事,融文學和美學理論於文字之間,讓讀者無負擔的瞭解藝術的“然”與“所以然”。

如果說,《藝術的故事》是藝術品,貢布里希這個藝術家就是在文字上面,找到合適的內容來讓我們理解藝術的美好。

《藝術的故事》初版在1951年,美學大家朱光潛在1932年所寫的《談美》一書,則在開篇就舉了「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很有畫面感的向我們展示理解藝術,可以有不同的維度: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這棵古松。我們三人可以說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樹,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

這三種態度分別是: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所以,藝術家可以用不同方式來創作他覺得是「對」的藝術品。身為觀眾的我們,也可以選擇我們覺得「對」的態度,來理解這個藝術品,還有藝術家。

raw-image

藝術帶給我們沒有目的的快樂

貢布里希說,沒有藝術這種東西。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則在《什麼是藝術》裏給出他自己的解釋:

藝術的目的是「美」,而「美」是通過我們從它身上得到的快樂而被認識的,藝術享受是一樁好的、重要的事。換言之,享受之所以好,就因為它是享受。

托爾斯泰認為美的定義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認為「美」是一種獨立存在的東西,是絕對「完善」的表現之一,而絕對「完善」是指觀念、精神、意志、上帝。第二種認為「美」是我們得到的某種不以個人利益為目的的快樂。

德國哲學家康德則是只用一句話,就把托翁的意思說明白了:「美是沒有目的的快樂」。

看到我喜歡的人,我就快樂。讀到一段文章,聽到一段音樂,聞到空氣中的桂花香,跟我們看到一棟建築、一個雕像、一幅畫所能創造出的快樂(還有美),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但是,有些藝術是看不到的,例如:音樂。

逝世250周年的貝多芬說得好:「音樂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

我們聆聽一首曲子,有時候會覺得赫然被敲醒,或被提醒。不管是提醒或敲醒,這都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有著深深影響力的啟示。

這個啟示,相當的主觀,是欣賞者自己在體驗的當下所作出的判斷。所以,或許我們可以說,欣賞者也是藝術家,我們也可以是那個決定藝術何在的人。

raw-image

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

托爾斯泰說:「世間並沒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這裏所說的創造,需要創造的人,也包括欣賞的人。

藝術的美,藝術的善,藝術的質樸與真摯,往往可以在許多地方提醒我們:藝術與我們同在。因為,我思故我在。

因為美,因為藝術,因為藝術家,我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立亨的李想世界的沙龍
23會員
171內容數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2024/12/11
十二月八日,法國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重新開幕儀式裡,你看到什麼? 神聖的空間裡有政治領袖,有馬友友,也看到杜達美指揮的樂團演出。 我看到的是,哎呀,神父們的服裝也太太太colourful了吧。
Thumbnail
2024/12/11
十二月八日,法國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重新開幕儀式裡,你看到什麼? 神聖的空間裡有政治領袖,有馬友友,也看到杜達美指揮的樂團演出。 我看到的是,哎呀,神父們的服裝也太太太colourful了吧。
Thumbnail
2024/05/05
我第一次看羅伯特・勒帕吉主演的作品,是1993年在紐約。倏乎已經30年過去了。從燈光、音響、舞美、影像,乃至於到味道,都完整的照顧到演出的方方面面。導演/編劇/主演的個人回憶,跟自己過去的生活與現在的處境交錯,溫暖而有帶點幽默。這種樸素,有機,完整的演出,難尋。
Thumbnail
2024/05/05
我第一次看羅伯特・勒帕吉主演的作品,是1993年在紐約。倏乎已經30年過去了。從燈光、音響、舞美、影像,乃至於到味道,都完整的照顧到演出的方方面面。導演/編劇/主演的個人回憶,跟自己過去的生活與現在的處境交錯,溫暖而有帶點幽默。這種樸素,有機,完整的演出,難尋。
Thumbnail
2024/04/30
每次聽到布萊希特的什麼「史詩劇場」跟什麼「間離感」,你會不會覺得滿頭都是黑人問號(言必稱什麼中國傳統劇場給他靈感,更是沒有太大幫助)。 話說,你的疑惑,上海靜安現代戲劇穀跟法國文化之春合作的「節中節」聽到了。 法國溫柔劊子手劇團藝術總監馬修•鮑爾,領導蒙特勒伊表演樂團伴奏,由艾瑪·利耶瓦一人
2024/04/30
每次聽到布萊希特的什麼「史詩劇場」跟什麼「間離感」,你會不會覺得滿頭都是黑人問號(言必稱什麼中國傳統劇場給他靈感,更是沒有太大幫助)。 話說,你的疑惑,上海靜安現代戲劇穀跟法國文化之春合作的「節中節」聽到了。 法國溫柔劊子手劇團藝術總監馬修•鮑爾,領導蒙特勒伊表演樂團伴奏,由艾瑪·利耶瓦一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為何看懂現代藝術這麼難? 該相信你的眼睛?藝評評價? 藝術史論斷?還是市場賣價?   ●長久以來,藝術家一直和各形各色的想法概念有關,但是真正的大想法大概念(big idea)並不多見,久久才會出現一回。 美國芭蕾之父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編的舞碼密覆著滿滿想法,
Thumbnail
★為何看懂現代藝術這麼難? 該相信你的眼睛?藝評評價? 藝術史論斷?還是市場賣價?   ●長久以來,藝術家一直和各形各色的想法概念有關,但是真正的大想法大概念(big idea)並不多見,久久才會出現一回。 美國芭蕾之父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編的舞碼密覆著滿滿想法,
Thumbnail
藝術史大家貢不里西在《藝術的故事》說: 「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藝術的美,藝術的善,藝術的質樸與真摯, 往往可以在許多地方提醒我們:藝術與我們同在。
Thumbnail
藝術史大家貢不里西在《藝術的故事》說: 「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藝術的美,藝術的善,藝術的質樸與真摯, 往往可以在許多地方提醒我們:藝術與我們同在。
Thumbnail
★藝術投資沒有錯,但「藝術」一定在「投資」之前,為了投資買藝術品,將只能永遠被藝術擋在門外。
Thumbnail
★藝術投資沒有錯,但「藝術」一定在「投資」之前,為了投資買藝術品,將只能永遠被藝術擋在門外。
Thumbnail
台灣這幾年在人才培育的方向積極轉向創意與設計,因為在科技日新月異與不斷複製之下,產業的競爭力關鍵在於美感的追求,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藝術的欣賞與創作。 但是除了商品的設計之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人為何要欣賞藝術?藝術的價值在哪裡? 著名詩人紀伯倫曾說;「我們存在是為了發現美,除此之外,只是等待。」的
Thumbnail
台灣這幾年在人才培育的方向積極轉向創意與設計,因為在科技日新月異與不斷複製之下,產業的競爭力關鍵在於美感的追求,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藝術的欣賞與創作。 但是除了商品的設計之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人為何要欣賞藝術?藝術的價值在哪裡? 著名詩人紀伯倫曾說;「我們存在是為了發現美,除此之外,只是等待。」的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一章 第二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一章 第二節
Thumbnail
一位好的藝術鑑賞家,並不一定是為創作家,只要人人有起碼的美感知覺,便能吸取藝術的精華,達到移情默化的功能。「藝術品」基本上是有五個部分組成:
Thumbnail
一位好的藝術鑑賞家,並不一定是為創作家,只要人人有起碼的美感知覺,便能吸取藝術的精華,達到移情默化的功能。「藝術品」基本上是有五個部分組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