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要旨撮述
方格精選

王國維《人間詞話》要旨撮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以為詞的高下優劣,繫於境界。有境界則自成髙格,自有名句。

境界有「造境」、「寫境」之分,「造境」成就理想派,「寫境」成就寫實派,惟二者有時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

境界復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之分。「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人於由動之靜時得之。一優美,一宏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無我之境」也。「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有我之境」也。

境界非獨謂景物,也包括人心之喜怒哀樂,詞家多以景寓情,一切寫景之語,皆抒情之語。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言「氣質」,言「神韻」,言「興趣」,都不如言「境界」。境界乃詞的根本。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隨之。吾人可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

王國維又扼要評點歷朝詞風演變之跡。

唐朝詞作,李白純以氣象勝。北宋范仲淹、夏竦,在氣象上皆有所不及。

晚唐五代流行花間詞,至李後主出,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俱與花間詞的風格有根本分別。

李後主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保有一顆赤子之心,不能為人君,卻可為一優秀詞人。

李後主的詞,以「閱世愈淺,性情愈真」見長,不同於《水滸傳》、《紅樓夢》之閱世深。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是以血書寫,儼然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

除李後主,還有一馮延巳 (字正中),下開北宋一代詞風。

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卻在《花間》範圍之外。歐陽修《浣溪沙》詞「綠楊樓外出鞦韆」,即本於正中《上行杯》詞「柳外鞦韆出畫牆」。又林逋《點絳唇》、梅堯臣《蘇幕遮》、歐陽修《少年遊》詠春草,遠不知正中「細雨濕流光」五字,攝春草之魂。

下迄南宋,唯稼軒 (即辛棄疾) 堪與北宋人頡頏。幼安之佳處,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氣象論,亦有「橫素波、干青雲」之概,為同期詞人所不及。

北宋詞人可與稼軒並肩者,唯蘇東坡。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這又和二人胸襟之豪爽 (「狂」) 有關。讀東坡、稼軒詞,須觀其雅量髙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風。姜夔終不免侷促,流於「狷」。(補充一點,兩宋詞作,以李後主降宋後諸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人最佳)。

元人馬致遠作《天淨沙》,小令也,「枯籐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

比觀之下,同是元曲四大家的白樸,《秋夜梧桐雨》劇,沈雄悲壯,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籟詞》,粗淺之甚,不足為稼軒奴隸。能寫劇卻不能寫詞。

有清一代,以納蘭容若的詞最真切。他能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因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只此一人。

大體詩在唐中葉以後,已失去真情,只知雕琢,故五代北宋絕少出色詩作,代之而起是詞的極盛。秦觀、歐陽修雖兼擅詩詞,其詞的水準往往遠勝於詩,以其寫之於詩者,不如寫之於詞者之真也。南宋以後,詞亦失去真情,終被取代。文學體裁能否盛載真情,乃文學升降一大關鍵。

最後,王國維提到,不要拘泥於文學上的習慣,這些習慣常殺死許多天才的創造力。

他復提出一重要理論,即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的三種境界:

(1) 第一境 –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髙樓,望盡天涯路。

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

(2) 第二境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帶寬也不後悔。

(3) 第三境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經過反復追尋、研究、下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有所發明。

