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生活日常:北美館《聲動:光與音的詩》+藝術家個展系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趕完稿太累軟爛了一星期,要來寫點有建設性的東西。(並沒有)

  周六和太太出門為小孩的戶外教學踩點,上午去了迪化街,下午跑到圓山,一路上斷斷續續在下雨,幸好都沒遇到雨勢大的時候。迪化街目前有《2019台北霞海城隍文化節-香火代代傳傳》的城隍爺生日趴,從昨6/1起為時一個月,有空可以去走走看看,現在的大稻埕跟前幾年很不一樣,豐富很多,太太還在永樂市場裡看到翻車魚的眼睛。(?)

  貓「那是什麼?」
  我「魚眼睛啊。」
  貓「!!!!」(一臉驚嚇)
  我「怎樣,很大齁。」
  貓「額~~~什麼魚的眼睛啊?」
  我「不知道欸,你問問看?」
  貓「不好意思,請問這是什麼魚的眼睛?」
  店「曼波魚哦~」


作者已霧化此圖/片,請斟酌點閱。

作者已霧化此圖/片,請斟酌點閱。

  翻車魚體型巨大,看起來像是由一個大大的頭部和一條小尾巴組成的。這種魚可以長到3米長。──〈維基百科

  超大有木有。


  因為還算常跑大稻埕兼是為了踩點,所以並沒有久留,下午一點左右到抵達圓山,在花博那裏逗留一陣,然後前往目的地臺北美術館。這次從南進門走,當天天氣悶熱,進入該空間以後完全沒有在室內的感覺……好啦有變悶。(›´ω`‹ )

其中一角

其中一角

  據太太說南進門那塊是網美打卡拍照點,也真的看到幾個攝影明顯是在外拍,幫太太拍了一張以後無法否認,那裡光線是真的會讓整個人都亮起來,有興趣可以去悶一下……0(:3 )~ ('、3_ヽ)_

  下樓買票準備進場,結果驗票時:

  貓「(出示學生證)」
  我「(出示票據)」
  館「你為什麼不用學生證?」
  我「欸……我沒有。」
  館「沒帶嗎?怎麼不帶?」
  我「不是,我不是學生,沒有學生證。」oO(我研究所還沒註冊R!!!!@@)

  驗票後剛好在展場入口前方遇到導覽員,展覽主題是《聲動:光與音的詩》,是聲音和影像以及互動為主的藝術創作。順附當期展覽資訊

raw-image

  裡面的展品我還滿喜歡的,但因為呈現方面強調感官感受的緣故,因此室內光線相對昏暗,所以沒怎麼拍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其中我還滿喜歡沒有拍的《海之序曲》,它是一段包含現代舞表演的錄像,意義很美,表演者的動作、神態都很到位,三個畫面的切換將細節呈現得恰如其分,雖然我是一個比較不愛影像作品的人,但這幾年讓我覺得特別優秀的通常都是影像作品。

《修道院的皮膚》

《修道院的皮膚》

  下面這件裝置很怪,為什麼說怪是因為它要我們下載一個app,但那個app好像跟裝置本身的互動方式沒什麼關係,當然可能是我們沒弄懂,總之不清楚關聯何在。

raw-image
raw-image

  這個裝置(↑)只要有人在他面前發出一定程度的音量就會發光閃爍,然後我就看到一組男性觀眾開始玩它,我是說玩,不是跟裝置互動,似乎想測試裝置的反應能多快。XD

raw-image
raw-image

  燈管本身擺在那裡就美滋滋。(好)
  我這次比較少去看解說牌,所以大多不知道作品的名字和意義,想說可以試著「體會」看看,不過看起來我就是單純的一俗人。(゚∀゚)

