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有人民幣版的「廣場協議」?
方格精選

會不會有人民幣版的「廣場協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美元升值對美國出口不利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發生,美國能源價格大幅上升,也出現通貨膨脹,聯準會調升三次基準利率卻引發海外資產流入美國,造成美元匯率上升。然美元升值,卻抑制了美國的出口,讓美國的貿易逆差變大。

美國想出一個「絕招」,就是美元貶值,也就是後來的「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是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及西德5個工業已開發國家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於美國紐約的廣場飯店會晤後,在1985年9月22日簽署的協議。目的在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日元及德國馬克等主要貨幣有秩序性地下調,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從而導致日元大幅升值。

美元指數在「廣場協議」後急貶

如下圖,美元指數(USD Index)在1985年的5月為30年的歷史高點,當時是128,「廣場協議」生效後,美元一路急貶,而讓貿易對手的貨幣升值,其實就是直接讓貿易對手的商品進美國時,有等同施加關稅的效果,而且比貿易制裁更為直接!

美元指數在1985年達到歷史高點到2000年的金融海嘯,兩個高點之間維持了15年,若技術上認為美元指數的高點週期是15年,照理第三個高點應該是發生在2015年左右,而事實上也是如此!

難道,這是巧合?

美元早該貶了?

然之後美元指數還有2017與2019兩個高點,意思是,美元早該貶值了,只是還沒下來?而且美國的貿易逆差,還在持續擴大中,意思是,各國都在賺美國人的錢,但美國人卻賺不到其他國家的錢!

怎麼可以!也許是川普的思維!

美元指數(USD Index走勢圖)

美元指數(USD Index走勢圖)

美國貿易逆差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美國貿易逆差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人民幣似乎沒有再貶值的空間

這次美國對中國的301貿易制裁,對中國而言,讓人民幣貶值也等於是對被施加的關稅補貼,於是乎,2018.04.03,USTR公布中國關稅建議名單,首波關稅10%,離岸人民幣匯率為6.29,至2018.11.12,離岸人民幣6.97,貶值剛好10.8%。意思是,首波的關稅制裁,中國輕鬆的用人民幣貶值就應付過去了!

但後續的15%可就沒有空間了!

第二波關稅15%,若從匯率反應,則人民幣將貶破至7.86,但人民幣自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從未破7.0!

可能嗎?我認為不太可能,也就是人民幣根本不會往下走,貶值;而是會往上走,升值!因為,美國商務部已經嚴重警告一些國家,不應該用干預匯率貶值的方式操縱出口優勢,即使是,進口美國後,美國還是會對其課徵「平衡稅」!

所以,中國若再操控人民幣貶值,迴避美國301的制裁,反而再落入美國的口實,況且,7.0的天花板,難道要顛破嗎?

對照一下當年「廣場協議」的背景,日本貨進美國打遍無敵手,日本大企業賺飽了美元,和當今中國貨進美國的背景似乎是一樣的,差異只在於日本貨當年的質量高,以當今中國貨的質量而言,還是有顯著差異!但中國是美國第一大的貿易逆差國,加上美國為了防堵中國壯大,就和當初為了打擊日本一樣,必須施點手段才行!

所以,301條款的貿易制裁,經濟現象是事實,但手段是政治,單用經濟分析,仍不能瞭解這場貿易戰爭!但兩強相爭,對各自的國內生產毛額都有損失,但還是以中國的最大,2019年的GDP成長率預估將損失1%!

中國會拋出橄欖枝嗎?

接下來,人民幣走勢也許不會如預期般貶值,也許中國會拋出橄欖枝也說不定。

看了銀行的匯率趨勢預測,亞洲幾個貨幣在2020年是升值的趨勢,至2020年第四季,人民幣匯率甚至只有6.5,銀行的匯率預測,其實和大多數人的直觀預測相反。

會不會有人民幣版的「廣場協議」,中國出現這樣的聲音,但只是小眾,因為看貶人民幣的居多,是主要潮流!

經濟問題雖然複雜,但經濟扯上政治問題,更是詭譎多變!

avatar-img
怡克納米斯的臥底經濟學觀察誌
132會員
176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每個月,行政院主計總處都會發佈「國情統計通報」,最近發佈的一則通報(2019.04.12)說明平均薪資有所成長,但通常報喜不報憂,過於形式,久而久之就略過不讀了。
美國對中國除了開打301貿易戰爭,開徵額外的25%關稅,對於其它的貿易制裁措施還是一點都不手軟。 這一次介紹一下所謂的「平衡稅」「反傾銷稅」。
經濟成長率最容易被政府拿來做政策文章,如果不清楚數據的來源,很容易就被數據所蒙混。
國家公園是共有財(Public Goods)(以前經濟學教科書翻譯是「公共財」),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使用共有財不見得一定得「免費」。共有財是免費使用的,這是很多人的誤解,對共有財收費的作法,簡單來說是外部成本內部化,對每一個使用者所造成的邊際成本收費,說是以價制量也可。
川普這一球,當然劍指中國大陸,但最後對於全球經貿影響究竟為何?坦白說難以評估,當然,經濟學家壓根也猜不到川普的決策,對於臺灣的影響呢?不能說沒有影響,兩岸的貿易往來產值就會受到波及。
重劃區的低租值行業,其實也代表著土地價格根本上就是低的,或者被過度高估的。目前房價空頭聲音不斷,有些大型建商保守一點的繼續囤地(甚至經營夜市),積極一點的早已出脫手上的精華土地變現,租值降低反映未來的地價與房價,更可能受景氣與人口結構的問題面臨到下修壓力。
每個月,行政院主計總處都會發佈「國情統計通報」,最近發佈的一則通報(2019.04.12)說明平均薪資有所成長,但通常報喜不報憂,過於形式,久而久之就略過不讀了。
美國對中國除了開打301貿易戰爭,開徵額外的25%關稅,對於其它的貿易制裁措施還是一點都不手軟。 這一次介紹一下所謂的「平衡稅」「反傾銷稅」。
經濟成長率最容易被政府拿來做政策文章,如果不清楚數據的來源,很容易就被數據所蒙混。
國家公園是共有財(Public Goods)(以前經濟學教科書翻譯是「公共財」),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使用共有財不見得一定得「免費」。共有財是免費使用的,這是很多人的誤解,對共有財收費的作法,簡單來說是外部成本內部化,對每一個使用者所造成的邊際成本收費,說是以價制量也可。
川普這一球,當然劍指中國大陸,但最後對於全球經貿影響究竟為何?坦白說難以評估,當然,經濟學家壓根也猜不到川普的決策,對於臺灣的影響呢?不能說沒有影響,兩岸的貿易往來產值就會受到波及。
重劃區的低租值行業,其實也代表著土地價格根本上就是低的,或者被過度高估的。目前房價空頭聲音不斷,有些大型建商保守一點的繼續囤地(甚至經營夜市),積極一點的早已出脫手上的精華土地變現,租值降低反映未來的地價與房價,更可能受景氣與人口結構的問題面臨到下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