raw-image


avatar-img
汶俊 (筆名:無言)的沙龍
64會員
294內容數
主要闡述及析論歷史、哲學,兼及文學、通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曹雪芹的《紅樓夢》,不只是一部章回小說、一部文學作品那麼簡單,它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集大成,文史哲都在裡面。 就哲學而言,寶玉出家代表佛家出世,賈母情理兼備代表儒家仁禮合一,鳳姐嚴猛、探春理財代表法家管治術,黛玉說話尖酸跡近道家率性而為。 就史學而言,賈府反映出中國世家大族、門閥的架勢和派頭,以及其內
第五十四回後,大觀園開始變得不平靜。王熙鳳小產休養,賈母、王夫人等因老太妃死去而每日入朝隨祭,不在家中,雖有「鎮山太歲」探春、李紈、寶釵在,管理經驗畢竟尚淺,加上戲班解散,芳官、藕官等分入怡紅院等各處,他們和各婆子交惡,令園內正醞釀著一股政治大風暴。 婆子問題由來已久 關於婆子的問題,早在黛玉和寶釵
研究曹雪芹思想,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本文旨在透過《紅樓夢》探索曹氏思想。 白先勇指《紅樓夢》沒偏頗任何一種思想。它只告訴讀者人生有這幾個可能,且要合起來才是圓滿的人生。筆者不認同。至少賈政、薛寶釵一類講究仕途學問,大讀《四書》的官方理學,他就不以為然。 要從《紅樓夢》了解曹氏思想立場,不得不提《脂
最近讀到丁維忠談寶黛釵在八十回後的結局,頗覺有理,今摘其要義於下。 寶黛愛情受打擊 寶黛愛情到了第七十七回就已經苗頭不對。王夫人親臨怡紅院,把晴雯、芳官、四兒、入畫、司棋甚至賈蘭的奶媽都趕出去。王夫人還下了一個死命令,説:「明年仍給我搬出園去心淨」!「狐狸精」都趕走了,王夫人還讓賈寶玉搬出去幹什麼?
關於《紅樓夢》的版本,大致可分為只有前八十回的脂評本,以及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脂評本顧名思義,保留脂硯齋評語。程高本則刪去所有脂硯齋評語,並續寫後四十回。部份前八十回的情節描寫也有和脂評本迥異,或增刪,或用另一些文字表述。 白先勇、劉再復都盛讚程高本,張愛玲、歐麗娟、余英時則不以為然。孰是孰非,不易
賈府賴以維繫,全因賈母在。賈母的精神,其實是一種孔子精神。孔子精神為何?就是「仁為禮之本」。真情實感乃禮制規範的依據,亦靠禮制規範表露。賈母的溫情洋溢,見於她待清虛觀小道士、劉姥姥,鴛鴦等,第三十九回「村老嫗謊談承色笑」有這麼一段: 賈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你們這些
曹雪芹的《紅樓夢》,不只是一部章回小說、一部文學作品那麼簡單,它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集大成,文史哲都在裡面。 就哲學而言,寶玉出家代表佛家出世,賈母情理兼備代表儒家仁禮合一,鳳姐嚴猛、探春理財代表法家管治術,黛玉說話尖酸跡近道家率性而為。 就史學而言,賈府反映出中國世家大族、門閥的架勢和派頭,以及其內
第五十四回後,大觀園開始變得不平靜。王熙鳳小產休養,賈母、王夫人等因老太妃死去而每日入朝隨祭,不在家中,雖有「鎮山太歲」探春、李紈、寶釵在,管理經驗畢竟尚淺,加上戲班解散,芳官、藕官等分入怡紅院等各處,他們和各婆子交惡,令園內正醞釀著一股政治大風暴。 婆子問題由來已久 關於婆子的問題,早在黛玉和寶釵
研究曹雪芹思想,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本文旨在透過《紅樓夢》探索曹氏思想。 白先勇指《紅樓夢》沒偏頗任何一種思想。它只告訴讀者人生有這幾個可能,且要合起來才是圓滿的人生。筆者不認同。至少賈政、薛寶釵一類講究仕途學問,大讀《四書》的官方理學,他就不以為然。 要從《紅樓夢》了解曹氏思想立場,不得不提《脂
最近讀到丁維忠談寶黛釵在八十回後的結局,頗覺有理,今摘其要義於下。 寶黛愛情受打擊 寶黛愛情到了第七十七回就已經苗頭不對。王夫人親臨怡紅院,把晴雯、芳官、四兒、入畫、司棋甚至賈蘭的奶媽都趕出去。王夫人還下了一個死命令,説:「明年仍給我搬出園去心淨」!「狐狸精」都趕走了,王夫人還讓賈寶玉搬出去幹什麼?
關於《紅樓夢》的版本,大致可分為只有前八十回的脂評本,以及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脂評本顧名思義,保留脂硯齋評語。程高本則刪去所有脂硯齋評語,並續寫後四十回。部份前八十回的情節描寫也有和脂評本迥異,或增刪,或用另一些文字表述。 白先勇、劉再復都盛讚程高本,張愛玲、歐麗娟、余英時則不以為然。孰是孰非,不易
賈府賴以維繫,全因賈母在。賈母的精神,其實是一種孔子精神。孔子精神為何?就是「仁為禮之本」。真情實感乃禮制規範的依據,亦靠禮制規範表露。賈母的溫情洋溢,見於她待清虛觀小道士、劉姥姥,鴛鴦等,第三十九回「村老嫗謊談承色笑」有這麼一段: 賈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你們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