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長壽的瑞士人如何保持生活健康的條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清新的空氣是瑞士的標誌之一。自工業革命起,瑞士山間的小鎮就吸引著許多歐洲富裕國家的人前來度假、療養。在瑞士,觀光客可以帶走的紀念品不少,而清新空氣是帶不走的物產,唯有再次徜徉於瑞士的山水間,才能再飽飽地吸一口。最難得的是,瑞士空氣的品質持續清新,給世界遊人留下鮮明美好的回憶。

來自台灣的蔡黛華博士是現任瑞士蘇黎世大學博士級研究員,她不僅在工作中深入探究污染對人體的影響,也不斷反思 — 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以一己之力,對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方常均:來過瑞士的人一定會與自己的國家做比較,您覺得國與國的比較之間,是否有客觀的參照點?

蔡博士:我覺得國與國之間的比較有一定難度,問題在許多國家的空污比瑞士嚴重,若要鼓勵民眾學習瑞士的生活方式,不太正確。因為空污與生活方式相互影響,成為惡性循環,外在環境愈差,愈難鼓勵民眾多出門。打個比方:我回台灣的時候,幾乎都看不到藍天,就能理解為什麼民眾不願意外出散步。

另一個例子是民眾對於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習慣,在瑞士我們全家過著無車的生活,全是因為公車與火車的班次都很準時,人們可以準確預估車班時間,不會因等車而浪費時間。在大眾交通系統不完善的國家,車班不密集、不準時,人們有時候也只好搭計乘車,或是購置汽機車。汽機車的使用度高,空氣自然無法清新。

raw-image

方常均:請您說明大眾交通系統與空污的關係。

蔡博士:時常有親友問我們為什麼不買車,上下班和接送孩子都方便。我常就地取材回答:我們看看等公車的這五個人,只要每個人都開車,不搭公車,這樣路上就多了五輛車。一輛公車約可載五十個人,如果人人都不搭公車而開車,就會造成塞車,而全部的人都塞在路上,就無法準時到達目的地。再者,塞在路上的車輛同時也在製造廢氣。附帶一提,瑞士的共享租車公司(Mobility,英)有終身會員制,在需要搬重物或緊急時,可以使用隨租隨還的租車服務。

通常聽我這麼解釋,大家都覺得有道理,同時也理解交通建設與空污之間的關聯。大眾運輸的便利性是空氣潔淨度重要的影響因子,同時開始了良性循環。系統規畫得越完善,使用者則越多,也就有更多經費能把公共運輸系統改善得更好。

方常均:空氣要能乾淨新鮮,什麼是屬於政府的責任?

蔡博士:想改善空氣品質,政府與人民都有責任。要改變人民通勤方式,政府就必須做很多事,首先須提供一個值得信賴的大眾運輸系統與安全的人行道,如此民眾才能慢慢養成搭乘大眾交通系統的習慣。而設計一個公共交通系統的細節繁多,從住家出門走到人行道上,再徒步到站牌之間的動線與空間設計等等,都是學問。

瑞士官方對於汽車與柴油車的排放標準,比許多國家嚴格,如:大型車輛都強制安裝過濾裝置,達到污染物減量排放的目標。透過公車與火車大規模的電氣化,也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懸浮微粒的減少最為明顯,也是空氣清新的關鍵。據我所知,台灣未來也會採取歐盟六期的排放標準(英)

近十年出產的車輛多有環保設計,但路上仍有許多老舊車輛穿梭著,這些老車不淘汰掉或更換排放裝置,都是製造空污的來源。政府可加強取締或抽查,並將改善重點著眼於建立人民正確思維。減少不願意花錢更換裝置,繼續開著老舊車輛在路上排放著黑煙、污染空氣的人。

當然,除了交通污染之外,工業排放也是重要污染因子,政府仍需對這些污染源加強管制。

方常均:面對空污,作為市民有什麼是我們能盡一分力的?

蔡博士:根據我的瑞士觀察,無位階之別,許多政治人物和專家學者,或稍微對環境議題了解的人,都會盡量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是因了解不該為了一時方便,而犧牲我們和下一代的健康與環境。有環保意識,也願意起身而行,就是市民的力量。

從我的親友同事就能舉出許多例子,他們日常都只使用公共交通系統,很少人有車;也盡量不搭飛機,多半以歐洲境內的火車旅行為優先。可想而知,這樣的家庭所教育的孩子,未來規畫旅行時,會優先使用的交通工具一定是火車、公車、腳踏車。

raw-image

方常均:近年瑞士吸菸人口造成的污染也是社會討論的議題,請您對此發表看法。

蔡博士:這件事上,吸菸者當然以人權為訴求,強調吸菸的權利。但我認為他們沒有「污染空氣」的權利,尤其在公共場所,比如月台上的人,特別是小孩和老人,這兩類人是對髒空氣較敏感的族群。

就此問題,我曾寫信向瑞士國鐵反映過。我認為目前政府無法立法的情況下,至少國鐵可以規定,在他們的管轄範圍內完全禁煙。且亂丟菸蒂的人甚多,如果國鐵強制規範,還能省下清潔費。但我收到的回應是:他們目前採取的方法,是畫分區域來規範抽菸