一件需要配合聲音觀看的作品

一件需要配合聲音觀看的作品

raw-image

  跟聲音有關的作品裡我最喜歡的是上面這件,它會隨著樂音產生光線的明暗變化,形式上與神經的放電反應非常相似,也滿像靈騷(XD),我自己覺得很有氣勢,更沒有落下美感的部分,是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下面這件名為《宛如一點》,讓觀者用手掌去承接光,使文字平攤在承接者的手上,我自以為相當符合「光與音的詩」當中的詩意。

貓掌心

貓掌心


  看完以後,我和太太上三樓去看幾位藝術家的個展。

raw-image
raw-image

  從左到右分別是:

冷鍊─侯怡亭個展
伏擊─倪灝個展
在放鬆的多數的陽光中─李明學個展
Kosmos─張碩尹個展

  不過我們的觀看順序完全顛倒。XD

Kosmos─張碩尹個展

Kosmos─張碩尹個展

本展「Kosmos」啟發自德國自然科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他博文多學、融會自通,是十九世紀經典的 「全知人」(universal man);他訂定了科學的研究方法,透過精確的採樣與測量揭露自然的圖像;他認為一切有機體都相互關聯,革新了我們對生態系統的認知;他也是浪漫的冒險家,其旅行途徑擴展了帝國邊界,劃定了「科技文明」與「原始社會」的分界。──〈北美館當期展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展間裡面引用很多跟環境與哲學相關的文本片段,能讓人更進一步了解藝術家的思考,以及他的創作概念從何而來,照例我還是挑著拍&不拍錄像。


在放鬆的多數的陽光中─李明學個展

在放鬆的多數的陽光中─李明學個展

本展以「在放鬆的多數的陽光中」命名,改編自布希亞的著作標題「在沈默的多數的陰影中」。此展覽探索各式陳列商品所造成的視覺符號經驗、社會價值、語言習慣等當代可能意義。──〈北美館當期展覽

  相較於前一位比較嚴肅的作品,這位真的很放鬆,完全可從作品中體察他的幽默感。

raw-image
《迷惑與打呼》

《迷惑與打呼》

胡椒應該是地上像沙的那幾灘東西(?)

胡椒應該是地上像沙的那幾灘東西(?)

  穿過上面這個空間來到外面,就看到下面這些。

《星空》

《星空》

raw-image

  接著旁邊兩個空間分別如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走完這兩處,轉往另一個展間。

raw-image
raw-image

  作品很多不過人也很多(一堆自拍的人……),就只拍了其中兩件。

  還滿喜歡這個藝術家的作品,原本想查一下資料,沒想到查到他是我即將進去的那所學校該系的助教,好喔。^^(大家應該懂)


伏擊─倪灝個展

伏擊─倪灝個展

在「伏擊」展覽裡,藝術家倪灝以新創作之雕塑裝置探討國際地緣政治下的權力、速度、暴力,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現的多樣體制與結構。作品展現以物牽制、操控人的理念,包含槍枝、信用卡以及機械等;樂器裝置則呈現這類結構機制所加諸於人的暴力影響。──〈北美館當期展覽

  我自己在這個系列個展中最喜歡的是這位的作品,討論的議題和表現的手法都是我偏好的,具有(帶著科技的)速度感而且強烈,呈現出現代的「暴力」形式。

raw-image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維修中,好像是被玩壞了

維修中,好像是被玩壞了

raw-image

  上面這個作品是感應式的互動,就是你人接近,機器會自動感應,然後將上面一張張的卡凹折出弧度,我個人猜想是人和各類金融卡、信用卡的議題有關。

raw-image

  底下這個是我最喜歡的一件。

raw-image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覺得無法一眼盡覽很可惜,但也喜歡這樣的表現手法,現代+銅臭味(?)+美+破敗感=讚。(????)


