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政治:是酸葡萄心態還是制衡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看到曾任德州儀器亞太區總裁程天縱先生的一篇文章,取了其中一段,引發了一些想法。擷取的文字是這樣說的:或許台灣選舉「接地氣」的程度早已遠超過歐美、或許在價值觀上「庶民」取代了「精英」。

想看原文的人,最下面有附上連結~

以下是我的感受
政治在臺灣一直是個不能說又愛大聲說的議題,它會被意識型態邏輯的絕對值給控制,特別是看起來似是而非又無法驗證的起心動念。討論、溝通最終變得多說無益,姑且使用了選邊站的方式便宜行事。選邊站沒有不對,算是一個情感與資訊接收的綜合感受,只是這樣的選擇方式有點危險但似乎對於平民百姓來說,也沒有其他太靠譜的方法可以克服。


資訊太多、太假、太真、太多情緒,太難有所判斷,或許這時候「持續觀察」與「時間軸」是個不錯的選擇。它的立即效益不高,好在飛快的世代,循環變快,也許行得通。

我們總希望總統能夠苦民所苦更接地氣,又希望他們具備對外的國際能力。其實這兩者並不衝突,只是形而上的要求太多,大家真正的都在忙這些事情的應對而沒空管該做的事。


藍綠白的政治人物,每天都忙著回答媒體的提問、澄清對手的攻擊、表演人民好像要的樣子,其實身為人民的我,真正要什麼,我也說不上來,舉凡是安居樂業、社會單純互信一類的吧。接地氣,不一定需要天災人禍第一時間出來道歉、坐在應變中心表示我在工作,有威嚴、有距離也不代表著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太難的事、太深的問題,人民聽不懂,留給專業的人士去評估,政治人物可用比較平實地語言傳達、把重要的教育觀點植入生活宣導中,擺到學校教育裡,大概就能做到這樣。這世道人人都想是菁英、都盼著財貴亨通,卻對菁英、權貴者嗤之以鼻,抹滅了背後提升所付出的努力,人人盼著自己的孩子書途運增,人前顯達一帆風順,卻訕笑著學者,紙上談兵,不懂庶民。

一種可能是酸葡萄心理作祟。如果是這個,我得說,再怎麼酸,程度與成就都不會變成咱們的,踏實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提升更實在些。

一種可能是上下制衡出了問題。為上者初心有變,起心動念移開了位置,卻利用高喊民主自由經濟的口號,拿取庶民的選票去完成自己的利益。為下者,不甘生活無法平順,更不甘情感被利用,就拿出能與政治勾上邊的最大權力 - 選票,來做制衡。到底是誰先走偏的?這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依舊無解,想必是交錯的結果吧。

現在民主演化過程到新的一個環節了,就是政黨輪替不再如此悲憤喊天。不過換上換下的也是越換越亂,因為如果目的是在站穩自家黨派腳步的話......感謝飛快的世代,以往的小經濟循環是五年,大的經濟循環是十年,或許以後越來越短,驗證也就不讓人這麼沒有耐心了。

啟示文章的出處:總統級憶往,我與幾位亞洲領袖的會晤印象/程天縱

封面圖片取自網路圖/三立新聞網(合成圖/翻攝自蔡英文、陳致中、馬英九臉書、中央社),若有冒犯並非有意,煩請告知,立即撤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卡說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對於社會與政治的變化,總有著想說又說不出來的感受,人民很貪婪卻總說自己要的很少,說來說去都變成了有錢人、做自己,我也是個小庶民,觀察、學習,練習寫,理出一個平靜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彭志鴻:「樂見是由台灣本土政黨來執政,就國民、民眾、民進三黨」。這三黨,是因台灣公民的投票而得以存在,所以才會有台灣主體性已被全世界看見並認同。 選舉落幕 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彭志鴻提醒對民主制度信任   台灣教會公報 2024011
Thumbnail
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彭志鴻:「樂見是由台灣本土政黨來執政,就國民、民眾、民進三黨」。這三黨,是因台灣公民的投票而得以存在,所以才會有台灣主體性已被全世界看見並認同。 選舉落幕 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彭志鴻提醒對民主制度信任   台灣教會公報 2024011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Thumbnail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Thumbnail
Hi all, 每到選舉年,就會有政客跳出來說台灣應該要學新加坡,更甚者,開始出現明的暗的吹捧特定候選人會成為台灣的李光耀救贖大家之類的。 有趣的是,那些真正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人,對於上述的說法倒沒特別說什麼,甚至更多的是對那裡有更多的反省,以及去思考台灣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
Thumbnail
Hi all, 每到選舉年,就會有政客跳出來說台灣應該要學新加坡,更甚者,開始出現明的暗的吹捧特定候選人會成為台灣的李光耀救贖大家之類的。 有趣的是,那些真正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人,對於上述的說法倒沒特別說什麼,甚至更多的是對那裡有更多的反省,以及去思考台灣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
Thumbnail
政治制度的進步,是以「日拱一卒」的精神,持續推進演化實現的。對於一個政府,制度性的一小步,遠比「換人做做看」更重要。臺灣選舉,不應僅僅是選「好」人,而更應該是選擇一次可以帶來制度性進步的「機遇」。
Thumbnail
政治制度的進步,是以「日拱一卒」的精神,持續推進演化實現的。對於一個政府,制度性的一小步,遠比「換人做做看」更重要。臺灣選舉,不應僅僅是選「好」人,而更應該是選擇一次可以帶來制度性進步的「機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