我認為這個方法無法治本,因為月台的面積不大,即使畫了幾個吸菸區,空氣總是飄來飄去,禁菸區仍然會吸到菸味。其他人為了等車,無法逃離到無菸的地方。若是吸菸者選擇到別處,吸完菸再來月台等車,就不會在等車時大量污染月台的空氣。有人甚至把菸蒂丟入軌道或月台上,造成國鐵打掃清潔的開支。

我誠摯希望:有一天車站這一類的大眾運輸工具候車場所,可以完全禁菸。

方常均:每一個人都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請您向讀者說明空污可能影響的各個層面。

蔡博士:以前在台灣,我以為每天都有灰塵與鼻孔裡黑色鼻屎是正常的,後來才知道這現象都是空污造成的。當空氣中有太多懸浮微粒,就會衍生成落塵,小的顆粒吸進肺部,大的顆粒就變成腳底下的灰塵。

空污是導致肺腺癌的主因,是目前熟知的疾病。更多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與空污有直接關聯。此外,空污對孩童的傷害也時常被忽視,髒空氣吸入體內後不只是肺部,大腦也會造成永久性傷害。空污儼然是威脅全人類健康的致命殺手。

raw-image

方常均:關於改善空污,您有沒有想補充的重點?

蔡博士:呼吸新鮮空氣是眾人所願,但願意一同努力的人卻是少數。我再次呼籲所有高知識份子,請重視自己的選擇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因為這個族群經濟能力夠,也具有選擇能力。若能意識到自己的消費行為將改變商業、社會與國家的整體系統時,他們選擇說:「不」,就是負起對環境的責任。

我曾參加過一場亞洲交通運輸研討會,與會人士都是公務人員、教授跟研究員等專業人士。主講人問:今天有多少人是搭大眾運輸工具來參加這個會議的?底下不到十個人舉手。他於是很感嘆地說:這很諷刺,我們都做不到,要怎麼要求一般民眾做到呢?

專業人士都知道,交通污染是重要的污染排放源之一,更明白空污對健康的危害。要改變多數人的通勤模式十分困難,需要相當的誘因,民眾容易受到專業人士鼓勵而改變,政治人物與學者新此需擔起領頭羊的角色。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起而行,整個社會才會改變。

raw-image

方常均:追求健康長壽的現代人,能做些什麼來促進健康?

蔡博士:空污是生活中全面性的問題,改善居家環境和戴口罩,都能有效防治。小孩一般不願意戴口罩是常見的困擾;家中額外安裝空氣清靜機要多花錢;氣密窗在全球尚未普及,也難以好好過濾空氣。全面執行這些細節,並非易事。

瑞士的大環境維護得很好,不分年齡,人們喜歡活動,無論是出門散步,或在自家庭院做一點園藝的工作。而就我的觀察,亞洲人普遍不喜歡動,不喜歡流汗,可坐車、騎車就不願意走路,能坐就不站,這些都是影響健康的因素。

提高環保意識,關心交通政策,做一個有意識的公民,眾人一起改善大環境。注意生活細節,個人也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大環境整體的提升,人們才可能健康長壽。