冷鍊─侯怡亭個展

冷鍊─侯怡亭個展

「冷鏈」源自物流供應鏈專有名詞,泛指倚賴低溫環境之物品從原材料供應商、加工工廠至貯藏運輸物流至銷售物流,物品經長時間運送並保持質量的一項當代系統工程。以此指涉現代社會治理(控制)術,人類交纏在製造物及被製造的種種生產關係裡,依循著系統透過分配,價值交換及資訊通訊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延伸至現今藝術體系中的生產、交易及價值轉換。──〈北美館當期展覽

  內容其實很硬,但以美表達而顯得柔軟,突顯觀照本身即是一種關懷。

展間說明

展間說明

上面繡的是編號和刑期、服刑天數

上面繡的是編號和刑期、服刑天數

raw-image
raw-image

  底下是另一展間。

另一個展間

另一個展間

  不知道我是有什麼體質,近來很常被人攔下來問路,而在這個展間遇到大學生請我幫忙拍合照……(´・ω・`)(很想拒絕)(討厭館內擋在作品前自拍人士)

raw-image

  以下彩色的部分皆為繡線。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就拍了這幾幅,一開始原本還沒發現是繡的,在最後這張才發現「!?」,立馬回頭仔細看每一幅作品,潮猛der……

  將個展一一看完,接著來到地下室。

謝素梅:安棲

謝素梅:安棲

謝素梅特別注重作品中意義的逐漸顯現或其消逝。作品簡潔的形式與其散射出的多重閱讀層次,形成對比並從中激發出能量。其作品經常透過一個影像、一個印象、一種情感或一份記憶的外顯樣貌,將那些「眩轉人生」裡強烈且轉瞬即逝的經驗變得具體、清晰,藉此探測圖像、物體和聲音觸發觀眾想像力的可能性。──〈北美館當期展覽
raw-image

  拍到這裡相機就沒電了,所以以下會是手機畫質。XD

水是紫色der

水是紫色der

raw-image
raw-image

  上面這個展間的作品組合很吸引我,因為實在太像是密室逃脫、解謎類的遊戲會有的場景,熟悉感一湧而上(XD),忍不住多逗留了一會。

  同一展間內的作品(↓),名字忘記了,可是印象很好。

raw-image
神奇鴕鳥蛋

神奇鴕鳥蛋

  下一個展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整個展感覺是充滿哲學的,也有一些社會科學的部分,像上面這個可以看出是希臘羅馬那一個時期的概念作品,而下一個展間則是較日式的、具有禪意的風格,裡面多次引述文豪川端康成的作品,推薦有興趣的人來看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下面這個作品就是收尾了,它是我在該展中最喜歡的概念跟表現方式,文本概念是詩人威廉‧布萊克的《純真的預言》,作品名為《整個宇宙(酸漿果)》。

它們是金色的!

它們是金色的!


  這次幾乎沒有怎麼提到錄像類的作品,且也沒細說其他類型的作品,並不是因為作品不好,是我當天起得太早,天氣又熱,所以整個人很累,看錄像時昏昏沉沉,一路上的記憶就是一團糨糊,但感受不會騙人,這幾個展都很不錯。
  我自以為《聲動:光與音的詩》在概念和呈現上適合想要同時體驗視覺與聽覺兩者的人,不少作品互動性很高,而三樓的個展系列適合想要領略藝術家個人風格與思考脈絡的人,地下室的《安棲》則是推薦給喜好思索並體驗靜美的人。想一次看遍的話,最好吃飽飯後空出一整個下午,以自己的步調慢慢來欣賞這些迷人的作品。