原文出於瑞士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常均的沙龍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方常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瑞士確實沒有一些台灣交流通與道路設計上的缺陷,但也確實存在著台灣沒有的交通問題。我認為不應該只看到國外好的一面,也應該要發現台灣相對於國外好的一面。
Thumbnail
瑞士確實沒有一些台灣交流通與道路設計上的缺陷,但也確實存在著台灣沒有的交通問題。我認為不應該只看到國外好的一面,也應該要發現台灣相對於國外好的一面。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議題關注度的不斷提升,「永續旅遊」成為了旅遊業的新興話題。 從最新的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旅遊企業正以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準則,從永續管理、社會與經濟利益、維護當地文化遺產、與環境共好等面向[註1],積極發展能減少對土地傷害、與環境共榮的「永續旅遊」模式。 其中,選擇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議題關注度的不斷提升,「永續旅遊」成為了旅遊業的新興話題。 從最新的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旅遊企業正以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準則,從永續管理、社會與經濟利益、維護當地文化遺產、與環境共好等面向[註1],積極發展能減少對土地傷害、與環境共榮的「永續旅遊」模式。 其中,選擇
Thumbnail
六月三日是聯合國明定的世界自行車日,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來提倡騎自行車。 全世界各大都市,尤其歐洲重視永續發展的國家,也積極建立城市裡的單車路網,讓單車不只是休閒旅遊時使用,還是上下班與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 關於移動的一些聯想
Thumbnail
六月三日是聯合國明定的世界自行車日,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來提倡騎自行車。 全世界各大都市,尤其歐洲重視永續發展的國家,也積極建立城市裡的單車路網,讓單車不只是休閒旅遊時使用,還是上下班與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 關於移動的一些聯想
Thumbnail
「自行車車臨界量」該運動源於1992年的美國舊金山,至今全球已有300多個城市共襄盛舉,旨在集合自行車騎士的力量,使路上的自行車數目達到一定臨界值後,集體出發,迫使汽車駕駛禮讓單車。在瑞士的規模也愈來愈大,最後終於在2021年六月底,達成癱瘓蘇黎世市區交通的目的。 最大城蘇黎世,將成友善自行車城市
Thumbnail
「自行車車臨界量」該運動源於1992年的美國舊金山,至今全球已有300多個城市共襄盛舉,旨在集合自行車騎士的力量,使路上的自行車數目達到一定臨界值後,集體出發,迫使汽車駕駛禮讓單車。在瑞士的規模也愈來愈大,最後終於在2021年六月底,達成癱瘓蘇黎世市區交通的目的。 最大城蘇黎世,將成友善自行車城市
Thumbnail
瑞士人普遍喜愛運動與戶外活動,加上環保風潮興起,改變移動方式減少碳排放,也已成為多數國民的共識。 將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已成當代潮流,以環保支持未來,疫情下為了避開通勤人潮,有的上班族也開始以單車代步,銀髮族也盛行單車旅行。瑞士漸漸竄起一股自行車風潮,疫情副作用之一。
Thumbnail
瑞士人普遍喜愛運動與戶外活動,加上環保風潮興起,改變移動方式減少碳排放,也已成為多數國民的共識。 將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已成當代潮流,以環保支持未來,疫情下為了避開通勤人潮,有的上班族也開始以單車代步,銀髮族也盛行單車旅行。瑞士漸漸竄起一股自行車風潮,疫情副作用之一。
Thumbnail
對於公路建設而言,不管是大城市或小鄉鎮,每個民眾都希望有直直的大馬路到達家門口,除了方便,也是為了抬高房價。對政府來說,蓋馬路也是容易討好民眾的政績,對民意代表而言,工程愈多回扣與政治獻金就愈多,於是乎,台灣就到處是馬路了。    有許多偏鄉,幾乎沒有人煙,卻蓋了四線道,八縣道,甚至誇張到十線道的
Thumbnail
對於公路建設而言,不管是大城市或小鄉鎮,每個民眾都希望有直直的大馬路到達家門口,除了方便,也是為了抬高房價。對政府來說,蓋馬路也是容易討好民眾的政績,對民意代表而言,工程愈多回扣與政治獻金就愈多,於是乎,台灣就到處是馬路了。    有許多偏鄉,幾乎沒有人煙,卻蓋了四線道,八縣道,甚至誇張到十線道的
Thumbnail
對於習慣自由、享受行動方便的現代人來說,擁有一輛車在每個國家代表的意義各有不同,有車或沒車,各有煩惱。以瑞士為例,根據瑞士TCS汽車協會的數據,在瑞士擁有一輛私家車,買車、養車、保險等等費用,一年最少要花上一萬瑞郎。 現在加入共享汽車合作社解決了問題,平衡了經濟與環保天平兩邊的煩惱。
Thumbnail
對於習慣自由、享受行動方便的現代人來說,擁有一輛車在每個國家代表的意義各有不同,有車或沒車,各有煩惱。以瑞士為例,根據瑞士TCS汽車協會的數據,在瑞士擁有一輛私家車,買車、養車、保險等等費用,一年最少要花上一萬瑞郎。 現在加入共享汽車合作社解決了問題,平衡了經濟與環保天平兩邊的煩惱。
Thumbnail
清新的空氣是瑞士的標誌之一。自工業革命起,瑞士山間的小鎮就吸引著許多歐洲富裕國家的人前來度假療養。在瑞士,觀光客可以帶走的紀念品不少,而清新空氣是帶不走的物產,唯有再次徜徉於瑞士的山水間,才能再飽飽地吸一口。來自台灣的蔡黛華博士為我們說明瑞士是如何保持空氣清新的! 改變生活習慣,就能提升大環境!
Thumbnail
清新的空氣是瑞士的標誌之一。自工業革命起,瑞士山間的小鎮就吸引著許多歐洲富裕國家的人前來度假療養。在瑞士,觀光客可以帶走的紀念品不少,而清新空氣是帶不走的物產,唯有再次徜徉於瑞士的山水間,才能再飽飽地吸一口。來自台灣的蔡黛華博士為我們說明瑞士是如何保持空氣清新的! 改變生活習慣,就能提升大環境!
Thumbnail
感覺過了好久 才到了住的地方 這已經是隔天拍的了 每天早上起來 用完餐都要先到外面看看 每天天氣都很好 天都好藍 感覺四周都是非常漂亮的山景 有溪水 有農舍 交通也非常的好喔 這裡不會有車子 在十字路口相撞的問題 因為所有的地方都有圓環 我覺得這是台灣要學習的 而且直行車要讓轉彎車 遠遠看到行人
Thumbnail
感覺過了好久 才到了住的地方 這已經是隔天拍的了 每天早上起來 用完餐都要先到外面看看 每天天氣都很好 天都好藍 感覺四周都是非常漂亮的山景 有溪水 有農舍 交通也非常的好喔 這裡不會有車子 在十字路口相撞的問題 因為所有的地方都有圓環 我覺得這是台灣要學習的 而且直行車要讓轉彎車 遠遠看到行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