  那就這樣,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登入並按❤,或註冊likecoin後按底下按鈕5次Like 即可支持我的創作,感謝你,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極忘形
58會員
158內容數
寫小說也讀小說,鍾情於習練虛構的魔術。
樂極忘形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有一陣子淺淺地擱陷在憂鬱裡,有氣無力,做什麼都覺得缺乏趣味,像是有一層薄膜將我和情緒分開,感受傳遞過來時彷彿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2025/02/19
有一陣子淺淺地擱陷在憂鬱裡,有氣無力,做什麼都覺得缺乏趣味,像是有一層薄膜將我和情緒分開,感受傳遞過來時彷彿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2024/12/25
卻沒想過那是一段不可複製的相遇。
Thumbnail
2024/12/25
卻沒想過那是一段不可複製的相遇。
Thumbnail
2024/12/08
續生活日常:好景不常 重回台北工作,向主管說明下周的安排,打算在期限前將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
Thumbnail
2024/12/08
續生活日常:好景不常 重回台北工作,向主管說明下周的安排,打算在期限前將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All People are Happy 》活動月底結束~把握最後機會 狂賀!人間自有真情在~「蛙友專屬推薦碼」,再差六人,十二萬獎勵金達標,「新蛙獎勵金抽獎及葉月堂貓起來吃冰」四達標,「漢來海港禮券抽獎」三萬預備,「M平方2003年會門票」兩萬預備 沒錢買粽子再跟蛙友化緣囉、端午連假快樂……
Thumbnail
《All People are Happy 》活動月底結束~把握最後機會 狂賀!人間自有真情在~「蛙友專屬推薦碼」,再差六人,十二萬獎勵金達標,「新蛙獎勵金抽獎及葉月堂貓起來吃冰」四達標,「漢來海港禮券抽獎」三萬預備,「M平方2003年會門票」兩萬預備 沒錢買粽子再跟蛙友化緣囉、端午連假快樂……
Thumbnail
抵達時沒有招呼、沒有預告,觀眾和表演者分不出來的站在門口。空氣中有種沒有方向的忐忑。過了一會兒,俞萱帶大家走到旁邊的小泥地,注視著地上還未分解的蛋殼菜渣,說起關於湖之鏡的事情。
Thumbnail
抵達時沒有招呼、沒有預告,觀眾和表演者分不出來的站在門口。空氣中有種沒有方向的忐忑。過了一會兒,俞萱帶大家走到旁邊的小泥地,注視著地上還未分解的蛋殼菜渣,說起關於湖之鏡的事情。
Thumbnail
2019.07.01 走進兩三間房間後,慢慢發現跟在北美館時的感覺很像,相似的感受出現了,簡單的多媒體裝置、耳機、區隔開的小空間,就可以感受不一樣的東西。
Thumbnail
2019.07.01 走進兩三間房間後,慢慢發現跟在北美館時的感覺很像,相似的感受出現了,簡單的多媒體裝置、耳機、區隔開的小空間,就可以感受不一樣的東西。
Thumbnail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
Thumbnail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
Thumbnail
紀錄2019年夏季在東部度過的日子。
Thumbnail
紀錄2019年夏季在東部度過的日子。
Thumbnail
這個假日原本想要精(ㄍㄢˇ)實(ㄍㄠˇ)的度過,但不知不覺(?)變得很混亂,以至於刷箱外彷彿一事無成,本篇前半會是假日前的一點瑣碎閒聊,後半逛展圖多,不過都是畫質一般的手機照片。
Thumbnail
這個假日原本想要精(ㄍㄢˇ)實(ㄍㄠˇ)的度過,但不知不覺(?)變得很混亂,以至於刷箱外彷彿一事無成,本篇前半會是假日前的一點瑣碎閒聊,後半逛展圖多,不過都是畫質一般的手機照片。
Thumbnail
在那極冷疏離之處生活,改變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他變得很少說話,覺知在凍傷之際最為敏銳;平常獨自生活、寫作與拍照,假日在乾淨暖和的溫泉池觀看有著水銀眼神的老人們,天空時時變幻從未見過的顏色。他寫道:「這本相冊描寫出我心中理想的生活。」拆散再拆散,一個人就有一個人真實的火苗。
Thumbnail
在那極冷疏離之處生活,改變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他變得很少說話,覺知在凍傷之際最為敏銳;平常獨自生活、寫作與拍照,假日在乾淨暖和的溫泉池觀看有著水銀眼神的老人們,天空時時變幻從未見過的顏色。他寫道:「這本相冊描寫出我心中理想的生活。」拆散再拆散,一個人就有一個人真實的火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